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節
“那幾個還不知道要消停呢,是怕別人不知道她們那點子破事還是怎的,下回再看到,你也說說她們,再鬧下去就誰都知道了……罷了,你還是不要說了,見著那些人便躲開些,莫要與她們再有什么牽扯……” 婆媳倆說了沒一會兒,那婦人的男人與兩個兒子也從外頭回來了。 她那兩個兒子一個十三一個十六,也沒什么正經營生,整日就跟他們阿耶一起,在城里頭四處找活做,替那些商賈搬一搬貨物什么的,有時候也出去與人做腳夫。 “趕緊過來吃飯,今日你們阿娘回來得早,這菜都快放涼了?!?/br> 老太太見兒子孫子都回來了,連忙招呼他們吃飯,兩只枯瘦的手掌,直把那碗依舊還帶著幾分熱意的羊rou燉豆腐往他們面前推。 “阿娘你吃這個餅,這餅做得細,好吞咽?!毕眿D拿了一塊自己剛剛從二娘她們那里領來的雜面餅給老人。 雖然他們自家也有雜面餅,但那餅里頭大多都是豆子,還摻了些許麥麩,吃多了脹氣,還劃嗓子,跟羅二娘她們給的這種多半都是用面粉做出來的餅子,自然是沒得比。 一家人吃著飯,婦人見她男人沒有像昨日一樣笑呵呵地從懷中摸出兩三個銅錢來,便知道他們今日應是沒有找到什么好活計了。 中午定也是沒有吃什么,就早上喝下去一碗用雜面rou干熬出來的粥,一直就到現在了。 先前她還沒找到現在這個活計的時候,每天就跟丈夫孩子一起出去外面,知曉那替人搬貨的活計有多累,有得累還好,就怕有時候想累都沒得累,若是接連幾天沒能找到活干,家中很可能就要斷炊了。 不跟他們一起出去的時候,婦人就待在家中與她婆婆一起,守著這個破舊的小院,滿心期待地等著她的丈夫和兒子們從外面回來,刮風下雪的時候,更是憂心忡忡,偏她自己又幫不上什么忙。 雖然現在也是幫不上什么忙,但是只要每天晚上都能捧回來這樣一碗熱騰騰的飯菜,看著他們一人吃上幾口,她心里就很高興了。 “你們那邊現如今如何了?”等到這頓飯吃得差不多的時候,她男人也問了。 “也不如何,就這樣了?!笨茨橇_二娘的態度,好像也沒有打算繼續追究的意思。 “我今日上午在城門口那邊,聽一個十來歲的小子與那些腳夫閑談,言他是那西坡村羅三郎的弟子,還說羅三郎的阿姊來咱這兒了,打算要在這邊開個食鋪呢?!彼腥苏f道。 “阿娘,你說那羅二娘該不會就是那個羅三郎的阿姊?”她一個兒子問道。 “這……”婦人一時也回答不上來。 若說那羅二娘不是西坡村羅三郎的阿姊,她怎么又會做豆腐又會織毛衣,若說她就是羅三郎的阿姊,又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像那樣神仙似的人物,他的jiejie竟然就在自己身邊,就住在他們這條巷子里? “我們剛剛回來的時候,就聽到不少人議論說那羅三郎的阿姊就住在咱們這條巷子里,我看這件事錯不了,阿刁她們這回惹大麻煩了?!蹦菋D人的丈夫說道。 “這,這怎么能……”婦人這時候還有一些想不通,這些日子被自己視作尋常有錢人家小娘子看待的羅二娘,怎的突然就成了羅棺材板兒的阿姊。 在這涼州城中,誰人不知羅三郎,這兩年他們這里的羊絨買賣肥皂買賣是如何興盛起來的,還不是多虧了羅三郎。 涼州百姓也管羅三郎叫棺材板兒,卻并沒有什么不好的意思,在眾人的心目中,羅三郎不畏權貴又神通廣大,也只有棺材板兒這么拉風的名字才能配得上他非同一般的高大形象。 若是果真如外面傳言的那般,那羅二娘便是那塊棺材板兒的阿姊,那么這件事怕就不能善了了。 那羅三郎在眾人心目中,除了不畏權貴神通廣大,還自帶財神屬性,哪個地方的人不希望自己的家鄉能出一個羅三郎,誰人不想讓羅三郎來自己的家鄉待一待?