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節
第279章 酒尾 常樂酒坊開張第一日,因著羅縣令那一番言辭,引得不少商賈富戶們紛紛開了田埂放水,那白酒的酒價雖貴,最后卻也賣了不少。 柜面上那幾個差役匠人稱銀子絞銀子忙得不可開交,只那一日,便掙得白銀上百斤。 這件事傳開以后,據說就連一出生就被家里人在嘴里抹了蜜手上粘了膠的粟特人,都對這位常樂縣令肅然起敬。 與此同時,常樂縣能產白酒的消息也漸漸傳了出去,都言此酒之烈性,這世間沒有一種酒能夠與它相比。 然后慢慢的,來常樂縣賣酒的人便也越來越多起來。聽聞突厥的商賈也曾來常樂縣買酒,知道的人都說這是給他們可汗買的。 敦煌那邊,眼下已是進入了一年之中最熱鬧的時節,那邊也有不少商賈到常樂縣買酒,買回去以后,就將那一壇子一壇子的白酒擺在柜面上。 客人來了,要買一杯便與他們打一杯,要買一壺便與他們打一壺。那細口的白瓷小酒壺,一壺約莫能倒滿六七個小杯,二三人分著喝了,約莫也能喝個微醺。 只那價錢著實太貴,尋常人家并不舍得買,倒是街面上時??梢钥吹揭恍┏房h那邊的腳夫挑著擔子叫賣酒尾,言是那白酒分酒頭、酒心、酒尾,五兩銀一壇子的那個便是酒心,一批白酒釀出來,最好的便是那個。 酒頭最是烈性,略有雜味,并不拿出來賣,聽聞羅縣令留著它們另有用途。酒尾的滋味略顯寡淡,并不與五兩銀一壇子的酒心混裝,每每有一批新酒釀出來,這些酒尾便都低價賣了,當地人知曉他們哪一日出酒,往往天不亮就挑著擔子到那酒坊門口等著,待到買得了酒尾,再擔到敦煌晉昌等地叫賣。 腳夫們挑著這一擔子酒尾出去,往往就要三五日才能回來,若往敦煌去的,去的路上一日,回來路上一日,中間在敦煌那邊賣酒也要花上一二日的工夫。 賣豆腐也是差不多的情況,只豆腐價賤,賣得快些,常常剛到敦煌城外,就能遇到一些等著買豆腐的商家。 若是去往晉昌,那路途就要稍近一些,只是晉昌城小,不如敦煌繁華熱鬧,買貨的人也沒有敦煌那么多。 “……” “酒尾酒尾!常樂酒尾!” “你這酒尾怎賣?” “兩文錢一合,都是一樣的價錢?!?/br> “我這鋪子里頭常有客人要吃,你與我算便宜些?” “你若能買一升,我便多送你一合?!?/br> “我買一斗,你多送我三升?!?/br> “那如何使得!” “莫走莫走!你先過來,我看看你的酒?!?/br> “酒便都是那酒,有甚好看?” “那不一樣,聽聞還有往酒里頭摻了水的?!?/br> “那如何能夠?” “……” “……” “哎,你這可是常樂的酒尾?” “正是?!?/br> “價錢幾何?” “兩文錢一合?!?/br> “與我打一合來?!?/br> “哎?!?/br> “……” 整日在外頭賣酒,遇著的人也是形形色色,有些人爽快有些人磨嘰,還價的人也很多,但是這兩文錢一合的價錢也是這些腳夫之間商量好了的,輕易不肯松口。 在這城里頭轉上一整日,待到天色暗了,便到相熟的客舍去投宿,基本上他們這些人都在一處,相互間熟悉些,遇著什么事也好相互扶持,再加上這人多勢眾的,外人亦不敢輕易欺辱。 腳夫們投宿的客舍十分簡陋,破破落落一個院子,要甚沒甚,住一晚便只要兩文錢。 