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節
雖然礙于攝政王的權勢,沒人敢在明面上說什么,但心里卻是不滿的。 百姓們不見得有多擁護衛深(顧見深),但卻心系正統、憐憫弱小。 小皇帝年幼,無功無過。衛琎執政,哪怕做得再好也是會得罪人的,更何況他也沒做得有多好。 秋收祭本就是個面子上的事,衛琎低調些,讓顧見深去祭天,百姓會贊他賢明。 可如今他卻上桿子去拋頭露面,只讓人心生不安,總憂心他下一刻會直接替代小皇帝登上皇位。 其實誰當皇帝對百姓來說不是什么大事,可人嘛,總是會偏護弱勢的一方,尤其在弱勢一方還是正統的時候。 沈清弦可不打算放過這機會,他找人寫了些話本,散到民間。 這話本內容簡單粗暴,無非是哪朝又哪朝,幼主難立,權臣當道,最終民不聊生。 鑒于百姓們都愛點兒神話故事,沈清弦又信手拈來幾段,諸如“君為臣綱,父為子綱,若君臣綱亂,則三綱具亂。屆時君非君臣非臣,父非父子非子,必將天降神罰,災禍連綿!” 如此言論一出,本就偏護小皇帝的百姓們更加惶恐不平。 生怕衛琎觸犯神怒,引來災禍! 想稱萬民之主,斷不可失了民心,秋收祭一行,衛琎實在是掉坑里了。 沈清弦忙碌了幾日,一直沒空入宮,這日他閑下來,實在掛念,便請了宮牌入宮面圣。 顧見深聽到太監傳唱,竟直接迎到了御書房外。 瞧見站在那兒金色小童,沈清弦幾步走去,行過禮后溫聲道:“天氣冷涼,陛下怎么出來了?” 顧小深仰頭看他,眼中有些喜悅又有些不安:“國師多日未來,朕……有些記掛?!?/br> 沈清弦心中頓時一軟,聲音越發輕柔:“臣有痼疾,一入秋便要咳上幾日,不想過給陛下,所以一直沒來?!?/br> 聽他這么說,顧見深反倒是更憂心了:“如今可好了?” 沈清弦笑道:“已無大礙?!?/br> 顧見深明顯松了口氣:“國師千萬要保重身體?!闭f著他又招呼福達,讓他去準備梨羹:“朕上次受涼咳嗽,母后派人給我送了她親手熬的梨羹,我喝了一次便覺好了許多,如今國師雖然好了,但還是喝一點兒吧,特別管用?!?/br> 聽他這聲音里對孫氏的孺慕,沈清弦便覺得很扎心,什么親手熬的梨羹?只怕是哄騙他的。 還派人來送,真正關心,她不該親自過來嗎?想想就覺得可恨! 沈清弦先謝了他的賞賜,接著便想岔開話題…… 誰成想在進屋的時候,顧見深竟腳下踩空,眼看著要摔倒了。 沈清弦眼疾手快,一下扶住了他。 顧見深小臉微白,略帶歉意地說道:“是朕恍惚了?!?/br> 沈清弦卻愣住了,他抱住了顧小深,入手的重量讓他頭皮發麻。 怎會如此瘦弱! 堂堂一國之君,貴為皇帝的顧見深怎會瘦成這幅樣子? 平日里穿著帝服,還察覺不出,這靠近了一碰……簡直讓人心驚! 沈清弦一堆話到了嘴邊,又生生咽了回去。 不能說,不能傷害這可憐的孩子。 沈清弦壓下火氣,好生陪著顧見深聊了一會兒,幾日未見,顧見深將他給他的書全部背過,一一說來,頭頭是道,沈清弦聽得又欣慰又心酸。 到了離開的時候,顧見深很是不舍。 沈清弦叮囑他:“陛下,您一定要保重身體?!?/br> 顧見深笑道:“國師放心,母后日日都讓人給我送好吃的?!?/br> 沈清弦皺皺眉,沒再說什么。 臨要走了,顧見深又小聲道:“漣華哥哥?!?/br> 沈清弦停住了腳步,顧見深頓了下,謹慎問道:“你還會來看我的,對嗎?” 如同一根刺扎在了心臟上,沈清弦立馬說道:“陛下放心,臣明日還會過來?!?/br> 顧見深抿唇笑笑,因為這小小的承諾便開心不已。 沈清弦卻恨不得殺了那沒人性的孫氏。 夜色深了,沈清弦掩了氣息,借著月色入宮。 他輕而易舉便來到了御書房,雖然早有預料,但切實看到,他還是覺得揪心的很。 如今子時已過,小小的顧見深還伏在案前,強撐著抄著佛經。 旁邊已經堆了很多——稍有錯筆便廢掉重寫,抄寫十遍,實在是耗盡心神。 是他大意了,他只想著給他書卷,卻忘了他還有孫氏布置的“功課”。 顧見深既要背過他給他的儒家經典,又要完成孫氏的功課,七八歲的孩童,熬夜至此,能不消瘦嗎! 沈清弦清心寡欲數千年,頭一次感覺到了真切的憤怒。 作者有話要說: 陛下:論裝可憐,朕是專業的。 第51章 耳聰目明,百毒不侵。 真正讓沈清弦憤怒的不是孫氏, 而是他自己。 若非他這般大意,顧見深又何必這樣疲倦? 