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節
書迷正在閱讀:攻略那個神級寫手、閣老繼妹不好當、限制級軍婚(作者:堇顏)、嬌寵記(作者:上官慕容)、見江山(孤要登基)、秦先生總是很正經、陪著我、全能女配[快穿]、她就是豪門、再婚游戲:我的老公有點壞
幾日一過,遇仙湖神跡毫無變化,倒是鬧得本地百姓對神廟神侍之類的頗有些敬而遠之之意了。只怕又要鬧出什么太過辛苦的祈福之法,叫自己難做。 最后一日,不求觀觀主叫人偷偷往湖里又拴這長線丟了一回金銀法器,照樣有去無回。 便皺了眉頭問道:“此間神跡,除了不溺之水外,可還有別的說法?” 就有人道:“還有說能……能保一方風調雨順……” 觀主揮了揮手,那人有些尷尬地停了嘴。畢竟這樣的大話根本無法驗證,尤其這德源縣要說起來也一樣鬧過糧荒。哪個神廟說起來都保佑一方風調雨順,若是出了什么岔子,便是有人失德、出了什么冤情等話,自家用慣的套路來說給自家人聽,不是太好笑了么。 說了半日都沒個準話,觀主道:“把長樂先生請來?!?/br> 一時就有人去了,過了一會兒,引來一人,也是一身大神侍的打扮,瞧著很有仙氣的樣兒。若是靈素在這里,就能認出來這位老熟人了,不是從前臨陣脫逃的知縣老爺又是哪個?! 觀主就問起這遇仙湖的小神跡來,只是這位當日雖在湖邊神廟里吃了不少茶,也只曉得一個入水不溺的話。至于旁的什么小神跡……“對了,還有個端陽夢。據說端陽節時候在此湖邊住宿,就能得到神靈托夢啟示,稱作端陽夢?!?/br> 再另外的就是些神廟養的“遇仙茶”、“遇仙筍”之類的話了,都是拿湖水澆灌的,據說滋味別具一格。只是這樣要算做神跡也有些太過勉強。 端陽節還有半年之久,更何況夜晚做夢又怎么能論定是同這湖有關?亦當不得真。 最后還是只能落在一個“不溺之水”上,還有就是他們自己心里知道的“神收”之事。 只管用這兩樣來驗看的話,自家這許多人這么大陣仗忙了這么些日子,卻是丁點功德也未見,——那兩樣神跡顯現依舊。 等人都散了,長樂先生對觀主道:“我總覺著你們這修法有些不對路。若是越修神跡越多,聽著還像話,怎么反把神跡一樣樣給修沒了,這叫個什么修法?我看你還是緩一緩,免得日后發現不對,鑄成大錯,無力回天?!?/br> 觀主笑道:“就是因為世人多是這樣的想法,才會不得真的修路。你想啊,這世上尋常人如螻蟻,遍地而生。若是果然這神跡護佑是該當凡人享用的,那就該如日頭云彩一般,無處不有、無地不到才對??墒聦嵞??這些神跡都藏得隱秘,多少人受其惠卻并不知真相。 “那這些神跡是干嘛來的?嘿,若非我得了真傳,或者也想不到這里去。這神跡原是神選之意。就如同高人著述,說一半留一半,留待有緣人的意思。且我們用的選信眾的方法,都是神示而來,事實也證明,那樣選出來的信眾確實是最最虔誠的。 “因一知三,可見是沒錯的了。你總是兩頭想,卻是典籍中所言‘疑心尚在’,還得自覺著些才好啊?!?/br> 長樂先生笑笑:“你這話也說過好幾回了,我總覺著還不太能放心似的。其實想想也對,自在本在于放下,這神跡漸少確實合了這個‘放下’‘減損’的真意,確是向著自在去的。只是從前小打小鬧也罷了,這回居然要在遇仙湖動作,我這心里就又不踏實起來,還是功夫沒到家??!” 觀主含笑:“可算有兩分自覺了?!?