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節
“什么?難道已經拿下高句麗王城了?”李治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悅,示意劉仁軌起來答話,語氣中充滿了不可思議的興奮。 “是,陛下,臣在兵臨高句麗王城不到半天后,高句麗王高藏便率領百官出城投降了,但……” “但什么?既然已經投降了,還有什么不能說!快說,不必吞吞吐吐的?!?/br> “是,陛下。高句麗王投降的條件便是,希望陛下您能夠制止新羅與百濟對高句麗土地的掠奪,并立刻放回掠走的高句麗百姓?!眲⑷受夃嵵氐卣f道。 第422章 入城 高句麗的條件自然是與大唐的策略不謀而合,如今無論是李弘還是李治,都沒打算讓高句麗滅國,特別是從李弘告知李治,那高句麗的山上礦產豐富后,自然是更加堅定了扶持高句麗的決心。 整整五萬人的兵馬,打著各色大唐的旌旗在空中飄揚,而因為是出征的緣故,大唐皇帝的儀仗在格希元等文臣的臨時拼揍下,也是組織的像模像樣兒。 如此一來,身為太子的李弘自然是走在了隊伍的前列,身為太子殿下,此時的職責便是為圣駕開路。 柳京城門同樣的身著各色服飾的高句麗文武百官,大唐的其他兵士也早已經把整個柳京城控制在手,此時的柳京城,已經完全變成了大唐的城池。 高句麗王高藏與文臣武將列在城門口恭候大唐皇帝,白羅珠冠,前后冕旒各九根,共十八根,而不是采用了君王所該有的前后各十二,顯然是高藏已經臨時換成了代表諸侯的冕冠。 一身黑色雙肩帶紅白花,王服下方則是各種吉祥紋飾,革帶金扣,腳穿紅色鹿靴,臉上的表情此時根本看不出來是真高興還是假高興,但總之,那白面無須的胖臉上,此時卻是一副總算盼來援軍的表情。 身后眾臣衣飾與冠飾一樣顏色分等級,青羅冠、緋羅冠為主,身上的服飾則是與冠一致,革帶金銀雜扣,與高藏的服飾一樣,都乃是衫筒大袖,白色韋帶,腳蹬黃色革履。 身后的宮女、太監默默而立,除了高句麗王室的旌旗、幡仗外,便是各處飄揚的大唐旌旗,在鼓樂齊鳴聲中,整個城門口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好像是人民終于得解放,喜迎親人歸。 李治此時不用下馬,而是在門口,在大唐格希元這個太史令的主持下,高句麗王在城下向李治行君臣之禮,而后親自牽馬執韁,緩緩步入王城,前往高句麗王室。 大唐文官之后則是大唐軍隊儀仗,而后才是剛才在門口迎接的高句麗的眾臣,一個個寬袍大袖,就是連邁步時露出的褲腿也同樣是筒口。 柳京雖然談不上入長安、洛陽般繁華,其城池自然是也不可能有長安、洛陽如此大,整個城池相比起長安、洛陽來要小了很多。 李弘舉目望去,甚至依稀能夠看見正對面的王宮,街道兩邊夾道目視的百姓,看著自己的王上為大唐皇帝牽馬執韁,臉上則一直都是一種麻木的表情,機械的看著在王室樂仗、儀仗的吹捧中,緩緩向高句麗的王室行去。 整個王城除了那王宮之外,并沒有高大拿的出手的建筑,一座寺院依稀可見那高高的塔身,除此之外,便是王宮的各色建筑。 王宮里的衛隊在劉仁軌進城后,全部換成了大唐的兵士,就連王城里的其他部隊,也通通被趕出了王城,駐扎在了柳京更南面的另外一個兵城。 “臣高藏恭請陛下進宮?!备卟卣驹谂c他一般高的白色駿馬跟前,躬身行禮道。 