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節
【一定要為主子報仇!】 元清帝臉色越聽越冷,強忍怒火:“可查出了什么?還有你們夫人現在如何?” 高?;氐溃骸澳禽v馬車是忽然出現的,落水之后我們著急慌張,一時沒顧得上注意馬車里的人,等叫了人將馬車撈起來,發現那車里根本沒有人,小人著急來稟報,不知曉之后還有沒有其它發現?!?/br> “夫人,夫人落水昏迷叫了大夫,說有了兩個月的身孕……”高福抹了把眼淚,“可憐我家主子……” 【還不知道會不會……主子可千萬不能有事……】 元清帝怒火中燒,忍了忍,終是沒忍住怒氣,抄起手邊的茶杯就砸了下去:“查!給朕查!給朕徹查??!” 肅王恰好整理完走進來,見狀一個箭步走到他面前,捧起他的手:“陛下小心,可有燙到?” 元清帝被怒氣沖了頭,若是別人他還能忍,但出事的是高晏,他如何能忍:“好,好,朕倒是小瞧了這些人!” 他知道新的制鹽法會對鹽市造成沖擊,鹽商以及他們背后的那些人肯定會對此有所舉措,但沒想到會來的這樣快,也這樣粗暴。 他們以為解決了高晏新的制鹽法就能消失?還是覺得他見折了高晏就會選擇避退息鼓? 若是半年前的他或許還需慎重,但今時不同往日,他倒要看看誰敢。 元清帝氣到極致反而想笑了,但想到生死不知的高晏,心情沉到了谷底,根本笑不出來。 肅王聽梁忠簡單講完了來龍去脈,略一思索道:“未必是那些人在背后搗鬼,這半年陛下做的一切通過時報傳播廣泛,如今陛下在民間民心穩健,他們還不至于沒有這點見識做出這樣的事來,恐怕事出另有因?!?/br> “陛下先別急,此事交給臣,臣親自去一趟,定會為陛下解決此事?!?/br> 【高晏若真出事,元元該如何傷心,一定得找到高晏?!?/br> 肅王一番勸說,將元清帝的理智拉了回來,揮手先叫梁忠帶高福下去,等人走遠,反手握住皇叔的手,鄭重道:“此事交給別人朕不放心,只能交給皇叔,暫且以高晏的安危為主,先將人找到,若……”頓了下,幾個字說出口都覺得艱難,“若真出了事,幫朕將云喜平安帶回來,還有……”幾乎咬牙切齒,“務必查明真相找到真兇!” 說完雙眼微微泛起了紅,他唯有高晏一個摯友,上一回出了個高艷已經對不起高晏,這一回若真出了事,又是他間接害了他。 他放開皇叔的手,返回里間,找出長樂給他的生辰賀禮,轉身遞到肅王手中:“這里頭是長樂給我的那粒丹藥,只要人有一口氣都能救回來,你拿著它……”嘆了口氣,“希望不會用到?!?/br> 肅王盯著盒子沉默了一瞬,壓下心里的酸意,接了過來,雖然他知道元元只拿高晏當做摯友,但心里還是忍不住不舒服。 元元若只看著他,只念著他該多好。 心里翻滾起陰暗的念頭,但很快被他壓了下去,他連元元受傷都見不得,何談讓他親手去傷害他。 心底長嘆了口氣,自己對元元果然已經無藥可救:“是,陛下安心,此事交給我就好?!?/br> 元清帝心里不由升起一絲愧疚,本來說好今晚和皇叔抵足而眠的,誰知出了這樣的事,還得勞煩皇叔為他跑一趟,但他實在找不到更好的人選,因為他最信任皇叔,也相信他能解決。 “抱歉?!彼麪科鸹适宓氖?,面露歉疚,“我如今能信的人不多,若換成是別人我也不會派你去,但那是高晏,我……沒有辦法,也只能信你?!?/br> 最后半句說出來,已經拋卻皇帝的身份,帶了一絲相求的態度了。 肅王凝著他的雙眼,心里暖中帶澀,只能無奈笑笑,右手捧起他的臉頰輕輕摩挲:“算了,誰叫我喜愛陛下,我為陛下,甘愿赴湯蹈火在所不辭?!?/br> 【以后要被元元捏準了?!繃@氣。 元清帝心中觸動,不由道:“皇叔此去保重,不論如何,務必以自身安危為先?!?nbsp;頓了下,“我等你回來?!?/br> “是?!泵C王心里的酸意減了不少。 “不過?!彼砬橐粩?,頗為嚴肅,“在此之前我們得解決一個問題?!?/br> 【這種事,絕對不能讓元元留下陰影?!?/br> 說完不等元清帝反應,曲膝輕輕在他腿上磕了一下,元清帝右腿一軟,只覺腿上的力道瞬間被卸去,順著皇叔箍在腰間的胳膊便歪倒在了暖榻上, 下一瞬,衣襟被撩開,眼睜睜看著皇叔單膝跪了下去。 …… 皇叔什么時候離開的元清帝不知道,也記不清發xiele幾次,極致的快感叫他失去了神智,目光失神的凝著屋頂,從身到心感受著還殘留的深入骨髓的舒爽感,皇叔抬頭看他時的表情在他腦海中閃過,叫他久久才回過神來。 不過這一通發泄,心里的怒火和不安倒平復了不少,冷靜了下來,雖心里記掛著高晏和皇叔,但身體累極,一夜無夢。 隔天醒來,立刻招了太傅進宮,鹽改一事,雖然暫時不能大動,但借此機會,還是可以做不少文章的。 第81章 宋華┃雞飛狗跳。 肅王這一去連續十日沒有消息, 元清帝只能等, 為了不打草驚蛇, 還得當做不知道這件事,對外不表露分毫。 尤其奶娘那里,未免她受打擊, 在事情未完全確定之前,沒有對她提起丁點,又叫梁忠安排好高福, 不讓他在人前露面。 在等待消息的期間發生了兩件比較大的事。 一件是梁忠離宮。 盡管不舍, 但元清帝還是準了梁忠的請求,放他出宮去安養晚年, 畢竟他年紀實在大了,再經不起這般cao勞, 宅子是元清帝親自給他準備的,半年前就著人收拾好了, 只等人住進去。 梁忠離宮這日,元清帝特意為他送行,雖不至于送到宮門口, 但一直立在高高的臺階上看他走遠。 梁平安請了假, 親自將梁忠送到新家,等一切安頓好才回來,回來的時候眼眶紅紅,明顯哭過。 元清帝雖然不至于落淚,但也頗為感傷, 從奶娘到云喜到梁忠,他身邊熟悉的人正一個個減少。 好在還有李姑姑和孫姑姑,兩人已經自梳,若無意外,是要侍奉他一輩子了。 接替梁忠位子的叫夏恭,其實也是跟在元清帝身邊的老人,原本他才是元清帝的近身太監,梁忠本是英宗的人,是英宗離宮前留給元清帝的,畢竟那時夏恭年紀太小,剛剛十八,不過如今已經過了而立,也跟隨在梁忠身邊學了很多,能獨當一面了。 因為梁忠決定了要離開,所以關于穿越者的事多多少少也跟夏恭透露了一些,待他親眼見到皇后幾人跟元清帝真正相處的情形,并沒有多么震驚,只在心里稍稍驚訝了一下。 第二件事,武安侯的兒子宋華,主動從國子監退了學,跑去找上了元佩,要求拜他為師,跟他學習法醫學。 這件事在長安城造成了不小的震動。 雖然有少包作宣傳,讓人們了解了法醫學,但在百姓根深蒂固的觀念中,跟尸體打交道的活計依舊是低下的,是賤民或者窮苦人家才會去做的事。 盡管宣傳了這么久,但元佩招收到的學生,要么是類似俞小六那般出身仵作世家的,要么是窮人家實在過不下去,送孩子來學手藝,至少能混口飯吃活下來。 武安侯的嫡子竟然從國子監退學去學眾人所認為的低下活計,如何不叫人震驚。 為了這件事,氣急的武安侯抄著棍子追著宋華跑了整整三條街,可謂雞飛狗跳,反正宋華當著眾人面跟元佩拜師的事已經被瞧見的人傳了出去,他也不怕鬧大。 一時看笑話的,湊熱鬧的,使得這件事在長安城鬧得沸沸揚揚。 說起來,元清帝和武安侯家多多少少算有些親戚關系,武安侯宋家本是英宗元后母家,是當年支持英宗上位的主要助力之一。 英宗元后,即已故昭憲太后患有心疾,自幼身體虛弱,當年的英宗還是皇子時并不起眼,上有能文能武早有所為的十幾位兄長,下有受神宗寵愛的幾位幼弟,昭憲太后雖患有頑疾,但對當時的英宗來說,已經是極好的王妃人選。 昭憲太后去時元清帝不過五歲,在他的印象中,昭憲太后永遠蒼白著一張臉,對待任何人包括父皇和母親都是淡淡的,仿佛看透了一切,唯有對他們幾個孩童會稍稍親切一些。 再者因為母親的教導,元清帝不時便會去給昭憲太后請安,畢竟當時在名義上,她才是他的母后。 所以他對昭憲太后頗有好感,甚至覺得她有些可憐,那時每每看著昭憲太后面不改色喝下一碗碗苦澀的藥,他都會驚嘆佩服。 在幼小的元清帝心中,能面不改色喝下苦藥的母后簡直比父皇還要厲害。 宋家雖是幫助父皇上位的功臣,但并沒有居功自傲,很快便沉寂了下去,不貿然攬權也不縱容子嗣鬧事,昭憲太后也沒有像當初的麗妃淑妃等處處跟母親作對,所以父皇對宋家不錯,尤其在昭憲太后去后,將宋家的爵位從伯升到了侯,連帶元清帝對宋家的感官也極不錯。 