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節
李元宗嘆口氣,“你回來做什么?” 阿史那勃格抬起頭,“義父,長公主即位,蘇晏下一步就會率兵討伐河東,所以兒子回來了?!?/br> 李元宗從牙縫里擠出一個字:“蠢!” 阿史那勃格倔強地抬著頭,表情不變。 李元宗低頭,蒼老的雙手在床頭摸索了一陣,“你是不是以為義父想稱帝?” 阿史那勃格一愣,“義父,您不想稱帝嗎?” 李元宗坐在黑暗中,笑了笑。 他當然想稱帝,做夢都想。但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時機……現在長公主即位,不會再有時機了。 如果稱帝的是周嘉行,那其他節鎮也能稱帝,但是周嘉行實在是心黑手狠,掐斷了其他節鎮稱帝的可能。 李元宗從床頭摸出一份卷簿,遞給阿史那勃格,“勃格,如果周嘉行討伐你,你不要抵抗,降了罷。我的那幾個兒子,你不必管,孫子、曾孫年紀還小……你能照看得到的話,幫一把手?!?/br> 阿史那勃格接過卷簿,“義父,您呢?” 李元宗瞪他一眼,“我乃堂堂司空,寧死不降!” 阿史那勃格眼中滾下淚來。 李元宗拍拍他,“走罷?!?/br> 阿史那勃格擦擦眼角,站起身,“義父……” 一句話還沒說完,屏風后面傳來急促的腳步聲,接著是一聲悶哼,親兵被人拎著衣領摔在屏風上。 哐當一聲巨響,屏風應聲落地。 雜亂的腳步聲從四面八方匯集過來,手執火把的兵士簇擁著李承業走進屋,其他軍將、幕僚跟在他身側,霎時擠滿整座臥房。 李元宗神色陰沉。 李承業踏進屋,先朝李元宗拱手行禮,看向阿史那勃格,“勃格既然回來了,何必走?眼下河東正是用人之際,勃格勇冠三軍,正該留下為父親效力!” 阿史那勃格臉色鐵青。 他明白了,向他透露消息的部將是李承業安排的人,他是被騙回來的。 李元宗坐在床上,絲毫不減威勢,怒視兒子:“你騙勃格回來做什么?” 李承業躬身道:“父親既要稱帝,自然得把勃格召回來襄助您?!?/br> 李元宗怒道:“誰說老子要稱帝?” 李承業不敢說話,跪倒在地上,他身后,其他河東軍將也沉默著跪下。 “司空當年何等英雄……”一名老將抬起臉,老淚縱橫,“為何一再退卻?” 李元宗掃一眼一屋子跪求他稱帝的部下、幕僚和兒子們,無奈地閉上眼睛。 他曾經狂傲不可一世,左右朝政,戲弄李曦,打壓其他節鎮,他想稱帝就能稱帝,只要他不怕遺臭萬年。 可是他怕??! 他愛名聲,想漂漂亮亮地稱帝,還想兒子、孫子能坐穩江山,如果倉促登基,他是逍遙了,等他一翹腿走了,江山肯定葬送在他兒子手上! 而且群雄并起,后起之秀像雨后春筍一樣不斷代替舊的豪強,他忙于征戰,實在找不到稱帝的好時機。 如今他命不久矣,就更不必登基了。 一旦他登基,等周嘉行打敗河東軍,他的兒子、孫子必死無疑。 如果他沒登基,為了安撫人心,周嘉行說不定還會放過他的子孫,保留他們的爵位,讓他們繼續當河東王。 登基了就不一樣,得斬草除根。 可他的部下和兒子們卻一個個驕傲自大、一葉障目,以為河東軍還和以前那樣能夠橫掃中原。 罷了……他已經老了,壓制不住部下和兒子,他們連登基的詔書都準備好了,他答不答應,結果是一樣的。 李元宗看一眼阿史那勃格。 阿史那勃格會意,微不可察地點點頭。 他跪倒在床前,假意和其他人一樣擁護李元宗。 見他跪下,李承業露出一個滿意的笑容。 是夜,太原府內舉行登基典禮,李元宗稱帝,廣發檄文。 …… 長安。 九寧站在欄桿前,一襲赭色錦袍,迎風而立。 炎延身著甲衣,頭束紅抹額,站在她身后,和她匯報最近軍中的動向。 臺階下傳來一片驚呼聲,內侍手捧帛書,快步登上石階,小跑至九寧跟前,滿臉堆笑,“陛下,喜報!” 九寧哦一聲,接過帛書。 是徐州送來的戰報。 內侍是從政事堂那邊來的,這份戰報幾位宰相都看過了,大臣們都很激動,周嘉行讓送進來給九寧看。 徐州那邊打了勝仗。 此前周嘉行拿下徐州,交給得力部下高嘯經略。高嘯知道周嘉行的目標是河東太原,先將矛頭對準蔡州,不斷派兵襲擾,并聯其他節鎮,經過將近一年的征戰,迫使蔡州刺史縮小地盤,無力再和周嘉行抗衡。高嘯繼續吞并周邊州縣,相繼占據天平鎮和兗州,黃河以南地區基本在他掌控之中。 周都督和周嘉暄表示會出兵攻打宣武鎮,牽制住李元宗的姻親,黃河以南地區又盡數歸周嘉行所有。 