幾間土坯屋子,幾個大通鋪,鋪上也只鋪了草席,連塊布料都無,院子外頭有個灶臺,只是要生火做飯的話,便要另外給錢。 這些賣酒的漢子們通常也不生火,就著清水,吃幾口從家里帶出來的干糧,草草將肚子填飽了,便各自歇下。 有些個關系好的,也會湊在一起說說閑話,無外乎就是說說今日遇著些什么人什么事,還有明后日回去那一路要與誰一道走,他們這些賣酒的人,回去的路上身上個個都揣著錢,也怕被人盯上,最好就是多找幾個人一起走,有時候若是遇著東去的商隊,那路上就更加熱鬧安全些。 “……” “我這沒剩多少了,要不了半日便能賣完?!?/br> “我怕是要再多賣一日?!?/br> “后日一早好些人都要回去,你若是再晚一日,路上人就少了?!?/br> “唉……” “明日你再賣一日,若是不能賣完,天黑前便找個食鋪便宜賣了吧,不過就是少掙些,也不虧錢?!?/br> “我再尋思尋思?!?/br> “還尋思個甚,今日你便是去錯了地方,人家前腳剛賣過了,你后腳又去,那還能賣出去什么酒?” “我又如何能夠料到?!?/br> “罷了,你也別尋思了,明日把這些酒都賣了,與我們一道回去便是?!?/br> “無妨,我便是多待一兩日,屆時若有商隊要去往常樂縣,與他們一道過去便是?!?/br> “你可莫要犯糊涂。你道那些胡商都是好相與的,聽聞在那大沙漠里頭,殺人劫貨的事情常有發生,搶貨的可不止是強盜,商隊之間相互也搶,那些個可都是在刀口上舔血的,你一個人就敢跟他們一道走?屆時若是有人起了歪心……” “他說得有道理?!?/br> “是啊,你一個人千萬不敢跟那些胡商走?!?/br> “好歹也得尋幾個咱常樂縣的一起?!?/br> “對對?!?/br> “不是還有那些個賣豆腐的,你到時候上城門那邊瞅瞅,應是能尋著一起回去的?!?/br> “其實最好還是與我們一道走。 “……” 那漢子終究還是聽了勸,第二日又出去賣了一日酒,剩下一些沒賣完的,便尋了個食鋪,多送了幾合,賤價賣與那店家。 又在那小院里歇了一晚,第二日天未亮,這些人便都起來了,一個個懷里揣著沉甸甸的銅錢,擔子上掛著賣完了酒的酒桶,桶里頭還裝了不少用來抵酒錢的糧食rou脯。 敦煌這邊銅錢也是不多,常常不夠市面流通之用,百姓買賣貨物的時候,大宗的買賣,常常都是用的絹帛,有時候也用金銀財物,甚至還有各種香料。若是幾文錢的小買賣,常常就用糧食rou脯來抵。 一群人天未亮便出發,一路上緊趕慢趕,也是一直走到了天黑以后才回到了常樂縣。 這些人的家里人自然十分歡喜,又是燒水又是做飯的,連平時不舍得用的油燈也點上了,一家人圍在一起數一數銅錢,就這幾日的工夫,比從前累死累活一個月都要掙得多,若不是那新來的縣令,他們常樂縣可尋不著這樣的好營生。 “來,快把這碗馎饦吃了?!崩蠇D人從廚下端上來一大陶碗熱氣騰騰的白面馎饦。 雪白雪白的一碗馎饦,里頭還加了咸rou和青菜,聞起來香噴噴的,饞得屋里頭那幾個小孩自咽口水,一雙雙眼睛就那么直愣愣地盯著。 “都過來吧?!蹦腥顺菐讉€小孩招招手,那幾個小孩笑嘻嘻就都過去了。 “走走走,你們的鍋里還有,別饞你們阿耶碗里頭的?!崩蠇D人連忙伸手去攔:“去廚下,你們阿娘正在給你們做呢,快去快去?!?