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節
李昭一口咽下丸藥,氣息漸平,慢慢平復下來。 “大王?!贝钫衙嫔途?,雪庭遞杯茶給他,“您何苦為難自己?!?/br> 李昭苦笑。 “雪庭,你也是在長安長大的,你知道長安曾有怎樣輝煌的歷史,巍峨的宮墻,熙熙攘攘的坊市,遠道而來的胡商……說不盡的太平盛世,富貴繁華,我的祖輩曾經率領唐軍橫掃天下,建立起威服四方的強大帝國,朝政清明,欣欣向榮,百夷歸順,四鄰臣服……對你來說,那些只是傳說,然而對我來說,這些是家族賦予我的榮耀,也是我的責任?!?/br> 他眼看著帝國衰落,民不聊生,大明宮的皇帝,早就失去對朝政的控制,成為宦官掌中的玩物。 曾有翰林學士上表直諫,表明帝國現狀:國破民苦。 國已破,民皆苦。 人人都知道朝廷已是日薄西山,沒有人能力挽狂瀾。 只看何方英雄人物能從亂世之中趁勢而起,結束各地割據,收復失地,震懾群雄,開創一個嶄新的盛世,成為另一個傳奇的開始。 李昭自己也明白這一點,蚍蜉撼樹談何易,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徒勞。 可身為李家子孫,他不得不這么做。 他命不久矣,能活一天是一天,這一生注定將隨著腐朽沒落的王朝一同滅亡。 既然如此,不如索性拼盡全力。 李昭閉一閉眼睛,仿佛能夠預見自己的終點在何處,明知前方是萬丈懸崖,再往前的結果只會是尸骨無存,他依然不會回頭。 他將一往無前,直到粉身碎骨。 “國破家亡,而我又是將死之人,雪庭,我沒有什么可失去了?!?/br> 雪庭長嘆一聲,念了聲佛號。 “大王,你走吧。周都督今天回江州,九娘一定會將此事告知周都督,她可能已經讓人在山下必經之路埋伏,你們從后山走,那里有一條只有樵夫知道的小路?!?/br> 李昭沒有回答。 許久后,雪庭轉回身,長廊里已經空無一人。 李昭走了。 雪庭看著空了的琉璃茶盞,神情惆悵。 他錯了。 九寧并不像她的母親,她更像她的父親。 他叫來小沙彌覺嵐:“為崔氏奉香?!?/br> 覺嵐道:“今天不是奉香的日子?!?/br> 雪庭擺擺手,“奉香?!?/br> “是?!?/br> 雪庭抬頭望著九寧剛才走遠的方向。 他讓崔氏擔了這個虛名,是他欠崔氏的。 …… 九寧從雪庭的禪院出來,終于等到剛剛和周刺史交談出來的周嘉暄。 她告訴他李昭的事,并說出自己的猜測:“我懷疑那個人是雍王?!?/br> 雪庭在保護那個皇族王子,而放眼天下,能讓周都督忌憚的李姓皇族,剛好符合年紀不大、風度出眾、略有病容這些條件的,只有李昭一人。 這個人讓九寧覺得有點頭疼,因為書中的李昭死得很早。 周都督前不久剛寫信提醒唐將軍注意防務,李昭可能沒死,襄州和江州離得近,李昭說不定就在附近。 他猜得沒錯,李昭本人就在江州。 周嘉暄下意識道:“不要驚動伯祖父?!?/br> 九寧點頭答應:“我剛才已經讓人傳口信給唐將軍,雍王走不遠?!?/br> …… 大半個時辰后,周都督回來了。 首先回到江州的是戰利品,然后才是獲勝的幾千輕騎。 周刺史歡喜非常,下山之后,立刻帶人前去迎接。 九寧騎著白雪走在最前面,遠遠看到身著甲衣的周都督出現在長路盡頭,鞭馬迎上前。 “阿翁!” 周都督大笑:“這次帶了不少好東西給你!” 活脫脫像打劫歸來后,得意洋洋朝家人炫耀的強盜。 “阿翁最好了!” 九寧先謝過周都督,等哄得他眉開眼笑時,說了周嘉行已經離開的事。 