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節
書迷正在閱讀:文科學渣的古代種田生活、所有人都在攻略朕、[綜]技高一籌、師父,晚上好、紅唇撩人[娛樂圈]、靈素入凡記、攻略那個神級寫手、閣老繼妹不好當、限制級軍婚(作者:堇顏)、嬌寵記(作者:上官慕容)
章元敬聽得入神,到了宴會廳又是一驚,原來廳中竟是放著一盆墨菊,要知道墨菊難得,要想要把顏色養的這么純粹,細心不夠,還得要運氣。 古代的許多東西,放到現代其實大大貶值,貶值的原因正是因為,在古老的年代,沒有機械的時候,這些東西的開采,養育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就如眼前的墨菊,可不是哪一個花農,在家隨隨便便的養養就能弄出來的。 不只是章元敬,廳中許多舉人都是第一次見到傳說中不爭春色不爭芳,不媚時歡作紫黃。朵朵如拳深墨色,秋風舞罷斗寒霜的墨菊,眼中都是難以掩飾的驚嘆之色。 但是很快的,在場的舉子就顧不得眼前的墨菊了,因為在孟嘉義的攙扶下,一個老人慢慢的走了出來,他一頭華發,走路都有些顫顫巍巍,卻沒有任何人敢于小覷。 這個人就是孟老太爺,歷經兩朝,至今依舊擔著太師之名的孟太師。章元敬也沒有料到,這位老爺子居然會親自露面,雖然帖子是以老太爺的名義下的,但來的人恐怕都覺得,主持宴會的人恐怕是孟家的大少爺孟嘉義,畢竟老爺子高壽八十,已經不太出現在人前了。 所有人都收斂起自己的隨意來,臉上滿是恭敬,對小小的舉人而言,太師實在是了不得的人,將來他們之中的人,即使入朝圍觀,恐怕也達不到這樣的高度。 章元敬也是如此,尤其是孟老爺子年紀雖大,眼神還是一樣的銳利,更有一種歲月沉淀過的深意,似乎一眼看過來,能把人看穿了似得。 孟嘉義扶著老爺子坐了下來,朝著章元敬的方向看了一眼,露出一個淡淡的微笑,章元敬回敬了一個點頭,兩人十分自然的對視了一下。 舉子之間的宴席,就是孟家舉辦的也無外乎是那幾樣,一首首菊花詩拋了出來,孟老爺子卻一直不置可否,看起來似乎對舉子們并不感興趣。 章元敬心中覺得奇怪,若是真不覺得如何的話,孟家何必辦這一場宴會? 但是一直到現在,這宴會看起來就是尋常,美酒佳肴,好景詩詞一樣不缺,孟家人看起來十分和氣,孟嘉義更是與舉子們頻頻交談,言語之間風采斐然,倒是讓一開始對他頗有微詞的舉子們心生佩服。 坐了一會兒,眼看著孟老爺子體力不支,已經被下人們扶走休息,舉子們倒是放松了一些,一個個與孟嘉義談笑風生,頗有幾分意氣風發的意思。 章元敬作為解元,自然受到了重點關照,敬酒不說,最讓他頭疼的是敬詩,等到宴席結束的時候,真叫一個絞盡腦汁,只覺得一輩子的詩才都用盡了。 85.媒人 從孟家赴宴回來, 章元敬還是想不通那位老爺子為何要出面,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錯覺,總覺得孟老爺子停留在自己身上的視線過長了一些。 不過一直到宴會結束,孟老爺子既沒有夸贊也沒有責難,章元敬倒是把這種感覺拋到了腦后, 畢竟他是解元, 孟老爺子就算多看幾眼也是人之常情。 秋闈的名次既然已出,章元敬也就沒在明湖府多耽擱, 他還急著回家一趟,也好交代一聲,然后也好安心再上進趕考。 要知道大興王朝的春闈就在鄉試的次年三月, 算起來統共也就半年時間,加上青州距離京城可不算近, 雖然水路通暢, 但也得走差不多一個月才能抵達。 若說上一次中秀才,僅僅是章家的喜事兒, 這次章元敬中了舉人, 倒像是全族的喜事兒了, 還沒下船, 章元敬就看見岸上有一群人, 其中打頭的可不就是年紀頗大的族長。 眼看著一張張笑成了麻花的臉, 章元敬只覺得頭皮發麻, 深深一揖, 開口說道:“族長爺爺, 怎么勞動您在這邊候著,這不是折煞晚輩嗎?” 族長連忙把他扶起來,這會兒怎么看眼前的孩子怎么好,心中越發覺得當年自己明智,一眼就看出這孩子將來會有出息,力排眾議資助他們孤兒寡母的,可不就是出息了。 雖如今還是個舉人,但是章元敬年輕啊,年年去考的話,就算運氣不好,考個十次八次也能把進士考下來吧,真要是考中了,他們族里頭就出了第一個當官人了。 