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節
相較于心里苦悶的新娘子婠娘,瀾娘更心疼年歲最小的婳娘,偏婳娘也是個沒心沒肺的,兩眼晶晶亮的看著正在梳洗打扮的jiejie,只偶爾才會回瀾娘一句。 瀾娘倒是不生氣,她與婳娘差了四歲呢,自問身份地位都更高,又因為從她母親處得了不少的消息,如今看向婳娘的目光里只有同情。 而此時,窗外又傳來催妝聲,終是到了上花轎的時間。 婠娘由著人擺弄,看似乖巧聽話,實則卻已經認命了。她原先并不清楚他們那一房的錢財數額,只以為母親疼惜meimei,想多給meimei留些嫁妝,這才狠心沒管自己。等前個兒被父親狠狠的訓斥一番后,她才明白,原來是家中沒了錢財,她母親當年的嫁妝,其實早在她三姐出嫁時,就已經耗了個七七八八。到她四姐出嫁時,連她父親的私房都被搜刮一空。如今,還能湊出這些銀錢給她添妝,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她本人既想體諒父母,又心疼尚未說親的meimei婳娘??烧娴牡鹊搅顺黾薜恼兆?,她的心中卻只余對未來生活的惶恐。 …… 婠娘一出嫁,嬌嬌的親事就被提上了議程。不過,真正上心的也就是四房這邊,府中其他人是完全不在乎的。 當然,一旦日子定下,其他人的添妝也會緊隨而來。對于嫡女來說,添妝是不算什么,長輩們給的還行,同輩之間多半只是個心意??墒畢s不同,林林總總加在一起,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嬌嬌的好日子尚未確定,倒是婠娘回門了。 據說,前院為姑爺開的席面極為熱鬧,也算是賓主盡歡了,可后宅這邊,連一貫樂呵呵的婳娘都紅了眼圈,三太太更是在婠娘離開后,再度病倒了。 確切的說,是病情加重了,因為她的病一直就沒好過。 等又一日后,秦氏派人喚了嬌嬌去說話。 沒了晨昏定省是能省下不少事兒,不過說個話倒是麻煩了許多。嬌嬌倒是沒想過要偷這個懶,若是寒冬臘月的,早上多睡一會兒是個很吸引人的事兒,可如今是盛夏,即便快要臨近秋日了,天氣依舊很炎熱。這個季節,早起一點兒也不痛苦。 可秦氏仍然堅定的免去了嬌嬌的晨昏定省,明面上是心疼女兒,真正的理由倒也不難猜。 ——誰樂意大清早的剛起來就給自己添堵? 等嬌嬌跟著丫鬟去了秦氏那兒時,意外的發現她親爹也在。 屏退丫鬟后,秦氏開了口:“大姑娘,我同老爺商議過了,本來是打算讓你好歹在府里過個年??晌覀冏聊ブ?,也不差這么個日子,主要是你年歲不小了,魏家大少爺更是,就想著吧……十月里有個很不錯的日子?!?/br> 特地喚嬌嬌過來,其實并不是同她商議,而是告知。 又因為嬌嬌到底跟府中其他待嫁姑娘不一樣,秦氏很擔心她鬧起來害自己失了顏面,因此還是決定探探她的口風。假如嬌嬌真的不愿意,也可以再商量一番,或者是從旁的方面彌補一二。 這是秦氏的想法,當然也是馮老太太的想法,不然光憑她一人,是無論如何也說服不了馮四老爺的。 作為親生父親,馮四老爺還是希望能多留嬌嬌一陣子的,畢竟他這輩子還沒跟嬌嬌一起過過節。偏這個理由又不能說出去,只因整個馮府都以為嬌嬌是外室女,以為前些年馮四老爺過節未歸都是同外室在一起。 思來想去,馮四老爺還是妥協了,橫豎年節不能過,今年的中秋佳節還是能夠在一起過的,或多或少也算是彌補了些許遺憾。 因此,夫妻二人齊齊的看向嬌嬌,等著她開口。 嬌嬌一臉懵逼,愣了一會兒才道:“這事兒難道不是由老爺太太決定的嗎?”她上輩子從說親到出嫁,馮源也沒有詢問過她的意見,最多也就是問她喜歡怎樣的嫁妝,旁的事情都不可能由她做主的。 秦氏明顯松了一口氣:“如此甚好,我就知曉大姑娘是個妥當人?!?/br> 不都說她不靠譜嗎?嬌嬌嚴重懷疑秦氏在說反話,不過她也無所謂,只點了點頭,學著上輩子看過的戲文說道:“但憑老爺太太做主?!?/br> “魏家還是很不錯的?!彼剖潜粙蓩傻膽B度取悅,秦氏笑得愈發和氣了,“想想婠娘那夫家,旁的都好,就是上百年未曾分家,家大業大雖然極好,可妯娌也太多了。