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節
懷朗揮揮手,道:“你這副樣子也派不上用場,留在城外罷?!?/br> 多弟沒有堅持,點頭答應。 懷朗把她交給接應的人照顧,自己一個人入城。 他不是第一次來蜀地,熟門熟路,很快進了楊府。 楊昌為李曦另外興建了住處,李曦懷疑那座富麗堂皇的府邸里藏有刺客,不肯搬,依舊住在楊府。 懷朗扮成進府送花的花農,混進內院。 李曦住的地方仍然守衛森嚴,他小心翼翼避開衛士,繼續往里走。 片刻后,懷朗眼皮忽然跳了幾下,一種不祥的預感爬上心頭。 他屏住呼吸,放慢速度,要轉身經過拐角的地方時,猛地一拍欄桿,翻身躍出長廊。 “來者何人?” 幾聲爆喝同時響起,衛士從四面八方涌過來。 懷朗沒敢輕敵,唰啦一聲抽出腰間軟劍,掃開追過來的兩個衛士,幾個縱躍,攀上墻頭,順著夾道逃出楊府。 楊家衛士并沒有追出很遠。 懷朗松口氣,趕緊找到剛剛吃了藥的多弟,道:“李曦不在楊府!” 多弟剛送走接應的人,有些心不在焉的樣子,聞言,駭得臉色蒼白,“果真?” 懷朗冷笑一聲,道:“李曦喜歡享受,吃的喝的用的樣樣都講究,我問過楊府灶房的人,這兩天是節氣,他們居然連只鵝都沒宰過,也沒有準備好酒?!?/br> 宮中四時節氣都要預備宴席,楊府慢待李曦,李曦能答應嗎? 楊昌待李曦很尊敬,即使他對李曦失望透頂,也不會允許府中仆從出這樣的疏忽。尤其蜀地這么富裕,楊昌不缺錢。 多弟定定神,“那他們把李曦藏到哪里去了?” 懷朗倒了杯茶,手指蘸取茶水在桌上畫出成都府大致的坊市分布,一邊思考,一邊道:“不是楊節度使藏的,可能是李曦自己猜出什么,他們不可能走得太遠……” “等等!”多弟忽然想起什么,叫了一聲,“我想起來了,我出發的時候,貴主給了我一只錦囊?!?/br> 錦囊妙計這個故事家喻戶曉,當時九寧笑著囑咐多弟等到了地方再打開錦囊,還說如果多弟沒到地方就提前打開,她肯定會生氣。 多弟連忙發誓說自己絕不會偷看。 她一直隨身帶著錦囊,路上從來沒有想過要偷看,但剛才懷朗走后,那個來接應他們的人突然說了一句:“昨晚貴主的信報送達,她說你可以打開錦囊了?!?/br> 多弟嚇得一身冷汗。 她告訴貴主她要去長安,事實上她先來了蜀地。 原來貴主都知道! 不僅知道,還派人送來信報,提醒她打開錦囊。 多弟心里七上八下的,還沒想好該怎么辦,懷朗就提前回來了。 貴主的錦囊里放了什么?她是不是也猜到李曦跑了的事? 多弟背過身,取出錦囊,打開,里面果然塞了張紙卷。 她打開紙卷。 懷朗站在一邊問:“貴主說了什么?” 多弟看完紙卷上的內容,一臉懊喪,道:“貴主說雍王足智多謀,我們不是他的對手。如果我們沒有找到李曦,那肯定是雍王提前動了手腳,要我們立刻離開成都府,說不定可以追上雍王?!?/br> 懷朗又驚又駭,“原來貴主都知道?” 這可比李昭悄悄帶走李曦更讓他傻眼。 他們還以為瞞得很嚴實,卻不想九寧早就看出他們的打算,而且連李昭的動向都猜到了,李曦確實已經被悄悄帶出楊府。 想來李昭表面上放出消息說要來蜀地,其實消息傳出時,他早就出發了。所以他在幾天前已經接走李曦。 聽了這話,多弟臉色更難看了。 她不關心李昭動了什么手腳,心里只有一個念頭:貴主是不是生氣了? 懷朗潑了杯中剩下的茶水,抹去自己畫下的圖案,道:“既然果真如貴主猜的那樣,雍王提前做了安排,那我們還是盡早動身。貴主有沒有說雍王可能走哪條路?” 多弟搖搖頭,“貴主說雍王的心思她一時也猜不到,要我們盡力而為,不必強求,她這會兒已經和周使君動身回長安?!?/br> 懷朗點點頭,“走罷?!?/br> 兩人出了成都府,帶上留在蜀地的親信,踏上向東出川的路。 …… 蜀道難,難于上青天。 千峰萬仞,山勢險峻,懸崖絕壁間無路通行,唯有鑿山開道,一座座光溜溜的峭壁間,鐵索橫懸,一邊是堅硬冰冷的石壁,一邊是萬丈深淵,稍微一個不小心,就可能一頭栽倒下去,尸骨無存。 一隊人馬正默默通過鐵索棧道。 