第440節
無法、無天看著黑衣人背著真臘三個王子離開,走出好遠后,這才走到石屋跟前,踢了踢腳下裝死裝昏厥的兵士:“死了沒有?沒死就趕緊起來干活兒了?!?/br> “將軍,這是什么rou,怎么這么臭,差點兒熏死我!”剛才被射中喉嚨的兵士,聽到無法無天的話后,這才從地上爬起來,而后把脖子處的一片厚厚的肥rou抽了出來,上面的箭矢差一些就射透整片rou,釘進他的喉嚨處。 “野豬rou吧?就是放的時間久了點,這里四季如春,想要存放鮮rou可沒有那么簡單的?!睙o法數了數兵士數目,在確定無誤后,這才開始領著這些人,慢條斯理的沿著黑衣人離去的方向,追了過去。 載歌載舞的篝火晚宴一直在進行著,細奴邏的神情從始自終也沒有什么變化,哪怕是在得知真臘三個王子已經被成功救出,細奴邏的神情依然是看不出任何變化。 在細奴邏得知的時候,李弘也同一時間得知了真臘王子被救走的消息,而且他還得到了另一條消息,那就是權毅與林士翎二人已經到達了龍口城,明日一早便會到達太和城。 這一夜就像是為接下來的急風驟雨做鋪墊一樣,各懷心思的六詔王陪著李弘直到下半夜,才各自回到自己的住所。 每個人都在心里揣測、分析著接下來太和城的形式,沒有人相信大唐的太子殿下這一次來六詔之地,就是為了這一場盛大的篝火晚宴,就是為了接受他們六詔的朝拜,為了看他們表面上展現出來的,對大唐的不二忠心。 原本在劫走真臘國三個王子的細奴邏還很輕松加愉快,以為如此便可以逼得李弘率先發難時,但事情的走向卻出乎了他的意料。 第二天的整整一天時間里,無論是大唐在太和城的兵營,還是大唐的太子殿下李弘所霸占的自己的王宮,都沒有傳出昨日里大唐兵營真臘三個王子的消息時,細奴邏開始莫名其妙的慌了起來。 他原本以為李弘為借著此事兒向他發難,向他攤牌,最后自己就可以與其他五詔,跟太子李弘來一次正式的交談了。 但他想象的事情并沒有發生,反而是他的兩個名義上的都督通海都督施浪詔、會川都督越析詔兩人偷偷摸摸的在一起待了大半天的時間,據說兩人出來后,還心照不宣的互相點頭示意,像是彼此之間達成了什么協議。 這讓細奴邏開始不由自主的有些擔憂,是不是太子李弘打算從內部分化他們原本就不牢靠的陣營,是不是施浪詔跟越析詔如今已經被太子李弘收買? 一雙細小的三角眼閃爍著精光與陰沉時,屬下快步的跑了進來,而后在其耳邊低語了兩句后,就被他揮手斥退。 土蕃的權毅與林士翎到達了太和城,而在第一時間并沒有去覲見太子李弘,而是一進城就與浪穹詔碰面,并一起相談了近兩個時辰,現在正在趕往王宮的路上。 “劍南道還沒有任何的消息嗎?”細奴邏推開懷里的女人,看著自己的兒子盛邏炎問道。 “沒有,一點兒消息也沒有?!?/br> “房陵公主呢?難道她也沒有任何消息?”細奴邏開始來回踱步,這一刻他莫名的想要見自己的父親舍龍,聽聽他對現在風平浪靜的太和城有什么看法兒,對太子李弘悠哉的停留在太和城不繼續南下,有沒有其他見解。 “沒有,就是上月個該給我們的糧食,包括真臘那一部分都沒有到?!笔⑦壯坠Ь吹目粗母赣H。 印象中,父親一項沉穩老辣、擅于化被動為主動,還從來沒有見過父親像今天這般,顯得有些焦躁不安。 “你祖父回來了嗎?”細奴邏屁股剛剛坐在椅子上,而后又不由自主的站起來問道。 “沒有。父親,您不會真的害怕太子吧?今日一早那個嶺南道大都護劉延佑已經出發回治所了,包括那押運秘密糧草的太子中央軍一部分人,如今留在太和城的大唐兵士不過五千人,以您在六詔的威望,只要您下定決心反唐,其他五詔想必一定會響應的,這樣一來我們的兵力對付太子的五千人,完全是綽綽有余……”盛邏炎看著神色越來越陰沉的細奴邏,有些不明白父親什么時候變得如此優柔寡斷了。 “不行,這五千兵士可是大唐的精銳,這幾年一直跟著太子征戰四方,不是那么好對付的,何況……” “父親,兒臣覺得您只要登高振臂、反唐自立,一向與我們交好的真臘必定也會遙相呼應的,如此一來,我們六詔聯合真臘反唐自立難道還不能成真嗎?