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節
羅敷當啷一下放下勺子,目光就著侍女的手來回掃了兩遍,立刻把方方正正的包袱搶到懷里。她嘴角不由自主地翹起來,端著銀耳湯喝了個干凈,喝完還咬著嘴唇不讓自己笑出聲來。 明繡見她這極不正常的情態,一本正經道:“女郎,我去廚房看看雞湯的火候?!闭f罷搖搖頭,壓住好奇心走出了房。 送禮。 羅敷三兩步撲倒在被子上,腦子里什么煩心事都拋到十萬八千里外,一邊笑一邊飛快地拆封,扒掉暗紅的散花綾,里面是一個材質輕便的木盒子,黑得素凈。她放在手上掂量掂量,沙沙作響,應該是布料之類。 簾子都被拉開,光線亮了不少,是個開匣取寶貝的好時辰……她打開盒蓋,輕手輕腳地取出東西,果然是一套襖裙。 要是羅敷自己買衣裳絕不會挑這么艷的,難得這件櫻桃紅的暗花箭袖小襖絲毫不顯俗氣,成色上得極漂亮,像西邊天幕上燃燒著的瑰麗云彩。她撫上柔滑的料子,軟緞薄厚適中,穿在身上最是舒適,袖子和領口隱約地繡出了藤紋,枝蔓蜿蜒繁復,秀雅動人。八幅雪青月華裙,被霞光一染,淺淡的色澤猶如濯濯秋水,輕描細繪的雨絲曇花在襕邊上綻放得格外明媚。 她不忍心放下漂亮得不行的裙子,湊近了一寸寸地欣賞,幽幽的松木清芬縈繞在鼻尖,不帶一點尋常熏香的煙火氣;把臉貼在微涼的裙幅上,更顯得臉頰很燙。騰出右手拎起條月白的絲帶,上頭拴著個兩寸的繡囊,她對著榻倒了幾下,窄口里掉出一小方疊成方形的紙來。 羅敷翻了個身,躺在榻上把展開的紙張舉得高高的,肯定只寫了幾個字,好敷衍啊。她慢慢地找到他瀟灑從容的字跡……然后頓時把頭扎進被子里,咬牙切齒的,耳朵全紅透了。 “南方不冷,兼內有暖爐,外罩斗篷即可。親自掐的尺寸,奔波多日許顯寬些,等回來將養?!?/br> 他到底是怎么掐的尺寸??!羅敷都要抓狂了。 她將紙翻到背面,還有幾行小字: “新歲將至,思緒及處不能身代,甚愧之。洛陽連日大雪,西宮梅花待回時應謝,甚念之。秦夫人寬宏,勿與計較,尺寸亦然?!?/br> 后面是一個別致的花押印,赫然是個郢水的“郢”字,怪不得他要用淳于通這個假名招搖撞騙,平時用的也很順溜么。 她的心宛如被溫水浸過,一分一分軟下去,閉上眼睛就想能起他的臉,他認真的樣子和笑起來的樣子,端嚴的樣子和溫柔的樣子,她全部都清清楚楚地記得。 彼時八月既望,池上月色溟濛,他于槐樹下抬眸望來,竟就是她的緣法。 羅敷默默嘆氣,要過多少日子才能回去呢?她覺得自己現在可以不害怕那些紛雜的眼光和口舌了,她只想和他在一起,陪著他度過新年。不過至少有初靄在身邊,他不會那么寂寞。 夜幕悄然降臨,大街上的鞭炮從東頭炸道西頭,人們都在家里的圓桌上團聚,觥籌交錯,其樂融融。 她貼著窗子站了一會兒,把縫隙給合上了。帶著一絲殘風,外面的世界頃刻間靜了下來。 * 府館里品相俱佳的山珍海味陸陸續續端上桌,不多時就要開宴了。方府向來有個規矩,若是不在自家府上過節,主人要與家仆同樂,不興弄出個小雅間獨自聽曲喝酒。于是府館偌大的院子里全是八仙桌,從京城帶來的幾批人聚在一起,興高采烈地談論明日元旦的安排。 