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節
然后就有人問羅用,他家這里的豆渣有沒有賣出去的,若是有人要,他們也想把自家攢的那些豆渣賣掉。 對于這個豆渣,羅用一時也沒什么好的解決辦法,他家到現在還攢著許多干豆渣呢,做醬油也根本用不了那么多,再說那干豆渣放得久了,滋味就不如鮮豆渣好。 村子里現在幾乎是家家戶戶都在做豆腐,每日里都會弄出許多豆渣,這么多豆渣究竟要怎么消耗掉,并且讓它們產生經濟效益,這確實也是一個問題。 羅三郎細思片刻,然后對那些村人說道:“不如養些豬吧?!?/br> “養豬?”村人有些猶豫,現如今他們在家里做著豆腐,每日里客來客往,若是在院子里搭個豬圈,定會生出許多污穢和難聞的氣味,必定是要對豆腐買賣產生不好的影響。 在這些村人看來,養豬還不如養羊,養羊多好,只要讓家里的小孩趕著羊群往坡上一放就行了,也比較省事,也沒那么臭。 “三郎你可要養?”村人問羅用道。 “嗯,我要養?!绷_三郎點點頭。 “你打算養多少?”村人又問。 “你們可是要將那豆渣賣于我?”羅三郎笑問。 “三郎若要,隨便折些腐乳大醬便好?!币娝绱苏f,村人也都很高興,此事若成,他們將來家里吃的腐乳大醬,就不必再費錢糧去買了。 “好,以后便用腐乳大醬和你們換豆渣?!绷_三郎也很高興,腐乳大醬這些東西,根本用不了多少本錢。 對羅用來說,雖然羊rou也很不錯,到底不像豬rou那般肥美,在二十一世紀的那會兒,天天吃豬rou,也不覺得有什么,現在穿來這邊,發現這里的人竟然不流行吃豬rou,時日愈久,他就愈發懷念起前世那些用豬rou做的菜肴。 奈何他們這個村子根本沒人養豬,倒有幾家養羊的,過年那些天就有人宰羊,頭一回羅用去晚了,就逮著一條羊大腸,第二回 又有人殺羊,他就早早去那邊等著,然后往家里頭提了一條前腿和小半扇羊肋。 這年頭也不比前世,今天買一塊rou明天買一塊骨頭的,難得有人宰羊,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冬日里可以多買些,一時吃不完也不怕,往屋檐下一掛,第二天就都凍上了。 相對羊rou,豬rou就不太好買,村里頭沒人養豬,買個rou還得去城里,年前羅用剛好在城里幫人盤炕,回來的時候就帶了一大塊,如今也早吃干凈了,連個油星子都沒剩下,之前他們隔三差五就在家里做炸醬面吃,那油消耗起來快得很。 聽聞羅用要收豆渣養豬,村人都很是高興,一個個都樂顛顛地跑去幫他蓋豬圈,那豬圈的位置就選在羅家院子坡下的那一塊平地上,在村路對面不遠處,距離房子稍遠些,也免得把人熏著。 至于那些豬的安全問題,那是不怎么需要擔心的,村人常常讓家里的小孩出去放羊,有時候放著放著,小孩就不知道把羊放哪里去了,大人跑出去找找,也總能找回來,也少聽說有丟羊的。這年頭的民風還是不錯,聽說在別處,也有那山賊水匪,但是在他們這一帶,可是連小偷都很少見。 這豬圈也是搭得簡陋,用木材之類的搭一搭,上頭再弄幾個草片子擋雨,豬欄總共修了四個,羅用打算先養八頭豬,兩兩一欄。 目前這豬圈是簡陋些,因為現在大伙兒每日要做豆腐,本來就比較忙,眼瞅著馬上又要進入春耕,能過來幫他修豬圈已經是很有心了,實在不適合再提更多要求,待到今年秋后,天氣冷了,羅用到時候再看著將這豬圈升級便是。 修好了豬圈,大家又商量起了買豬崽的事,現在他們西坡村的人因著這豆腐生意,跟許多村子的人都有往來,消息也是靈通得很,對于哪里有人養豬,哪個養豬戶家里頭有豬崽,誰誰比較厚道,誰誰比較jian猾,基本上門兒清。 最后買來的那八頭豬崽就很不錯,看著壯實,價錢也實在。