陡峭的崖壁間,穿一身青色圓領袍衫的俊秀青年伏在馬背上,臉色慘白,右手握拳,緊緊抵著唇,不住悶咳。 內侍朱鵠一手挽緊韁繩,一手熟練地掏出藥丸,送入青年口中。 “大王,要不要歇一歇?” 雍王李昭幾乎是搶過藥丸塞進嘴里,連水也不喝,就這么干咽下去,搖搖頭。 不能歇,這種供來往商旅通行的棧道實在是太驚險了,得早些走出這些怎么走也走不到頭的大山。 山中風景壯麗,站在高聳入云的山崖間,極目遠眺,千峰逶迤,河山雄壯,云海蒸騰,松濤怒吼,說不盡的壯美瑰麗。 李昭一開始沒心思去注意這些,偶然一個抬眼,看到沐浴在金色晨光中的群山峽谷,忽然怔住,胸腔間滿溢著一種他自己也無法言說的震撼和釋然。 好似撥開云霧,頭一次發現原來天地如此廣闊。 可惜他這一路幾乎都在馬背上度過,不可能像古往今來的名人雅士那樣沉醉于山水之中。 李昭咳嗽幾聲,覺得心里好過了一點,攥緊韁繩,死死抱著馬脖子,“不要耽擱,繼續趕路?!?/br> 朱鵠沒敢多勸,示意其他人繼續走。 隊伍中間傳出一連聲的抱怨,頭戴巾子、穿錦袍、扮成尋常富家郎君的李曦被好幾個親兵抬著走過棧道,嘴上念念叨叨,一直在埋怨。 朱鵠心里冷笑。 要不是大王一直護著,李曦已經死了好幾回了。這一次大王又冒險來蜀地接李曦,病情越來越重,連路都走不了,李曦居然嫌大王累贅,他也不想想,到底誰才是真累贅! 他恨不能……恨不能…… 朱鵠緊緊握拳,埋下頭,把所有憤恨都藏進心底最深處。 一天后,他們還在棧道間行走。 李曦忍不住了,推開保護他的親兵,走到李昭跟前,怒道:“為什么走這條路?上次入蜀也沒有這么艱難?!?/br> 他們剛剛經過一處只能容一人、一馬通過的崖洞,接下來還要走索道,不能繼續騎馬趕路,李昭只能下馬,讓親兵背著他。 他趴在親兵背上,冷冷地掃李曦一眼,“不走這條路,你會死?!?/br> 李曦呆了一呆,渾身寒毛直豎。 李昭有氣無力地擺擺手,道:“別抱怨了,早一點回長安,我還能多保你一天。我要是死在半路上……” 他雙眸幽黑,頓住沒往下說了。 九寧知道他還想保李曦,她離開長安時沒有派人去成都府。 這樣的大好時機,她居然放過了。 九寧是故意的…… 李昭知道。 他還知道,現在周嘉行、李元宗、其他節鎮的人馬應該都趕去成都府了。 九寧的人肯定也在其中。 她故意給他一個機會,到底是因為同樣身為皇族血脈所以將他視作親人呢,還是在試探他? 亦或這只是一個陷阱? 李昭猜不透。 他只知道,如果他不出手,李曦必死無疑。 如果這真的只是九寧的一個陷阱,那說明她已經看透他了。 既然如此,他更沒必要去隱藏什么,只能咬牙往下跳。 如果能堅持到長安……再問她吧。 第137章 月色暗沉, 大船在淡淡的薄霧中靜靜破開水浪,沉默航行。 船艙內, 一星如豆燭光輕輕搖曳。 潺潺的水聲中,湘竹六曲折疊屏風后飄出清脆的讀書聲:“江南孟春天,荇葉大如錢。白雪裝梅樹, 青袍似葑田?!?/br> 念完詩, 九寧忽然覺得腹中饑餓。 這草木生發、韶光淑氣的早春時節,新鮮野菜細嫩水潤, 和面,裹上rou餡炸成酥脆金黃的煎餅,油酥薄脆, 還有淡淡的香甜味…… 她越想越覺得餓, 放下書卷,起身下榻,吩咐親兵去找些果腹的吃食來。 命令傳下去, 仆從很快送來一大盤千卷金絲餅。 上船之后沒有靠岸, 前些天甚少吃到新鮮菜蔬, 今天船經過渡口的時候短暫停泊了一會兒, 飯蔬終于不再是魚湯和蒸餅了。 九寧沒有立刻吃,洗了手, 讓仆從端著托盤, 敲開周嘉行的房門。 天色還不算晚, 周嘉行通常忙到三更半夜才歇, 這時候還沒睡, 正和部將商議事情。 河東一派風平浪靜。 嶺南傳來消息,一伙流民攻陷當地州府,殺死當地官員,流民首自立為帝,還給自己起了個很威風的名號。那伙流民才不過一萬多人,只是一群烏合之眾。而且嶺南之地偏遠,除了廣州暫時被控制之外,其他各州分別由不同的小勢力盤踞,如同一盤散沙,難成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