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節
“就那個赭的,赭色那件給我換上?!?/br> “喏?!?/br> “哎呦你快些?!?/br> “夫人莫急?!?/br> “快些快些……” 待他們兒子進屋的時候,老太太身上已經換上一件赭色寢衣,正籠著袖子笑盈盈坐在火炕上,沖他招手道:“我兒快來,孫兒從離石那邊送了好些鵝絨寢衣過來,你與媳婦也一人挑一件去穿吧?!?/br> 白老頭:啥也不說了,權當自己沒看到。 · 自從白家這邊收到一批從西坡村那邊送過來的寢衣以后,在長安城中又再次流傳起了離石羅三郎囤積了許多鵝絨的說法。 其實早前馬家人就曾這么說過,但那離石縣著實太遠,大伙兒也不知曉那羅三郎手中究竟有多少鵝絨,萬一比別人去晚了一步,豈不是就要白跑一趟,相較而言,還是從長安城周邊地區尋找和購買鵝絨更穩妥一些。 只是長安城周邊都已經被馬氏兄弟搜刮過一遍了,這時候再要找,哪里又有那么容易。 然后就在這節骨眼上,白家人就收到一批從離石那邊送過來的寢衣,言是那羅三郎果真囤積了許多鵝絨,有些人心里的天平就開始往離石那邊傾斜了。 “喬大郎,聽聞你與那離石羅三郎相熟,你可知他家中是否確實囤有許多鵝絨?”這一日,太學這邊有一個同窗找喬俊林打聽這個事。 “嗯?!眴炭×謶艘宦?,然后又補充道:“聽聞他囤了好幾個倉庫的鵝絨?!?/br> 事實上喬俊林哪里知道羅用囤了多少鵝絨,除了他們羅家人,應該也沒人知道這個。 不過按眼下這形勢來看,羅用顯然是想賣鵝絨掙錢了,他既然想做這個買賣,那喬俊林就幫他把這些人引過去便是。 說起來,小喬現在也是有點學壞了,這個同窗若是果真派人去往離石縣,結果卻白跑一趟沒有買到鵝絨的話,到時候還不知道要怎么記恨他。 不過在喬俊林看來嘛……即便他們之間目前并沒有什么矛盾瓜葛,這個同窗也沒有多喜歡自己嘛。 羅用若是知道小喬如此立場鮮明地站在自己這一邊,肯定也是很高興的。 事實上他也沒有讓喬俊林給他做百工,數日之后,便有一個馬家人的商隊從離石縣來到長安城,羅用托這個商隊幫他捎了一袋東西給喬俊林。 那么一個不大不小看起來再尋常不過的麻布口袋,打開來一看,里面竟是三件寢衣并三雙鵝絨室內靴。 這三套寢衣并靴子,分別為玄色、煙灰色和淺卡其色。那靴子因為只在室內穿著,鞋底就只貼了一層薄薄的杜仲膠作為隔潮之用,整個靴子基本上都是由鵝絨與絹布制成,質地十分地柔軟,保暖性也特別好。 這三套鵝絨寢衣并靴子,乃是羅用為杜惜、侯藺、喬俊林三人準備的,喬俊林讓他舅父侯藺先挑,侯藺就選了相對低調的煙灰色,因那馬氏客舍便是用的此色,長安城中亦有人效仿,所以這煙灰色的寢衣現在相對也算是比較常見了。 次日,喬俊林帶著剩下那兩套去往杜府,讓杜惜選色,毫無意外的,他就選了玄色,玄色這一套氣場比較強,喬俊林現在還稍嫌稚嫩,侯藺那種混職場的又比較追求低調,想來這個顏色原本便是為杜惜準備的,像他這樣的人物,最是不喜處處與人相同,亦是不喜低調,更加沒有裝嫩的興趣。 “這寢衣也有了,不過你說我們該怎么穿呢?”總不能就這么老老實實低低調調當做家居服來穿把,眼下可是這個鵝絨寢衣正當流行的時候呢,不sao包一把都對不起羅用千里迢迢給他們送東西過來。 “……”喬俊林這時候也在思考這個問題,想要出頭,太低調肯定是不行的。 “你說我稱病如何?”杜惜問道。到時候若是有人前來探望,他就穿著這身寢衣待客,反正他是病號嘛,也不存在什么禮數問題。 “沒勁得很?!眴炭×种毖缘?。 “你才沒勁?!倍畔Р凰骸澳悄阏f,要怎么辦?” “半遮半掩坐在家中等人來看,倒還不如大大方方穿到外面去?!眴炭×终f道。 “你好意思穿出去?”杜惜詫異,這小子的臉皮什么時候開始變得這般厚了。 “不過是穿著寢衣出去賞個雪,有何不可?”聽聞在魏晉那時候,那些才子們又是喝酒又是嗑五石散的,嗨起來袒胸露乳在大街上跑都是有的,跟那些前輩們比起來,穿睡衣到外面遛彎又算得了什么。 杜惜一想,確實也是哈,沒想到他這么sao包一個風流人物,關鍵時候竟然還不如這鄉下來的小毛孩放得開,著實太不應該。 當天,杜惜便送了帖子到他那些狐朋狗友家中,邀他們明日與自己一同出去賞雪,寢衣自備,牛車他們杜家有,最大那一輛,這回倒是可以趕出去用一用。 別說杜惜這個人的號召力還真不錯,這么大膽的主意,竟然也有人響應,第二天這些人果然就坐在一輛頭頂帶棚子、四周有欄桿的大牛車上面,到長安城街道上遛彎賞雪去了。 這些年輕郎君們個個都在身上穿了一件寢衣,裹著一身柔軟又保暖的鵝絨寢衣,在這風雪之中飲酒賞景,說起來著實也很是有那幾分情調。 幾頭健牛在前面拉車,現如今這長安城中的道路這般平整,即便這牛車這般大,牛車上坐著的人也這般多,它們拉起來卻也并不費勁。 炭爐上溫著酒,年輕郎君們坐在車上開懷暢飲,不時又有人朗聲大笑,引酒高歌,引得路上的行人直往他們這邊看,也有附近坊間的居民,聽聞了這件奇事,特意跑到外面大街上來瞧新鮮的。 喬俊林穿著羅用送給他的那一套淺卡其色鵝絨寢衣,并一雙鵝絨靴子,笑盈盈地倚在欄桿上,兜帽扣在額前,前襟微敞,任由風雪吹打在他的面頰脖頸,眸光所過之處,盡是一片旖旎風情。 第191章 萌芽 對于他們這一次的寢衣賞雪活動,很多士族郎君們都表示這個太蠢了,太厚臉皮了,現在的年輕人為了揚名簡直無所不用其極了。 然而評價再低,卻也依舊擋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一場又一場的睡衣趴在長安城中遍地開花。曾經對其言語抨擊過的郎君們,也有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被人給拉上了牛車的,這事說起來吧,著實也是有幾分無奈。 潮流再蠢,該跟還得跟不是。 不過依城中百姓所言,后邊這些睡衣趴,要么就是參與者年歲太大沒看頭,要么就是出身平平不夠上檔次,要么就是顏值太低東施效顰。 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還得是當初杜十五郎組織的那一場寢衣賞雪。杜惜什么樣的人物,他在組織這樣一場活動的時候,又怎么會邀請那些不夠風流的人物呢。 他們那些人里邊,出身最低也是年紀最輕的就是喬俊林了,恰好這一次活動的建議最初也是由他向杜惜提出的。 經過這件事以后,杜惜對喬俊林就比較看好了,這小子可以,腦子挺活絡,長得也好看,現在他又是太學的學子了,還整出來一個舞劍的特長,跟他一起玩不掉價,關鍵羅棺材板兒那邊時不時還能給他們整點好東西。 要說這個睡衣趴熱潮的最大受益者嘛……大約還得是羅用? 