/br> 轉日就沒有再做祈福會了,一眾人等把這兩日的事情一歸攏,就有幾個大神侍十分震怒。 “這邊的百姓真是太缺調/教了,比靈都等地的差了太多,連祈福動念的基本功夫都不會。頭一天子夜會要緊時候,居然因為太冷了就跑去林子里偷摸煮鍋子吃酒!哎呀,真是、真是氣死我了!太也褻瀆神明,簡直該遭天打五雷轟才對!” 這邊有人勸道:“師兄息怒,這動了火意可是要傷修行的,別氣了,別氣了?!?/br> 另一個道:“是啊師兄想是這幾日太累了,這心境有些不穩呢?!?/br> 觀主倒認真想起這事兒來了,緩緩道:“這湖邊神廟不少,從前我來時候也帶過來不少神侍,有些就留在了此處。不過這邊的神廟多是管些周圍百姓供奉祖先牌位、災時賑濟等事,祈福也是信眾零散而來,確實少有宣教?!?/br> 有人就問:“這里土生的還罷了,怎么跟著觀主過來、留下的幾個,也不好好做做這些事務,就這么白呆著也算神侍?!” 一時無人接他這話。 最后還是個上了年紀的道:“這湖邊百姓少,多是大戶人家,且有來歷者頗多。也有做過信眾教誨的,來的人不多,且陣勢大了還易遭官府彈壓。咱們這回是因為有觀主出面,小小縣衙也不敢直面對上,才得清靜。若非如此,換邊上借神廟鬧一個這樣的試試,只怕當天晚上就叫人給驅散了?!?/br> 邊上人都點頭。其實還有一個,就是德源縣地處山南道又臨著運河,這兩年是越發好了,從前也不差的。且樂善好施的大戶人家極多,這些神廟每年都能收到不少各方供奉,躺著吃都吃不完,誰又耐煩去同什么百姓香火打交道? 與其鬧得天天人山人海惹得周邊人家不喜,還不如悶聲發財,靠著他們每年的供奉過舒坦日子。 只是這話要說出來,不免比得好像他們是因為窮才不得不打信眾們的主意似的,自然誰也不會說出口的。 觀主想得長遠,點點頭道:“看來我們的信眾篩選之法也得在這里用起來才好,此間的神跡還不知何時才能滿愿。那些高階的信眾,愿求和懺悔的都是大事,去不求觀他們樂意,要來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地方只怕也就一回兩回。還是得把本地的百姓們喚醒了向神之心才好?!?/br> 眾人聽了都點頭,忙著商議起來。 有人不怎么看好:“我瞧著懸。這地方的人實在心愚得厲害,連這樣的子夜會都會說出怕冷回家的話,且第二天、第三天竟然不見更多的人來,反而越來越少了。從前我們在靈都、在北地做這樣的祈福會,人都坐不下了,多少人輾轉托情來想要往里圈湊、想見一見觀主真容。這里的人真是太不識好歹了。 “璞玉堪雕,可爛泥卻是扶不上墻的。我看這地方要想教出虔誠信眾,再選出高階的來,估計同在沙子里榨油差不多?!?/br> 幾個這些日子同當地信眾和百姓們有接觸的也紛紛附和此話,說了許多這里人褻瀆神明、叫人苦笑不得的故事。 觀主卻緩緩搖頭道:“去一地賣履,是去人人都穿鞋的地方賣好,還是去人人都不知道鞋是何物的地方好?他們如今這般情形,是因為他們還不曾醒來。 “一來還不知道神力的廣大,不曉得虔誠侍神能得的諸般好處;二來還不知道自己一直一來犯的神戒,不曉得自己做錯的事情有多厲害的神罰。 “只要把這兩樣細細給他們說明白了,叫他們見了‘真’,他們自然就醒過來了。這里的百姓愚昧如此,我們修行人想的應該是如何去救,而不是如何去笑,是不是?” 方才說得熱鬧的幾個聽了這話有些汗顏,立時都拱手行禮,連道“罪過”。