一個小廝雙手奉著銀碟,滿頭大汗地問引江:“秦管事剛說安排在公子那一桌,可是到現在秦夫人還沒來,不會不來了吧?” 引江道:“公子從早上忙到下午,才想起來叫你們去請的,來晚點也沒多大關系,公子落座后就不等了?!?/br> 與此同時,府館的門房將將把羅敷放進來。她在客棧里都喝了兩大碗湯了,本不想來的,但聽說子時府館會放煙火,就帶著半飽的肚子不辭麻煩地晃過來了??蜅kx府館挺遠的,她動作不緊不慢,是認為人家不會等她,況且這么遲才通知著實不厚道。 進了前院后,發現府館里張燈結彩,人來人往,梅花樹上掛著各式各樣的紙燈,流光溢彩。明繡按門房指的席位數來,長呼出一口氣: “女郎,說是和方公子一桌,可公子還沒個影子呢,想必我們也不算太遲?!?/br> “今日知府大人能撥冗光臨,真叫老夫臉上增光??!公子就來了,您先請上座。素心,仔細伺候好大人?!?/br> 羅敷被總管秦元殷勤地招呼聲吸引,轉身只見自己的那桌上多了位穿云雁緋袍的官老爺。是季陽府的知府?匈奴的州府長官嚴禁在年節時回鄉,而洛陽則寬松得多,律法規定元旦休七天假,但幾朝以來的地方官吏臘月二十封印,正月二十才回來當值。知府不是方繼那樣受圣意眷顧的特殊官員,顯然不是本地人,除夕還留在轄地過,真是勤勤懇懇,兢兢業業。 “秦總管啊,本官就順路來這兒坐一坐,內子還等著本官回去給泰山敬酒呢!府館離衙門不過幾步路,總管別在這兒站著了,這侍婢甚好,總管快去忙吧!” 上府知府為從三品,方氏一介出京南遷的商人,在這個境況下還能客客氣氣地和家仆說話,真真修養良好,只是那撮小胡子在嘴唇上一動一動的,看起來精明得很。 莫不是有求于人吧。 知府蕭佑看著秦元匆忙離去的背影,淡淡地揮了揮手,讓侍女把茶壺放下。天干物燥,他在心里罵了句,笑意滿滿地舉起銀盞,以茶代酒飲了半杯。作陪的同知和吏書對視一眼,皆親自滿上茶灌了一肚子。 “大人,這個是……” “嗯?” 蕭知府順著吏書的眼色看去,禁不住有些惱怒,他算是大員,來給方府捧場的,可一個女人也和他同席,這叫什么事! 同知附耳低聲道:“大人,聽說方瓊從京中帶了一批醫官,現今的太醫院左院判,就是個女子,這位莫不就是……” 蕭知府摩挲著玉扳指,不動聲色地上下打量了來人須臾。一襲純白斗篷不染纖塵,櫻紅淡紫的裙子初看素雅,走近了卻是無限矜貴,襯得她面容婉轉靈秀,頗有些龕里觀音像的安恬神韻。 吏書看直了眼,他熟悉的漂亮女郎都是飛個眼波讓人酥倒半邊的,何時見過這樣不顧不盼卻能勾人魂魄的? 蕭知府看著她帶著侍女簡單地行禮落座,坐的是方瓊右手的位置,又極輕地對他們笑了一下,目光疏淡。 同知狠狠拽著吏書的袍角讓他回神,站起身拱手道:“這位就是太醫院的秦夫人吧,久仰久仰?!?/br> 吏書亦照葫蘆畫瓢,蕭知府略微扯起嘴角,邊飲茶邊道:“難得太醫院出了位大才的女醫官。本官 記得在洛陽的時候,袁行袁大人來給本官看過幾次頭痛癥……秦夫人可知他現在回鄉了么?本官念及他一直在任,不好重謝,此番卻是找到個敘敘舊的機會了?!?/br> 羅敷道:“承蒙陛下.體恤,袁大人八月份就已返鄉?!?/br> 蕭知府僵住了,沒想到他一段話只換來一句連敷衍都算不上的事實。