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節
盧公問九寧的意見。 九寧默許了。 其他事她能幫著出個主意,朝政她真的不想隨便插嘴,任何一個決定都將影響深遠,她就是個門外漢,貿然插手,受苦的是底層平民。 而且大臣肯定會趁此機會架空她。 她才不要吃力不討好呢! 李昭以前曾幫李曦代閱奏折,知道該怎么和官吏打交道,現在把所有雜事交給他處理,也算是人盡其才。 多弟擔心李昭使壞,道:“萬一雍王趁機聯合大臣算計您呢?” 九寧一攤手,道:“不要緊,他們手里沒兵,也沒錢?!?/br> 李曦在長安的時候,盧公和其他大臣手中權柄更重,可面對權宦、各地節鎮軍閥,他們一點法子都沒有。李曦身為皇帝,不得不屈辱地受權宦和節鎮擺布,毫無自由。 如今局勢并沒有發生什么大的變化,只是九寧成了那個控制李曦的人而已。她記得周都督說過,拳頭硬才是硬道理,剛入長安時就很不客氣地接管了禁衛軍,安插了許多親兵進去,現在長安上上下下都由她的人把守。 國庫早就空了,各地節鎮私扣賦稅,早就不給朝廷獻銀,蜀地的稅賦由她支配,她是錢袋子,所有支出都要經過她的首肯。 所以就算李昭和盧公有異心,也威脅不了她。 他們累死累活處理庶務,她正好輕省點兒。 然而九寧并不能真的清閑下來。 這天,宮人來報,盧公請她去望仙臺議事。 九寧以為盧公又要哭窮,不大想去,磨磨蹭蹭到了地方,發現李昭也在。 官員們列隊站在書案兩邊,看她走進來,示意她看書案上堆成小山包的奏折。 這年頭還能規規矩矩給朝廷送折子的節鎮不多了。 一般來說節鎮往長安送折子大多只有兩種情況:一,想要吞并其他節鎮,像模像樣給李曦送一封折子辱罵對手,表示自己師出有名。一般折子送抵京師時雙方早就打起來了。二,已經吞并其他節鎮了,要求李曦下旨承認自己的地位。 朝廷連長安都管不了,更別提去插手地方上的事。這些折子請示的事情并不需要李曦同意,只是走一個過場而已。 九寧看到各地送來的奏折,看向盧公,露出疑問的表情。 盧公咳了幾聲,“請貴主定奪?!?/br> 他將幾份折子單獨拿出來,送到九寧面前。 九寧翻開其中一份,匆匆掃幾眼,再翻開另一份。 上面的內容大同小異,長安保住了,節鎮們假惺惺恭喜一番,然后提起自己有一個還未娶妻的兒子或是孫子或是侄子或是兄弟,把他夸得天上有地下無,諸如此類云云。 九寧合上折子,狐疑地看一眼李昭。 看她一臉茫然,李昭神色微動。不知道為什么,這一刻他竟有點哭笑不得的感覺。 他道:“他們想求娶你?!?/br> 駐地節鎮送來求婚書,有的態度客氣,有的態度傲慢,意思很明白,他們想求娶長公主,如果長公主不許婚,那他們只能親自來長安娶。 □□裸的威脅。 九寧站在書案前,望著那成堆的折子,無語了很久。 盧公眉頭輕皺,在一旁道:“此事關系重大,貴主得謹慎挑選?!?/br> 官員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這時,外面忽然傳來一片sao動聲,宮人的通稟聲次第傳來,禁衛軍統帥匆忙入殿。 盧公心口猛地直跳,“出了什么事?” 軍士抱拳,來不及回答,雜亂的腳步聲響起,楊澗大踏步跨進門檻,目光四處亂轉,找到九寧的身影,徑直朝她走過來。 官員們忙讓開。 楊澗抱拳,小聲道:“貴主,今早城外守兵來報,城門處突然被人掛了一枚首級,來往進出的民眾都看到了?!?/br> 九寧已經猜到幾分,問:“誰的首級?” 楊澗道:“是袁霆的。末將派人去看過,確認是袁霆無疑?!?/br> 他們說話時并沒有刻意隱瞞,旁邊離得近的官員聽到他們的對話,臉色大變。 不一會兒,內殿所有人都知道袁霆的首級被掛在城外示眾,一片嘩然。 誰下的手? 為什么要斬下袁霆的首級示眾? 沒等他們理清頭緒,殿外一片通傳聲,又有信使手捧帛書,飛奔進殿。 “貴主,剛剛送到的!” 盧公和李昭交換了一個眼神,等九寧開口。 九寧上前幾步,接過帛書,展開來看。 熟悉的字跡映入眼簾。 她嘴角輕輕抽了一下。 