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節
周嘉行搖搖頭。 九寧拉他的衣袖,領著他上了臺階,“一天都不行?” “行程定好了?!?/br> “你是不是有急事?” “嗯?!?/br> 九寧蹙眉,這就難辦了。 周嘉行是個計劃周詳的人,做什么事都事先安排好,除非有緊急狀況,一般不會臨時更改計劃。 不像她隨心所欲。 不知道什么時候會離開,她喜歡想一出是一出。 九寧伸手扶額,看一眼光滑的木地板,不如就這么倒下去裝暈? 幾乎只掙扎了一個彈指,九寧放下手,雄赳赳、氣昂昂地抬起頭,裝病是用來氣人的——尤其氣周百藥的時候特別頂用,拿這招對付周嘉行還不如和他實話實說。 “二哥,阿翁快回來了,他想見見你,你能多留兩天嗎?” 周嘉行頓了一下,想了想自己安排的行程,還是搖頭。 “我有要緊事處理?!?/br> 語氣平淡,但拒絕得斬筋截鐵。 九寧有些失望。 周嘉行低頭,看到她微微撅起的唇尖,顏色嬌嫩,似初春的櫻桃紅,微蹙的眉透出幾分苦惱。 不知怎么,他嘴角跟著翹起,說:“下次可以見都督?!?/br> 九寧輕笑:“我明白,大事要緊?!?/br> 話是這么說,她還是不想放棄。 “二哥,我拿到雪庭舅舅的帖子,后天可以去永安寺禪院吃茶,本來想邀請你一起去的……你吃過雪庭舅舅親手泡過的茶沒有?府里的侍女都說他,錯過的話太可惜了?!?/br> 九寧說完,發覺周嘉行的臉色突然變了。 “后天?” 他輕輕問了一句,神色很快恢復如常。 “對,后天?!?/br> 九寧點點頭。 周嘉行垂眸看她。 那種發毛的感覺又來了。 九寧眨眨眼睛,理直氣壯地和他對視。 “好?!?/br> ??? 九寧半天沒反應過來。 “我后天再來?!?/br> 周嘉行道,低頭輕輕拉開她抓著自己衣袖的手指,轉身出去。 就這么簡單? 之前她都搬出周都督了,沒見他改口,怎么只說了永安寺,他就改主意啦? 難道二哥也仰慕雪庭,想品嘗雪庭泡的茶,所以一聽到自己要帶他去永安寺,就迫不及待更改計劃? 九寧琢磨了一會兒,目送周嘉行的背影消失在芭蕉叢后。 第66章 永安寺 法會那天, 出城的道路被豪族官宦家的寶馬香車擠得水泄不通。 老百姓則大多步行, 浩浩蕩蕩的人流從城門外的官道一直延伸至山中小道。 亂世之中信奉佛教的信徒越來越多,現世不安穩, 人們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來世,期冀來世能生活在歲月靜好的太平年月。 八娘邀九寧一起乘車去永安寺。 九寧早命馬僮牽出雪球, 準備和周嘉行一道騎馬上山。 法會盛事,向來是周刺史發表演說鼓勵民眾,順便收攬人心的好場所、好時機, 一大早以周刺史為首的江州官員率領各大世家一同進山,女眷們緊隨其后。 周嘉暄也去了。 九寧故意騎馬落在最后, 時不時帶著隨從跑進林子里轉一圈, 等周嘉行來和她匯合。 十一郎看她一路閑逛, 帶著其他房子弟驅馬跟上來:“九娘,我們一道走吧!” 九寧一甩鞭子跑遠, 假裝沒聽見。 十一郎眼睜睜看她在其他人的簇擁中馳進林子里,撓撓后腦勺, 失望地走了。 半個時辰后,山道間忽然落了一陣急雨,雨珠打在翠柏綠松上,聲音窸窸窣窣,似此起彼伏的風聲。 九寧趕緊從林子里鉆出來, 連人帶坐騎淋了一身雨水。 剛走到大道上, 就見幾十騎肩負長弓、腰佩彎刀的胡騎等在路邊。 雨中人人皆靜立不動, 連他們的馬都規規矩矩。 為首一人騎一匹通體墨黑的駿馬, 穿燕尾青圓領襕袍,身姿挺拔,眉宇軒昂,正是周嘉行。 