她不過是在今上身邊當差的五品官,怎么有膽子斜眼看他! 羅敷開始感覺到似曾相識的郁悶,她寧愿在侯府的壽宴上對付劉可柔的連環問,也不想面對這幾個不懷好意的官場中人。方瓊什么時候才來? 剛想到這,不知是誰喊了聲:“公子來了!” 她得了救似的向堂屋望去,方瓊身著赭色寬袍,端著裝有兩個玉碗的托盤,快步走到南大門灑酒祭天,而后又執起一碗,是敬賓客的意思。 侍立的婢女為每人添了一杯酒,羅敷放松些許,左手不方便抬,不能以袖掩口,但仍只是以酒水略沾唇,看得一旁的知府火氣更大。方瓊入座后,羅敷徹底不在意他們,可她也沒食欲,只挑了些清淡的菜填滿胃。 方瓊跟知府寒暄著,余光落在她實則心不在焉的臉上,換了身衣服,倒也惹人注目。他看到她袖上的藤蔓,這繡法是宮中獨有的,想必收到禮物時很高興,還特意打扮了一番。 她挽著朝云髻,眉黛含煙,眼波清淺,烏黑鬢發映的膚光如玉勝雪,唇畔的笑意明亮得像黎明時分的朝露。 他暗自一嘆。 那人看不到,可惜了。 第106章 描畫 [番外] 承奉三十二年,上元節。 昌平街的路面上殘雪未消,馬蹄有些不好走。一路上皆是花燈,百十種飛禽走獸和四時花卉在帝都的寒風里旋轉,迷了路人的眼。 離光渡寺還有幾里的路,我縱馬疾馳,長鞭所及之處冰粒飛濺,街旁的百姓們紛紛以手遮面,踉踉蹌蹌地退后,還有人猝不及防一跤跌在濕滑的臺階上。 皇城策馬奔騰本該坐獄,然而沒有哪個五城兵馬司或巡捕營的人會攔方家的馬——父親自然不會做這種讓人詬病的事,而經常做這種事的我也是他們沒膽子拿在手上的。 誰不知道在偌大一座洛陽能干盡目無法紀、擾亂民心之事的人,除了當今東朝,只有常與東朝混在一起的晏小侯爺了。 那就讓他們繼續這樣想罷。 我自從三四歲上馬,就養成了一副飛揚跋扈的性情,大抵是被表兄帶的。他性格比我還差,卻偏偏生了張明珠琢玉般的臉,于是每次做些傷天害理的事情之后總有人覺得他無辜。 其實他才是最陰險狡詐的那個人,壞的很透。 我用力抓住韁繩,伏低身子,后面除了屋檐上的積雪砸下來的聲音,不知何時多了幾匹馬的嘶鳴。 從集市上順手牽來的黑馬不大聽話,若是雍白在,現在早就馱著我奔到光渡寺門口了。那些人窮追不舍,似乎一定要將我連人帶馬截下來,我心中惱怒,一鞭子朝后揮去,攤子上擺著的首飾嘩啦啦灑了一地。攤主急得躥了三尺高,嚷嚷著阻止那些瘋搶貨物的民眾,人潮瞬間在岔路口堵得水泄不通。 我斜睨了一眼追兵,嘴角輕松地揚起來,不過如此么。等到看見五丈外突然橫□□巷子的幾名校尉模樣的人,才頓覺不妙,何時城中的兵連我騎個馬也要管了?不會是父親覺得平日里疏于管教,拜托幾位老相識教訓教訓他的不肖子吧! 我沉下心,揪著鬃毛低聲喚道:“你跑快些,回去有賞!” 領頭的校尉對上我焦慮的目光,破天荒笑了一笑。他身邊竟然是明洲,這小子什么時候進兵馬司了? 黑馬像是聽懂了,后退兩步倏然躍出,接著就是一陣風馳電掣。我卻不知自己隨手拎出來的玩意有這般本事,能將四匹軍馬都甩開好幾丈……也許是我鞭子抽到手酸的結果。 不出意料,跑了幾盞茶的功夫,黑馬蹄下的速度就慢了下來,最后任憑我怎么敲打都留在原地不肯動了。 