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節
書迷正在閱讀:逆天全職大師、不熟、修真之一劍在手、吃rou的狐貍不好養、秘制甜妻:柏少,要抱抱!、喂你一顆糖、滿床笏、嫁個金龜婿、農門小寡婦、權相養妻日常
莫茹又跟他們道謝,看看也差不多,就和他們告辭。 “小熠,你就在這里安心學習吧,該買的學習資料別不舍得。定期給家里寫信,有急事就打電報,別擔心家里?!?/br> 莫應熠都答應了,想著jiejie這就要走,他還真是舍不得,眼淚一下子就流出來。 莫茹給他擦擦眼淚,笑道:“別讓同學看見?!?/br> 目送莫應熠和同學去了教室,莫茹和周明愈再去拜訪傅家。 傅家住在區委大院,城市的中央位置,很好找。 兩人打聽了一下就步行過去。 傅書記果然不在家,只有傅mama和老大家的小閨女在。 傅臻的大哥和大嫂在青市,大兒子跟著他們讀書,小閨女因為還小,就留在這里跟著奶奶。 傅mama對莫茹和周明愈也算是久仰大名。 之前就總聽閨女說起兩人,說是她最投緣的好朋友,后來莫茹和周明愈因為救災窩窩頭的事兒又進入了傅書記的視線,老書記回家沒少夸著倆人,還說是老家的勞模,真帶勁。 前幾天傅臻打電話過來,說了莫應熠的事兒,還讓傅mama負責招待一下兩人,以后也常照顧一下莫應熠之類的,傅mama自然都答應了。 雖然二兒媳婦跟她告狀,莫茹就會占傅臻的便宜,要巴結傅家謀什么好處的,傅mama卻不聽她的,讓她不要多心,要好好和人相處云云。 這會兒莫茹和周明愈上門,傅mama當然是高興的。 更何況莫茹和周明愈又不缺錢,上門自然不空手,鄉下人不用帶什么貴重物品,只需要收拾得干凈利索,再帶上些瓜果蔬菜、雞蛋之類的,人家就歡喜得很。 莫茹和周明愈倆人在僻靜處就收拾了一下,兩只雞,一小籃子雞蛋鴨蛋差不多七八十個,還有一些秋天囤下的茄子、扁豆、洋柿子等菜蔬,另外還有一袋子蘑菇。 見了面先寒暄幾句,因為有傅臻早就打過招呼,所以很快就熱絡起來。 傅mama見他們帶這么多東西,倒是嚇了一跳,十分不好意思,嗔怪道:“你們這倆孩子,大老遠的帶這些東西干啥,要是再這樣,可不行的?!?/br> 莫茹笑道:“阿姨,一點都不費勁,我們坐火車來的?!?/br> “你們當我沒坐過火車吶,下了火車還老遠的路呢?!彼讶俗屵M去,熱情地泡茶倒水,還拿了rou票讓鄰居幫忙去割斤rou回來。 她又問兩人回去的火車票買了沒,聽說是明一早的,她就道:“正好,在這里住一宿,明兒一早讓小趙送你們過去?!?/br> 小趙是傅書記的秘書,也住在這個大院里。 兩人自然不用,“打擾阿姨就很過意不去啦,不用送的,我們知道路?!?/br> 傅mama也就沒再說什么,去收拾一下房間,讓他們在這里借宿一宿,明早吃了飯再去坐車。 下午兩人就沒出去,在家里陪著傅mama聊天,聽聽收音機,聊聊新鮮事。 晚飯是莫茹和傅mama一起做的,她特意做了一道南方菜——梅菜扣rou,歪打正著,正合了兩人的口味。 莫茹問了問,原來傅mama是南方人,后來嫁到本省的。 見莫茹和周明愈樂意吃,傅mama還收拾了一些梅干菜送給他們,讓他們回去自己做了吃。 晚上傅書記沒回來,他這些天都不在區委,去各縣視察沒回來。 第二天一早,傅mama還早早做好早飯讓兩人吃在再走。 告辭的時候,周明愈去拿筐子,才發現傅mama給裝了好些個東西。 有一網兜蘋果橘子,還有幾件大人孩子的舊衣服,另外還有一瓶子麥乳精、一包紅糖、兩包桃酥。 莫茹忙推辭。 傅mama不許他們推讓,“現在也沒好東西,這幾件舊衣服不嫌棄就拿回去干活兒穿,麥乳精給孩子喝?!?/br> 她雖然脾氣很隨和,但是因為在機關上過班的,自有一股說服人的氣勢,最后莫茹也不和她爭只得拿上。 兩人告辭傅mama去火車站,正好有首班公交車過來,一人三分錢坐過去,等了沒半個小時就檢票上車,又咣當咣當一路回高進縣。 因為記掛兒女呢,兩人只去醫院和傅臻吃了頓飯,又備上一些常用藥,也不久留就直接回家。 要不是怕人家懷疑,他們是真想出門就把倆孩子揣在空間的。 一路上歸心似箭,竟感覺比平日到家還快一些。 ………… 周七七幾個正在炕上玩兒呢。 菊花因為坷垃兒有點著涼,倆人也沒去上學,菊花和周七七在翻花繩,攔子兒和坷垃兒幾個玩拐骨。 周小八靠在張翠花的腿上靜靜地坐著,也不看哥哥jiejie們玩兒,只盯著窗戶瞧。 真是望穿秋水的最佳詮釋。 張翠花看他這么安靜,就想逗他玩兒。 