長安城那邊熱鬧起來以后,一時間便有好多人涌到西坡村來買鵝絨寢衣,羅用讓人做出來的寢衣都不夠賣的,最后沒有辦法了,直接賣鵝絨,那鵝絨的價錢也不便宜,做一件寢衣需要用到的那么多鵝絨,他得賣人一貫錢,偏那些人還跟不要錢似的一袋子一袋子往自家車上扛。 說那棺材板兒收錢收到手發軟,那絕對沒有半點夸張成分,那真的是胳膊酸軟啊,一貫錢可有六七斤那么重呢,他這一天到晚的,都不知道要收多少貫。 四娘五郎那兩個,眼睜睜看著自家阿兄掙錢掙得這般豪邁,心里就可羨慕了,他們辛辛苦苦刻了那么多雕版,也才掙了那些,最后還因為對市場行情判斷失誤,印了太多冊子,把本錢都給壓住了。 這時候再看看他們阿兄!唔…… 這兩個人羨慕崇拜的表情太過明顯,羅用想看不到都難,他也是覺得有幾分好笑。 他們那個書鋪若想改變現狀,羅用倒也不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他就是覺得這兩個小孩年歲還太小了,還可以再輕松幾年,沒必要整日都把自己弄得那般辛苦。 羅用這回掙回來的這些錢,除了其中一小部分可以用來還債,剩下的大多都還得砸在打谷機上邊。 冬日里,打谷機作坊那邊也沒有停工,工匠們每日叮叮當當地干著活,造出來一臺又一臺的打谷機,這時候到處都下雪了,也不好送出去,待到明年開春,應該就能把剩下的打谷機全部送出去了,自此,河東道當地的村子就都被他們送過一遍。 屆時,羅用就打算把修路的事情提上日程了,眼下他們手頭上的事情太多了,實在分不出那么多人手去做這個事。 年后,王當他們那行人總算也回來了,跟他們一起過來的,還有趙家那些過來運罐頭的人。 趙琛這段時間因為不放心自家那些梨子罐頭,整日在離石縣城中,他們租用的那個倉庫里待著,熬了這么些時日,總算等來了自家前來運罐頭的隊伍。 趙琛一行離開那一日,羅用還到縣城去送了送,也送了一些鵝絨制品給他們帶回去,另外又請他們幫忙給二娘她們捎了幾個罐頭幾條鵝絨大被子過去。 至于寢衣,羅用就沒給她們準備,二娘她們在涼州城坐著買賣呢,每日恨不得忙得腳不沾地,哪里有那個工夫可以那么悠閑坐在炕頭上享受生活,到了晚上還不是沾枕頭就睡。 “怎的你們這回這么長時間才回來?”回到村中,正是黃昏時分,羅用見王當那些人正在許家客舍用飯,便也進去坐了坐。 “嗨,別提了,聽人說入冬后草原上羊絨多,很多草原人不喜歡進城賣羊絨,很多小販跑到草原上去收羊絨,價錢比城里低好些,我們也去了,結果走錯了路,差點回不來?!蓖醍斦f完這話,端起飯碗喝了一大口餃子湯,像是還有些心有余悸的模樣。 “好好的怎就走迷路了?”許大郎媳婦這時候剛好端著一大盤紅燜羊rou上來,聞言便也說了一句。 “你們是不知道,那大草原上,嘖,那也不算草原,到處都是石頭沙子,沒幾根草,你看前邊后邊都差不多,走著走著就轉向了,根本不知道哪兒是哪兒?!蓖醍數囊粋€弟兄說道。 “人都沒事吧?”許大郎媳婦問道。 “倒是沒什么事,有兩個哥兒們身體底子虛,有點扛不住,這不,這回就沒有回來,留在涼州城修養了?!蓖醍敾卮鹫f。 “人沒事就好啊?!痹趫龊眯┤硕歼@般說。 “沒事,能有什么事?!蓖醍斦f著又喊阿普:“阿普,再與我們上兩盤餃子?!?/br> “哎?!焙谌税⑵諔艘宦?,匆匆又往廚房去了。 “三郎啊,來來,你也別干坐著了,拿上筷子,跟咱一塊兒吃吧?!蓖醍斦泻袅_用一起吃。 “這回著實掙了不少?”羅用玩笑道。