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節
書迷正在閱讀:攻略那個神級寫手、閣老繼妹不好當、限制級軍婚(作者:堇顏)、嬌寵記(作者:上官慕容)、見江山(孤要登基)、秦先生總是很正經、陪著我、全能女配[快穿]、她就是豪門、再婚游戲:我的老公有點壞
——靠右大伙兒都往前走,另一半留給逆向的。結果也不曉得哪條船自作聰明,一瞧邊上沒船,就占了那頭的河道。結果拐個彎,對頭也來了一群,就這么給叉在那兒了。 邊上的都叫他趕緊調頭順著船流走,他還不干:“我要往湖邊去,我跟著他們走干嘛!” 周圍的著急了,見他這樣說不通更上火,三兩句不對付就吵了起來。這下他更不肯讓了。 毛哥他們的船也被擠在了那里,眼看著后頭的愈來,這結越打越死,毛哥看不過去了,索性從船上站起來,扯著嗓子指揮他們行動:“那位逆流的大哥,您先調頭走,前頭半里地不到另有一河口,您到了那里拐過來就順了。您這里不動彈,他們走不了,您也走不了,吵多早晚算完?一會兒河道調度上來人了,您這船還別走了!” 周圍的人都附和,那人便問:“一會兒能拐過來?” 毛哥點頭:“能??!要不了一盞茶的時候!您這里吵吵這會兒,都夠打兩個來回了!” 那位聽著就換了個方向站,又有些猶豫:“我可不認得這里的道兒!” 毛哥索性幫人幫到底,反正這位也是要去湖邊的,便低頭同良子和果子他們說了兩句,起身從緊挨著的船上跳了過去,到了那人的船頭,笑道:“沒事兒,我認識,我帶您過去?!?/br> 這么的,才算把這個堵塞慢慢解開了。等他跟著那外鄉人的船果然繞了回來,經過這里的時候,見又有船在那里碰上了。曉得這個拐彎的緣故,不知道前頭情況的人容易起心賺便宜,結果倒害人害己。便對那位船家道:“大哥您先過去吧,我先在這里待一會兒?!?/br> 那人有些不好意思地謝過他,毛哥就在這里上了岸,往對頭的邊上一站,先把這回碰在一處的船勸開了。之后就開始在那里維持秩序,給那些意欲搶邊換道的船提醒,叫他們知道前頭另有船只匯入,這么走容易撞上。 站了得有半個多時辰,河道調度的人來了。 毛哥趕緊把事情原委說給人,又道:“這里最好樹個標識,要不然容易出事?!?/br> 河道來的司員苦笑道:“樹什么也沒用,許多不識字的,寫啥也看不明白?!?/br> 毛哥就想起他們碼頭上各船裝卸貨需要定船位的事情來,出主意道:“那要不就在這拐彎前后的一段,中間牽上繩子,一分二,兩邊立上箭頭,這個總好懂了?!?/br> 河道上的聽了覺得有道理,笑道:“這個主意估計能成!”就又喊了人過來找繩子打樁,尋板子拿朱漆畫箭頭。毛哥見沒自己什么事兒了,才又搭了過路船往湖邊去。 等這三天一完,碼頭上要裝卸的貨陡然多了起來。還一家比一家趕,下晌有的商行索性把裝卸的工錢又給提了兩成,務要在今天裝卸完貨。 剛剛舒坦了三天的毛哥良子等人,立時就吃上勁了。工頭們這會兒臉都是黑的,看哪個想偷懶?;苯泳烷_罵了。再說這些人自己,誰跟錢過不去啊,也是拼盡力氣地搬抬。 毛哥這會兒就更值錢了,他不僅要幫忙安排每一趟的鋪板和人員調配,還順帶要管船只的進出?!粋€位子上都有兩三條船等著,有的要上貨有的要卸貨的,人又都著急,不好好捋順了容易出齟齬。 