觀主也只一笑罷了。 如此眾人心都捋順了,便又聚在一處,開始商議如何在此地培養信眾、長養神信的話來。 又說靈素昨日發覺自己神靈受困,曉得了厲害,終于顧不上什么神侍觀主的話,專心想起自己的事兒來了。 從前有神識在,自己所見同凡人所見大相徑庭,因自知是“仙”,與凡人不同本是應當之事,也不曾多想。如今再細想來,自己雖有神識是凡人所無,可自己的神識本就根源于自己的神靈,而凡人頭上光團雖不能同自己的相比,卻也照樣頂著一個,無非大小強弱之別,且神識還可以減弱了入凡人之夢,如此說來,豈非凡人自身之架構亦留著長養神識之路? 再一個就是那些護陣的存亡了。遇仙湖的護陣可以叫人做上端陽夢,神隱廟、莽北、不求觀的小護陣紛紛死在凡人集結的祈愿和懺悔之事上。這中間來往的沒有她們修界用慣的靈力神識,只有凡人的心念而已??梢娺@凡人的心念卻是自帶靈能的,且能同陣法上的靈能相感應,這一點自己從前卻也不曾深思過。 到如今自己的神識也難成倚仗了,也跟著凡人動起心念之力時,才猛然發現,這心念之力不僅能外放靈能,還能內絡神靈。自己因錯犯此間法則,以致神靈被縛,連著心念也同從前大不相同。雖此時還未見到效果,但想必心念亦會對神靈有流轉影響。 想來也是,若說心念聚集時候能把修者所布護陣都損毀了,那若是沒有一個吸收此等心念的護陣時,這些心念之能又流轉何處,結出何樣果子來呢? 靜坐冥思時候,她哥哥當日以神識相傳的那段識念就浮了上來,這回兒也體會到了自家哥哥的良苦用心。若是用言語傳來,自己心念已亂,一樣的話只怕也要讀出不一樣的意思來了。 現在她才算懂了她哥說的“苦在何處”的話。 自神識被鎖以來,自己照樣籌備過年,同從前一樣釀酒做醬備辦年貨,只是一樣的事情在自己心里卻全不是一樣的滋味了。事情并不曾變化,原是自己的心念因著別的事情起了變化,轉而再看待這件不曾改變的事情時亦生出了變化來。 外物入心時候,都先經了自己的心念,自己嘗到的滋味,原是心念對外物的解讀所得。外物如一時候,心念已改,則心中所嘗滋味亦改。 人所認的“?!?,貧病為苦,但是若有人的心力達到某一階層,心念觀照貧病,并不以為苦,此人便在貧病中亦不覺苦。人又常以富貴為樂,若人心念無力,雖珍饈匯聚亦不覺美味,便亦無從自“富貴”中得樂。 再想自己,自從生了“自己作為神仙,需得助此間凡人皆離苦得樂”之念,便一步步走到了今日。便如自家哥哥所言,自己其實連凡人的“苦樂”究竟是什么、又因何而來都沒有弄明白,又救個什么?! 常年仗著神識所見憐嘆凡人的“不知究竟”,卻不知道自己雖有神識,卻也是個更大的“不知究竟”。 到底是靈素,念念捋清之后,心里之前的憋悶茫然之感便漸漸輕了,自體味一番,曉得往后自己的功夫只怕不在神識,而在心念了。 第409章 人的學問 靈素這番大事,邊上人是丁點看不出來的,只在湖兒嶺兒跟前滴了兩滴淚,那倆也只當她是想家了而已。 方伯豐這兩天也被折騰得夠嗆,好在后來去湖邊的百姓少了,光神侍們在那里折騰他們就不管了。 遇仙會一過,停了幾日的貨船又忙起來,加上大批外地信眾也都趕在這一個時候要走,河運立時吃力了。河運調度那里顧不過來了,主官直接跑去知縣大人跟前哭,知縣大人只好允他從別的司衙里征調人手。 結果這河運的大概也真急了,不僅從坊業司和工建兩邊要走了不少人,還惦記上了農務司的司長。 知縣大人都笑起來:“你這是賴上我了啊?!