本房的十來個,整個府上不得有好幾十位妯娌?” 嬌嬌確實不太清楚婠娘夫家是個什么情況,聽了這話,詫異道:“那不是跟咱們府上差不多?太太您前個兒不是還說人多熱鬧?” 好像是這個理…… 秦氏面上僵了僵,心道這大姑娘還是一如既往的不會說話,嘴上卻說:“娶兒媳跟嫁女兒能一樣?魏家挺好的,你嫁過去直接就是當家少奶奶。至于他們家的生意,老爺差事太忙了,我就支會了你的哥哥們,叫他們多照顧一些?!?/br> 第40章 哥哥多了還有這等好處? 嬌嬌盡管略有些納悶,卻并不懷疑秦氏的話。其實,在她看來,馮府上下皆是好人,姐妹們自是不說了,就連老太太和太太也都相當不錯。只一點,身子骨都差了點兒,脾氣略大了點兒,看著稍微兇了點兒…… 咳咳,不過都是好人,好人。 無差別的給府上所有人都發了一張好人卡后,嬌嬌心里頭還是美滋滋的。她心知秦氏沒理由騙她,既然都這么說了,就代表她那些沒怎么相處的哥哥們確實會在將來盡量幫她的。 好人一生平安。 殊不知,嬌嬌的那些哥哥們也是心里發苦。四房這邊,秦氏和幾個姨太太都不曾生養閨女,可并不代表嬌嬌的這些哥哥們沒閨女??!若是隔房也就罷了,同房所出的,嬌嬌這個當姑姑的若是有個什么閃失,保不準會影響到他們的閨女。 盡管這個可能性比較低,不過嬌嬌的哥哥們還是有志一同的跟秦氏擔保,一定會好好照顧魏家的生意,努力提攜妹夫,不求別的但求他們小夫妻倆恩愛一生百年好合。 當哥哥也是不容易。 這些內情,嬌嬌全然不知,她只老老實實的坐在老爺太太的下首處,一副乖巧聽話的模樣。 秦氏又問了一些事兒,期間馮四老爺也補充了幾句,總得來說都是關于嫁妝的問題。說白了,嬌嬌的親事已定,如今連出嫁的日子都選好了,更改的余地實在是太好了,唯一可以變動的也就是嫁妝了。 嫁妝之于女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婠娘先前之所以鬧騰不休,還不是為了自己的將來著想?尤其在妯娌眾多的家族里,出身夠但是嫁妝不足,叫人看不起是小,別回頭還有人看碟下菜,處處使絆子也是有可能的。 所幸,嬌嬌嫁的是個人口無比簡單的人家,起碼以她的性子能夠過得很輕松。 這天過后,秦氏便派人陸陸續續的往嬌嬌所住的小跨院里送了不少東西。 像家具之類的大件,是遣人喚她過來瞧的,不過更多的小件東西則是抬過去讓她自己看。又因為東西眾多,秦氏額外派了個管事嬤嬤過去幫著記錄,紅底鎏金的嫁妝單子寫了一長溜兒。 得虧婠娘已經嫁出去了,不然還不知道要被氣成什么樣子。這其實也難怪,三房光是嫡女就有六人,庶女就別提了,而四房統共就嬌嬌一個閨女。再就是,單論三太太和四太太,倆人的娘家看似身位地位相差不算大,可別忘了四太太的親娘原是馮氏女,當然不是府城這一房的,可馮家往上幾代皆是巨富,她又是她娘唯一一個親生的女兒,當年的嫁妝也是有幾十萬之巨。 眼下,秦氏沒有親生女兒,又擔心嬌嬌回頭出岔子,哪怕是從指縫里漏出一些,那數目也不少了。 長房嫡女瀾娘倒是不在乎,想也知道,嬌嬌的嫁妝完全不能同她相比。三房的婳娘則是年歲太小,才九歲罷了,又是被父母千嬌萬寵著長大的,同齡的庶女們早已學會了看人眼色,只她還是一派天真嬌憨樣兒。 嫡女們不在意,卻不代表庶女們也能保持平常心。 從秦氏派人陸續送來了嫁妝后,嬌嬌的小跨院里就一直保持著熱鬧。其他幾房的庶女結伴過來找嬌嬌說話,明面上是舍不得jiejie出嫁,實則卻是想瞧瞧四房到底能為這個外室女做出多大的犧牲。 這就是個眼界問題了,隔房姨太太,哪怕是良人出身,那也是沒有陪嫁的。庶女們明著看是主子,實際上每個月也就那么幾兩銀子的月錢,胭脂水粉、四季衣裳倒是都有,可那些又換不了幾個錢的。就連每年公中所發的頭面首飾,那也是有定數的,可以用,出嫁時也可以帶走,那卻不能隨意變賣,只因上頭都是有記號的。 林林總總算在一起,庶女們幾乎沒多少私房錢,畢竟平常打賞下人,或是去大廚房叫幾個額外的菜肴,都是要花錢的。 也幸虧馮家家規森嚴,公中就有專門的嫁妝田,其出產皆是為了她們這些未出閣的姑娘家。