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節
院正診脈完畢以后,對朱正熙和徐太后說道:“美人這脈象還算平穩,大概是先前住的地方有些潮濕,加上近來天氣炎熱,所以吃東西才沒有胃口。在飲食上稍加調整就可以了,不必服藥?!?/br> 徐太后搶先說道:“那你去寫下她能吃什么,應該補什么,明天開始,哀家親自盯著御膳房做?!?/br> 院正自是知道這位美人現在比金子還貴重,自然不敢怠慢,出去寫單子了。 徐太后走到床邊,憐惜地說道:“都是有身子的人了,怎么還這么瘦?好在這里離哀家的宮殿近,哀家親自照顧你。有什么缺的,直接跟哀家說,知道嗎?” “謝太后隆恩?!狈接裰辄c頭謝道,有些哽咽。 “怎么叫得這么見外,以后你跟皇帝一樣叫哀家母后便是?!毙焯笞谂侔醽淼蔫蛔由?,拉著方玉珠的手,親昵地說道,“玉珠,你可是我們皇室的大功臣??!對了,皇帝是怎么發現此事的?” 朱正熙看向子蘭,子蘭上前道:“啟稟太后,這件事還多虧了晉王妃。奴婢先前去坤寧宮,乾清宮求告了多次,說美人不舒服,都沒有太醫來給美人看病。今日晉王妃恰好在乾清宮外看見了奴婢,向皇上進言,奴婢才能見到皇上?!?/br> 方玉珠趁勢說道:“皇上一定要替臣妾好好謝謝晉王妃。臣妾以前與她有些過節,沒想到她能不計前嫌,幫臣妾呈情。臣妾真是羞愧萬分。若不是身子虛弱,一定要當面向她道謝的?!?/br> “嗯,此事是要好好謝謝她?!毙焯笳f完,隨即皺眉,口氣嚴厲,“不過怎么會請不到太醫呢?你怎么說也是皇帝的女人,出個閃失誰能擔當?要是哀家這個寶貝龍孫有個三長兩短,相關人等決不輕饒!不過后宮出了這么大的事,皇后人呢?” 第140章 徐太后的話音剛落, 姍姍來遲的蘇見微已經步入殿中。她面色有些憔悴, 上前行禮:“請母后恕罪, 兒媳這幾日一直在宮中為前線的戰士祈福, 對內宮諸人疏于管教,這才誤了為方美人看診的事。失察之處, 還請母后見諒?!?/br> 徐太后冷哼一聲,只顧著跟方玉珠說話。在她眼里, 方玉珠如今就是個香餑餑,皇后自然不能跟她比。 蘇見微僵在那里,還是朱正熙說道:“皇后不用自責,起來吧?!?/br> “謝皇上?!碧K見微站到朱正熙的身旁, 對床上的方玉珠說道, “meimei如今有了身孕,又搬進新宮殿,理應多找些人來照顧。明日我就讓內諸司挑選幾個得力的嬤嬤來照顧你的飲食起居?!?/br> 方玉珠還未說話,徐太后已經說道:“不用了, 以后玉珠的事情由哀家親自照顧。對了皇上, 是不是該升一升她的位分了?皇長子的母親,怎么說也該是個貴妃才對。哀家可不想自己的長孫受任何委屈?!?/br> 蘇見微吃了一驚, 手指微微收緊, 卻不敢顯露分毫。倒是朱正熙在旁說道:“母后,是男是女還不知道呢。不如先升回妃位, 若到時生下皇長子, 再加封也不遲?!?/br> 徐太后似乎不高興:“哀家看玉珠是個有福氣的, 一定能生下龍子?;屎?,你說呢?” 蘇見微不知該如何說,這時方玉珠連忙說道:“母后,臣妾能懷上龍子,心中已經萬分感激,唯愿它能平安出生,為皇室添福氣。至于名分那些真的不重要,臣妾謝謝母后了?!?/br> 蘇見微聽到方玉珠呼徐太后為母后,徐太后也不以為忤,反而十分高興的模樣。要知道在這內宮之中,一直只有她一個人才能名正言順地呼之為母。