八頭豬崽加在一起不便宜,羅用如今手頭上也沒幾個錢,不過好在對方也肯收糧食,糧食這東西,羅用最近倒還真攢了不少,家里賣著腐乳大醬這些東西,許多人都是拿的糧食過來換,每月逢五那三天都要做雞蛋糕賣,也能得來不少糧食。 八頭豬崽,七頭公豬一頭母豬,價錢也是不同,母豬貴公豬賤,羅用這一次大抵都要的公豬,只挑了一頭母的,打算用來留種,一頭母豬能下崽許多年,一窩就能有好幾頭,羅用一時還不打算整太大規模,一頭母豬就夠。 羅三郎此舉,就讓那賣豬人有些看不明白了,從前那些跟他買豬的人,大多挑的母豬,再搭一兩頭公豬用于配種,等這些豬長大了,那些母豬就個個都能下崽,下了豬崽就能賣錢,大豬小豬一起賣,豈不是掙得更多,怎的這羅三郎偏偏就與別個不同? 羅用自然不會告訴他,自己之所以挑公豬,是為了閹割方便,這種事說出來多嚇人。 豬圈修好,豬崽到位,這一日,羅三郎便拿上他家那把菜刀,去了豬圈,之后村人便聽到了那一陣又一陣的豬崽們的慘嚎。 不少村人連忙跑去瞧究竟,結果就看到了羅用提著一把菜刀,將豬圈里那些公豬一頭頭全部閹割的人間慘劇。至于留種的公豬,那是不需要的,到時候臨時趕去跟別人家的公豬配一配,配上了再給個小紅包便是,不必特意再養一頭種豬。 “三郎,你這是作甚?”村人們很是受到了一番驚嚇。 “我曾偶然聽人說起,將這公豬去勢之后再養,不僅長得快,最后所得的豬rou也更為肥美,無那腥臊之味?!?/br> 羅用抬起袖子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人生第一次做這種事,他也很有壓力啊。實在也是沒辦法,這種事他自己不干還能叫誰干,總不能再喊二娘過來。 順手將最后一個蛋蛋放到碗里,起身從豬圈中走了出來,這時候他的雙手已經染滿鮮血,一手提著菜刀,一手端著一碗蛋蛋,那模樣著實有些嚇人,所到之處,人人皆避。 “竟還有如此一說?”村人們這時候大多心情復雜,好奇有之,驚懼有之,感慨有之,沒想到這個看著清清爽爽的少年郎,竟然能下得了這種手。 “便是。聽說有一本農書上曾經提過此法,只是不為世人所知?!绷_三郎走到豬圈外頭,深深吸了一口氣,慢慢呼出,復又對眾人說道:“此物甚補,你們可要?” “我要我要!”眾村人紛紛表示自己需要進補,剛剛那些驚懼害怕的模樣,早已不知被風吹去了哪里。 說起來,這些鄉下漢子哪一個沒宰殺過自家養的公雞母雞,豬羊也是有人殺過,甚至還有些人是從戰場回來的,血腥場面也是見過不少。 但是將活生生的豬崽去勢這種事,他們之前那是想都沒想過,之后每每想起,更是不自覺就想伸手去捂住自身重要部位。 既然是農書上提過的方法,這種事其實也不是不能理解,不就是去勢嘛,剛剛他們也都是圍觀了的,羅三郎手法甚是利落,一邊一刀,將那兩個蛋蛋擠出來再抹把子灰,完事。時間過去幾日,那些豬依舊也是活得好好的。 只是,此事過后,羅棺材板兒的名聲更響,再經過些許時日的發展壯大,便可止小兒夜啼。 第24章 又是一次雙贏 看著自家幾頭小豬都好好地活了下來,羅用也是松了一口氣。 關于這劁豬的方法,他之前也只是在某位老鄉家中吃飯的時候,聽人說起過一次,如今卻要他自己上手去劁豬,心情也是比較忐忑的,下不下得去手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擔心把自家這幾頭豬崽都給劁死了。 結果上手一試,沒想到竟然十分順利,于是他順手就把剩下那幾頭豬也都給劁了,原本想要分成幾批嘗試的計劃也被拋到九霄云外。 果然,他在劁豬這件事上面還是要比畫畫來得有天賦。羅三郎心中如此想道。 