如今的武安侯是昭憲太后的同母弟,若按名分算下來,這位鬧得人盡皆知的宋華該是元清帝的表弟。 元清帝聽到消息覺得有趣,特意召了宋華進宮來見一見。 接到宮里傳來的消息的時候,宋華正被父親武安侯帶人在徐家堵到。 “爹,爹,你放下,你把棍子放下,咱們有話好好說,好好說……”宋華躲在好兄弟徐咸身后,死死抱著不放,拿他當擋箭牌。 年近四十的武安侯身體微胖,繞著花園跑了一圈,已經呼呼喘著氣,怒目道:“好好說?我跟你沒話好好說,你給我過來!” 說著舉起棍子又牟足勁揮過去。 “啊啊啊……”宋華連忙拉著徐咸躲閃。 圍在外的一眾下人連忙也跟著挪動,有聽武安侯的話幫忙攔截自家少爺的,也有徐家家仆擔心自家少爺被誤傷阻攔的,場面混亂成一團。 宋華和徐咸趁亂在院子里抱頭鼠竄,到底年少力壯,武安侯怎么也追不上。 徐咸父親接到消息匆匆從后院趕過來,看到院子里的情形,連忙上前攔住武安侯:“宋兄慢些慢些,有什么話坐下來好好說,何必這樣跟孩子置氣?!?/br> 武安侯已經氣急,一把甩開他,口不擇言道:“如何好好說,還要我怎么好好說?若今日換成咸哥兒從國子監退學要去當個仵作,你還能好好說?” 徐父不由看向徐咸,徐咸嚇了一跳,連忙擺手示意他沒有這個想法,被宋華從后面伸手按了下去。 宋華知道以徐父優柔寡斷的性子肯定要倒戈,忙趕在他開口之前探出頭喊道:“不是仵作,是法醫,都跟你說了多少遍了,是法醫??!反正國子監我已經退了,我不會再回去的,你不如打死我好了!” “你……你……”武安侯氣得指著他手指發顫,“你個……”孽子! 徐父忙給武安侯順氣:“宋兄別急別急,小心身體,小心身體,那個……”他要說什么來著,“哦,對了,我父親請你去喝茶?!?/br> 武安侯動作一頓,徐父的父親是工部尚書徐適,自從有了時報,工部尚書水漲船高,單負責一個水泥路便在民間名聲鵲起,如今百姓誰不知道有個負責修路的工部尚書叫徐適。 徐父見狀忙從他手里拿走了木棍,交給一旁的仆人,揮揮手讓拿走,又給徐咸和宋華使了個眼色。 徐咸和宋華收到,當即悄悄往旁邊溜去。 “給我站??!”武安侯高喝,“你給我在這等著,若是待會兒我出來看不到你的人,看我怎么收拾你!” 宋華心里忿忿,不情不愿的停下腳步。 正在這時,有下人氣喘吁吁跑來:“老爺,宮、宮、宮里來人了!” 宋華下了馬車幾乎是同手同腳進的殿,皇宮他不是第一次進,從小到大節慶他沒少跟著父親來過,皇帝也見過,但單獨被召見還是頭一回,又是因為這樣的事,雖然他覺得自己做的沒錯,但誰知道陛下怎么想,會不會也覺得他胡鬧。 這樣想著,進了門見到皇帝,膝蓋一軟就跪了下去。 大魏其實并不興動不動就行跪禮,便是元清帝外出遇了百姓,知曉他的身份也不會突然就跪,冷不丁見人進來就朝他跪下,叫元清帝愣了一下。 “學生宋華見過陛下?!?/br> 宋華跪完就后悔了,這不是顯得自己心虛嗎,忙站起來重新行拜禮。 【啊啊啊,完了完了,這下給陛下的印象更不好了?!?/br> 元清帝心中輕笑,擺擺手直接道:“起罷,可知道朕為何要見你?” 宋華忐忑不安,道:“學生……不該從國子監退學?” 【怎么辦,怎么辦……】 元清帝大概明白他的想法,沒有費功夫去分辨他混亂的心聲,只道:“給朕說說為何要這么做?” 宋華聽到他的語氣不由抬眸小心覷了他一眼,見他似乎并不是要追究退學這件事的意思,忽然福至心靈,直了直腰道:“回陛下,學生退學并非國子監如何,實為學生自身蠢笨不想再耽誤夫子們為學生費心,學生讀了宋行走所作少年包青天,只覺豁然開朗,尤其其中所書法醫一學,叫學生癡迷,對宋行走更是崇敬仰慕,故而想要拜在他門下,跟他學習法醫一學……”越說思路越順,“學生每每看到文中描述冤假錯案,便悲憤異常,又去偷偷看過宋行走帶弟子破案,心中欣羨,若學生能學得法醫一學,定會如包黑炭一般,為百姓沉冤昭雪!” 最后半句說的鏗鏘有力,空蕩蕩的殿里透出回聲。 【成為跟包黑炭一樣的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