她的指甲戳進掌心里,面帶微笑地聽他們三人有說有笑。徐太后又坐了好久,直到方玉珠有困意了,才離開咸福宮。 按照以往的慣例,蘇見微送徐太后回她的住處。路上,徐太后對蘇見微說道:“你也別怪哀家看重她,誰讓她有本事,能懷上龍子呢?你嫁給皇上這么久了,肚子也沒個動靜?!彼訔壍乜戳艘谎厶K見微的肚子,心想蘇家的女人莫非都不能生?前頭蘇太后年輕時流產過一次以后就沒有再懷孕,蘇奉英和蘇見微兩姐妹也都是嫁人日久而無子。 蘇見微只能屈膝道:“是兒媳無能?!?/br> “罷了,事已至此,多說也無用。不過皇后,這是皇帝的第一子,你又是嫡母,可得小心照顧他們母子倆,不可出任何差錯。就算以后那個孩子被立為太子,也總歸要叫你一聲母親的?!?/br> 蘇見微愕然,心中仿佛有根刺在扎。這孩子還沒坐穩三個月,太后就已經想到要立它為太子了?她隱忍不發,待送徐太后回宮之后,立刻到了蘇太后所居的長春宮。 長春宮僻靜,表面上看起來猶如與世無爭之所。 蘇太后也聽說了方玉珠懷孕的事,不過她到底不是皇帝的親母,沒那種歡欣雀躍的心情,反倒覺得這并非是件好事,甚至有可能威脅到她侄女的皇后之位。她想著侄女肯定會來找她商量,靠坐在床頭看書。果不其然,宮女稟報,皇后求見。 蘇太后從床上下來,只披了件外裳坐在暖炕上,用銀剪剪短燈芯,好讓燭火更明亮一些。蘇見微一見她就滿腹的委屈:“姑母……” 蘇太后皺眉道:“你是一國之母,快把那可憐巴巴又沒志氣的樣子收起來。不過一個宮妃懷孕而已,何至于此?” 蘇見微坐在蘇太后的身邊,摟著她的胳膊:“您沒有看到母后那個樣子,現在連是男是女都不知道,就要提方玉珠為貴妃,還說以后就算她的孩子封了太子,也得叫我一聲母后。倘若方玉珠懷的真是個龍子,以后這皇宮還有我這個皇后的立足之地嗎?” 蘇太后神色平淡:“那你想如何?” 夜色靜謐,寢殿內所有的光亮只來自案上的那盞燭燈。安靜和昏暗所滋生出的邪念被無限放大,蘇見微的內心只掙扎了一會兒,涼涼地問道:“姑母當初是如何除掉太子妃的?” “那個方法不可再用!”蘇太后推開她的手,嚴肅地說,“微兒,同樣一件事發生兩次,你當皇上不會起疑嗎?而且我早跟你說過,他是個重情的人,就算方玉珠犯事被降級,你也不能把事情做絕?,F在她身份貴重,你稍有不慎,便會滿盤皆輸。倒不如在方玉珠生產的時候再做手腳,只要她生下的是個女兒,對你就沒有任何威脅?!?/br> 蘇見微安靜地不發一語,也不知道有沒有在聽。 “微兒?”蘇太后又叫了她一聲。 “多謝姑母提醒,我知道了?!碧K見微從暖炕上起身,“時辰已經不造,姑母早些安置。侄女告退了?!?/br> 蘇太后看著蘇見微離去的背影,搖頭嘆了口氣。到了現在,她也不知將蘇見微送進宮中的決定是錯還是對。這孩子骨子里太要強,又不肯認輸,加上自小一帆風順,從未有過挫折,未必肯聽她的勸。她叫了身邊的女官進來:“你派人出宮去葉家捎個話,讓葉夫人多進宮陪陪皇后?!?/br> …… 城外一道殘陽,滿城蕭瑟,戍角聲悲吟。朱翊深登上城頭,看著城下的士兵在搬運著成堆的尸體,殘破的兵器、盔甲和倒下的旗幟散落于地,滿目瘡痍。 剛剛經歷了一場大戰,瓦剌的軍隊一度逼上了墻頭,他親自帶兵沖上來,才打退了他們。 記不清這是瓦剌的軍隊發起的第幾次進宮,后方的糧道被叛變的李青山率兵截斷,城中已經斷糧三日。