說到畫畫,羅用最近還在跟芍藥較勁呢,這兩天又做了一個芍藥花樣的羊毛氈墊子,多少比原先那一個好一點,但也還是不滿意。 “阿兄,該去喂豬啦!”院子外面,羅五郎高聲喊道。 “來了?!绷_用放下毛筆,起身出了屋子,見五郎已經提著一籃子干豆渣站在院子里等他了,背景是一張接一張的草簾子,草簾子上面曬著一小塊一小塊的豆腐渣。 這些豆渣都是這幾天他們從村民那里換來的,一聽說羅用這邊開始收豆渣,村民們就把自家攢下來的那些豆渣一擔子一擔子往這邊挑,換回去那些醬油豆醬腐乳,不僅夠自家吃的,親戚朋友也都送了一些。 院子里曬著的這些,還只是鮮豆渣,羅家后院某個屋子里面,可還堆著許多干豆渣呢。從就這豆渣的數量就可以看出來,他們村的豆腐買賣著實是做得不錯。 “四娘,你在家里看著六郎七娘?!倍镞@時候也挑著兩個木桶從灶房那邊出來。 “哦?!彼哪锊桓什辉傅貞艘宦?,昨天是五郎看家,今天就輪到她了,她也好想和大家一起去喂豬啊…… 原本喂豬應該是個苦活累活,卻被家里這幾個小孩搞得好像郊游一般,說起來也是有些好笑。 這些天天氣都很不錯,接連出了幾天大太陽,外頭那厚厚的積雪漸漸也就化了,坡上還有一些未化盡的小雪堆,看那樣子,應該也是堅持不了多久了。 迎面吹來的風中,還透著幾分冷冽,但已經不像冬日那般幾乎能將人凍到骨子里。當初羅用剛穿來這里的時候,還是初冬時節,轉眼,一個冬天過完,春天已經到了。 二娘徑自挑著水桶到村里擔水去了。 羅用往五郎的籃子里又裝了一些麥皮細糠:“還提得動嗎?” “提得動?!蔽謇裳鲋〔弊拥?。 “行,那你先過去吧?!绷_用伸手拍了拍他的后背,讓五郎先走,他自己還得去背些柴禾,前些天背過去的柴禾已經燒得差不多了,不夠再燒一頓豬食的。 五郎拎著籃子,邁著小短腿就出了院子,麥青豆粒兒汪汪地跟著跑前跑后,四娘站在院門口那邊豆粒兒豆粒兒喊了好幾聲,豆粒兒頭也不回就跑遠了。 “叫你不好好喂,這會兒說話不好使了吧?”羅用見著這一幕,忍不住樂了。 “……”四娘吸吸鼻子,垂著小肩膀回小賣部去了。 羅用背著一棍柴禾到豬圈那邊的時候,見五郎正在往那幾個豬欄里面加秸稈。 這時候的豬圈也不能做成水泥地面方便沖洗,只好往那里邊加秸稈,每天都加一些干秸稈進去,隔段時間徹底清理一次,打掃出來的秸稈和豬糞可以用來肥田。 只要一想起清理豬圈的過程,羅用就忍不住直皺眉頭,在這個沒有像橡膠制品的年代,可是連雙水鞋都沒有,為了不糟蹋布鞋,到時候也只能穿草鞋或者是光腳進去了。 好在這地方原本就有些坡度,羅用當時在修豬圈的時候,就把靠近出口這一邊的位置建在緩坡的高處,豬圈背面在低處,在豬圈背后,羅用還讓人幫著挖了一條水溝,然后豬圈里面的污水就可以自己流到溝里,這樣一來,便可以稍微減少一些打掃豬圈的次數,這溝里的污水,舀起來摻點清水進去,就可以直接擔去澆地了。 羅用放下柴禾,過去和五郎一起往豬欄里頭撒秸稈。 這秸稈表面有一層蠟質的東西,不太好分解,不好直接用來肥田,但如果把他們丟到豬圈里,用豬糞豬尿浸泡一些時日,每日又被里面的豬踩來踏去的,等到再從豬圈里出來的時候,那一層蠟質基本上就已經分解得差不多了,稍微再堆肥漚熟,就是很不錯的肥料。 等他們兄弟兩人往幾個豬欄里都加過一遍秸稈,二娘也挑著一擔水過來了。 幾人就在豬圈旁邊的一個小棚子里燒火煮豬食。開始的時候,村人對他們這種煮豬食的行為表示十分不解,在他們當地,豬都吃的生食,怎的換到羅三郎家,竟然也要像人一樣做飯給它們吃了。 羅用便說那些公豬剛剛被他去了勢,怕會不好養,于是便給它們煮些熱食。 這話一傳出去,不少人便說了,那羅三郎果然還是個心軟的,那些豬看著不是挺好的嘛,少了兩個蛋蛋,照樣也是活蹦亂跳的,那羅三郎竟要像傷患一般把它們照顧起來。 