边@調動主官只能知縣開口了,叫一司司長給別的司打下手幫忙去,又不是整個衙門聯動的大事,一個不好就得捅出個心疙瘩來。 那河運的主官只管賣苦:“我們實在不成了,方司長從前還在當廩生的時候就是先在我們那里幫忙的。如今我們那里的許多排班規矩,還是那時候他給捋出來的?,F在時移世易,這些法子也行不通了,我們沒主意,只好還求到他跟前。原是來求他幫忙的,可不是調人手的話了……” 知縣大人聽了覺著有趣,遂攬了此事道:“你既如此說了,這人情我來賣,只是話可得說好了,方司長去幫手了事情就到此為止了,你想打著得寸進尺的主意,再跟我這啊那啊的,可就不能了?!?/br> 河運的只管作揖:“不敢,不敢?!?/br> 臨走前,知縣大人又喊住了他,道:“把你說的從前方司長定的什么規矩拿來我瞧瞧?!?/br> 主官答應一聲趕緊去了。 這里知縣大人又轉去了后衙,換衣裳的時候先問一句:“舅老爺今日可來過?” 隨侍的答道:“來了,去見了夫人,沒待得一刻鐘便走了?!?/br> 知縣大人點點頭,換了衣裳去找夫人說話。 夫人見了他來,先叫人上了茶,又道:“這幾日可累壞了吧?” 知縣大人聽了嘿嘿一笑,“夫人這話聽著暗藏心虛之意啊……” 夫人差點沒叫人給他把剛上來的茶撤了,罵道:“就不能給你好臉色!” 知縣大人哈哈笑起來,喝了口茶道:“看,這還不是惱羞成怒?”不等夫人發火,又問道,“那小子來說什么了?” 夫人張了張嘴又沒說話,嘆了一聲,才道:“說什么這里的百姓神信不足,不求觀的觀主要選出幾個大神侍來在這邊神廟里教誨信眾,廣種善根呢?!?/br> 知縣大人笑笑:“特地跑來同你說這個,是怕官府要強壓他們這番好心?” 夫人面色也不好看了,嘆道:“難怪爹老生氣,唉!”想了會兒又道,“打小讀書也不比旁人差,也愛讀書也能讀書也讀了許多書,說起什么事兒來就沒他不知道的,可怎么辦起事兒來就這么糊涂呢?!” 知縣大人沒說話,夫人又道:“這次什么祈福會,白天黑夜地鬧,衙門果然不管了?” 知縣大人嘆了一聲:“剛前頭還說起這事兒了,刑獄司的幾個恨不得立時跑去把什么神侍、大神侍逮幾個關起來才好。他們家里都有親友被強留了做什么子夜會,這會兒都病倒了,挺險,一個個都恨得不成?!?/br> 夫人問:“那你怎么說?” 知縣大人又嘆一聲:“我?還就是壞在我身上了!” 夫人聽了這話就想起了自家弟弟打著“縣舅爺”的旗號四處招搖,這回什么遇仙會,里頭就不少他的事兒,一時也只好嘆氣。 知縣大人拍拍她胳膊:“別多心,不是說那黑心小子。我是說我自己呢!若我是個沒根基的,這會兒我有的是法子同他們玩,可我偏姓謝,上回靈都神侍暴斃之事已經在京里鬧出大浪來了,還沒停,等風呢。我這姓謝的,要是有什么舉動,難免就叫人往我家里猜疑。 “老爺子、老頭子那幾個的勢力在那里,不要臉自居說一句‘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底下多的是想要攀附的人,不管我這里是‘信神’也好、‘滅神’也罷,難保立馬就有就著風頭往歪了干的。 “百多年前的天下第一家‘孟’家,當時朝堂上有他們家連帶姻親總共四位閣老,家中大祭時因幾處神廟神觀勾心斗角鬧出不恰,年輕氣盛的少當家當場罵了一句‘裝神弄鬼而已,豈可信耶?’之后半年,多少地方都出了清剿‘神騙’之事。