他現在無法再派多余的兵力去恢復糧道,因為一旦防守出現一丁點漏洞,開平衛就徹底守不住了。 他已經給京中去信,要朱正熙做好最壞的打算。 晚風夾雜著白日未散的熱浪,吹在臉上,是刺疼的感覺。朱翊深抓著手中一個錦囊,面色凝重。錦囊里裝著若澄的一縷發絲,是他離京那日,偷偷剪下的。他雖然忙到每日只能睡不到兩個時辰,也沒有時間靜下來給她寫信,但所有的思念和情感,都寄托在這一方小小的錦囊中了。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半月之前他收到她寫的家書,幾乎可以想象她落筆時是如何張牙舞爪的狀態,還揚言絕不離開京城。他將信反復看了幾次,小心地收在枕頭底下,每當戰事吃緊,就拿出來看一看,總會不自覺地露出微笑。 麾下將領跑上城頭,顧不得擦去自己臉上的灰漬,沉痛地說道:“王爺,我們損失了大概八千士兵,傷亡的人數還在統計,恐怕最終的結果會超過一萬人。城中軍民如今只剩下不到六萬,還有不少受傷的,王爺……我們還能守嗎?” 朱翊深的手抓緊城墻上的石磚,沉聲道:“守!至少還要再守半月,等到溫都督和平國公世子回京。今夜你守城,我率一千士兵繞到后方,將糧道奪回來?!?/br> “王爺,這太危險了,還是讓末將去吧!”那將領激動地說道。 朱翊深凝視著他:“你有信心用一千人奪回糧道嗎?” 那將領知道李青山的人怎么說也有幾萬之眾,靠一千人與他對抗,實在太難了。 “末將就算肝腦涂地……” “你做不到,我也未必能做到。這一千人或許有去無回,但我可以保證自己全身而退,你能保證么?我們兵力有限,將領更是難得,不能再有無謂的犧牲?!敝祚瓷钆牧伺乃募绨?,“你的手受傷了,快去包扎吧?!?/br> 將領動了動嘴唇,知道王爺是把危險留給他自己才故意這么說,抱拳行禮,然后告退。 朱翊深走下城墻的時候,城墻底下圍著不少傷兵,他們聽說朱翊深要去奪回糧食,需要一千個敢死兵,紛紛來請纓:“王爺,我們跟著您去搶糧食!” “我們的傷勢都不算重,各個頂用。城中就留給那些健全的人來守?!?/br> “是啊,我們不怕死,帶我們去吧!” 他們里三層外三層地將朱翊深圍住,好像不是去赴死,而是在爭功。朱翊深看到里面還有在京郊大營被他罵得狗血淋頭的幾個小將,渾身的血液仿佛在沸騰。在國難面前,沒有人愿意做膽小鬼。這樣的國家,是不會輕易被打敗的。 入夜,朱翊深悄悄帶著一千人,從南門離開。叛軍多了糧草,壓制糧道,就在開平衛不遠的地方。叛軍有數萬之多,他們只有一千人,當然不能強攻,只可智取。 夜里起了大霧,道路并不好走,他們急行軍,到達叛軍的駐地之外,埋伏在樹林里。營地里燃著熊熊的火把,幾個高大的糧倉還是可以隱約分辨。朱翊深觀察命其它人在原地待命,自己悄悄地往前進了一些,觀察守備的情況。 這個位置其實腹背受敵,只要長城的守軍和朱翊深里應外合,很容易就可以擊破。但現在開平衛戰況吃緊,李青山料定朱翊深無暇來搶糧,所以防備的重點在朝著長城的那個方向。他們大概也不打算久留,營房都搭得十分簡陋,只是為了配合瓦剌,盡早把開平衛拿下,才孤軍深入,截斷糧道。 朱翊深只要制造一場混亂,殺進營地里,抓住李青山,便可以成功奪回糧食,讓將士們吃一頓飽飯。他原本的想法是讓五百人繞到長城的方向,假裝是長城的守備軍來襲,吸引敵軍的注意力,然后他帶著剩下五百人,趁亂殺進營地。 