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節
“猜?誰讓你猜了?”虞璁反問道:“既然有半年時間,難道不能事事準備精細嗎?” “需要備足多少糧草,又有幾條山路可選,中間泅渡是扎筏子還是借船,哪一樣不能提前想清楚?”他的話語擲地有聲,完全令人無從反駁:“就算說天氣,也不過晴朗陰雨厚霾大風這幾種,難道不能備算清楚嗎!” 幾個將領被教訓的完全沒法反駁,這一刻都跟小學生似的乖乖低頭,沒人有膽子敢跟他橫。 那些文官們遭遇了啥,他們并不是很清楚。 但是某些文官的下場,他們可是相當清楚。 “此去前行,更應備足謀略,討論出兵用兵之策,不要走一步看一步!” 虞璁眼睛一橫,喝道:“還不記筆記!” 虞鶴站在旁邊,忙不迭把簿子和文房四寶發下去,武官們紛紛接了,都忍不住再瞥一眼早就運筆從容的陸統領。 ……你倒是準備的很充分啊。 “十天之后,朕準備讓陸統領再掠邊陲部落,到時候會調三大營三千精兵,同執罡軍三千精兵一起合并作戰?!庇蓁痪o不慢道:“這次的全部行動,由陸統領一人指揮,不許任何人干涉?!?/br> 武官們紛紛沉默,心想皇上您想干啥就干啥吧。 一方面吃人嘴短拿人手短,他們這兩年受了不少的好處,俸祿也提了又提,簡直是過上了夢寐以求的好日子。 另一方面,自己挨打受氣慣了,真沒有過倒搶蒙古人一次的想法。 那次陸炳帶著人直接洗劫了一個部落,別說文官們懵了,三大營的人都懵了。 這萬歲爺如今不按道理出牌的程度,當真是舉世聞名啊。 第54章 戚靈的調令來的突如其然。 不光如此, 吏部聽說去乾鈞堂里開了個會,連夜起草了一份文件, 又修訂編撰了三趟, 最后公告于朝廷。 從前想要升職, 一是看吏部的考評,二是看皇上的心情。 這吏部考評, 當然就少不了各種人情往來,也是貪污腐敗的勝地。 再者,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熬資歷的說法。 往前像徐階陸炳這樣的年輕一代,也很少有機會能在這個年紀就身居高位。 主要還是因為皇上現在專權在握,誰都不敢碰他。 吏部現在公開的詔令,是直接明確每個職務的考察方式和業績評斷標準, 以及上位所需要的任職年歲。 另外, 但凡是有所重大建樹,又或者在尋仙考或者新科舉中名列前茅的,都可以破格往前提, 不看資歷。 等文件一發下去,三司五寺七部全都炸了。 皇上這完全不按老規矩來??! 熬資歷這種事情,看起來是對長輩的尊敬, 其實說白了,還是個利益的沉淀和結團。 如果是年輕一代的, 家里有個當官或者賊有錢的爹,那上位雖然慢,也比平常人快很多。 但那些能熬到五六十歲的老臣, 基本上跟宮中的人人都已經熟的不能再熟,人際關系跟樹根一樣虬結在一起了。 正因如此,當吏部公布這個消息的時候,人們不再一起把矛頭對準皇上,試圖撼動他半分,而是開始各自為自己考慮了。 這個公告一出來,意味著當今更注重的選賢與能,而不是看誰更能討好高官顯貴。 如果真的如吏部這樣來,那自己哪怕只有四十出頭,努力干活兢兢業業,也能很快就出頭了。 那些精明的老賊自然第一個嗅出來風聲不對,這明顯是要不動聲色的瓦解他們舊有的勢力,但是這個時候想要跳出來反抗,已經什么都晚了。 要反抗,就要在那時候楊慎帶著百官嚎哭,被毆打杖斃五人之后繼續反抗。 如今的皇上已經行過冠禮,比十五歲的當初鐵血更甚,手腕愈發狠決。 更重要的是,他抬升了武官的地位,手中攥緊了全國和京畿的兵權,哪怕這幫文官們想要搞事情,都完全沒得搞。 ——要知道,從前撂挑子不干,可是非??植赖囊患虑?。 本身當皇帝的要日理萬機,什么都忙不過來。 朝廷中真正有分量能干實事的就那么多,只要撩了挑子,中心樞紐都得亂了套。 可現在不一樣。 徐階、楊慎、陸炳、虞鶴,一系列中青年官員被重用提拔,從嘉靖七年秋起就在暗流涌動的換血。 哪怕現在的老臣都看清了局勢,不再動不動以告老還鄉作為威脅,恐怕皇上也在想如何再趕走些不中用的累贅,好把新鮮血液放進來。 戚靈原本在工部的一個小部門里做七品大使,現在被提到了經部,成為六品主事。 整個經部和工部都開始擴大規模,連衙門都開始拆原有的花園小筑,修建更多的辦公之處。 于此同時京中在內市旁邊又挑了個地方,準備同時修建什么東西。 聽說……好像叫銀行? 