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節
書迷正在閱讀:攻略那個神級寫手、閣老繼妹不好當、限制級軍婚(作者:堇顏)、嬌寵記(作者:上官慕容)、見江山(孤要登基)、秦先生總是很正經、陪著我、全能女配[快穿]、她就是豪門、再婚游戲:我的老公有點壞
今年他們這些公干的都不占官船了,知縣大人把他自己的船借給他們用,連船工都是現成的。只是這樣好船坐著,要是吃吃喝喝聽聽戲可多好呢?結果就是焦頭爛額地忙些公務,也真是可惜了。不過話說回來,要是吃吃喝喝聽聽戲,知縣大人也不會借他們這船??!世上的事就是這么難。 快到日子了,那些預備當日開買賣的,都是提前一天把大的家伙什先運過去。正日子人多,沒那么些車船可用。湖邊上的大戶人家和官府都會有人在那里巡夜,也沒哪個失心瘋的會去偷遇仙會行善的東西。 靈素今年兩邊同開,一頭是給每年大棚子敞開了吃的地方送了一船食材?!獌汕回i、兩腔羊,還有十來只花斑雞和蘆花雞,兩桶魚,還有好幾船籮的芋魁和藕。 那邊大棚里都是湖邊人家年年開辦的,倒也常有人送些東西來幫補,不過因為放這里頭不出名,給了多少都沒人知道的,不合那些商家的性子。許多人還是樂意挑個自家名號的燈籠幌子,哪怕一樣散錢出去,至少也得個名聲。 這位不起眼的婦人,帶著兩個娃兒,一上來就給了這許多東西。那管事的起先還以為是哪家高門里頭的嫂子,結果一問,這就是主家本人。連連道失禮了,又要問姓名地腳,萬一這頭問起來自己也好回話。 結果那小婦人擺擺手:“不用不用,問起來你就說村里人送來的。這些都是自家的,不花錢!” ——可您這些東西要是賣出去可也值不少銀子了,這花不花錢不是那么論的??! 神仙想事情跟凡人還總有些不太一樣。 結果邊上一個過來問情形的管事看見了,忙上去打招呼說話。等那母子三個又劃著船走了,這邊的人攔著那管事問道:“高先生,方才那位主家是哪里的?您認識?您瞧瞧,送了這么些東西來,連個名兒都不肯說!” 這位管事的看了看東西,笑道:“那位小公子是我們家先生的學生。人家不愿留名兒就不留吧,這年年都這么些人行善,哪里留得過來!”說著笑笑去了。 這邊的人心里念一句:“燕老先生的學生!嘖,真是人不可貌相??!” 另一邊靈素頂著鳴霞飯莊的名兒自己還開了個攤子。雖是冬至大日子,飯莊子也不能關門,兩位大師傅幫著靈素抽空做了幾日的備料,又幫著送到了地方,安排妥了人手,還回城里撐場子去了。 靈素見他們那不放心的樣子,便笑道:“不會砸了咱們的招牌,你們只管放心!” 那倆笑:“小師傅,我們不是擔心您的手藝,我們是擔心您這、這會不會也預備得太多了……” 靈素看著眼前小缸似的高鍋,全不以為意:“不是有三天呢么?這些沒準還不夠吃呢!” 兩個大師傅只好搖頭。想著當年三鳳樓的苗大師傅天天不放心自己這個師妹,那時候還覺著大師傅太過多慮了,這小師傅又有能耐尋來好食材,又有手藝,怎么不能混口好飯?這樣的人物還要擔心,那自己這樣的還活不活了! 今天可算開眼了,這位是真不會過??! 這遇仙會的時候來做買賣的,都是自家貼東西,半賣半送的,最后得的錢都捐給貧苦人家。因此各家都是量力而行。有些買賣實在太火了,做一天就收攤了。沒辦法,再做賠不起。 這位可好,羊啊豬啊的好像不花錢一樣。要是叫大師傅知道了,準定又要瞪眼睛。 他們卻不知道,靈素最喜歡能叫人吃得又實惠又可意,只是她自己能耐太大,她那些東西來得不費勁,賣低了價格會傷了旁人家的生意。只好盡力收著。 只這遇仙會上,本來就是做善事來的,各家賠上些東西,賣一個高興吉利。自然沒有誰礙著誰的道理了。她還不趕緊敞開了各樣往外端?