除了尋常管這些事情的各家管事們,好些家的掌柜和東家們這時候也來碼頭上了。從前沒見過這樣的陣勢,有幾個笑道:“我這一迷糊還當時在靈都的通靈渡呢!康寧府也沒見這樣啊,這德源縣真是了不得?!?/br> 另一個道:“沒法子,那么些東西只出在他們這里。且這回消息,說茂城以南都開始封凍了,比尋常提前了快半個月!往北去的這一波就是年里最后一批大貨了,都趕時間,能早一天是一天!” 還一個道:“趕緊的吧,他們今年的官集也絕小不了,到時候官行的船一來,更搶不上位置了?!?/br> 說得一群人等都點頭,又轉頭說起這德源縣一年的熱鬧來。 這頭等毛哥他們干完了一天的活兒,匆匆回到家里,果子同小毛弟已經給做好了飯。天冷,正好吃暖鍋子。青菜豆腐蘿卜管夠,加上遇仙會上得來的炸排骨、蒲包rou,連湯帶菜就著雜糧飯,毛哥和良子一人都能吃兩三大碗。 毛哥吃完了就趕著收拾東西出門,還趕著往學堂去。 良子往床上一攤:“我不成了,快累死了。你去吧,今兒我可走不動了?!?/br> 毛哥看看他,便道:“隨你?!?/br> 說著換上干凈衣裳就冒著風往外頭去了。 等他上完課回來,自去邊上凈房里打熱水洗漱睡覺,良子早已呼嚕震天響了。 連著六七日,每天的活兒都只多不少的,良子也好幾天沒去學堂。 這天毛哥吃完晚飯要出去,喊良子道:“你也歇夠了,走吧,今兒活兒可沒前兩天多?!?/br> 良子坐起身來,想了想又倒下了:“唉,我還是算了吧。要不索性等年后再去好了。轉眼就臘月了,我差不多也該回家了,去了也上不了幾天。再說這么些日子我都沒去,只怕現在去好些都聽不明白了呢……” 毛哥沒讓他接著往下說,只道:“你這么一懶散,就一路散下去,連前頭花下去的那些力氣都白瞎了!練拳的人都曉得,三天不練手就生,讀書自然也一樣的。學里的先生不是說過的么,不進則退!趕緊走!你不是還要回去教你娘做新腌菜的么!” 良子叫他半推半拉地拎了起來,老大不樂意地收拾東西,嘴里還道:“你說就這么好好干活兒好好掙錢過日子不成么!非得鬧那么累!你看看這兩天的活計,要都這樣,干半年就能在城外買房置地了。你不就為了個落籍的事情么,根本不消那么麻煩不是?” 毛哥一邊等他一邊冷冷道:“你也說了是‘要都這樣’,這能都這樣么?你沒看遇仙會來了這么多外鄉人?這好事情好東西遲早會有人知道的,都會奔這里來。這兩天我們人少活兒多,這工錢都比平常漲了兩三成。如今都通著水路,別的地方有力氣的人知道了,怎么會不來掙這差頭? “要是府城里這樣機會,要去的人還得猶豫猶豫,畢竟日常的東西都貴,沒點底子不好去那里落腳??傻略纯h有官租坊,那些漢子們,只要身上能有百十個錢,就能來這里試試了。先五文錢一天住上幾天,去碼頭上找著活兒,干個十天半個月的就能把一年的住錢付了。 “遇仙會上就聽到有人在打聽這邊的工錢,你瞧著吧,都不用明年后年的,只這回一開春,估摸著就得來不少人。沒看上回公灶間里燒飯的時候,那兩位大哥都說要找人給家里寫信,叫自家弟弟還是哥哥也來這里么?!到時候有力氣有能耐的人來的多了,咱們拿什么同人家比?!” 良子已經穿好了衣裳,跟著毛哥往外走,嘴里嘆道:“明明是工錢漲了、活兒多了的好事,到你嘴里又成了明兒后兒就該挨餓的局面!我算是服了你了,這都快過年了,你就不能說點兒吉利話?” 