這個時候的李治,自從到達城門口后,內心則是一直處于激動不已的狀態,他做夢都沒有想過,有一天自己可以御駕親征,完成先帝都未能完成的偉業。 一手扶著腰間的佩刀,一手按住馬鞍,李治要表現一番他的英明神武,在眾目睽睽之下,竟然動作干凈利索的翻身下了馬背,穩穩地站在了地面上。 這一幕讓旁邊的李弘看的真是揪心,這要是一個弄不好在站不穩,可就丟大人了,也不知道龍爹怎么想的,這個時候瞎顯擺什么呢。 高句麗的王宮看起來更像是一個王府,與當初李弘在洛陽的東宮差不多大,其建筑及奢華程度,某種意義上還不如他那破爛不堪的東宮。 跨過前方兩道宮殿群,所有人便從十八個漢白玉臺階下方,自下而上進入王宮的正殿。 李弘一身黑色鎧甲,手持橫刀,在進入殿門時,所有人的兵器都被劉仁軌攔住拿走,只有李弘一個人帶著手里的橫刀,跟在龍爹的身后,除了打量那些宮女、太監,連如今要進去的宮殿名稱都沒有來得及看,便跟著走了進去。 宮殿里的所有陳設都有著明顯的大唐風格,除了一些民族的特色外,基本上還保留著踞坐與案幾。 多年不再踞坐的李治,在王位上方轉身停下,在揚武、連鐵的侍奉下,緩緩在王位上踞坐下來,身后的另外一名太監花吉,跟睡著了似的,此時他的責任只有一個,那就是按照太子殿下的叮囑,保護好陛下的身后。 在李治坐下后,在高句麗胖胖的王上高藏再次行君臣之禮后,李治一聲令下,眾人這才在宮殿里坐下。 左首自然是高句麗王高藏,右首自然是手持橫刀,讓高藏一直想要看清楚,是誰如此大膽,竟然能夠帶刀跟隨在大唐皇帝陛下跟前的李弘。 眾人剛剛坐下,高句麗王高藏就開始請求道:“臣請求陛下下旨,令新羅、百濟停止對我高句麗的土地跟百姓的掠奪行為?!?/br> 李治沒有第一時間理會高藏,反而是瞟了一眼李弘,這些完全被李弘猜中了,來的路上李弘就說了,恐怕這高句麗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了,不然的話,不可能讓劉仁軌不費一兵一卒的就出城投降。 同樣,以此為基礎,也猜到了高藏會在第一時間就向大唐求援,但李弘確認為,沒有必要一下子就答應下來,最好是讓新羅跟百濟聯合攻過來,這樣一來,就可以為正在趕來的契苾何力跟李謹行爭取時間。 最為重要的是,借此機會,可以探探高句麗的底細,看看有沒有什么值得大唐出兵的財富。 “不知新羅、百濟為何要侵占你高句麗的國土?朕記得,如今好像是你高句麗強,新羅、百濟弱吧?”李治想了想,開始打馬虎眼。 “回陛下,臣當年只是一時糊涂,但當初要不是新羅、百濟率先不遵守盟約在先,臣也不會下令攻打的?!备卟啬樕行╇y看,沒錯,當年他確實有侵吞新羅國的野心,后來新羅則是求援大唐,自己最終被大唐以武力制止。 從那以后,新羅、百濟、高句麗互相簽署了不互相攻占的盟約,但新羅顯然并未忘記當初高句麗侵占他們土地的事情,經過這幾年的休生養息,改善了與百濟的關系,于是便開始向他高句麗發起進攻了。 從歷史的角度看,無論是高句麗、百濟還是新羅,其實都是狼子野心,都想要吞并其他兩國,完成對朝鮮半島的大一統。 而高句麗在國力強盛時,曾經不顧大唐的阻止,毅然決然的聯合百濟發動了對新羅的侵略,最后,在大唐的制止下,一切算是恢復了和平。 而后在歷史的軌跡中,大唐與新羅關系最為密切,非但聯手滅掉了百濟,同樣也滅掉了高句麗,只是當百濟茍延殘喘之時,新羅見時機已至,于是便開始違反了與大唐的契約,開始侵占被大唐占領的高句麗與百濟的土地,一心想要效仿大唐,建立一個如同大唐制度一樣的國家。 