畢竟山上的野豬實在太多了,群豺息戰后整個族群元氣大傷,野豬們更逍遙了。她這回是正經用陷阱逮的,正經自己拾掇的,就為了來這里熱鬧熱鬧。 毛哥早聽說過德源縣遇仙會的名頭,這陣子又天天聽良子念叨。照他說的,那幾天許多人都會趕過去在湖邊燒香祝禱,有錢的去食街上買點吃,既得了實惠又做了善事。沒錢的去棚子里領身厚衣裳,吃一頓好的,也是過冬至大節的意思。 鬧得毛哥還罷了,倆小的真是天天盼著那一天。 總算到了日子,兩大兩小一早起身,預備走過去。結果到了碼頭,恰好姚瓦匠劃著自家的船出來,見了他們便招呼他們上船。他那船是平時打魚使的,不算太大,這幾個人一上去,剛好滿滿一船。 杏妮兒年紀同果子相仿,倆小姑娘白日里上學的時候也挺說得話,——學堂里的姑娘可沒幾個,這下更有的說了。聽良子說早飯都沒來得及吃,杏妮兒還拎出一籃子熱乎乎的餅子來,笑道:“早上剛烤得的,你們嘗嘗,這餡兒是我跟碼頭飯鋪的嬸子們學的,看我學得對不對!” 面是雜合面,餡兒是青菜老豆腐的,加了搟碎的油渣,又香又熱乎。 良子同毛哥幾個起初還不好意思,經不得小姑娘和姚瓦匠一個勁兒地讓,一人吃了仨,要吃起碼還能再來仨,良子愣忍住了,挺不好意思地道:“不,不吃了……一會兒那邊還得吃呢……” 第358章 真遇仙會 到那里一看,棚子搭得都快連成城了,兩旁林子里的食街更是熱鬧。掌柜的們一邊cao持著自家的買賣,一邊還不忘問對邊左右的鄰居換買。 豆干如何,餅又如何的,熱鬧得很。還有賣豆腐腦的發現,邊上拌面的料配自家的豆腐腦味道更好,索性從人家那里勻了一鍋當鹵過來賣。那賣拌面的則把他那邊原預備炒鹵的料接過來,切絲、切丁當拌料使了。 康寧府城是興盛了多少年頭的地方,各個行當都有一篇規矩,毛哥幾個何曾見過這樣混不吝的熱鬧,一時都看呆了。再問起各樣吃食的價錢,都只尋常一半左右價錢。知道這些攤子都是貼人工貼材料,到手的銀錢也一分不拿的,細算來相當于一半便宜了買吃食的人,一半捐給了窮苦人。 毛哥忍不住嘆道:“一個攤子或者有限,這許多攤子!這邊的買賣人真是熱心腸得很了?!?/br> 良子已經托著一個包子啃上了,一邊還沒忘給小毛弟和果子一人買了一塊油糖糕,聽毛哥說這話,便笑道:“這是遇仙會,祈福的,神仙都看著呢!就是我們村里,雖沒有拿得出手的買賣,逢著年成好,也得拿點米啊菜的來這里幫幫人?!?/br> 說了把另一個包子遞給毛哥,毛哥借過來謝了他,嘆道:“難怪這里老說什么‘湖邊餓不死人’的話,我起先怎么也鬧不明白這話什么意思!敢情是這樣。冬里是最難捱的,一冷起來,要么多穿,要么就得不斷吃熱食,要不然真熬不住。這里的人好,風氣也好……”說著說著又想到落戶的事情上去了,便停了話頭。 良子接了道:“所以你從前老說的那么玄,純是唬人的!瞧瞧這里,這么些人伸手幫忙,哪里就餓死誰了!” 他這是被毛哥換著花樣嚇唬了大半年,這回得給自己壯壯膽了。 毛哥卻笑道:“一樣是助人,咱們怎么就不能加把勁兒,做那個能伸手幫人的,非要懶沓沓等著人來幫呢?若是果然自己盡力了,時運不濟,得人相助還有句話說。自己都沒使點力氣,就等著不成了會有人來幫,這成個什么話了!” 良子沒話說,只好悶悶道:“你就是一堆道理!” 毛哥大樂:“我這剛認了幾個字的人能說出什么道理來?你還真看得起我!” 姚瓦匠的船艙里頭還帶著些鮮魚,杏妮兒還帶了一筐自己烘的魚干,要先往棚子那邊拿去給人。幾個人就沒一路走。 這里毛哥同良子帶著倆小的,一路走一路看,偶爾停下來買點什么吃。毛哥感慨的是德源縣的民風人心,良子則一路念叨著:“這個好吃,這個肯定好吃!你聞那味兒,準沒跑兒!” 一邊不時掏錢買了,不止自己買,也不落下娃兒們。 鬧得果子都勸他:“良子哥,別買了。