這一天,平鄂州、定淮南、和李司空合兵將契丹軍趕出中原的年輕霸主周嘉行派兵斬下袁霆頭顱,并正式向長公主求婚,天下皆知。 第117章 自從長公主回到長安, 往大明宮遞送婚書的人絡繹不絕,和婚書一起送達宮中的還有各式各樣的奇珍異寶, 節鎮們許以豐厚聘禮, 允諾為長公主打退鳳翔節度使, 條件就是結成姻親之好。 其中不乏手段粗魯者,直接挑明利害關系, 暗示如果長安這邊不許婚,他們就直接帶兵圍攻長安。 但和周嘉行比起來, 他們還算得上是委婉的了…… 周嘉行居然直接滅了袁霆主力, 還公然將袁霆的首級掛在城門示眾! 這不是擺明了威懾其他節鎮,不許他們打長公主的主意么? 誰敢,他就砍了誰的腦袋。 盧公等人不寒而栗, 怒道:“欺人太甚!” “蠻不講理!” “狂妄無恥!” “癡心妄想!” 朝臣們怒目切齒,義憤填膺。 送求婚帖的使者環顧一圈,重重地咳嗽幾聲,眼神意味深長。 眾人面面相覷,安靜下來。 使者取出一份戰報。 九寧接過戰報, 看完,嘴角輕翹。 她把戰報遞給盧公, 讓眾人傳閱。 眾人按捺不住,擠成一堆, 爭著看戰報上寫了什么。 片刻后, 眾人反應過來, 目瞪口呆。 …… 戰報是從東面送回來的。 不久前, 周嘉行親自率兵追擊契丹軍殘部。他和東線的阿史那勃格配合默契,成功將契丹軍殘部堵在一座土城內。契丹軍無路可退,頑強抵抗。周嘉行領騎兵不斷襲擾契丹軍薄弱的右翼,使得對方人疲馬竭,方寸大亂,發信向契丹首領求救。 契丹首領沒想到周嘉行這廝居然這么難纏,在中原數次阻撓自己南下的計劃也就算了,竟然還不怕死地一直追到塞外來了!首領驚懼不已,忙派出幾路大軍支援掩護主力撤退的殘部,要他們不惜一切代價,務必攔住周嘉行。 面對敵軍來勢洶洶的幾路援兵,周嘉行臨危不亂,堅決不肯撤兵,繼續圍城,待對方耗盡士氣,他才不慌不忙地攻一次城。 契丹立國不久,軍隊習慣劫掠邊境漢民。之前他們深入中原,打的是速戰速決、以戰養戰的主意,結果被周嘉行和李元宗拖住腳步,曾多次為糧草問題所困擾。如今周嘉行又斷了他們的補給線,契丹援軍一不做二不休,干起老本行,就地強搶糧草,抄掠各個州縣。 他們搶掠的州縣是被契丹強行掠走的,境內大多數百姓是漢人。 契丹守軍行事暴虐,三五不時“打草谷”,百姓們民不聊生,早就零星爆發過數場起義,皆被鎮壓。 這一次契丹軍再次就地搶糧,老百姓實在忍不下了,再次爆發起義。一千多人趁著夜色摸進城,殺死守將,據城抵抗契丹援軍。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各地軍民紛紛揭竿而起,響應起義,戰火很快燒遍契丹搶掠的所有河北州縣。 一封封告急戰報雪片似的飛往北方,契丹首領大駭,認為中原雖然亂成一團,自己可以輕易占領幾座州縣,但卻難以征服漢人百姓,接連幾場大敗,惹動思鄉之情,丟下殘部,率兵返回草原。 周嘉行一舉擊潰契丹殘部,斬首數千余級。 據說契丹首領回到王庭后病重,契丹諸部落為爭奪王位發生沖突,幾年之內無暇南下。 長達近兩年的契丹南侵,至此平定。 …… 大殿內安靜了很久,落針可聞。 許久后,一位文官不甘心地道:“傳首于上都,有失仁德!” 眾人心有戚戚焉。 在他們看來,周嘉行到底是草莽出生,手段血腥,沒有大家氣派。 上位者,還是得有基本的仁德之心,方能善待百姓。 但他們不敢說出口……這位周使君,硬生生把契丹首領氣了個半死……他要是一怒之下發兵來搶長公主,他們該怎么辦? 九寧眼觀鼻鼻觀心,卷起求婚帖,掖進袖子里。 不能怪朝臣們反應這么大,周嘉行這架勢根本不像求婚,倒像是逼婚。 尤其他剛剛大敗契丹軍,殺袁霆、傳首長安的舉動看起來更像獲勝后耀武揚威的挑釁了。 其他節鎮的威脅是□□裸的,他的威脅……血淋淋的,殺機凜冽。 誰會在送求婚帖的時候順便送一顆人頭?還大張旗鼓地掛在別人家門口? 果然他那些溫和的忍讓只是表象,分別一年也沒能讓他收斂脾氣,骨子里就是說一不二,容不得她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