結果阿刁她們那幾個倒好,下手那般快,竟把羅三郎阿姊給偷了。 現如今那幾個還不知死活地在外頭蹦跶呢,殊不知這件事一旦被傳揚出去,整個涼州城可能都不會再有她們的容身之處。 這家人話中的那個在城門口與人閑談的小子,正是田崇虎沒錯,而田崇虎之所以會這么做,自然也是羅二娘的授意。 其實當初剛來涼州城的時候,田崇虎就認為應該把他們這一行人的身份宣揚出去,這樣對將來的食鋪生意也有好處,但羅二娘總覺有幾分羞臊不自在,又不想平白招惹什么麻煩,于是便沒讓他那樣做。 現如今在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以后,她才發現羅用先前積攢下來的名聲和人望究竟有多么地好用,既然好用,她又因何不用。 以羅用這幾年打下來的基礎,她作為羅用的阿姊,根本沒必要因為這些小事與人糾纏,光是把她家那塊棺材板兒的名頭抬出來,就已經很能唬一唬人了。 第163章 落東西 在這涼州城中,做羊絨買賣的人很多,但多是一些大商賈。 畢竟價錢比較高,市場只要稍稍波動些許,就能叫一些原本就沒多少本錢的小商販們叫苦不迭。 羅二娘她們卻并沒有這方面的憂慮,就算一時賣不到好價錢,她們完全可以囤著自己織毛衣用,自己織不完還能找王當他們運回西坡村,就算加上運費,這邊的羊絨價錢依舊要比離石縣當地稍低一些。 早前王當他們抵達涼州城之后,很快就將帶來的那批貨物順利出手,買貨的是幾個西域來的胡商,聽聞有從離石縣西坡村過來的一批好貨,幾人匆匆趕過來,當即就把那一批貨給包圓了,后面來得晚的一些人,自然是連根毛都沒摸著。 王當他們那一行人總共也就在這涼州城中待了沒幾日,稍稍休整過后,又在城中采購了一批羊絨等物,便又啟程往離石縣方向去了。 羅二娘現如今在這涼州城待得久了,又整日與羊絨買賣打交道,便知當初王當他們收購的那一批羊絨的價格是有些偏高的。 待他們下回再過來,倒是可以直接從羅二娘這里拿貨,羅二娘自然不會坑他們,事實上她也沒坑過誰,因為常年與羊絨這東西打交道,她和彭二都是比較懂貨的,收購來的羊絨品質向來不會差,賣出去的東西質量也有保障。 羊絨這個買賣也很有季節性,就拿涼州城當地來說,每年冬末一直到第二年夏季中段,羊絨的價錢都可以算是比較低廉的,等到這個夏天過得差不多了,天氣一天天開始變得涼爽起來了,羊絨的價錢就要開始節節攀升了。 這些日子二娘她們在收購羊絨的時候,也感覺到了價格的浮動,前些日子這羊絨的價錢還有升有降,這幾日已經不怎么再往下降了,隔幾日還要稍微漲一漲。 這一日,羅二娘她們出去收購未加工的羊毛,剛好遇到一個今日剛到涼州城的羊毛販子,賣的是已經做過粗略挑揀的羊絨,瞅著品質也還不錯,就是要價太高,若換了半個月以前,全部挑揀干凈的好羊絨也才這個價而已。 “這價錢算什么高?” 聽二娘她們嫌自己這羊絨價錢太高,那賣羊絨的小販cao著口音濃重的官話,對二娘她們說道:“待到秋季那時候你們再來看,兩倍的價錢都買不著這樣的羊絨?!?/br> “若是果真那般好掙,怎的你還巴巴拿出來賣?”彭二回道。 “我自然是為了拿它們換些現錢,家里都快揭不開鍋了,如何還能等到入秋?!蹦切∝溞χf道。 “那這條街道上來來往往這么多人,怎的不見有人過來買?”彭二也笑道。 “嗨,一看你們就是從外地來的?!蹦切∝溸@就開始忽悠上了:“囤貨在春,賣貨在秋,撿漏就得在這大夏天,這羊絨生意經你們都沒聽說過?還真當咱城里頭那些大商賈現在是不愛買貨呢?他們那是吃不下了,倉庫里都囤得滿滿的,錢袋子都花得空空的,這會兒他們就算想買,也是有心無力了?!?/br> 做這羊絨買賣,講究的就是一個時機,春天那時候個個都在收羊絨,若是出手晚了,錯過了市場最低價,后面很可能就要花更多的本錢在采購上,若是出手得早了,后面再遇著好羊絨,往往也就只有干瞪眼了。 “你若肯降價一成,這些羊絨我便都要了?!毖蚪q的收購價越來越高,二娘心想自己往后還是不要再賣貨了,遇著合適的就買了囤起來,也像涼州城中那些做羊絨買賣的商賈一般。 “哎,那可如何使得?”那小販一臉為難的樣子。 其實可以順利將這一批羊絨出手也是不錯的,但他又想再觀望觀望行情,若是換了別人的話,他便要多掂量掂量,但眼前來找他買羊絨這人,卻是傳言中那個羅二娘,離石縣西坡村羅三郎的阿姊,方才她們兩人往這邊過來的時候,旁邊那些擺攤的就都在說這個事情呢。 所以這時候他心里,這個賣羊絨的小販其實也是比較愿意做這筆買賣的,那羅三郎是個什么樣的人物,若是能與他搭上線,自己往后這買賣的格局,說不定就不會再是眼前這般。 “少了那一成的價錢,你這羊絨比別人家的還是要貴幾分,我瞅你這貨好,便想與你買,你若覺得這價錢不合適,那便罷了?!倍锏挂膊皇莵y還價的。 “罷罷,能賣便賣了吧?!睂Ψ揭菜煽诘溃骸皟晌灰彩亲R貨的,這批貨這價錢,你們買得也是不虧,不瞞兩位說,原本我今日就想出來摸一摸行情,沒成想倒是做成了一筆買賣?!?/br> 做成這一筆買賣,小販心里還是很高興的,價錢也合適,還跟著羅二娘打了一回交到,往后再多多來往幾次,交情慢慢也就有了。 這幾日他們涼州城中不少人,心中都暗暗有些激動期待,都道這財神爺的阿姊已經到他們涼州城了,那么財神爺本尊什么時候會來呢? 財神爺……財神爺這時候正在西坡村挖溝呢,還欠了一屁股債。 不過羅用倒是不著急,自打皇帝送來的那批精鐵到位以后,他心里頭就老安穩了。 看那棺材板兒背著一身債,整天還不慌不忙晃晃悠悠地過著小日子,喬俊林都忍不住要替他著急了。 “你要不要再做幾雙靴子來賣?橫豎等到入秋以后,今年的杜仲葉就又下來了?!边@一日,喬俊林對羅用說道。 “沒剩下多少膠了,留著吧?!绷_用這么回答。 喬俊林原本還想再說什么,想想這到底還是別人家的事,羅用都不急,他急個甚,于是就只是哼哼了兩聲,沒再說什么。 眼瞅著他也要回長安城去了,他們這一行人畢竟還是太學的學生和老師,不可能一直在外逗留,能出來外面游學幾個月,學校方面也已經算是給了他們很大的自由,也不可能無休止地自由下去,該回去還是得回去。 在西坡村的這一段時間,喬俊林不僅學到了許多算術知識,還在教人習字的過程中,收獲了許多敬愛和感激。 雖然每日都不得空閑,但是他的身心在這一段時間中卻得到了很大的放松,甚至還與白以茅等人有了一些往來,這對于他將來在長安城中行走是很有幫助的。 說到白以茅那幾個,他們之所以能接受喬俊林,并且把他當朋友看待,這件事說起來也簡單得很,那就是喬俊林武力值比他們高,無論是騎射還是拳腳,都甩他們一大截,于是他們就覺得喬俊林很厲害,愿意跟他做朋友。 中二少年的世界就是這么的簡單。 喬俊林他們出發那一日,同在許家客舍一起學習的很多人都出來給他們送行。 羅用從他那輛驢車上給喬俊林搬了十幾個不大不小的罐子到陳博士車上,最后又遞了一個布包給喬俊林,看得那些送行的人直呼偏心,像這樣的送行他們也不是頭一回參加了,卻沒有哪一回是見羅用送了東西的,這回倒是大方。 陳博士原本還覺得那十幾個罐子有點占地方,畢竟他那一輛馬車里面原本就已經坐了兩個人,但是很快他就不這么想了。 待到在路上行了兩三日之后,喬俊林便對陳博士說道:“先生,三郎與我說,這些罐子里放的都是吃食,不若我們便開幾罐子吃了吧,也免得放在車里占地方。 陳博士覺得也是這個理,于是這一日在客舍中投宿的時候,他便讓自己的學生去抱了兩個罐子過來。 這罐子瞅著跟那墨水瓶的形狀有幾分相似,不過要大上許多,瞅那個頭,應也能裝個兩三斤的。 