眼看他們就要捉到個活的世子上交給某個兇神惡煞的京官,我足下一踏,身子離開馬背翻到了住戶家的圍墻上,提起一口氣飛快地沿著墻頭疾走。耳聞得數顆石子從背后擊來,我左閃右避地躲開,額角滴下的汗珠浸濕了薄薄的衣物。今晚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沐浴更衣,沒得商量! 看著墻下密密攢動的人頭,快意不擇時機地燃燒起來,我喜歡站在高處看人群,就如同今晚的明月照著京城,多小的舉動都瞞不過我的眼睛。 正分神去想,腰眼忽然一痛,整個人失去平衡往下栽去。我低咒一句,氣急敗壞地喊道: “明洲你干什么!” 譙平這廝和我們一起玩時總是對我用這招,他從不敢直接往小旗身上招呼,實在是沒出息得緊。 我索性倚著茶棚的柱子站直了,他慢悠悠的聲音傳來:“謝指揮使,人在這兒了?!?/br> 我幾乎要把他瞪出一個洞來。 那五十上下的南城指揮從馬上下來,對我異常和氣地抱拳一躬,道: “巡城御史肖大人奉陛下口諭,讓我等把太子殿下請回去,公子可知殿下在哪兒?” 我冷哼道:“不知道,大人有本事自己去拿他!” 明洲啞然失笑,他仗著比我們都大,看我們總和不懂事的孩子無二,我簡直受夠了他那樣的眼神,說是謙謙君子,實則還不是個看不起人的家伙。 指揮使換了副嚴肅面孔,語氣也厲害多了:“公子最好還是實話實說,不然在下將公子交給端陽侯爺發落,想必公子就知道不該在城中騎馬驚人?!?/br> 我哂然,拂袖道:“我若就不說呢?” 明洲二話不說走上前將我的手反綁住,“小公子這樣可不規矩。太子在何處?你們約好了一起看燈的吧?!?/br> 我大聲道:“明洲你不能這樣!你知道他回去就出不來了!” “別鬧,我送你回家?!?/br> 明洲右手往后虛虛指去:“這匹馬的主人不一會兒就跟上來了,煕圭你要是再不聽話,別怪謝大人直接把你扔到天金府的大獄里去。你爹說過你要是闖出了大事,就當沒你這個兒子?!?/br> 指揮使應景地喝道:“有不從命者,不論是哪個皇親國戚,都依律處置!方公子,快帶路吧!” 我垂下眼睛,在袖子的遮擋下活動活動被捆起的手腕,絲毫不理會行人復雜的目光。 ……要是綁在前面倒省了不少功夫。 “謝大人就是這個態度?也不怕太子到時候急起來誰也走不了?!?/br> 他噎了一下,復得意地笑道:“這不是還沒碰到殿下么,有公子在這兒,下官還著什么急?” 明洲微不可見地蹙了蹙眉間,我當即跨上他的馬鞍,“得了,大人將我拿住已是立了大功,我來指,你們走,這樣是否遂了你們的愿?我就不信陛下能把他怎么樣,今日十五,按理還是在年節里,大家鬧得太僵也煞風景?!?/br> 明洲嘆道:“難得這么配合,你就乖乖待在我馬上,別動心思了?!?/br> 指揮使點點頭,不再言語。 圓月從云層里飄出半爿,一行人在點滿花燈的巷子里穿梭,兜了幾個彎子后我方道: “地方給你們帶到,能不能截到人就不是我的事了?!?/br> 明洲以他無比溫和的嗓子確認道:“就是前面的三岔路口,城南米市邊?” 前面看雜耍的人群出現了sao動,冒出驚叫聲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