看他不愛說話有人難免懷疑他是不是啞巴啊或者腦子不大好,要不這么大正鬧騰的孩子怎么一聲不吭呢?張翠花可知道自己小孫子根本沒問題,好著呢。她偶爾聽著他蹦出個字來,說得比帶子兒都清楚,只是懶得說而已, 就是看他那么點個孩子,一本正經地坐在那里,面無表情的樣子,實在是有點……牙疼? “拉大鋸、割大槐,姥娘不來妗子來……”張翠花給小八哼哼童謠。 周七七笑道:“嫲嫲,俺舅舅沒有媳婦,俺們哪里來的妗子啊?!?/br> 孩子們就哈哈笑起來。 突然,小八發出一聲短促的“哈”,原本的面癱臉一下子生動起來,眼睛亮亮的,手舞足蹈的好像要站起來一樣。 張翠花連忙扶著他,“這是咋的了?” 小八手腳并用飛快地爬到窗臺上,探著腦袋從窗戶的小窗口里往外瞅。 “叮鈴鈴!”外面傳來自行車的鈴聲。 周七七也激動起來,把繩子一丟,“我爸媽回來了!” 她蹭得跳下地,蹬蹬地往外跑。 小八扶著窗臺站起來,急得也要往前湊,“咚”一聲,腦袋撞在窗戶上。 張翠花趕緊給他揉揉腦袋,“娘嘞,咋這么急呢,那窗戶你還能撞過去???” 很快周明愈抱著周七七,莫茹拎著網兜進來,網兜里是傅mama給的蘋果和橘子。 進了屋里,莫茹把網兜放在炕上給張翠花,朝著小八道:“兒子,想爸爸mama沒有啊?!?/br> 小八原本還探著身子往窗外瞅呢,這會兒轉身蹭蹭地爬過來,速度之快讓人咋舌。 從張翠花的角度看過去,真跟一個大鵝一樣,一擺一擺的。 周小八沖到mama懷里,一被抱起來,他立刻把腦袋擱在莫茹肩膀上緊緊地揪著她的衣服,再也不想動了。 如愿以償的樣子。 莫茹要拿水果給孩子們吃,張翠花眼疾手快,一把按住,“不過年不過節的別一下子吃光了,嘗嘗味兒就行啦?!?/br> 她拿了一個蘋果用刀切開,再扒倆橘子給孩子們一分就拉倒。 大冬天的水果多貴啊,也只有城里有錢人家才買這東西,不當飯不當菜的,還貴! 蘋果橘子也不那么愛壞,放陣子也放得住。 張翠花就掛在墻上的木楔子上,每天看看心情都好。 說了一下送莫應熠的事兒,講講火車、城里,滿足一下孩子們的好奇心。 冬日天短,聊了一會兒天色就晚下來。 張翠花往外看了看,對菊花道:“你四娘娘咋還沒回來呢?” 現在張夠去磚窯廠幫工,丁蘭英在蘑菇大棚,做飯的事兒落在王金秋身上。不過今兒王金秋抱著孩子出去串門了,這會兒還沒回來。 過了一會兒倒是張夠先回來,雖然灰頭土臉的,卻樂呵呵很高興的樣子。 自從村里建起水力磨房,女人們得了不少空閑,農閑的時候不少人去磚窯廠找零活干。 不能打磚坯,但是可以幫忙挖土、和泥、裝車啊,這些活兒她們還是可以干的。 如今磚瓦廠規模擴大了兩倍不止,不止本村的壯勞力,四外村甚至鄰公社都有來的。這兩年他們來磚窯廠還真不是為賺錢,就為賺糧食回去補貼家里人,讓他們餓不死。 張夠見莫茹回來,就聊了幾句,正說著王金秋抱著春來回來,她臉色有些發白,看到她們就招呼一聲。 莫茹正幫著張翠花做飯,問她,“四嫂,你咋了?” 王金秋小聲道:“槍斃了,你們知道吧?” ☆、第232章 匯款來 “誰槍斃了?”莫茹心里一咯噔。 不管是誰, 被槍斃總不是好事。 王金秋道:“躍/進公社搶糧食的那幾個人啊,春天他們圍攻糧管所現在槍斃了, 正四處宣傳呢, 婦女主任說的?!?/br> 農民圍攻糧食這事兒, 莫茹和周明愈也聽說過的。 不要以為先鋒大隊不缺吃的,外面就已經度過災荒。 外面很多大隊, 今年春天的時候饑荒比往年更嚴重! 為什么解散食堂?正是因為情況惡劣到無以為繼, 買不到返銷糧, 領不到救濟糧, 所以食堂才不得不解散的。 有些地方收了糧食都是一粒不落的全交上去, 然后按照人口往下返口糧,據說是為了反/瞞產,免得生產隊私分。 結果返回來的口糧別說一個人一天一斤,連半斤也沒有, 有些村干部過分的甚至可能會貪墨口糧, 導致饑餓嚴重。 于是就發生了農民圍攻倉庫、糧管所搶糧食的事情。 事發以后, 槍斃了不少人, 被關起來不少, 沒想到,這些人還是被槍斃了。 張夠幾個也唏噓一陣子, 在同情別人的時候又想到了自己。 張翠花道:“咱們沒餓死, 知道要感謝誰吧?!?/br> 張夠點點頭, 很認真道:“娘說的對, 咱們村幸虧有他五達達和娘娘, 要不咱們怕是也撈不著好呢?!?/br> 抓蟲子螞蚱是勞模的功勞,拾棉花是勞模的活兒,泉眼是勞模挖出來的,紅薯磚是勞模教的,螞蚱窩窩頭也是他們提倡的,造紙廠和磚窯廠磨房的也是他們弄的…… 這么一想,自己村和人家村的不同,全都是他們倆帶頭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