劍南道官場在房陵公主等大唐皇室的把持下,早已經腐朽不堪,何況我們手里還有他們為己謀私的把柄,大唐如果想要派兵增援太子,劍南道這一關他們就不好過,如此一來,在大唐孤立無援,無法盡快支援太子的情況下,我們甚至可以聯合真臘把太子困在此地,甚至是……”盛邏炎向前一步,看著細奴邏依然是緊鎖的眉頭,以手為刀在脖子處做了個殺的手勢。 “你想的太過于簡單了!太子敢如此有持無恐的率領五千人駐我太和城,必定是有所依仗,而且他可是在成都府待了近一個月后,才來到我們這里。如今劍南道形勢不明朗,房陵公主等人聯系不上,誰也不知道他們是生是死,我們輕舉妄動則是極不可取啊。如果劍南道已經重新被太子控制,我們要反唐自立則就是得不償失,而且還正好如了太子的心思?!奔毰壭⌒〉娜茄蹖憹M了擔憂,如今在劍南道形勢不明朗,而且越發不利于自己的前提下,自己稍微走錯一步,就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境地。 “父親您是擔心房陵公主她們已經被……?” “不錯,就算是因為太子到達了六詔,房陵公主為了避嫌不得不切斷與我們的聯系,以及賣給我們的糧草,但她也應該秘密派人知會一聲才是,但如今渺無音信,如石沉大海,如此一來,這就讓為父不得不小心應對太子啊?!奔毰夘j然的坐在椅子上,面露難色。 他倒是不怕與太子繼續在太和城消耗下去,相信太子也不可能在此地待個一年半載的不挪地方。 但如此一來,跟著太子耗在自己的地盤上,總感覺像是有一把明晃晃、冷森森的利刃架在自己脖子上似的,說不準哪一天,自己一不小心,就被人尸首分離了。 所以如今要抓住主動的機會,逼迫太子表明來意,是為南詔而來還是為真臘而來,到底是和還是削掉自己,這些太子殿下并沒有表露出來,這就相當于自己給家里放了一頭猛虎,看著人畜無害的,誰知道哪一天會不會就把自己給生撕了,連一點兒骨頭渣都不剩。 舍龍神色不定,看著悠然自得的向他介紹著土蕃官員的李弘,土蕃都護府的安西兵團將領權毅,土蕃都護府的副都護林士翎,這二人他早就已經有所耳聞。 而且特別是那個林士翎,總是給他一種厭惡的感覺,每次看到那林士翎的眼神,就像是被一條惡心、冰冷的毒蛇盯上了一樣。 相比于當年在土蕃的裴行儉跟馬載,如今的土蕃無論是大都護敬輝,還是權毅或者是這個毒蛇猛獸般的林士翎,都是讓他舍龍感到更加難纏的對手。 自從三人代替裴行儉、馬載等人掌土蕃以來,南詔就時時刻刻被放在了人家的眼皮子底下,而且與南詔的關系越來越差,甚至把暗地里想要反唐的土蕃人,都打壓到嶺南道的深山老林里去。 也正是因為這個林士翎的存在,使得南詔與土蕃的關系越來越差,甚至已經快要勢同水火,當年那些被自己暗地里拉攏、交往甚密的土蕃人,要么被這個林士翎威逼利誘著策反成功,開始與南詔為敵。 要么就是被林士翎以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土蕃法制,調離了與南詔臨近的地獄,被安置到了更加往北的土蕃地域,從而隔開了他們聯合土蕃反唐的計劃。 林士翎與舍龍兩人見過幾面,所以當兩人再一次碰面后,舍龍的老臉上,毫不掩飾的寫滿了不待見跟厭惡。 相反林士翎的表現,在太子李弘的跟前,面對舍龍表現的就像是一個溫文爾雅、禮貌有加的晚輩,極其周全的向舍龍行著禮數。 而權毅則是因為乃是大唐皇家駙馬,所以面對舍龍倒是不用過于周全的行禮。 舍龍不得不看著笑意盈盈的李弘,而后對著權毅與林士翎回禮,花白稀疏的頭發與胡子,在此刻仿佛都寫滿了不甘愿,就連那臉上的皺紋,都像是不歡迎林士翎到達太和城。 