甭管別人怎么說,羅家兄妹幾個,每天都還是要給這些豬崽煮兩頓豬食。 這時候煮著煮著,二娘突然想起什么,跑回家去提了一些干菜過來:“開春了,這些干菜也用不著了,便都給豬吃了吧?!?/br> “行?!绷_用接過干菜,一把把擰碎了丟進鍋里,跟豆渣麥皮那些一起煮。 這些干菜都是去年夏秋時節,二娘領著四娘他們在附近坡山摘回來的。那時候他們合計著,自家那些糧食大約是不夠吃過這個冬天的,多采些野菜回來曬干了,到時候也能填填肚子。 后來羅用醒了,家里做上了豆腐,他們就沒怎么再吃這些干菜,偶爾吃一點,也都撿嫩的吃,全當是配菜,這會兒春天到了,這么多菜也沒什么用處,干脆就拿來養豬吧。 隨著鍋內的熱氣飄出,欄中那幾頭豬崽便哼哼唧唧叫喚起來,一個個地都用腦袋使勁拱著木柵欄,使勁想從里面鉆出來。 八頭豬崽加起來也挺能吃,一大鍋豬食還不夠分,得煮兩鍋。 姐弟幾個在那里煮豬食,不遠處的村路上,偶爾有相熟的村人經過,就會停下來和他們打個招呼,也有干脆走過來和他們說話,順便看看那幾頭豬崽的。 村人都說,眼看就要開春了,他們要趁現在多做一些豆腐賣,等到農忙時節,家里就騰不出人手來做這個了,到時候指不定就得停幾天,可惜是可惜,但地里頭的活計耽誤不得。 農戶人家,耽誤什么也是不肯耽誤種地的,尤其他們村里許多年長者都是從戰亂年間過來的,更是把糧食看得跟命一樣。 羅用他們也得種地,只他到底是從后世穿來的,不像這里的人,把糧食看得那樣重。再說就算他歷史學得不多好,好歹也知道貞觀之治,曉得最近這一二十年一般是不怎么會餓死人的。 羅家先前也有大幾十畝地,只去年那半年時間,已是賣得差不多了,現今便只剩下十來畝,其中五畝種著冬小麥,開春后免不得就要除草澆水施肥,待到五六月份才能有所收成。 另外那幾畝地,羅用打算全部種了粟米,一來他們現在主要的口糧就是粟米白面,二來,交稅的時候,也需上交不少粟米。 至于蔬菜,就在這豬圈旁邊開出幾塊菜地便也夠了,橫豎吃菜是吃不了多少。 “那便不種麻了?那個可也要交稅呢?!倍飸n心道。 “麻就不種了,你就多織幾雙襪子,那錢想來也是不用愁的?!绷_用說道:“往后留意著點,若有便宜又好的布匹,就買來一些放在家里?!?/br> “那便聽你的吧?!辈环N麻不搓麻線,這在他們羅家可是從來沒有過的事,二娘心里總有些沒著沒落的,不過三郎既然這樣說了,那便這樣做吧,自從三郎醒來,家里的日子便一日好過一日,聽他的定是沒有錯。 羅用也知道這時候的農戶承受風險的能力很差,所以那些個吃的穿的,恨不得自己家里都能做出來,這樣一來好歹餓不死凍不死。 只是他們家的勞動力畢竟有限,做了這個事,必定就分不出人手去做那個事,所以就需要有所取舍。 · 地里的雪還未完全化干凈,就有心急的村人開始耕地了,一時間,耕牛也就成了緊俏物。 就在羅用思量著要不要去林家找他姐夫借牛的時候,朔州的趙大郎來了。 那趙琛正月里回到朔州以后,就著手開始搜集羊毛,這陣子見攢得差不多了,就把這些羊毛先運過來,好歹先換一些腐乳回去,也免得他老子整天跟他說這個事情一點都不靠譜。 而被他用來運羊毛的牲口,既不是牛也不是馬,而是一群大毛驢,羅三郎一見著這群毛驢就笑瞇了眼。 “怎的不用牛車拉?”羅三郎笑瞇瞇地伸手摸了摸一頭大毛驢的脖頸,他看了,這群毛驢里頭就數它最壯。 “怕誤了春耕,那些牛都留在家里沒動?!壁w琛他們家也不是光靠販賣牲口,還有一個不小的莊園呢,每年也能產出不少糧食。 “毛驢也是不錯?!绷_三郎真心實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