可還未等他爬回樹林里,天空中忽然有火光閃爍,而后他震驚地看見流矢密密麻麻地飛入叛軍營地,慘叫聲不斷。而長城的方向鑼鼓震天,沖鋒的號角長鳴。 這是怎么回事?難道是京中收到了他的消息,派來援兵?可這才幾日,不可能這么快!他來不及細想,直接吩咐行動。 第141章 剛下過一場小雨, 天氣的暑熱消減了一些。京城百姓感覺到這些日子,京中的軍隊調動頻繁, 還有消息傳前線的開平衛即將失守, 一時之間謠言四起。但皇帝每日正常上朝, 天家將添新丁, 百姓們的疑慮也暫時打消了。 可表面的風平浪靜, 并不等于真相,朱正熙已經收到朱翊深要做好最壞準備的傳報。 這日下朝之后,三位閣老和葉明修, 沈安序幾個大臣都到乾清宮求見永明帝。早朝之時, 楊勉和李士濟提出先轉移百姓, 而后永明帝也攜帶皇室宗親前往應天府暫避的建議。京城只需留下溫嘉和王驥等人指揮作戰便可。 但永明帝不同意,閣臣里頭王驥和這兩位也持不同的意見。他說京城是國都, 經歷了幾代人的苦心經營, 乃一國命脈的象征。一旦棄城而逃,人心盡失, 百姓被迫背井離鄉,流離失所。到時,市農工商各個階層都會大受打擊,別說打退瓦剌,就連北方的廣大領土和奴兒干都司, 都會成為瓦剌的囊中之物, 重蹈前朝的覆轍。 朱正熙頭疼不已, 宣布退朝, 沒想到他們又追至乾清宮。他不能不見,遂命劉忠把幾個人都宣進來,他去次間里頭更換常服。他還在更衣,就聽到李士濟和王驥吵起來了。 民間的百姓皆不知開平衛的戰況如何,因為朝廷或有意或無意地封鎖消息。然而在朝的高官心里卻十分清楚,開平衛的糧道被叛軍截斷,已經無法再守多久。一旦開平衛失守,瓦剌的騎兵長驅直下,京城危在旦夕。文官相對保守,認為保存實力,總會有卷土重來的時候。而兵部尚書王驥則認為,應該效法當年契丹攻打汴京時,死守都城的做法,凝聚人心。 葉明修和沈安序無論資歷還是年齡,都無法與三位閣老相提并論,因此只是站在一旁專注地聽著。葉明修認為退或守都各有利弊,他更關心的是開平衛還能守多久,瓦剌的軍隊幾時到達京城,以及要如何迎擊他們。 朱正熙更換了常服出來,戴著綴有金二龍戲珠的翼善冠,姿色四團龍袍,肩加日月二章,襯得年輕的皇帝俊美威嚴。他在寶座上坐下,說道:“幾位愛卿無須再爭執,朕是絕對不會棄城而逃的。朕是這江山的主人,這里有祖宗留下的基業,還有他們長眠的皇陵。朕若離開,一個連宗廟社稷都守不住的皇帝,還有何顏面去見列祖列宗?所以無需多說,若貪生怕死,可自行逃命去?!?/br> 李士濟和楊勉看皇帝的心意很堅決,再說下去變成了貪生怕死之輩,只好作罷。 王驥獻上了京城的布防圖,向皇帝說明了如今京城的兵力應該重地布防在哪幾處。幾個人都圍過去看,眉間還籠罩著一團愁霧。 劉忠站在外面,聽到里頭終于停止爭執,也是松了口氣?;噬线@幾日心緒不寧,一直在關注開平衛的情況,幾乎都沒睡過一個完整覺。他掏出帕子擦了擦額頭上的汗,忽然看到一個小太監手腳并用地爬上玉階。 他心里咯噔一聲,連忙走到最上的臺階那里問道:“可是開平衛有消息了?” 那太監用力地點了點頭:“開……開平衛……大……” 劉忠心想壞了,眼睛一閉,聽著他說下去。那太監氣喘吁吁地說道:“開平衛大捷啊,劉公公!” “開平衛大捷?!”劉忠不自然地重復了一遍,趕緊拉著他往殿內跑,高聲叫道,“捷報啊皇上!” 朱翊深偷襲李青山的那一夜,搶先發動襲擊的是順安王帶去的一隊弓箭手和一千甲兵。