心中感慨萬千,族長激動的笑道:“怎么會怎么會,哈哈哈,元敬中了解元,吾在家等著也是激動難安,還不如在這邊等等,果然,你是個有孝心的,可不就迅速回來了?!?/br> 章元敬笑了笑,看了看他身后的人,連忙說道:“族長爺爺,我們是不是先回家,再說這些,我想各位叔叔伯伯恐怕也累了?!?/br> 族長這才反應過來,一邊拉著他的手不放,一邊說道:“是是是,這會兒得回家開祠堂,祭祖,這可是章家一等一的大事兒,可不能馬虎了?!?/br> 章元敬連忙勸阻,誰知不僅族長,就是章明林也十分贊同這事兒,一群人熱熱鬧鬧歡歡喜喜的簇擁著新鮮出爐的解元郎去了,興致高的很。 等鬧騰完畢終于回到章家,日頭都已經落到了山后頭,章元敬只覺得比科考還累,古代人的祭祀重要性遠不是現代可比的,光是念祝詞就得花費大力氣。 看見緊閉的大門,章元敬心中感慨了一聲這世道對女子的苛刻,明明祖母,母親是他最親近的人,但這種祭祀的大活動,她們卻因為性別而被排除在外。 帶著一絲絲悵然,章元敬正要打開門進去,卻見大門猛地打開,一張熟悉的臉孔露了出來,沒等他說話,那人就朝內飛奔而去,口中喊道:“老太太,少爺回來啦,少爺回來啦?!?/br> 下一刻,只見姜氏滿面紅光,健步如飛的出現在章元敬面前,看著他的眼神越發慈愛,一副恨不得把他摟進懷中喊心肝寶貝的樣子。 看見至親,章元敬心底也有些許發酸,這種感覺比方才祭祀先祖的時候更要強烈,他退后一步,直接跪了下來:“祖母,平安不負所望?!?/br> 姜氏卻一把拉住他,怎么都不讓他跪下去,原本喜悅的樣子填了一絲淚意:“好好好,從小到大,乖孫從未讓我失望過,章家的祖墳可算是冒了青煙?!?/br> 扶起孫子,大概是想到自己艱辛的大半輩子,幼年顛沛流離,青年守寡晚年喪子,姜氏覺得前半輩子吃的苦頭,或許就攢著這會兒的好運道呢。 試問整一個青州縣,又有幾個老太太能有她這般的福氣呢,從此之后,她就是舉人的祖母了,說不定到了明年,還能成為進士,成為大官的祖母。 心中百轉千回,姜氏緊緊握著孫子的手,一時之間也竟說不出話來,只是心里頭千好百好的,歡喜的不知道愁滋味。 孫氏倒是略好一些,只是看著章元敬的眼神也滿是慈愛,一邊扶著老太太說道:“娘,咱們先進去吧,平安忙了一天,這會兒也該累了?!?/br> 姜氏這才反應過來,連忙點頭,又拉著章元敬往里頭走,難得還好聲好氣的對孫氏說了一句:“你不錯,為我們章家生了個好兒子?!?/br> 不說這話是不是把孫氏當外人,反正孫氏聽了倒是極為高興的,大概是姜氏少有給她好臉的,偶爾說一聲軟話,她反倒是覺得不得了。 進了屋子,先讓章元敬吃了飯喘了口氣,姜氏又開始舊事重提,打算辦他個十天八天的流水席,勢必讓整一個青州都知道,他們章家出了個舉人老爺。 哼,隔壁的孫秀才算什么,考了一輩子也就是個秀才,跟她家乖孫比都不能比。 章元敬連忙給攔下了,無奈說道:“奶,我在家待不了多久,很快就得啟程上京,這段時間你還不準我在家陪陪你,再說了,流水席人來人往的,吃的也亂,萬一我吃壞了肚子,錯過了明年的會試,那豈不是得不償失?!?/br> 姜氏聽了,連忙說道:“也是,要辦酒席的話,放到明年也是可以的?!?/br> 這話里頭的意思,倒像是覺得章元敬上進趕考就能考中進士似得,不過章元敬也沒有壞她的興頭,笑著答應下來,若是真的能中,慶祝一下也是人之常情。 章元敬打算在家待半個月就啟程,那時候天氣還未入冬,上京不算太冷,若是真到了冬天,北方的運河結了冰,到時候難免有些不方便。 得知孫子馬上又要走,姜氏倒是舍不得起來,一會兒覺得男兒志在四方,一會兒又覺得已經是舉人了,其實不再考下去也沒什么。 別人的應酬可以不去,但李家卻是不能漏下的,回到青州的第二日,章元敬就登門拜訪,李家顯然也早就得到了消息,難得下人們看著也是喜氣洋洋的。 李家這幾年實在是不太好,家里頭就沒有出一件好事兒,連帶著下人們氣色也不大成,章元敬好歹是李老先生的嫡傳弟子,這會兒考中了舉人,李家自然也高興。 再次來到李老先生的床前,章元敬也是百感交集,看著李老先生欣慰的眼神,他哽聲說道:“老師,弟子沒有辜負你的教導,已然中了舉人?!?/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