李弘看著三人臉上各自不同的表情,笑著示意舍龍再次坐下,而后對著權毅跟林士翎揮揮手說道:“楊思儉應該也快要到達太和城了,不妨你們二人去接一趟他,不管來者幾人,但一定要切記保證他們的安全,太和城山高路滑,可別出了什么意外?!?/br> 聽到李弘的說話,權毅還沒有反應過來時,林士翎那一雙冰冷又殘忍的雙眼,刷的一下就移到了舍龍那張老臉上,太子如此說,是不是旨在告訴自己,他今日與舍龍的談話,談不上愉快呢? 第823章 舍龍 舍龍控制著自己不去在意林士翎那如實質般,讓他厭惡以及心底發毛的眼光,一雙渾濁的老眼直直盯著前方不遠處的一個宮女,直到余光掃過林士翎跟權毅離開后,舍龍僵硬緊繃的身體明顯的才得以放松下來。 “殿下,既然還有我大唐的貴客蒞臨此地,不如就讓犬子細奴邏前去迎接可好?免得因為此事兒而顯得六詔不懂禮數、毫無誠意?!鄙猃堈f話的時候,胡須動彈的頻率,在李弘看起來比他的嘴還要多。 “不必了,又不是什么朝廷重臣,沒必要大張旗鼓的去迎接,免得周到隆重的禮數慣壞了他們,以后不好管制?!崩詈胧疽馍猃埨^續喝茶,而后自己也端起茶杯輕松的品味起來。 舍龍看著李弘臉上意味不明的笑容,心里沒來由的悸顫著,今日自己前來,就是想要直截了當的搞明白,大唐太子來南詔此地留而不走,到底是何用意。 但到現在他還是一無所獲,還是沒有得到明確的答案。 不過好在,從與太子談話的字里行間,還是讓他了解到了一些信息,那就是大唐王朝對于如今的六詔很不滿意,與劍南道的房陵公主勾結,又吃里扒外的與真臘私自貿易往來,甚至連土蕃的事情,都已經被太子提到了明面上。 他不想相信太子殿下告訴自己這些,是打算憑借著駐守在太和城的五千兵力,要跟他們攤牌,但太子殿下不提其他,并不說如何處置,只提這些南詔的罪證。 這讓他心里面則是感覺越來越慌,不由得開始往最壞處想,那就是效仿土蕃,以唐人來掌管、治理六詔。 舍龍端著茶杯停在嘴邊,看著悠然自得的太子李弘,搖頭嘆氣的喝了一口茶水后,不由的開始說道:“殿下,自從您前些年派兵來此后,六詔之地向來以我大唐馬首是瞻,這些年雖然偶有出格之處,但老臣敢像您保證,無論是我蒙舍詔,還是施浪詔、越析詔,對大唐的忠心則是一如既往……” “要以前的話我相信,你任蒙舍詔時,我對嶺南道的這一片地域倒是放心的很啊,只是你傳位給細奴邏后,我就不太敢相信這一片土地對大唐的忠誠了?!?/br> “殿下勿憂,無論是老臣還是細奴邏,對大唐的忠心都是天地可鑒,絕無二心,還是臣剛才說的那句話,六詔從您前些年派兵來此一趟后,六詔便開始以唐人自居為傲,無論是面對真臘的誘惑、還是土蕃的蠱惑,六詔向來都不為所動,只知自己是唐人,而非是南詔國之意?!鄙猃埛畔卤?,看著李弘鄭重地說道。 “話是如此說,但朝廷向來沒辦法對此無任何權利……” 舍龍聽到李弘如此說,心里又是一顫,不顧失禮的打斷李弘的話搶說道:“殿下,無論是您來此還是朝廷其他官員來此,六詔向來待為上官、待您更是以君之道,從來不敢違逆、輕視我大唐朝廷的任何一個官員?!?/br> “但朝廷官員來此,向來不會有好下場,要么不到三年就因為犯錯被調回,要么就是莫名感染疾病而亡,這兩年無論是六詔之地,還是劍南道之地,游俠遍布、疾病肆虐,朝廷在成都府、依舊六詔之地莫名損失官員已達三十七名之多,這些不會都是巧合吧?”李弘放下杯子,眼神也變得凝重了起來,看著舍龍那張老邁的臉說道。 舍龍動了動嘴唇,最終還是沒有選擇辯駁。 他當然知道那些違制、或是因病而亡的朝廷官員到底是怎么回事兒。 自從自己傳位給細奴邏后,這一切每一年都會發生好幾起,而這樣無聲無息的使官員消失,或者是糾集幾所民眾寫萬言書“喊冤叫屈”,從而使朝廷官員在此地因為違制而被罷免,或者是被游俠所殺,這一切在成都府跟六詔之地,已經成了他們對待朝廷下派官員屢試不爽的不二法門。 “大唐的稅制、兵役、戶籍、桑田等等,可從來沒有染指過六詔之地,官員的任免因為天災人禍,或是官員疾病、官員違制而無法通行,你覺得朝廷會放心這么一塊兒地方,獨立于我大唐的法制以外嗎?”