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節
再一個,他們現在都在小味軒干活,天天都累得要死,哪里還有力氣再去忙活地里的活。 所以林嬌杏干脆雇了兩個人,收秋帶播種冬小麥,一塊兒幫她干了,省了她好些子力氣。 收完了秋,種好了麥子,地里也就沒啥大活了,粉條和小食攤這兩件事就提上了日程。 做粉條不需要什么稀罕的設備,幾口鍋,幾把漏勺,再搭幾個掛粉條的高架子就可以了。 方景找來幫他忙的,是兩兄弟,還是一對雙胞胎,一個叫留柱,一個叫留全,都是三十多歲的年紀,看上去敦厚又老實,在村里的口碑不錯。 仨人都是能干的,一天的時間內,就在林嬌杏家院子里壘了兩個鍋灶,還從山上砍了樹,搭了三個高架子。 紅薯也收了上來,因為要的量大,價格還略低于市價。 紅薯因為產量高,而且吃起來也不象別的糧食那么性溫,吃多了燒心,所以基本上沒人要,各家都是自產自銷,吃不完了就挖個地窯放進去,實在沒糧食吃了,就以紅薯果腹,一些稍微富裕些的人家,紅薯基本上都拿來喂豬了。 現在大伙兒聽說紅薯也能拿來換錢,都驚奇得不得了,不光是方家屯的人,就是別的村,也有人搶著把紅薯賣給林嬌杏。 正文 第二百五十六章探路眼紅(十更) 林嬌杏是初次做粉條,銷量還沒有,不敢多收,只收了有四五百斤的紅薯,先做一些粉條出來探探路。 林嬌杏一下子收這么多紅薯,村里人都好奇林嬌杏是干啥使,知道從林嬌杏嘴里問不出什么,都去問方景或是槐花嬸子。 沒有林嬌杏的同意,方景和槐花嬸子當然不肯在外面亂說,只說是做一種吃食,具體是啥吃食,他們也不清楚。 不過很快的,村里人就發現林嬌杏家院子里,掛了好幾排細細長長的東西,他們都猜到肯定是紅薯做的。 可具體是咋做出來的?這些東西又咋吃?好不好吃?他們就不知道了,所以都好奇地問林嬌杏做出來的是啥吃食。 不管誰來問,林嬌杏都會耐心地解答一番,說這是粉條,可以炒菜,也可以涼拌,若是和rou一塊兒燉更好吃。 解答完了,再送給人家一小把粉條,教人家怎么做來吃。 不少人都笑林嬌杏傻,說這粉條是個稀罕東西,若是賣錢,也能賣不少錢,現在都白送出去了,除了落了一個好名聲,可是一文錢都見不到。 可林嬌杏卻不這么想,前世的時候,做廣告還得不少錢花呢,她這么做,就相當于是給粉條做廣告了。 可別小瞧了這口口相傳的威力,林嬌杏絕對相信,要不了兩三天,她做粉條的事就會在十里八鄉傳遍。 而且不光在村里免費送,就是小味軒,林嬌杏也推出了以粉條為主的菜式,有老食客來吃飯的時候,就免費贈送上一份,人家走的時候,同樣的送上一小把粉條。 就這么一傳十,十傳百的,林嬌杏迅速打開了粉條的知名度,那些吃過以后,喜歡這個口味的,就來問林嬌杏,哪里有賣粉條的,林嬌杏就不失時機的把莫家的干貨鋪子推了出來。 粉條因為吃起來筋道,做起來也不復雜,最重要的是能長時間存放,所以剛一打開銷路,銷量便日益遞增,據干貨鋪子的掌柜說,有不少外地人都慕名前來購買。 現在天還不冷,能吃的菜還算多,等到了冬天,天冷了,那時候基本上沒啥菜可吃了,相信粉條的銷量還會往上漲。 做生意最講究的是要搶得先機,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才最有錢賺。 后來雖然也有其他人嘗試著做粉條,可因為不得要領,做出來的粉條,總歸是比不上莫家鋪子的粉條。 