所以,這也是為何李弘始終不待見三國的原因,讓他們互殺互伐,卻不滅,永遠處于戰亂之中,才是對大唐最為有利的結果。 “大唐勞師遠征,如今則是人困馬乏,恐怕一時之間無力為貴國救援啊,且等大唐將士歇息幾天,朕自然會派他們去調解糾紛?!崩钪蔚卣f道,眼睛卻看見李弘偷偷的向他豎大拇指。 “陛下……臣自然是知道上國乃是勞師遠征,只是此一時彼一時,如果您再不下令,恐怕新羅、百濟不日便會打到王城城下,高句麗滅亡事小,如果陛下您因此有個閃失,臣擔待不起啊?!备卟赜行┲绷?,這上國大唐向來都很好說話,只要幾句軟話之后,定然會有求必應,今日這是怎么了?難道大唐也已經無力強行阻止了? “這樣啊……那朕……” “這樣豈不是更好,我大唐軍隊就在此以逸待勞,等那新羅跟百濟的聯軍過來攻打,然后再痛擊其兵,豈不是更好?”李弘突然插話道。 看著龍爹遲疑的樣子,顯然就要答應人家立刻去調停了,再不插話提醒,白花花的銀子就要從口袋里溜走了。 李治無語的看了他一眼,也不再說話,倒是看著高藏如何說。 高藏聽到有人插話阻止,而且看大唐皇帝的樣子也不惱,有些猜不透此人的身份,自然是也不敢強硬的說話,只好繼續請求道:“這位將軍有所不知,新羅、百濟這些年休生養息,兵強馬壯,臣只怕到時候萬一陛下受到驚擾……” “這你擔心的多余了,如果那樣的話,我們一路過來,陛下豈不是要受到一路驚擾?對了,還是你不相信我大唐的戰斗力,能夠力保王城不失?”李弘頭盔一直戴在頭上,只露出少部分面容,顯得有些莫測高深。 讓高藏一時之間,還真搞不明白,這個敢于公然佩刀在大唐皇帝跟前的大唐將領,到底是何身份?怎么能有如此高的地位,敢于阻止大唐皇帝與自己這個王之間的對話。 第423章 奏章 經過多達一個時辰的君臣對奏,高句麗的王雖然還沒有弄明白這個大唐年輕武將的身份,但卻是搞明白了另外一件事情。 那就是想要大唐出兵也不是不可以,但一場戰爭下來所耗費的銀子,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這些錢總不能讓大唐來出吧? 而且非但如此,既然是你有求于大唐,自然是不能完全讓大唐的將士為高句麗抵抗外敵吧?你那兵營里那么多人,總不能就看著我們大唐的將士為你們出生入死,你們安坐兵營享福吧? 總之,以這位年輕的大唐將領的意思,大唐立刻出兵也不是不可以,錢到位,人到位,其他就都好說了。 而這樣一來,也讓他徹底絕望了留下一支軍隊來鎮守王城了,就等于自己給大唐銀子,然后大唐將領帶著一些大唐兵士,再帶著以自己高句麗為主的將士們,為自己抵御新羅跟百濟。 如果只是如此,自己就完全可以做到,為什么還要他們來幫助自己? 但無論好說歹說,那大唐皇帝卻已經開始閉目養神了,看樣子是已經完全把這事情,交給這位年輕的將領來處理了。 沉思了半晌,就連李治都因為聽不見朝堂討價還價的聲音,不由得悄悄睜開眼睛時,只聽見高藏咬牙說道:“好,我答應上國的要求,愿意派出我高句麗的兵士連通上國兵士一起助我高句麗抵御外敵?!?/br> “唉,這就對嘛,您可別忘了,如果沒有我們,你可就是要成為你們高句麗的亡國之君了,所以說,不論如何,這帳對你來說,怎么算都劃算?!崩詈氪髦^盔,無論怎么笑,都給人一種猙獰的面目。 “但不知道這位將軍,希望我撥付多少銀……費用讓上國助我高句麗抵御外敵?”