海東青在成都府損毀的羽毛還沒有長齊,還沒有恢復當初光鮮亮麗的樣子,則就被李弘派出去開始“上班”了。 接過海東青如鋼筋一般堅韌的腿上的信封,拍了拍海東青的腦袋,看著海東青沖著舍龍示威似的鳴叫了兩聲后,才不情不愿的飛走。 李弘回過頭一邊看手里的密信,一邊繼續淡淡地說道:“自六詔歸順我大唐以來,朝廷每年無論是金錢還是糧草,都是大量的資助到了這里,但朝廷可曾從稅收等等方面,收過南詔一文錢財?如果再加上劍南道私運到此的糧草,我粗略的估計了下,加上六詔自產的糧食,如今記錄在案的糧草,就算是整個六詔的所有百姓不吃不喝,也能夠吃上五六年!但……細奴邏卻告訴我南詔缺糧,百姓饑不擇食、衣不蔽體,這是為何?” “那么殿下的意思呢?”舍龍出奇的沒有再去辯駁,而是語氣帶著頗多無奈的問道。 “很簡單,你們向來與土蕃親近,又是近鄰,如今土蕃在我大唐治下已有十余年,其百姓談不上安居樂業,但饑不擇食、衣不蔽體已經是歷史了,這一切可都是依仗裴行儉、馬載,還有剛剛你見過的那兩人的努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一個小小六詔如果一直游離于大唐法治之外,這……是我大唐的疆土嗎?這百姓……是我大唐的百姓嗎還?” 李弘滿意的看著神情驚愕的舍龍,再次主動給舍龍已經空空如也的杯子倒上了茶水,而這一次,李弘甚至是把茶水倒的與杯沿齊平。 如果舍龍想要端起來喝茶,而不使太子親自倒的茶水灑出一滴來,他就必須俯首先飲去杯沿的茶水,直到能夠端起來才行。 舍龍的眼神緩緩從李弘的臉上移到了那快要溢出來的茶杯上,動了動嘴唇,并沒有再次感謝李弘,而是喃喃道:“如此一來,殿下會如何處置老臣等人?老臣相信殿下并非心狠手辣的君主,六詔歸為唐人官員治理,想必我們等人,應不會還被殿下重用了吧?” “那就得看六詔之事兒如何解決了,如果能夠不動一兵一卒的解決,身為六詔貴族的你們,朝廷自然是不會忘了你們的功勞,大唐貴族豪門沒有萬戶也有千戶,還在乎多幾戶嗎?”李弘依然看著舍龍的杯子,做了個請的手勢。 “殿下您是打算就憑借這五千兵馬,來給六詔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嗎?兵力雖精卻少,怕是細奴邏不會輕易答應?!鄙猃堄行┎簧岬拇蛄恐鯇m,這里本來是他與細奴邏、盛邏炎居住的地方,但自太子到達后,這里就成了他的府邸一樣,自己祖孫三人,已經被他趕出了王宮。 “當年我征土蕃也不過一萬人,但卻在土蕃殺了個一進一出,直到居住到了那白色的宮殿內,如今我已經住在了王宮,細奴邏昨夜又劫走了真臘國的三個王子,這算是里通外敵的鐵證吧?與土蕃相互勾結也有鐵證在此,無論從哪一面我都有理由治理六詔不是?除非是你老舍龍現在不承認六詔乃是我大唐的疆土了,這樣一來,說不準我這點兒兵力,就得費一番功夫了?!崩詈肜湫α讼?,而后看著舍龍低頭喝著茶水,直到茶水不會在被端起時灑出來,這才緩緩地端了起來。 “老臣不能保證什么,當年雖說是臣自愿傳位給細奴邏,但如果不是他相逼,老臣也不會那么快就傳位給他,老臣雖老,但身子骨向來還算是硬朗結實,即便是現在,征戰四方也不會有多大的問題?!崩仙猃埌咽掷锏牟杷伙嫸M,而后放下杯子起身,對著李弘鄭重的行禮,打量了一番王宮的正殿后,這才離開。 李弘并未起身,看著老舍龍的步伐變得突然間矯健了許多,快步的走出王宮老遠,直到背影已經消失了許久后,這才緩緩地起身走到門口。 林士翎與權毅,此時則已經帶著楊思儉等人,匆匆的從外面趕到了王宮里來。 權毅此次前來雖然只帶了兩千人,但讓李弘感到滿意可喜的是,這兩千人的兵士中,不止只有唐人,而且還夾雜著三成左右的土蕃人以及其他牧族兵士,這對李弘來說,遠比清一色的唐人組成的軍隊要讓他開心的多。 “臣權毅、林士翎見過殿下?!眱扇嗽僖淮螌χ€站在門口的李弘行禮。 李弘隨意的擺了擺手,而后才緩緩的走到楊思儉跟前:“不管你當年參與沒參與楊執柔、李敬業謀反一事兒,我都不再追究,來此的目的想必這一路上你應該已經猜到了,裴行儉、馬載當年能夠在土蕃干出一番揚我大唐的不世功績,想必你也一定能夠干出一番不亞于他的政績來,六詔之地我幫你去后顧之憂,我給你施展才華之地,但……如果你楊思儉給不了我想要的結果,你就自己處置自己算了?!?/br> “臣……臣定不負殿下所托!”楊思儉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振振有詞說道。 第824章 土蕃四天王 儒家也不能說就是一無是處,最起碼在君臣之道、皇權為天的時代,臣子就很難在與君王之間,發展成真正的互相敵對的仇家關系。 雖然這個時代還沒有出現程朱理學更加荼毒人心的:“上下之分,尊卑之義,理之當也,禮之本也”。 “君臣父子,天下之定理,無所逃乎天地之間”。等等這樣的更加具體的概念。 但一個臣子面對君王時,也只能是除了遵從便是遵從,君臣之道的壓制,讓他們在面對天子之時,往往可以把所有的一切恩恩怨怨都拋諸腦后不顧。 所以楊思儉如今在痛失愛女之后,能夠在仕途之上再一次得到太子的重用,對于他來說,就相當于是太子李弘給了他第二生命,這讓他內心深處除了感恩戴德之外,便別無其他。 林士翎變得給人一種越來越陰森森的感覺,不過好在面對李弘時,臉上的笑容或者是眼睛里的笑意,多少還帶著一些陽光的味道。 但只要是一轉身面對他人時,那眼皮子里面,誰也不知道他藏著什么陰謀詭計跟居心叵測的陰狠、冷酷。 權毅與敬輝則是深受此人眼神荼毒最多之人,不過如今三人俱是在土蕃這一個鍋里攪馬勺,早就對身后的陰風陣陣習以為常。 何況林士翎面對同僚,倒是多少還有一些肝膽相照、坦誠相待的行徑,這讓權毅與敬輝對此倒是大加贊賞,在土蕃一旦遇到“釘子戶”般難纏的事宜,則都是會提著酒壺上家邀請林士翎“出山”幫助整治。 敬輝以仁善、穩重稱道,權毅同樣是在率兵作戰之上以沉穩、老練聞名,兩人俱不像他們的前任裴行儉、馬載那般擁有獨斷專行、足智多謀的魄力,所以在治理土蕃一事兒上,有時候則是容易被自己的性格掣肘,無法最大限度的發揮出都護府的威嚴。 而此時跟他們二人搭班的林士翎,則就顯得很重要跟特別了,在對待土蕃的一些“疑難雜癥”上,向來是能夠做到毫不拖泥帶水的“藥到病除”,而且每次還都能讓權毅與敬輝二人,由衷的、發自肺腑的、并心悅誠服的為林士翎豎起大拇指。 于是乎,久而久之,土蕃官場、貴族、豪門一道上,被敬輝、權毅奉承為藥郎中的林士翎,便有了一個可以讓土蕃百姓止哭孩童的綽號:藥閻王。 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夠看慣林士翎的行事作風,在土蕃比他們三人時間都長,已經把土蕃當成了“第二故鄉”,甚至準備死后都要葬在其地的戴至德,就是怎么看也看不慣林士翎的一些作為。 但戴至德礙于自己如今只是土蕃的一個二品大學士的身份上,并不能參與到土蕃真正的吏治工作中,所以每次家里大擺宴席喝酒時,老古董從來不叫林士翎過來。 而林士翎每次知道自己被老古董不小心漏掉時,也不生氣,依然是笑呵呵的我行我素,對于戴至德的無理之舉毫不放在心上。 每次的宴席之上,戴至德都會耳提面命的以老古董的普通身份,向權毅跟敬輝嘮叨幾句:不該忘了殿下對你們的期望,更不應該任由那藥閻王胡作非為,毀了殿下辛苦打下來的土蕃江山。 每次權毅與敬輝也都會認認真真的聽,唯命是從的應是,但一到回去之后,還會一字一句的告訴林士翎,老古董又怎么罵你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