/br> 廚下這時候正煮著的,卻不是白面馎饦,年輕些的婦人和了些粗面,就著鍋里頭剩下的一點湯,又加了些清水,給家里這些小孩每人煮了一小碗馎饦。 她男人這幾日在外頭吃不好睡不好的,辛辛苦苦才掙了這些錢回來,阿婆又是高興又是心疼自家兒子的身體,這才從自己屋里舀了那一碗白面出來,尋常哪有那么吃的。 若不是他們阿耶近日掙得了一些錢財,就是這一小碗粗面馎饦,那也是沒有的,每天早晚兩頓飯,吃過了便是吃過了,沒吃飽那也只能餓著,哪有什么宵夜這一說。 吃過了馎饦,一家人在屋里頭說話,年邁的阿翁說,昨日晉昌那邊來人,言是陳刺史要找羅縣令說話,今日一早,羅縣令便出城去了,直到這會兒也不見他回來。 “怎的了,莫非又出了什么事?” 上回晉昌那邊來人,還是因著那驛站的事,當時那付兵曹帶了好些人過來,陣仗頗大,看得一些常樂百姓心里直打鼓,這回又是因著什么事,怎的把羅縣令給叫了去? “咱羅縣令不是歸陳刺史管嘛,找他過去說說話也沒甚?!蹦前⑵叛缘?。 “若無甚大事,差人帶個信過來也就罷了,這般將人找去,想來應是有事?!蹦腥苏f道。 “……”阿翁嘆了一口氣,說:“我今日出去打水的時候,倒是聽人說了一些,也不知是真是假?” “說的甚?” “言是為了這釀酒的事,咱這兒產糧少,釀酒一事又頗費糧食,想來那陳刺史,要說的便是這個事?!?/br> 釀酒需要耗費糧食,這一點確實沒錯,他們這里產糧少,這一點也沒錯。 可難道就因為這樣,他們常樂縣往后就不釀酒了? 這漢子心中憋悶,卻又不知從何說起,只不知羅縣令那邊,究竟是如何應對的,他們常樂縣往后還釀不釀酒了? 第280章 羅驢子【補】 羅用與喬俊林這一回是騎馬去的晉昌城,近來他們賣酒掙了些錢,羅用便令人往縣衙里頭那幾個空蕩蕩的牲口棚里添置了一些牲畜,馬匹駱駝各都買了一些。 他二人這一路上走得不急,清晨時分從常樂縣出發,待到了晉昌城的時候,時間已是臨近正午。 陳刺史令人為他二人置備了飯食,又給他們安排了歇息的地方。 下午,羅用獨自一人去見陳刺史,陳刺史先是與他說了一些地方政務上的事情,然后該表揚的表揚,該提點的提點,該勉勵的勉勵,上司與下屬之間的談話,約莫也就是這么一個套路。 “其他倒也沒甚,只是這釀酒一事,近日常有人與我說起,言是此地產糧不易,釀酒耗糧頗多,怕是與民生無益?!?/br> 待前面的過場都走完了,瓜州刺史陳皎這么對羅用說道。 “釀酒雖費糧食,百姓卻也能賣糧掙錢,因何會對民生無益?”羅用拱手道。 “豐收年尚且還好,若是遇著災荒年,百姓家中若無存糧,那又如何熬得過?”陳刺史言道。 “務農畜牧,本也是看天吃飯,豐收年得糧雖多,卻往往賣不到好價錢,那釀酒作坊耗糧頗多,盈利亦是不菲,即便是在豐收年,也肯以高價收糧,百姓拿糧食換得了錢財,若逢災年,便可拿了錢財出來換糧,又有何不可?”羅用如此道。 陳刺史嘆了一口氣,說:“只怕到時候有錢都買不到糧食?!?/br> “只要我常樂百姓殷實富足,家家戶戶皆有錢財,商賈又豈會不來,屆時各地物產匯集而來,糧食應也是不愁的?!绷_用說道。 “你這話說得自然也有道理,只是屆時災年一來,常樂縣即便只是餓死一個人,世人就都會說那是酒坊的過錯?!标惔淌氛f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