高藏艱難的點了點頭,說道銀子時還是有些別捏跟憋屈,迫不得已,只好自己騙自己的改成了費用。 他也很納悶,為啥大唐不直接俘虜自己,而是依然繼續要維持自己高麗王的身份?心中雖然有疑惑,但是也來不及多想。何況,既然能夠不滅國,只是臣服于大唐,這又沒什么大不了的,那新羅、百濟不也是如此,歲歲入唐,年年上貢。 “好說,這事兒一會兒讓他們談就是了,難道您認為這么小的事情,還需要勞煩我大唐的陛下不成?”李弘笑的很自然,但人家看起來依舊是很猙獰。 談妥了正事兒,自然接下來便是高句麗王室對于大唐皇帝的宴請,以及大唐皇帝如今對于高句麗王室的參觀。 有花孟他們陪同,包括金吾衛的精兵強將在內,再加上整個王城都已經被大唐控制,所以李弘也就放心了的不跟著前往了。 格希元想要繼續跟在陛下身后,但卻被李弘叫住了。但李弘卻不知道,就是因為自己一個沒看住,他龍爹竟然在此地煥發了第二春,搞了一次跨國戀出來。 格希元對于李弘如今還是有些害怕,特別是當日在安市城城下時,那鋒利的橫刀擱在他脖子上時,他已經是在雙腿發軟了,要不然也不可能讓太子殿下拿刀背一拍,自己就跪在了地上。 此時聽到太子殿下叫住了他,剎那間心里一陣翻滾,整個人表面看起來很平靜,但內心已經是懼怕在翻滾,不知道自己又有哪里冒犯了太子殿下。 這時候才緩緩摘下了頭盔的李弘,笑起來便柔和了很多,格希元有些呆滯的神情也瞬間有了一些緩和,快步走到李弘跟前問道:“殿下,不知道您有何事兒?” “沒什么大事兒,他們去那邊轉,咱倆在這邊轉轉?!崩詈氚杨^盔跟橫刀,扔給身后的花孟,指了指那小花園內的廊亭說道。 兩人漫步走到花園廊亭內坐下,李弘不著急的伸了個懶腰,喃喃說道:“追隨陛下御駕親征的眾人之中,我看來看去,只有你跟史藏詰比較適合這件事情,但史藏詰跟你比起來又差了不少,所以斟酌之后,還是覺得由你來做?!?/br> “殿下,請您吩咐,臣定不辱使命?!备裣Tü蓜倓偘ど鲜?,又再次快速站起來說道。 “你坐下,別老一驚一乍的。剛才在那宮殿里說的話你也聽見了,或許你不茍同我的提議,覺得我與高句麗王討價還價,訛他們的銀子有失上國太子的身份,有點兒過于市儈……” “臣不敢……” “你坐下行不行,能不能好好說話?”李弘兩眼如銅鈴般一瞪,不耐煩地說道。 格希元只好再次坐下,正襟危坐地說道:“殿下,臣絕無此意?!?/br> 李弘嘆了口氣,手指無節奏的在石桌上敲來敲去,眼睛放空望向遠方,沉沉地說道:“我大唐勞師遠征,出兵出力,難道要他們一些錢過分了?這不是市儈,更不是有辱上國國威,而且,這些錢你以為是我給皇家要的?大唐的將士也是人,都是爹娘所生所養,在彼此的父母眼里也都是寶貝,對不對?但戰爭向來是無情的,有戰爭就會有死亡,但不能讓他們為了大唐遠戰萬里,最后身死異鄉時,連最起碼的安慰都得不到。我們沒有能力把所有活生生的大唐將士全部安然無恙的帶回去,但我們也需要在把他們的尸首盡可能帶回去的情況下,給他們的爹娘一些贍養費。要不然的話,以后誰還會為我大唐賣命?別說什么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的道理,這些大唐的百姓不懂,他們只知道,上陣殺敵是因為對我大唐有力,所以他們才會賣命。