他明知道小衛深尊敬太后, 不可能荒廢她布置的“功課”,他竟也不給他尋找解決的辦法。 誠然抄經書毫無益處,可這么小的孩子又懂什么?他不過是在認真完成親近之人布下的任務, 生怕有一點兒做不好就惹人不快。 他希望孫氏對她好,希望沈清弦對他好, 所以哪怕看不懂經書,理解不了儒道,卻也會認真去做。 怎會如此招人疼! 沈清弦真是怎么都沒想到, 沒了記憶的顧見深是這樣的。 沈清弦耐下性子, 一直守到小皇帝把所有經書抄完, 而這時已經過丑時。 小衛深疲憊地上床,幾乎是沾床既睡。 可惜卯時他又得醒了…… 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睡得如此少, 怎能不消瘦?這樣持續下去會影響身體發育, 會對他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 沈清弦嘆口氣, 出了宮。 等到下午, 他自請入宮, 顧見深又迎了出來, 還是那副開心的模樣。 沈清弦心里發酸, 卻也只能說道:“陛下,小心受寒?!?/br> 顧見深道:“沒事,我身體向來好?!?/br> 想想他那細瘦的胳膊, 沈清弦心里嘆息,他對他說:“龍體乃國本,還望陛下珍重?!?/br> 顧見深笑道:“朕明白?!闭f著他眼睛明亮耀眼,似是很開心于沈清弦對他的關懷。 沈清弦只覺更加心疼,他們進了屋,例行問了書卷上的道理。 說完之后顧見深便面露不舍,大概是以為沈清弦要走了。 沈清弦稍微聽了下,發現外面沒什么動靜后便壓低聲音說:“陛下,臣這兒有一強身健體的法門,您想學嗎?” 顧見深眸中極快閃過一絲郁色,但很快他便一臉期待地看向沈清弦:“嗯!國師要教我嗎?” 沈清弦眸色溫柔,輕聲道:“陛下如今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若是好生練習,日后必能大成?!?/br> 他這般說著,顧見深自然是越發欣喜,立馬便想學習。 沈清弦小聲說:“這口訣您先記好了,具體的吐氣吸納,我會再慢慢教您?!?/br> 顧見深乖巧點頭:“好!” 沈清弦本不想如此著急地傳他修行之道,但顧見深如今的處境實在太差了,身體如此孱弱,再不調養,日后可就無法糾正了。 他這法門其實很一般,適應于普通凡人,若是顧小深好生練著,待到成年時至少會是沈皇后那般體質。 這對普通人來說也足夠了:耳聰目明,百毒不侵。若是修習些外功,還能有不錯的身手!畢竟當年的沈皇后雖看似柔弱,其實連大內高手都奈何不得她。 身為帝王,本來就比常人要cao勞得多,也會遇到更多的危險,與其事事倚仗別人護衛,還不如靠自己,所以提前打好身體基礎也沒壞處。 只是顧見深如今時間太緊,不提那經書……單單是他給他的書卷也夠他看的。這般想著,沈清弦便打算放慢儒道的教引,先好生為他鞏固身體。 小皇帝實在聰穎,沈清弦將繁復的口訣說了幾遍,他便一字不差地記下了。 只是記住卻也不成,沈清弦又細細講給他聽。 這其中道理卻是很難領悟的,顧見深聽得頻頻皺眉,沈清弦問他:“哪里不懂且說與我聽?!?/br> 顧見深搖搖頭,眉心緊擰著,似是想說又不知該從何說起。 道法于凡人便是這般,一般人都聽得到,聰慧得也能記得住,可是理解起來卻極其困難。 如此淺顯的道法,顧見深這般悟性極高的都已如此吃力,可見修道一事,真的不能強求。 不過沈清弦也沒想讓小衛深真正入門,不過是想讓他利用吐氣吸納和靜心打坐來調養身體。 沈清弦怕顧見深枯燥,說道:“這修行雖艱澀,但對陛下日后卻是大有好處的,希望您能勤修不輟?!?/br> 顧見深又打起精神,吃力地學習著。 眼看時間差不多了,沈清弦又問:“陛下,最近太后娘娘還有給您布置功課嗎?” 顧見深笑了下:“母后盼我前程,自是要布置的?!?/br> 沈清弦又問他:“那您如今明白那千化經了嗎?” 以前這話他是不適合問的,但如今顧見深看了那般多的儒家的治世之道,想必也該有些見解了。 只聽年幼的小皇帝說道:“千化經講的是輪回因果,不可造業?!?/br> 沈清弦繼續聽他說著。 顧見深便又道:“可我身為帝王,又如何能不造業?不造業又該如何造福百姓?修自身固然重要,可天下萬千百姓尚在苦海,我又怎能兀自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