周都督雙眼微瞇,看她一眼,“你放他走的?” 以觀音奴的本事,想要留一個人,法子多得是,而且她明明留住周嘉行了。 九寧笑著說:“阿翁英明,我這點小心思根本瞞不住阿翁?!?/br> 周都督笑了笑,“你不用怕,我叫你留二郎,不是要為難他?!?/br> 九寧只是笑。 她可以留下周嘉行,可以使無數心計讓周嘉行留在周家,這不管對周嘉行還是對她來說都是最好的。 可周嘉行顯然不想回周家,這一世他沒有欠周刺史恩情,對周家完全沒有歸屬感。 那又何必費盡心思挽留他呢! 就當是還他一份人情。 “他走了也沒什么,是他爹對不住他。強扭的瓜不甜?!?/br> 周都督沒有怪九寧自作主張,搖搖手道。 他已經順利拿下襄州,等李司空搶回太原,江州至少可以安穩個十幾年。 周都督此生并沒有多大的野望,這是他能始終保持清醒的原因,也是阻礙他進一步擴大地盤的障礙。 但那又如何呢? 群雄逐鹿,只有一家能笑到最后,周都督不想把性命葬送在白日夢上。 見周都督毫不在意自己放走周嘉行,九寧忍不住撒嬌:“阿翁,我就知道您老人家最偏心我了?!?/br> 周都督笑:“我不偏心你,還能偏心誰?” “還有二哥和三哥啊?!?/br> “他們是兒郎,不用管他們。我們家觀音奴最貼心了,阿翁就偏心你?!?/br> 九寧笑不可抑,接著說起自己在梅林里碰到的人很可能是雍王李昭。 末了,為雪庭求情:“阿翁,雪庭舅舅真心愛護我?!?/br> 周都督神色變得嚴肅起來:“無事,這事我已經知道了。李昭這人留不得也殺不得,他知道我回江州,可能早就跑了。隨他去吧,他那人沾不得。你舅舅就是個活菩薩一樣的人物,到哪兒都能全身而退,我可不敢動他,也不會動他?!?/br> 說著開起玩笑,“果然還是舅舅比阿翁更親,是不是?” 說話間,時不時哼兩聲,一股掩不住的酸氣。 九寧忍笑,忙道:“我知道阿翁大度,不會計較這事。不過這里是江州,我還是要和阿翁說一聲。我和阿翁最親,誰都比不上阿翁?!?/br> 周都督大笑:“這才乖!” …… 是夜,周刺史設宴為周都督和軍將們接風洗塵時,周嘉行帶著親隨們連夜疾馳,于次日早上趕到鄂州。 彼時金州、潭州和鄂州軍正在混戰。 鄂州多水,戰斗就發生在大江邊。 早已等候多時的鄂州袁家二公子看到周嘉行應約趕到,幾乎要感動得哭出來。 當看到周嘉行身后只有幾十騎人馬后,眼淚真的落下來了:“蘇郞主,你允諾會帶救兵來,救兵呢?” 周嘉行立于江邊懸崖處,回望南方山谷間一條蜿蜒盤曲的山間小道。 “他們到了?!?/br> “???在哪兒?” 袁家二公子手搭在額前使勁張望,結果什么都沒看到。 他真的很想罵人,十萬火急的關頭,父親花重金請來的救兵如此不靠譜,袁家滿門真的要命喪亂兵之手? 沒理會他明顯帶著指責和憤慨的眼神,周嘉行帶著幾十人馬,如離弦的箭一般,沖向混戰成一團的戰場。 與此同時,山間忽然傳來異響。 起初像悶雷滾過,后來像山呼,似海嘯,仿佛有幾千人同時踏馬穿過叢林,驚起的鳥雀拍翅飛向高空,烏壓壓一片,蓋住半邊天空。 袁家二公子驚訝地抬起頭。 那條羊腸小道上,忽然沖出幾千身著玄色甲衣的戰士,他們揮舞著長弓大刀,風卷殘云一樣,卷下山頭。 戰場形勢瞬間逆轉。 …… 十天后,消息傳回江州。 “金州退兵,潭州大將被斬于馬下,鄂州保住了!” 所有人的第一反應是驚呼:“這不可能!” 唯有周都督面色平靜。 亂世洶涌,你方唱罷我方登場,沒什么不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