被抓了的判了的殺了的,有借神設局的真騙子,也有一點小事被擴大成罪的冤枉鬼。 “鬧到后來,連‘誰從前科考時先去幾處神廟跪拜過’這樣的事情都能拿來論心議罪了。凡素日有怨的、為敵的,都乘了這勢頭分立、作起對來,說起來只說是依了‘孟圣師’所示。后來還是孟家老爺子親自出馬,把自己族中牽連其中的子弟全部清出了官場,族中三位閣老先后告老還鄉,又令孟家嫡枝三代內不再出仕,——卻是自己動手把孟家在朝中的勢力給連根拔除了,才叫這場風暴失恃漸萎。 “老爺子說過,這世上,咱們盡量去做眼睛能看見、能看明白的事情,架在半空里誰也不知究竟的‘是非對錯’卻是少論為妙。因越離眼目音聲這些東西遠的,就越少人能弄明白;越是空空難見的道理,又越容易被有心人拿去當刀。非此即彼之時,越是心機深重、皮厚心黑的還越容易得著機會上位,等從上頭看見不好,怕就已經晚了。 “是以這回這神侍祈福之事,我們只管治下民生影響,至于該不該信神、信什么神、如何信法,卻不便表態了。不止不能隨便說,連有瓜葛的事情上都得謹慎著些。我如此,你亦如此。至于那小子倒無妨,反正他又不姓謝……” 夫人起先聽得神情肅穆,最后一句卻叫她抿起了嘴。 怎么個意思?他不姓謝,可他姓高??! 心里立時拿定了主意,回頭就得給自家老爹寫封長信好好說說了。這幺弟也一日大似一日了,若是從前那般只是同那些佯作高人的神侍們結交來往、有些交情還罷,像現在這般都摻和起神觀的具體事務來,那就不是一回事兒了! 又說方伯豐接了知縣大人的指令,叫他去河運調度那里協助河運事務,他二話沒說交代了一下司里的事兒就過去幫忙了。鬧得知縣大人準備好的一肚子道理沒來得及說一句。 到了那里,河運調度的主官過來迎了他幾步,嘴里連聲道歉,方伯豐不會什么場面話,只道:“先去碼頭瞧瞧吧?!?/br> 從幾個碼頭轉了回來,方伯豐掏出方才一路記的本子開始算上了。下晌就跟河運的主官商議起主意來,他的意思是直接把船分流。幾道河進的歸進的,出的歸出的;貨運的碼頭和客運的碼頭也分開,別都擠在一起。 主官一聽這主意就連著拍大腿:“都沒想到??!”又道,“不過也真夠大膽的!” 大方向有了,接下來就把涼水河、小清河、大清河和出自遇仙湖不經縣城的兩道河浦都梳理了一遍,根據上下客和裝卸貨物的集中地段,定出了一個初步方案。 主官看著就想拿去布置了,方伯豐攔了道:“還得請幾個熟悉事務的人來一塊兒推演推演才好。畢竟紙上談兵,許多實際的事情容易錯漏?!?/br> 主官聽了連夸他“穩妥”,立時吩咐下去叫尋了合適的人來。 果然細說時候,里頭有幾處想當然了,需得改過。又是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事情,兩處一改,差不多全盤重來。方伯豐這一日忙到半夜才回的家。第二天又一早跟著去幾處要緊地方解說布置,倒鬧得河運的十分不好意思,直說這事兒完了定要請方伯豐去酒樓好好喝一回。 在大清河分流的地方,因來往船只多,又是直通運河的,事情比較繁瑣,耽擱了些時候。 方伯豐瞧見毛哥也在那里幫忙,又聽說如今的航道劃分就是他的主意,十分驚訝,便尋了他說話。聽說他是先被碼頭力氣行借了去幫手,之后又被河道上的抓了壯丁,論起來還是上年他自己管閑事結下的緣分,便笑起來,直嘆太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