虞璁站在人來人往的街道旁邊,看著已經被拆遷掉的空地,還在試圖對比腦洞和實際的面積情況。 中央皇家銀行和中央皇家會議殿,應該比肩而立。 但是石制建筑不管是運輸還是修建,都要慢很多,恐怕等皇家銀行開出來了,這會議殿都沒修一半。 當初修建軍火庫之所以是神速,那是因為自己發動了閑著也是閑著的大量軍隊,在有償勞動的情況下幫忙運輸石料,鑿刻抬舉。 眼下陸炳他們已經出發去了蒙古,三大營也加強了備戰訓練,幾乎沒有什么閑工夫來幫忙造大會堂了。 其實虞璁作為一個取名廢,很想把這里修建成記憶里的大會堂,可惜現在連人權平等都做不到,奴隸制也沒有被完全廢掉,根本談不上那些。 他背著手轉了兩圈,全程沉浸在對現代的懷念里,旁邊的官員誠惶誠恐道:“陛下?可是覺得地方不合適?” 這當官的,真是伴君如伴虎。 平時皇上走著走著就開始不吭聲,他們一幫小官天天都把心臟提到嗓子眼那,生怕他又因為什么開始發脾氣。 虞璁從沉思中抽出神來,意識到自己半天沒說話了,開口問道:“這皇家銀行,你們打算建多久?” “回稟陛下,目前主要在建的兩座大學都招募了不少民間的工匠,朝廷里那批建造完軍火庫的剛好可以調遣過來,”小官忙不迭道:“如果皇上有意要快些,下官就再去招些人手,爭取三個月內建出來?!?/br> “不必那么快?!庇蓁畵]手道:“一年內建出來就行?!?/br> 這里,將負責和鑄幣廠溝通核對,調控全國貨幣流通情況,最好再發展下債券什么的東西。 他抬起頭來,看著還是空空如也的空地,突然怔了一下。 十年以后的北平城,又會是什么樣子? 兩座大學拔地而起,圖書館醫院都人來人往,還有中央銀行和軍火庫。 那……恐怕就是盛京了吧。 他伸手理了下袖子,心想一定要把小崽子們教育好,別把自己辛苦cao勞的江山又給玩沒了。 快有一個月沒有去過后宮,怎么說也要再去敲打敲打。 “黃公公,備轎?!?/br> 后宮那邊壓根沒聽到消息,也沒哪個公公有功夫去探聽那些。 如今無論上下,都在進行熱火朝天的教育事業。 之前皇上提出了那聞所未聞的考核制度之后,后妃們花了好些天決定如何結對,開始明著互幫互助,一起帶孩子長大。 從前幫別人養孩子,那不過是為了能蹭點高位的恩榮。 可如今皇上說了,這孩子如果養的出息,那她們這些輔助的妃嬪也自然會得到不菲的賞賜和位置。 要知道,每個人都是有不足和紕漏的。 有的人雖然出身不錯,可不識數理,搞不懂如今皇上提倡的那些東西。 還有的人會彈琴唱歌,但不識大字,能背個孝經都完全是靠死記硬背了。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養出如皇上所言的,四項俱優的皇嗣來,那單靠自己肚子里的那些貨可完全不夠。 虞璁走近育嬰殿的時候,意外的聽見了一片朗朗的讀書聲。 孩子們如今已經都會說話了,甚至有一兩個都開始認字。 遠遠的就聽見有個女人,在婉轉悠揚的念著詩經,四五個小孩奶聲奶氣的在跟著念誦,聲音還挺齊。 他心里有些高興,示意一溜婢子太監候在旁邊,自己湊到軒窗那去看。 沈如婉拿了本詩經,在小黑板上寫了兩行短詩,正在不疾不徐的教他們怎么讀。 詩經本身很多都瑯瑯上口,又短小精悍。 小孩子們雖然不知道自己在念什么,但有人肯教他們,陪他們玩,哪里有不聽話的道理。 沈如婉如今也只有十七歲,笑的青澀又溫和,還在糾正他們的發音,聲音里帶著江南那邊特有的軟糯。 虞璁怔了下,心想自己要是個直的,恐怕還真的就一見如故,為之傾慕了。 還是陸大人更好看。 不,陸大人最好看。 他輕咳了一聲,從正門走了進去。 旁邊有兩個妃嬪正打著瞌睡,顯然把孩子交給她一起教育了。 此刻一瞥見那龍袍上的金絲繡紋,她們瞌睡瞬間醒了,忙不迭的起身給他行禮。 沈如婉收了笑容,不緊不慢的在她們的身后也行了個禮。 虞璁觀察著她的神色,挑眉道:“在讀什么?” “《碩鼠》?!鄙蛉缤竦椭^道:“已經都快背熟了?!?/br> 小孩子們之前早就得到過父皇的準許,私下見面時不用拒于禮節,這時候一見虞璁來了,都歡天喜地的圍了上來。 虞璁任由小粉團子們或趴或抱,抬手揉著他們柔軟的頭發,不做聲的數了一下。 五個。 之前聽黃公公說,論才學見識,這后宮里公認沈僖嬪才學過人,為人又溫和大方,對小孩兒們也頗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