要是我們在他們身死后,還不能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補償,以后恐怕就不會有人愿意前往遼東,為我大唐征戰了?!?/br> 近二十萬的兵士,無論是誰死誰活,在回到大唐時,總是有人要留下傷心的淚水,但無論是哪一個時代,人死都是不能復生的,用金錢來補償他人的傷心,不是最好的辦法,但卻是最為實際的辦法。 格希元怔怔的出神,太子殿下的說法兒雖然有失偏頗,但……確實也不失為一個朝廷籠絡人心、凝聚百姓向心力的好辦法。 何況這些錢財還不是大唐所出,而是高句麗王來出錢,如此一來,確實是更加的名正言順,自然,也能夠讓將來更多的大唐將士,在出征的時候義無反顧。 “殿下,臣愚昧,聽殿下一席話,確實令臣茅塞頓開、如醍醐灌頂。就如您在朝堂所言,府兵制如今老弱之分過于嚴重,能夠支撐我大唐征戰沙場,立于不敗之地的軍隊中堅力量正在削弱,募兵制的衍生,就需要讓百姓體會到大唐對于從軍之人的厚愛,如此一來,才能夠讓更多的大唐兒郎選擇從軍、報效家國?!备裣T俅纹鹕?,對著李弘行禮說道。 李弘這次沒有理會他的行禮,喃喃說道:“我之前聽過一位士子的詩賦,顯然就是因為厭倦了戰爭而做,所以啊,從今往后,戰場上的一切雖然重要,但其后方的兵力源頭才是更為重要的一環啊,飲水思源的大道理都懂,打仗難道就不是一場人命的消耗?你安撫不好源頭,自然是會最終導致源頭的枯竭,可對?” “是,殿下所言極是,臣明白該如何做了?!备裣T鞔_地說道。 “明白就好,但是也不能太狠了,凡事要留有余地,至于疆土的談判,就以大同江為界,理由嘛……自然是為了方便大唐調停他們之間的矛盾,所以暫時大同江已北的地方,大唐是不能歸還的?!崩詈霝檫@次格希元要面對的談判,做了一個概括的論調。 “是,殿下。那……您認為我們什么時候答應他出兵最好,如您剛才在殿中所言,我大唐將士勞師遠征,如今則是人困馬乏,不宜立刻出征,是不是拖一段時間再答應?” “那樣自然是最好,這自然是你談判之時,為大唐將士爭取利益的手段,至于出兵,反正是他們如今在邊境打仗,就讓他們再多消耗幾天,這樣一來,我大唐將士也能少一些傷亡率不是?哪怕是對以后我大唐的穩定,也是有利無弊的事情,全權交由你處置,要合情合理才行,不能失了上國的身份不是?!崩詈胼p松地說道,那高句麗王室的宮女,竟然為他們送來了茶水點心。 格希元也不客氣,給李弘親自斟茶后,心中更是大定,如今能被太子殿下看中,自然是自己的福分,如此的話,自然是要把太子殿下交代的事情處理的漂漂亮亮、妥妥當當。 所以在接下來的閑談中,格希元因為要思考談判的事情,就變得有些心不在焉,于是跟太子殿下說話時,兩句顧左右而言他后,就被太子殿下斥退了。 留下了太子殿下一人坐在廊亭之中,望著那身形婀娜的宮女在花園中穿梭。 “殿下,林士翎、宗楚客、張柬之,盧照鄰、王名遠等人聯合給您上了一份奏章?!鲍C豹剛才消失了一段時間,這時候突然間跑了過來說道。 上述幾人聯合上奏章給太子殿下,加上獵豹謹慎凝重的神色,顯然這份奏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啊。 第424章 江南士子 奏章的內容很簡單,賀蘭敏月跟梁王李忠的死,如今已經被朝堂知曉,而一股勢力在暗流涌動的朝堂之中,隱隱把兇手的矛頭直指李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