他也不客氣,找許家一個小孩要了副碗筷,便也就在旁邊坐著吃了,去了一趟離石縣,他這會兒著實也是餓了。 “掙是掙了些,就是這回咱這些兄弟著實都給嚇著了,下次萬萬不敢這般冒進……” “過去的就不說了,哎,吃菜吃菜?!?/br> “……” 他們這些人是昨天傍晚到的西坡村,當時好多人回到家里以后都是倒頭就睡,一直睡到今天中午才起床收拾,這會兒大家再一起出來吃頓好的,熱鬧熱鬧。 羅用與他們一起吃飯,不時詢問一兩句二娘等人的近況,這些人都說二娘好得很,還得了個羅素心的名頭,在涼州城可受待見了。 · 二娘她們這邊確實也挺不錯,前些時候趙家客舍開張了,她們的阿姊食鋪便也跟著一起開張,食鋪里的生意還不錯,但與二娘原先設想的情況,卻也有幾分不同。 在涼州這邊,除了少數當地的商賈富戶,便是那些往來的商隊消費能力最強,可以說大半個涼州城的經濟都是靠過往的商隊來帶動。 不過在唐初,貞觀十年十一年這時候,西邊這邊的商業其實也并沒有那么發達,這兩年因為羊絨和肥皂這些產業的興起,不少中原地區的商賈都來他們這邊買貨,情況相對還要好一點,擱在前兩年,這涼州城可是比現在還要荒涼幾分。 眼下這種程度的商業活躍,還不足以使當地百姓富庶,二娘她們開了食鋪以后很明顯就感覺到了,除了一些本地商賈富戶與過往商隊,城中大部分居民的消費能力都很有限。 二娘她們這一間食鋪開起來,這條街道上不少小孩子都直往這邊湊,但真正舍得掏錢買一點東西給自己的孩子吃的人家,那真是少之又少。 所以就算阿姊食鋪生意不錯,一個食鋪再加一個豆腐鋪,已經夠羅二娘一天到晚忙得團團轉,但她心里隱約總是透著幾分失落。 記得從前在西坡村的時候,三郎便是先教會村子里的人做豆腐,等到家家戶戶都掙得了一些錢財以后,才又推出了棗豆糕這些東西。 那時候她記得村子里的村人們雖然還是心疼錢財,但多少也會舍得給家里的小孩買一些解饞了,也有買回去孝敬老人的。那時候她們家里還沒有專門的打蛋器,還用筷子打呢,每回做棗豆糕都是辛苦得不行,不過再怎么辛苦,心里頭總還是高興的,不似現在這般。 但是羅二娘卻不能像羅用那般,教人做豆腐,且不說這門手藝大規模流傳出去以后會如何,單說這么大一個涼州城,家家戶戶做豆腐,做出來的豆腐又該往哪兒賣呢? 想來想去,二娘認為真正能讓這個地方的人掙到錢財的東西,還得是羊絨,這里的羊絨買賣十分興盛,但是很多羊絨都只經過簡單加工甚至都沒有經過任何加工就被販賣到別處去了,除了一些販賣羊絨的商賈,當地百姓并沒有從羊絨買賣的過程中分享到多少利益。 那么,她是不是可以在這里辦一個加工羊絨毛衣褲的作坊呢? · 吃過了晚飯,羅用告別王當等人回到家中,坐在油燈下,又將二娘這一次托人帶過來的信件拿出來看了一遍。 二娘這個人,從前也沒在認字這件事情上花過多少工夫,如今這封信寫得倒是挺像樣,不知道是讓別人幫忙了還是怎樣,總之字跡還是她的字跡。 二娘想在涼州城辦毛衣作坊,寫信過來問羅用的意思,羅用的回信這時候也已經在路上了,就放在那個裝了羊絨被子的麻布口袋里面,因為擔心貨物在行路中遺失,另外又托趙琛幫他傳一個口信。 “羊絨毛衣褲作坊很好,只管放開手腳去經營,若是遇著什么難題,再叫人傳話回來,若是缺錢,只管去趙大郎那里拿?!?/br> 趙大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