他今天竟然和中原士人一樣戴了幞頭,腰束革帶,腳踏烏皮靴,尋常富貴人家兒郎打扮。 奇的是,他越穿得斯文,反而越掩不住他身上的干練精悍氣質。 “二哥?!?/br> 周嘉行的隨從們太安靜了,幾十人加上幾十匹馬靜靜等在路邊,九寧也不由得壓低聲音。 “嗯?!?/br> 周嘉行接過一旁親隨遞來的斗笠,扣到九寧頭上。 九寧松開韁繩,抬手整理斗笠,幸好她今天穿翻領袍,梳的也是男式發髻,不然周嘉行這一斗笠拍下來,她的發型早亂了。 她掃一眼山道兩側烏壓壓的胡騎和他們的坐騎,只是逛個法會而已,周嘉行怎么帶這么多人? 雨珠如豆,打在斗笠上叮叮當當響。戴著斗笠,能清晰感受到雨滴落下來的力道。 九寧回頭看周嘉行,隔著朦朧雨幕,他深刻的眉眼似乎也柔和了幾分。 “二哥你是第一次來永安寺?” 周嘉行點頭。 “二哥你以前見過雪庭舅舅嗎?” 周嘉行搖頭。 兩人一路并轡而行,九寧問一句,周嘉行答一句,從雪庭說到慧梵禪師,再到周都督當年是怎么留下慧梵禪師的。 這些周嘉行早已經調查得一清二楚。 九寧卻以為他不知道,自以為了解內幕,大方地和他分享周都督強行扣下慧梵禪師的經過。 周嘉行靜靜聽著。 到半山腰的時候,雨停了,晴空碧藍,天邊掛起一道絢爛彩虹。 九寧摘下斗笠,勒馬看了一會兒。 “二哥,據說雨后看到彩虹是好兆頭?!?/br> 周嘉行順著她的目光看過去。 雨后天格外藍,彩虹浮在半空中,色彩絢麗,不知是哪位仙娥素手織就。 兩人并肩看彩虹,身后隨從們只得停下來在一旁等著。 人群中的阿青幾人笑成一團:“哈,還是小九娘厲害,郞主竟然會看彩虹!” 周刺史趕來永安寺參加法會,慧梵禪師親自出來相迎,山門前人山人海,觀者如堵。 九寧和周嘉行幾乎是最后到的,此時俗講已經開了個頭,圍觀的百姓和寺里的僧人們全都去廣場了。 和另一邊的熱鬧相比,大門前冷冷清清。 幾名武僧侯在門前,等九寧下馬,領著她走另一條路。 看到同行的周嘉行,武僧們似乎一點都不意外。 雪庭的僧院不是尋常地方,為示對他的鄭重,九寧和周嘉行沒帶隨從,跟著領路的小沙彌往里走。 第一進是其他僧人的寢息處,他們是雪庭的助手,協助他一起翻譯經文。 再往里第二進就是翻譯佛經的地方,廂房里滿滿的都是書架,書架上擺滿一卷卷經文,上百名僧人懷抱卷軸或畫卷等物來回穿梭于長廊之間,有條不紊,井然有序。 房里寂靜無聲,九寧還以為沒人,探頭一看,卻見屋中鋪設氈毯書案,案前坐滿了和尚,有的伏案書寫什么,有的展開書卷和其他人低聲討論,有的一字一句抄寫經文,雖然人很多,但每個人都慢條斯理、從容不迫,仿佛他們都樂在其中。 說不出的優雅。 很快到了守衛最森嚴的最里面一進。 黑瓦黑檐,幽深曲折的長廊,成排護花鈴在微風中發出悅耳的鈴聲,屋宇院落順著山勢起伏坐落,雖然裝飾簡單,沒有一點,但營造出一種樓臺相望的感覺,乍一看,很容易被人當成是藏在深山里的宮苑。 雪庭剛才被慧梵禪師叫出去了,武僧請九寧在閣子里略等一等。 閣子地勢極高,三面皆罩了湘竹簾子,對著山谷的那一面大敞著,方便遠眺。坐在閣中席間往南方看,山谷秀麗,山間翠竹松柏如海,幾條溪澗從山中蜿蜒而下,在山腳下匯成一座座星羅棋布的碧池,山莊村落坐落在碧池間,阡陌小道上來回的樵夫農人小如芝麻點。 幾個小沙彌坐在閣子外烹茶,山上的泉水清冽甘甜,不一會兒便咕嘟咕嘟冒起珍珠般的細泡。 沙彌一邊用小茶碾子碾茶,一邊和九寧搭話,告訴她雪庭最近剛剛翻譯完一卷佛經,所以沒有時間下山。 周嘉行坐在一邊默默聽他們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