一個學生伸手去開蓋子,就跟墨水瓶似得旋轉瓶蓋,結果一旋旋不開,用力旋還是旋不開。 “用刀子挖挖看?!毕惹傲_用也是與他們說過的,這瓶蓋若是擰不開,便用刀子挖一挖。 “莫要挖壞咯?!贝蠡飪褐庇X羅三郎送給他們的應不是什么尋常吃食,若只是腐乳等物,便沒有必要特地用這樣的罐子裝,這罐子若無意外的話,蓋子里頭應也是墊了膠片的,與墨水瓶相似。 喬俊林伸手接過一個瓷罐,用刀子在瓶蓋下面挖了挖,原本也是有些不得要領,胡亂挖了好一會兒,然后偶然間一個使力,在瓶蓋下面稍稍撬了一下,只聽“呲”地一聲輕響,瓶蓋就松了,用手輕輕一旋就旋了下來。 眾人也不需探頭去看,在瓶蓋打開的那一瞬間,他們就都已經聞到了,那里邊裝的是許家客舍的燜羊rou,這大熱的天,兩三日過去,罐子里的羊rou竟然一點都沒有變味,說來也是稀奇。 幾個學生七手八腳又把另外一個罐子打開,這一罐裝的是紅燒小公雞,也是他們在許家客舍經常要點的菜。 陳博士接過那個罐子看了看,又聞了聞,然后從桌面上拿起一雙筷子,夾起一塊罐子里的雞腿rou放到嘴里嘗了嘗,果真一點都沒有走味,就跟一兩個時辰以前剛剛做出來的一般,就是有點涼,熱一熱再吃也行,不過這大夏天的,他們也沒有那么多講究。 師生幾人一起開動,幾下子就把那兩罐子rou吃了個干干凈凈。 這才剛剛離開西坡村沒幾日,他們就開始懷念許家客舍的飯食了,這一路上,不是啃干糧就是在路邊上那些簡陋客舍買些吃的,那些店家的手藝真是不提也罷,還是那羅三郎想得周全??! 吃過了中午飯,眾學生正打算啟程繼續趕路,結果陳博士卻對他們說:“你們先走,我有東西落在西坡村了?!?/br> 眾學生:“……” 第164章 相連 陳博士的那些學生都以為他們先生是為了吃的才要回西坡村,其實真不是。 他就是突然想起來自己出來在外頭待了這么幾個月,眼瞅著馬上就要回長安城了,竟然連一點土特產都沒買。 陳博士他這一回頭,他的那些學生便也都跟著回頭了,口口聲聲說什么不能讓先生自己一個人回去,他們做學生的不放心,結果等到了西坡村,那什么羊rou罐頭雞rou罐頭,他們是一個都沒少買。 這罐頭也是羅用最近剛剛琢磨出來,這個東西只要有合適的容器,做起來其實并不困難。 羅用先前做出來送給陳博士等人的那些罐頭,都是直接從許家客舍買的熟菜,自己拿回家去以后加工加工,將那些rou裝進瓷罐里,然后連rou連罐連蓋一起蒸,等到火候差不多了,再趁熱把蓋子蓋上,只要cao作得當,保證充分殺菌以及不漏氣,這罐頭就算是做成功了。 家里剩下來的那些杜仲膠,羅用打算把它們全部用來做成罐頭瓶,除了rou罐頭,他找機會也想做點水果罐頭。 雖然不放白糖的話,做出來的水果罐頭吃起來就沒有那么甜美可口,但是在眼下這個年代,很多人一年到頭都吃不到幾種水果,只要能嘗到一點其他水果的味道,對于他們來說應該就是一件十分新鮮又美好的事情了。 上回去長安城的時候,羅用在那邊吃了不少桃子和李子,他也曾往空間里頭放了一些,想著等回到西坡村這邊以后,再找機會拿出來給家里這些小孩也嘗嘗。 可是哪里又有那樣的機會呢,成熟的桃子李子這些東西,摘下來以后根本放不了幾日,他們當地不產這些水果,平白又要從哪里變出來,無論他找什么樣的借口,都是說不通的。 喬俊林等人回來這一日,羅用正好在離石縣城中與王家人商談水果罐頭的生產事宜。 剛開始羅用也沒有那么多的杜仲膠可以用來做罐頭瓶子,他提出由自己這邊提供杜仲膠,然后王家人再拿著這些杜仲膠到南方去找一個陶瓷作坊,制造出一批罐頭瓶子,然后從當地收購新鮮水果,做成水果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