小毛弟聽了呵呵直樂:“良子哥,話吉利管什么用,我們府城里討飯的都是滿嘴的吉利話?!?/br> 把個良子堵得沒下一句了,只好哼罵兩聲先出去了。 這回被他耽誤了一會兒,路上倆人都小跑著,好容易趕上了課。良子見毛哥中間又上去跟人先生不知道問什么去了,心里直鄙視他:“你還真能套詞??!” 回來路上他就拿這個話取笑毛哥,毛哥也不理他,反問他道:“你之前讀書都挺勤謹的了,我還當你想明白了呢,怎么才這兩天,又老樣子了?這遇仙會竟不是遇仙的,我看你是撞邪會!” 良子便道:“之前你不是老嚇唬我么,這回我看了遇仙會的熱鬧,曉得你就是胡說夸大的,日子也沒有那么難過。再后來兩天,也不是我不愿意去,真的太累人了。你想我們尋常就不算輕省吧?那兩天可都比尋常還要多裝卸一半的貨!累死我了! “別說去讀書了,連那些字我都沒力氣想它到底叫什么名兒……你是還好啊,你還一半時候在那里指東指西地跟工頭兒管事們白活,我可是實打實一直在干活兒!你就不能叫我歇歇?我這也不能算懶吧,你看我這幾天干的活兒,我就算個頂個的勤快人了……” 毛哥嘆道:“你說我站那里白活,我若是不能幫汪頭兒他們排班算賬,他們能叫我在那里站著么!你只看我輕省了,怎么就不想想我是怎么輕省的。道理你都明白了,越是你覺著累的時候,也正是別人也覺著累的時候,這時候才是分高下的時候!” 良子咂咂嘴:“唉,道理我都明白!就是……就是有時候吧,真的就提不起勁兒來。尤其是你也沒說我,我那么歇個一兩天,覺著簡直太舒坦了!這一舒坦,我就想一直舒坦下去。再叫我聚起之前那股心氣兒來,我沒地方找去了……等再多歇一兩天,更覺得其實那學堂上不上兩可,且之前上的也快想不起來了,索性還是這么著算了……” 良子見毛哥不說話,趕緊嘆氣道:“我也曉得這樣不大好,但是真的累啊,累得我都沒力氣學了……”說了大概也覺著不太好意思,咧著嘴嘿嘿樂起來。 毛哥便道:“這做事情就是這樣,難的時候你撐住,多往前走一步,等你邁過了一個坎兒,就上了個臺階了,就沒那么容易往后退了。最怕你還沒上臺階,就往后滾,一不小心就滾到底下去了。 “我說日子不容易,不是哄你的。你這一天一天的‘舒坦’,往后只能看著旁人越來越‘輕省’,自己就只能抱著那么點小‘舒坦’過下去,整個日子又能改變多少呢?咱們往后過日子的‘真輕省’,是得攢大力氣,往上過幾個臺階,翻過一個平臺才能到的。你這眼前一時一刻的小‘舒坦’,跟那‘真輕省’比比,你自己看看怎么合適?!?/br> 良子只好討饒:“好,好,是我錯了,我往后不逃課了還不成嘛?我看你讀了書去當先生挺好,學生們多半都得被你教好了,實在教不好的也得被你煩死,總之都得安寧……” 毛哥給了他一拳,倆人這就又恢復了白天干活晚上讀書的作息。 第360章 虧死了 遇仙會上有專門領衣裳料子的棚子,里頭都是按著大概的號子裁好的衣料,并若干熟棉,夠一身棉襖棉褲的。年年都有,許多做善事的或者捐錢或者捐衣料棉花,都歸在里頭幫扶貧者。 今年織絨行直接拉了三船亂絮綿過去,還留了幾個人幫著拾掇。有管事的便笑道:“咱們縣里真是越來越了不得,這都捐上絲綿了?!?/br> 毛哥他們去的時候,也過去看了一回,果子看了便道:“從前府城里怎么沒有這樣的呢?”