反正大伙兒早就認準了,要想吃好吃的粉條,就得去莫家干貨鋪子買,那里賣的才最正宗。 林嬌杏的粉條順順當當的推了出去,槐花嬸子的小食攤的生意也不錯。 槐花嬸子的小食攤跟小味軒不在一條街,是在另一條街的一個十字路口,不算繁華,可來來往往的人也不少。 再加上槐花嬸子的手藝,算是得了林嬌杏的真傳,來食攤上吃飯的,雖不能用顧客盈門來形容,可到飯點的時候,也是座無虛席,一個月賺上幾兩銀子,是不在話下的。 林嬌杏算是把槐花嬸子一家都抬了起來,村里人羨慕的有,眼紅的也有,當然,象何氏這種人,就是嫉恨了。 當初是林嬌杏把方慶梅招到了小味軒,何氏一個月才有一兩銀子的進帳,要說起來,林嬌杏已經算是很照顧方有根一家了。 可何氏這個人,不是個懂得感恩的,而且她還是個貪心的,方慶梅那一兩銀子,已經滿足不了她了,她還想要更多,尤其是得知槐花嬸子一家是林嬌杏抬起來的,她就在家沖著方有根大發脾氣,說林嬌杏胳膊肘往外拐,寧肯把好處便宜了外人,也不肯多照顧一下他們這一門子人。 “她現在都已經自立門戶了,跟咱這一門子也沒啥關系了,她愿意抬誰就抬誰,咋能叫胳膊肘往外拐???” 方有根不反駁還好,他剛一反駁,便挨了何氏一巴掌。 “她再自立門戶,她也是咱爹的未亡人,跟咱這一門子,也有扯不清的關系! 再說了,眼下慶林和慶海不還在她那兒養著嗎?那倆孩子不是方家的人嗎?就沖著那倆孩子,她也得多照顧咱這一門子,咱們日子過的好了,咱日后能虧了那倆孩子嗎?孩子雖然她養著,可日后孩子長大了,蓋屋子,討媳婦,不還得咱們cao心嗎? 說到底,就算是她自立門戶,她跟咱這一門子也脫不了干系,日后她要是做了啥丑事,外人一說起來,她還是咱家的人。 既然還是一家人,有了啥好事,那就得先顧著自已家,哪有先想著外人的? 可你看看她,跟咱爭家產的時候,寸步不讓,奶掰她幾穗玉米棒子,她就告到老三爺那里,弄的咱奶下不來臺,一轉臉,她就把賺錢的買賣都教給了槐花這個外人,咋了,我是沒手還是沒腳,那種小吃食買賣,我不能去做嗎?還有做粉條的活,她不能叫你去干嗎,把你撇到一邊,叫方景去干,這擺明了就是叫大伙兒看咱家的笑話!” 方有根有氣無力地回了一句,“梅姐兒不是跟著她在飯館里干活嗎?一個月一兩銀子呢?!?/br> “我呸,一個月一兩銀子算啥?!你去打聽打聽,槐花做那些小吃食,一個月要賺多少銀子?你再去打聽打聽,在她那小味軒干活的人,人家都拿多少銀子?梅姐兒年輕又俊俏,竟然跟那個粗使婆子一樣的工錢!要不是有梅姐兒在那兒,她那飯館的生意會這么紅火嗎?” 何氏這話,就有點胡攪蠻纏的意思了。 方慶梅只是在廚房里做些洗洗涮涮的活,她又不是站在飯館門口迎客,飯館生意好壞,跟她在不在飯館里干活有啥關系? 方有根被何氏聒噪得煩不勝煩,突然站了起來,一言不發地走了出去。 何氏追到門口,對著他的背影罵道,“你走你走,有種今兒個別回來!” 方有根突然覺得自己這輩子還真是窩囊,年輕的時候被親爹管得死死的,等到娶了媳婦,媳婦又不把他當人看,在她眼里,他就是一個會說話的牲口而已。 如果何氏單純把他當牲口也還好了,他起碼可以象牲口一樣只是單純的干活,吃飯,睡覺。 可偏偏的,何氏又時不時的要拿他當出氣筒。 正文 第二百五十七章自責陌生人(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