這些都是熱食,咱們又吃不了那么些,一會兒涼了不好吃了,不是太可惜了么!” 良子嘴里還嚼著醬rou呢,只好含口糊涂地道:“哎,吃不完就帶回去吃嘛!晚上省的做飯了!” 果子同小毛弟就對看著嘆氣,小毛弟道:“良子哥,你再這么買下去,晚上你記賬準定又想不起來錢花哪兒了。到時候又要翻衣裳掃地看有沒有丟錢。這回咱們還是坐船來的,你要疑心船上給弄丟了,還得下水撈去!……” 毛哥聽得哈哈樂起來,良子剛看到一個賣蔥花羊rou餃兒的,正要掏錢呢,聽了小毛弟這話,把手收回來了,憤憤道:“買給你們吃,你還埋汰我!臭小毛!” 小毛弟縮著肩膀樂:“良子哥,我是不忍心看你存錢的時候那難受勁兒。翻著賬本得念叨一天的‘早知道’‘早知道’,我就趁著果然還‘早’的時候,盡早叫你知道了吧!” 大家聽了都笑,良子對毛哥道:“我覺著小孩子還是不要讀書認字的好,讀書多了嘴巴厲害,更討人嫌了!” 正笑鬧,邊上一個攤子上忽然有人跟毛哥打招呼:“這邊兒!這邊兒!” 毛哥一回頭,見一棵落盡了葉子的大銀杏樹上挑著一個旗,風吹卷了,只看得到“飯莊”兩個字。底下鋪排著好大陣勢,一個小缸似的鍋邊上放了一張高凳,上頭坐著一小孩兒,這會兒正沖他樂呢。 “這是……你怎么來看食攤了?……”毛哥笑著過去打招呼。 小孩兒一臉淡定:“有什么法子呢……”又招呼毛哥,“來,來,你坐我邊上來吧!” 毛哥看看邊上忙活著的幾個人,還有后頭大方桌邊上背對著路,不知道正埋頭吃著什么的另一個小孩子,遲疑著道:“我過去?” 小孩兒點點頭,又往他身后看看,招著手道:“進來,進來,都來里頭坐吧。坐一坐,歇會子?!?/br> 這食攤待客的桌椅板凳都是放在邊上,或者外頭的,這招呼的卻在柜臺里頭,肯定是人家自己用的啊。這小孩兒這么招呼,他們家大人知道嗎?! 良子和小毛弟、果子幾個也認出來那小孩兒是書樓里頭的,沒想到在這里碰上了。 這時候小孩邊上大鐵鏊子跟前站的一個婦人轉過臉來,見這情形,便笑道:“都是湖兒認識的,進來坐會兒吧。一會兒人多的時候剛好給我們幫把手!” ——這娘兒倆都挺自來熟啊。 毛哥聽說一會兒要幫忙的,反不猶豫了,謝過了人家,就帶了良子幾個進去。小毛弟和果子坐到了方桌邊的條凳上,毛哥和良子挨著那小孩兒坐了。 這時候他們才看見那背對著路的小姑娘跟前放了一個冰盤,上頭滿堆的各樣吃食,兩只小油手拆那些裹子都挺利落。 她見小毛弟姐弟兩個坐了過來,又聽說是她哥的朋友,極為熱情地拆了幾包遞過去,笑著道:“jiejie,你嘗嘗這個,這個是油棗兒。小哥哥,你也嘗嘗,這個排條香得很。多吃點,一定要多吃點,我娘說了,今天吃得越多就越能幫著人。我都吃一早上了,都沒敢歇!” 果子同小毛弟聽了這話都噗嗤一聲笑了出來。起初倆人往這里一坐,覺得挺拘束的,叫這小女娃子一鬧,倒笑開了。 這時候那女娃子的娘又端了兩碗熱湯過來放他們跟前,撲臉一陣濃香,她笑道:“嘗嘗,這是我們自己做的。冷天吃這個最好了!吃完了再盛!今兒能吃就是幫人來的,這遇仙會上擺出來的東西要是剩下了,神仙要生氣的!快吃快吃,嗯!” 前頭又有人喊添湯,這位忙忙地應付那里去了,臨走還扭頭朝他們笑笑,順便叮囑小姑娘:“吃不下別硬吃,歇會兒再吃!” 小姑娘點點頭又搖搖頭:“知道了!我還吃得下!” 那邊毛哥同看爐子的小孩不曉得嘀咕起什么來,也沒個紙筆,倆人就拿手在半空里比劃。 良子聽了一會兒覺得實在氣悶,便站起來到攤子邊上幫人往爐子里添柴去了?!讲乓呀洺粤瞬簧?,活動活動也好。 結果這攤子上的人還真不同他客氣,他剛添完一個爐子,那婦人還招呼他:“再看看那邊那個,是不是也要加柴了?” 良子便又跑邊上那個瞧去。 這邊剛把柴都添好,人堆里跑來一個小伙計,兩手里都是滿把的rou串,胳膊上還挽著一個籃子,嘴里道:“東家,我都快把那烤rou的買哭了!