他們小時候挨了不少凍,若是那時候有這樣地方就好了。 不過毛哥幾個并沒有過去領,良子叫他去,毛哥道:“我們都有過冬的衣裳了,那些叫真的缺著的人領了才好?!彼胫@雖是做善事,眾人拾柴火焰高,可畢竟是有數的。自家幾個如今的衣裳已經足夠過冬了,白領它做什么。 有他這樣的,也有另外路子的。 聽說有個外鄉人,三天換了三個棚子排,前后領了四五套衣裳,后來一個管事的實在忍不住了,問他道:“大兄弟,你家里到底多少人口?若是他們自己不便來,只留下地腳尺寸,這里完事了我們還會按著名錄挨家挨戶送去的。也省得你這一趟趟的跑了?!?/br> 這位才曉得原來自己的所為都一早落在旁人眼睛里了,先還當自己機靈,鉆了這地方的空子撿了大便宜呢。 雖是紅著臉走了,不過幾身料子卻是實實在在的,轉身往后頭不知情的人群中一鉆,還跟沒事人一樣。 這頭就有人不樂意了:“就這樣的人,活該凍死的,幫他們做什么!” 管事的笑嘆:“一碼歸一碼,這個人不好,不是所有的人都不對,說不上‘他們’二字。許多人家都是一年忙到頭的,實在是時運不濟,該幫還得幫?!?/br> 另一個道:“真是不明白了,就為了這么點好處,連臉都不要了,圖什么!” 生氣的那個鼻子里哼一聲道:“這樣的人曉得什么臉不臉的?好處比什么都要緊。只要有東西有錢能到手,什么事兒干不出來?天生的龜奴王八料子!” 管事的嘆道:“作孽,作孽。得了幾身衣裳,叫人這么罵?!?/br> 那生氣的也笑了,又道:“不罵不成!這樣的事情不敞開了罵,只怕往后還有人跟著學呢!” 一時有點頭的有搖頭的,一邊上手裁料子分棉花,一邊各自理論著。不過不管他們覺著這么著是對還是不對,這世上總是少不了這樣的人的。 官租坊里就剛出了一起。 這官租坊里都是租的床,凈房都是幾處合用一間的。到了秋冬天,午后又有專門的大鍋燒水,花兩三文錢買一大桶,足夠暢快洗個澡的。 坊里住的許多碼頭上找生活的人,一年到頭只要上工就沒有不流汗的。幸好有這么個大水公灶,比尋常人家自己燒水還便當。 男女有別,洗浴的屋子也有兩間。這日下晌太陽正暖和時候,就有人端著盆子帶了衣裳去凈房要熱水洗澡。 不知怎么的忽然吵鬧起來,沒一會兒,兩個大娘把一個精瘦漢子反扭了胳膊押到前頭管坊務那里,罵道:“這臭不要臉的在凈房后墻的氣窗上往里頭瞧!快把他綁了石頭沉河里去!” 那漢子被抓住動彈不得,嘴里還嚷嚷:“我什么也沒瞧見!你們他娘的冤枉我!” 說話的大娘朝著他nongnong啐了一口,破口大罵:“小雜種!方才還是叫我們撤了墊腳凳,沒法子摔下來才叫我們摁住的!先前就有幾回,只是叫你給跑了!今兒還說沒看,方才跟吊死鬼似的掛墻上的又是哪個?!有爹生沒娘教的東西,下作行子,還敢抵賴!一會兒叫這些媳婦們的男人回來看看,今兒就看你怎么死!” 那漢子趕緊求坊務的幾個管事:“大爺,大叔!我真沒看??!我、我就是……我是聽人說那個什么……我就、我真沒看著什么??!大爺!救救我,放了我吧,求你們了……” 管事們先叫他們都別吵了,再一細問。 這位還真沒什么可抵賴的。因是凈房,離別的屋子都遠著些,邊上就是河,房子后頭就是樹。這位不知道怎么起的念頭,偷偷弄了張破凳,又墊了幾塊石頭,扒著凈房后墻就上去了。 這凈房只有前頭一個門,進里面就是一套間,外頭是洗臉的地方,里頭才是洗浴所在。