河東算是被包圍了。 九寧笑道:“果然是喜報?!?/br> 午后周嘉行從政事堂回到寢宮,正好碰見炎延離去。 他不知想到什么,道:“我出征期間,讓炎延留在長安,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調動她?!?/br> 九寧點頭答應,想起一事,“流亡在外的宗室陸陸續續歸京,找到一些小郎君,都是遠支,從襁褓中的嬰兒到十幾歲的都有,大多父母雙亡,我讓人把他們接去興慶宮養著?!?/br> 周嘉行腳步一頓,“派人看著他們?!?/br> 九寧道:“我曉得,事情是懷朗和多弟料理的,他們倆辦事謹慎?!?/br> 懷朗專門為周嘉行搜集情報,處理私事。多弟自從和懷朗一起去過蜀地以后,學了不少本事,目標有了微妙的變化,她現在依舊想當女官,但不是宣讀草擬詔書的女官,而是把自己磨成一把刀,替九寧處理一些無法公開的事。 比如朝中有人背地里聯合其他大臣想生事,多弟威逼利誘,很快逼問出名單。她心里沒有光明正義這之類的概念,只要大臣做的事對九寧不利,她就要阻止?,F在朝中大臣見到多弟就打哆嗦,把她看成洪水猛獸一般。 周嘉行看著她紅潤的唇,心不在焉地嗯一聲。 九寧遞了杯茶給他,還想說什么,周嘉行接過茶盞放到一邊,沒有喝,打橫抱起她,大踏步往屏風后走去。 外間伺候的侍女見狀,面面相覷了一陣,聽到里頭傳出撕扯衣裳的聲音,臉上羞紅,默默退了出去。 九寧被放倒在窗下臥榻上,他壓下來,吻她下巴,雙手胡亂地撕下衣袍,唇落了下來。 他吻她,喘著道:“大軍明天開拔?!?/br> 九寧摟住他,看著他的眼睛。 晚上的時候蒙在被子里,什么都看不到,這會兒外邊天色還早,日光明晃晃的,窗前一片雪亮,他眉毛很濃,鼻梁挺拔,手伸到她衣襟前,忽然又停下了。 九寧笑了笑,坐起身,抓住他的手,湊上去親他的唇。 周嘉行只遲疑了那么一瞬,很快按著她的后腦勺吻她,壓著她倒下。 …… 第二日,大軍出征。 九寧親手為周嘉行穿上甲衣,“二哥,諸事小心,我等你回來?!?/br> 周嘉行拍拍她的腦袋,“不必擔心我。你沒事不要出宮,朝中的事交給懷朗他們去辦。政事堂有一半是我的人,這些人你可以信任,其他人讓李昭去磨。如果朝中有異變,立刻戒嚴,派炎延守宮門?!?/br> 這些事他昨晚交代過,而且說了不止一遍,九寧點點頭,道:“我心里有數?!?/br> 她率領文武百官,送他出城。 百姓簞食壺漿,攜家帶口來送大軍。 周嘉行騎著馬出現在城門前時,歡聲雷動,百姓爭相上前為他祝禱。 南方諸節鎮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都已經上表朝廷承認九寧的身份。九寧采納大臣的意見,分別封他們為閩王、吳王、楚王,讓他們為這個名頭內斗,消耗他們的力量,假以時日,南方諸節鎮就會不知不覺分裂。到那時再出兵征伐,事半功倍。 現在只需要平定河東,中原就能一統,南方節鎮也會老實下來,再收回幽州等地,天下太平。 他們將迎來一個嶄新的、光明的開始,一個蒸蒸日上、欣欣向榮的朝代將要到來。 激越響亮的鼓聲和軍樂聲中,九寧屹立在城墻之上,望著城下黑壓壓一片的軍隊。 隊伍最后面,馬背上的周嘉行回過頭,一身甲衣,威風凜凜。 九寧上前幾步,笑著朝他揮手。 漫天飛揚的細塵中,周嘉行仿佛對她笑了一下,揚起手中鞭繩,飛馳而去。 第147章 九寧天天等候從前線傳回來的消息。 流星探馬每日奔馳于崇山峻嶺之間, 傳遞情報。 她知道周嘉行此次準備充足,仍然覺得坐立不安。 收到前線戰報, 知道一切順利, 她才能安心吃飯。要是幾天沒有前線的消息,便食欲全無, 輾轉難眠。 這些她沒有告訴周嘉行, 每次寫信盡量挑一些高興的事, 告訴他長安一切都好,以免他在外邊打仗的時候還要惦記著她。 …… 忐忑不安的等待當中, 這月月底, 九寧迎來即位以來的第一場殿試。 糊名制創立于百年前的選官考試中,但科舉考試一直沒有采取這個彌封制度。她即位后, 朝廷頒布敕旨恢復制舉,這屆考試所有考卷采用謄抄法和糊名法, 不僅姓名籍貫部分要裁去,連考卷都要重新謄抄一遍,防止考生筆跡被認出。 最后的殿試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