能叫小嶺兒換一家吃么,那家穿串兒都來不及了!” 靈素就笑:“就看見他們一家有鹿rou,她一年就能趕上這么一兩回,我也攔不住呀!” 說著話把那小伙計胳膊上的籃子接了過來,又接了他左手的一把串兒,對他道:“你站那半天了,邊上坐坐吃串兒去,我給你盛碗糊涂湯?!?/br> 小伙計笑笑道:“不用,就站站哪里會累了?!庇謫?,“爐子里要添柴了吧?” 靈素道:“來了個小哥剛幫忙添過了?!?/br> 小伙計聽了便說:“那我先出去買點東西來!” 靈素道:“隨你!”又問,“身上有散錢沒?” 小伙計拍拍腰上道:“昨兒大師傅們給我了!足夠我吃個肚歪的!”說著話蹦著就去了,一手還舉著一把rou串。 這邊靈素把籃子往桌上一放道:“喏,烤鹿rou串兒來了,辣子粉也有,你們小孩子吃不來的,就別灑了?!?/br> 嶺兒一伸手撈出一把來,先往果子和小毛弟跟前放:“快吃,快吃,這個涼了就不好吃了。所以一回不能買太多,只能吃完了再買?!?/br> 果子同小毛弟看著那一籃子rou串,——原來這個叫做一次不能買太多? 靈素又把手里那把分了一半往毛哥同湖兒跟前一遞:“快吃,今天哪有不吃東西的,不像話!” 湖兒和毛哥只好停了話頭,先乖乖接過來吃著,靈素又把另外半把都塞給了良子:“吃去吧,這里我看著就成了。你也桌子邊上坐著去,我給你盛碗糊涂湯?!?/br> 一碗野豬骨頭打底熬的湯,里頭是燉得酥爛的芋魁塊、臘rou塊、鮮rou丸子,上頭兩三只黃燦燦蛋餃,撒上一把青蔥蒜,——就是這鳴霞飯莊成事之前,南城人吃了小兩年的“糊涂湯”了。 良子沿著碗邊禿嚕了一口,差點沒把上膛燙了,趕緊大口吸氣。邊上的小姑娘從桌子中間的小筐子里撈出一個大瓷調羹來遞給他道:“大哥哥,你用這個吃。這個湯就得熱燙燙地吃才好吃,可是太燙了也不成?!?/br> 說著話,另一只手里還握著根吃了一半的rou串。 這么著,這攏共三天的遇仙會,毛哥同良子就被這個食攤給征調了。天天來這里一待,幫著看火添柴,盛湯洗碗。同時也不知道吃了多少樣rou食點心。小毛弟同果子兩個更是一路從rou串rou脯吃到甜糕煎餃,又從脆棗生梨吃到蜜羹烘包。 光這個攤子上的吃食就得有不下十種,他們自然都挨個嘗了個遍。 到最后一天收攤的時候,幾個人還把剩下的蒲包rou、炸排骨、炸rou丸給分了。這也是遇仙會的規矩,拿出來沒有再往回拿的。這家的東西雖好吃,奈何實在預備得太多了,幾個人都不停歇地賣東西收錢,居然還有剩下的。 那蒲包rou也挺有意思,rou餡兒調好味道,外頭用一張豆腐皮包好,裝到蒲包里,兩頭收口后中間用細繩一勒,這rou就在里頭脹緊了。上鍋蒸熟,吃的時候從蒲包里掏出來,切塊切片隨意。 因這rou是蒲包緊包著蒸出來的,上頭一層席子似的印兒,rou里滲著蒲草的清香氣,口感又比尋常做法的更緊實,家里備著做涼碟也挺好。別處還沒見著過,到了最后一天,許多人都是十個八個地往家買。這樣居然也還有剩下的,可見這主家這回搬了多少東西出來! 鬧得良子后來都替這攤子的主家擔心,“別到時候過完遇仙會,他們家該請人接濟了……” 第359章 小舒坦 起先毛哥他們也沒打算去三天的,就想第一天過去見識見識,之后就該干活兒了。 可也不知道怎么的,這第二天、第三天,周邊縣里和康寧府來了不少人湊熱鬧,碼頭上裝卸的事情只好先停了,先緊著人上下進出。小書樓這三天也不開,閑著也是閑著,索性又搭了過路船去湖邊幫忙。 第三天上頭,許多外鄉船頭回來這里,又沒經過這樣的陣勢,在河里頭亂成了一鍋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