這浴房的后墻上最高的地方,開著一排氣窗,為著通風換氣使的。 被人發現的時候,他正扒在氣窗那邊,等回頭,底下連凳子帶石頭都叫人給踹掉了。他還不肯下來,是被人拿竹竿捅下來的。一跤跌地上,剛好被幾個身強力壯的大娘給摁住了。吃了幾拳幾腳,才被拎到了這里。 管事的問他:“你說你是聽人說的,聽人說的什么?” 這位也不禁嚇,三兩句把另外倆小子給招出來了。管事的這邊叫人去尋了人來對質,另一邊又直接遣人去衙門了。 結果三個人當天就被帶走了,打了一頓板子趕出來,官租坊也別想住了,他們的那點家當也早叫人給扔出了房,沒人愿意同這樣的人一處住。坊務那里倒是把他們的租錢照規矩退了他們,只是這點錢如今想要在德源城里尋地方住可就難了。 何況天越來越冷,棚戶林那邊因為說庫房不夠用,正準備拆掉擼平了開春蓋房子,他們就算想湊合,也沒放給他們湊合。 毛哥幾個是過了幾日才聽說這件事的。 良子目瞪口呆:“這家伙,要是在我們村里,準定被一頓打死了,哪里還能由著他們走!”一會兒又道,“這都是怎么想的。要是洗澡是是他娘他妹他媳婦閨女呢?嗯,幸好趕跑了!” 之后每每果子要去洗浴,毛哥都默不作聲地拿根竹竿去后頭樹下對著水面一待,瞧著好像在釣魚。只有良子知道他手里那根釣竿是中間能拆開的,一拉開就是一根“齊眉短棍”,配上這整天扛活兒練出來的手勁兒,要真有不開眼的叫他們兄弟撞上了,那絕對抽個半死。 等這場風波過去,眼看著也快進臘月了。 這日忽然一群人拉著車來了官租坊,又跟坊務那邊要起住家的名冊來。 細問了卻是碼頭上的商行和力氣坊的東家們一起湊了銀錢,來給官租坊里頭的人送年貨來了。官租坊里住的人,七八成都在這附近找的生活。男人一多半在碼頭上扛活兒,女人也不少在這里做打掃收拾的零碎活計。 遇仙會的時候去領東西的人都要問一句住地,許多外鄉人覺著那不是自己該得的東西,怕去領時挨話就都沒去。這邊碼頭的買賣人一商議,這邊多半都是給自家做活兒的,那就這邊的人湊一湊給幫補一把。 畢竟但凡家里有力的,也早往城里頭租房買房去了,也好一家團圓。這里都是女人們合住一個屋,男人們合住一個屋的。都是四五個人的屋子,能剛好自家人湊齊一間房的是少數。更何況還有些小孩兒都沒租床位,晚上就跟爹或者娘擠一床睡了。 坊務名冊上都是齊全的人數,不管租沒租床位,要在里頭住的都得登記。這邊拿了名冊,就開始擺開陣勢分東西。大人小孩都是一人一身厚襖子的料子,并一雙鞋料,大人另有一人一包米一包炭,這個小娃兒們就沒有了。 但看一份的東西或者不多,可這是滿租坊人人都有的,歸總了也挺不少了。 許多人還在做活兒,屋里都沒人的。就按著房間號一摞摞歸扎好了都存在了坊務處,等下晌回來再來領。 良子同毛哥一回來,見到床頭又堆著些衣裳料子,便問起來,果子便道:“我們從書樓回來的時候,門口的爺爺給的。說是今天有人送來的,這里住著的人人都有。大人有衣裳鞋、還有米和炭,小孩子有衣裳和鞋?!?/br> 良子就笑道:“瞧瞧,那天讓你們領還不領,這下人家直接給送家來了!” 第二天才知道原來是碼頭上的買賣人特意送去的,毛哥忍不住又生感慨。 可事情還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