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節
余嬤嬤挑簾進來,將她小心地扶起,又為她倒了一盞新茶。 看她雙眼有些放空,便笑著說起了文安學:“過完清明就是殿試了,也不知道大公子準備得怎么樣了?!?/br> 果然,一提起長子,周太太立時精神起來。 “是啊,”周太太將茶杯放回了余嬤嬤手中,“本來殿試應該在今日,可是今年立春比往年來得晚,所以就把殿試的日子改在清明后。咱們安學也算是得了老天襄助,多看了幾天書?!闭f到這里,周太太突然跳了起來,“快給我穿戴起來,我要給三清祖師上柱香,求三位老神仙保佑安學這次高中有望?!?/br> 余嬤嬤見她忘了方才的事情,遂笑著為她穿戴起來。 而此時,文謙剛剛走到內書房。 大凡深宅大院,書房最少有兩處。一處是外院,供爺們讀書辦事。一處是在內宅,下朝或者休憩時可在內書院看書。 一般情況下,這內書房都是深宅婦人和女兒們呆得時日久些,若是兒子們還小,也會在內書房里看書,一旦年齡大些就會遷到外院去了。 像風重華與周琦馥就是內書房的???。 所以,文謙進到內書房時就看到風重華穿著一身素白對襟長襖,耳上垂著對銀牡丹,手里捧著本《春秋》,正看得津津有味。 “看的這么入神,那書里講的是什么你可知道?”文謙笑著坐到了風重華面前。 外甥女喜歡讀《春秋》,他早就知道,就是不知道讀出來什么沒有。 風重華先將書輕輕放下,而后站起來行了一禮,朗聲道:“《春秋》以一字為褒貶,微言大義。圣人作春秋而亂臣賊子皆懼,賊子生怕在書中貽臭千古,自然會躬身自省,勤政愛民。前朝圣君亦有言,以史可為鏡。讀史可明理明智明心,不僅能懂得如何為官,更能懂如何為人?!?/br> 聽到這番回答,文謙失神片刻。 片刻之后,他恢復過來,看向風重華的目光更加鄭重:“阿瑛叫舅舅來,可是有事?” 風重華深深地看了文謙一眼,卻沒先回答他的問題,“舅舅,是不是福建總兵又有新的奏折?奏折中是不是證據確鑿罪名羅列?舅母是不是讓您優先呈遞?” 文謙不妨她扯到了周太太身上,倏忽一怔,轉瞬又恢復:“阿瑛,你可是不滿你舅母?”言語間,已有些不滿。 妻子對外甥女什么樣,他是看在眼中的。不僅平時噓寒問暖,更是待若親生。他們縱是有個女兒,妻子也不過如此了。 見到外甥女似乎對妻子有些不滿,文謙不悅起來。 風重華苦笑。 舅母果然上當了…… “舅舅,阿瑛并非是對舅母不滿……”風重華嘆了口氣,將自己的分析說了出來,“當年定國公害死了周王的妻兒,周王定是恨不得噬他骨rou??墒沁@么多年來陛下對定國公愛護有加,令周王無法動手。前幾次福建總兵彈劾時,陛下次次留中不發。這一次,周王好不容易瞧見定國公失了圣心,豈會不出手?” 定國公夫人為什么被褫了一品夫人的封號,就是周王與會昌候的手筆,也只有周王才可以買動奉天門的太監和黃門。 那些太監黃門明知道查出來就得死,依舊愿意放定國公夫人入奉天門鬧事,只能是買動他們的人令他們沒了后顧之憂。 放眼天下,除了漢王就只有周王了。 周王一旦出手,必定不死不休。 他定會想盡一切辦法對付定國公,而舅舅這個與會昌候有姻親關系的六科拾遺就派上了大用場。 呈送福建總兵的奏折對于文謙來說不過是舉手之勞。 皇帝看到數次留中的奏折依舊呈遞上來,他會是什么心情?尤其奏折中還清楚寫明了定國公的罪狀。 盛怒之下,他定然會派人調查。 等他冷靜下來后,就會開始追查奏折入宮的源頭…… 風重華閉上眼睛,回想著前世文謙入獄后的情形。 坐在她對面的文謙卻是滿身大汗。 他怎么也沒有想到,妻子所提的那句無心之言會帶來這么大的麻煩? 將福建總兵的奏折遞上去,他是出了氣,可是陛下查實之后怎么辦? “依你之見如何?”文謙第一次失了主張。 “他們既然求到舅舅這里,就證明通政司和內閣的關系已打通。前車之覆,后車之輒,舅舅不如按章辦事,按規行事,這樣任誰也挑不出舅舅的錯處。更何況,他們不過是私下求了舅母,許是舅母為大表哥準備殿試忙得忘記告訴舅舅了。婦道人家嘛,對這些朝中之事總是不熱衷的,過耳既忘也是常有的事情?!?/br> 通政司來送題奏時,定然不會將福建總兵的奏折放在第一位。文謙要做的,就是將奏折抽出放到首位去。這樣方便內閣第一眼看到,推無可推避無可避。 總兵彈劾國公爺,這是天大的事情,內閣自然不敢擅專。 永安帝一大清早就看到這樣的奏折能會有什么好心情? 風重華告訴文謙的就是,讓他該怎么辦就怎么辦,平時如何處理那日依舊如何處理就是。 “舅舅,明日起會休沐三日,不如咱們一起去給母親上墳,然后就在山莊里住下,等到開朝時再回來?!?/br> 反正過完清明就是殿試,有天大的事情也不會那兩三天辦理。 所以,福建總兵的奏折想必現在還在路上,或者在哪位官員的手袋中。 “那今所受的侮辱就這樣罷了不成?”文謙猶有不甘。 風重華淺笑晏晏:“這么一點小事何須舅舅彈劾?只怕有忍不住的人會自己跳出來替我出氣呢?!?/br> 聽了外甥女的話,文謙突然笑了。 第82章清明 第二日一大早,文謙就領著一家老小出了京城。 等到風明貞坐著會昌候府的馬車來到百花井巷時,遇到的卻是閉門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