兩邊的人馬其實加起來還不足三千人,卻打得李青山的叛軍手無縛雞之力,還將逃跑的李青山活捉,奪回了糧草。原來朱載厚在去往開平衛之前,先運用強大的情報網抓住了柳昭,從而得知李青山的動向,及時出手幫了朱翊深,一掃開平衛苦戰多日的陰霾。 乾清宮中的幾人得知這個消息,無不振奮雀躍。開平衛多守一日,于京城而言就多一分安全,也能為趕回來的徐孟舟和溫嘉爭取更多的時間。 “葉明修,糧道既已恢復,趕緊派糧去前線!王驥,傳令長城的守備軍,退回長城固守?!敝煺醴愿赖?。兩個人應聲出列,不敢怠慢,立刻著手去辦。 朱正熙給順安王去信的時候,本不抱任何希望。他隱約知道,當年的三王之亂,父皇也牽扯在當中,順安王對他們父子倆絕對沒有好感??伤麤]有想到,在這個緊要關頭,順安王還是放下了私人恩怨,果斷地站出來,力挽狂瀾。 午后雷聲陣陣,天色一下子變得昏暗,空氣十分悶熱。若澄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著,這兩日沒什么胃口,還一直在掛心前線的情況。她知道這一戰絕不好打,否則那日她提議皇帝請順安王出山的時候,皇帝也不會在猶豫中答應了。順安王的身份可是非詔不得入京的藩王,加之三王之亂的影響力,皇帝一直都很忌憚。連這樣對自己有巨大威脅的人都可以啟用,說明局勢到了多么嚴峻的地步。 “王妃,您起了嗎?”素云在屏風那頭輕輕叫了一聲。 若澄索性坐起來應道:“睡不著,怎么了?” “有人在門房那邊放了一封信,上面寫著要您親啟,署名只有一個徽記。奴婢看著特別,就拿來了?!?/br> “給我看看?!比舫紊斐鍪?,素云就從屏風那頭過來,將信交到了若澄手上。若澄知道那是商幫的標志,立刻將信取出來,上頭只寫了幾個字:“我與深皆安,所托之事必盡力達成,深囑你珍重。朱載厚?!?/br> 若澄看完之后,將信按在胸口,臉上露出一個欣慰的笑容。當日她說服皇帝之后,心中放不下,又親自給朱載厚寫了一封信,讓素云送去京中一個叫季月的姑娘手里。她在信上說,朱翊深想在這次戰事結束之后,徹底離開京城,所以皇叔務必幫忙,讓他沒有遺憾地離開。同時國破家亡,也是統道帝不想看到的。 搬出了這兩個重量級的人物,朱載厚果然應了她所請,出手幫忙。如今這戰局,便多添了幾分勝算。她記得朱翊深曾經說過,朱載厚是朱家最聰明的人,只要他想,就沒有辦不到的事情。而且有他在朱翊深身邊,若澄便莫名地覺得安心。 素云看到她的表情,柔聲說道:“自打王爺離開之后,就沒見王妃真心笑過,可是發生了什么好事?” “好事,真是天大的好事?!比舫斡芍缘卣f道。 “那王妃要吃點東西嗎?您最近都沒什么胃口。廚房燉了您最喜歡的冬瓜排骨湯,奴婢去給您端一碗來吧?”素云試探地問道。 若澄覺得精神大振,胃口也好了,點頭道:“嗯,我喝一些?!?/br> 素云歡喜地去了,很快就端了瓷碗來給若澄:“王妃,您拿好了,小心燙?!?/br> 那冬瓜排骨糖,湯汁燉得十分清透,一點都不油膩。而且撒了一點點蔥花,芳香四溢。若澄本是餓了,真心想吃些東西,怎料聞到那排骨的味道,一陣反胃,連忙將瓷碗推還給素云,手扶著床沿,俯身干嘔起來。 素云嚇了一跳,坐在床邊給她拍背:“王妃,您這是怎么了?不要嚇奴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