哪怕三千兩銀子不被太太們看在眼里,卻叫庶女們極為心動。 偏眼下,不算那些田產鋪子、大件家舍,嬌嬌這邊的嫁妝已超過公中所給,要是盡數算在一起,怕是已逾萬兩之價。 庶女們明著說了些不舍的話語,又忙著恭喜嬌嬌,奉上自己平日里做的一些精巧繡品,待回到了自己的住處后卻忍不住絞著帕子暗暗落淚,直道不公平。 “她一個外室女!四太太也真太抬舉她了!” “聽說四房的堂嫂們也都添了不少妝,不是像咱們這種拿針線表心意的,給的都是首飾?!?/br> “你們都沒察覺嗎?四太太給她方方面面都備下了,唯獨缺了一樣?!?/br> 田產鋪子是大戶人家嫁閨女才會有的陪嫁;家舍擺件則看具體的價值,小門小戶嫁女兒也會陪嫁幾個箱奩;四季衣裳、頭面首飾、壓箱銀等等,全都是齊全的。真要說缺了什么…… “沒有字畫?” 終于有人意識到了什么,眼圈還紅著呢,又笑出了聲來:“四太太也是個妙人,什么都給準備了,獨獨缺字畫?便是不想陪嫁名家字畫,弄幾幅還湊合的裝點門面也成呢。竟是連裝都不裝了?” “她是外室女,嫁的又是商戶人家,要什么字畫!直接給金銀倒是配她的身份?!?/br> 幾個庶女多聊了一會兒,倒是將心中的郁氣出了一多半。嫁妝嘛,除了價值高之外,也得面上好看。她們深以為,四太太秦氏這般做派,就是明著指責嬌嬌上不得臺面。要不然,怎么會連一副字畫都沒有呢? 這還真的是冤枉了秦氏,她有準備的,只是多嘴問了嬌嬌一句,偏嬌嬌兩輩子肚里都沒多少墨汁,當下就道不需要,就連略名貴些的文房四寶也給拒絕了,說是擔不起。 秦氏也不在意這些,想著魏家幾代都是商人,便如了嬌嬌的意,又暗地里支會了兒媳們,讓她們也送些實在禮物,無需送那些裝點門面的物件。 寶刀送英雄,金簪送美人。 就算舍得將一代書圣的字帖送給她,她連上面的字都認不全,那又有什么意義呢? ** 忙忙碌碌間,日子總是過得特別快。 很快,中秋佳節先到了。 而幾乎與之同來的,卻是婠娘夫家的老太爺過世的消息。 越是大戶人家越是講究,像嬌嬌出生的下河村,就算家中長輩過世,基本上都是該干嘛還干嘛的。當然,忌諱肯定是有的,像不能嫁娶,不能貼紅對聯,不能喝酒吃rou。但基本上的外出干活并不受限,畢竟日子還是得過的,足不出戶……喝西北風嗎? 可世家大族卻不是這般的。 隨著婠娘夫家的老太爺過世,已入仕的晚輩們不論如今人在何處,皆紛紛辭官回到祖籍,丁憂三年。 要命的是,他們家的祖籍并非在府城,只是老太爺在此為官罷了。只這般,出嫁不過才月余的婠娘,便隨夫家一眾人,離開府城回了祖籍老家。 馮府這邊,倒是派了人去吊唁,但吊唁這種事情跟女眷無關,一應女眷都只能待在后宅等消息。偏守孝之人不得訪親,及至婠娘離開了府城,三太太也沒能再見她一面。 中秋佳節,本是全家團圓之日,三太太卻再度病情加重。偏遇到過節,還不好請大夫,愣是等節日過后兩日,府里才喚了大夫。 因著不是急病,晚個一兩日差別也不大,大夫照例診了脈開了方子,當然也給了醫囑,便從容離去了。 當大夫的,最怕遇到急癥,但凡有個萬一,極容易被病患家屬遷怒。尤其像馮府這樣的人家,哪怕不是故意使絆子,只要說幾句閑話,就夠他倒霉的了。而像三太太這種,一病就是好幾個月,期間病情反反復復,一會兒好了一會兒又加重了,反而無需太擔心。退一步說,哪怕最終人真的沒了,馮府也不會遷怒于他,只道是命里該有一劫。 而府中,盡管三太太身子骨不爽利,可中秋佳節還是過得熱鬧盡興。 賞月看景,吟詩作對…… 噢,這些都跟嬌嬌沒什么關系。她只記得那夜的月餅花樣眾多且各個美味,桂花酒香醇可口,螃蟹肥美誘人,吃得她喜笑顏開。 因為吃得太高興了,在中秋節過后,她還特地點了螃蟹來吃,唬得丁嬤嬤開口嚇她,說螃蟹寒涼,又道大姑娘即將出嫁,少吃些寒涼之物對身子骨好。 嬌嬌本不在意這些,不過金秋時節,多的是各色美食,她原就不挑食,有好吃的就成。丁嬤嬤雖然沒能嚇唬住她,卻還是成功的拿其他的美味佳肴轉移了她的注意力。 吃著喝著,嬌嬌出嫁前的日子過得不要太高興。 及至針線上人提醒丁嬤嬤:“大姑娘的嫁衣已經做好了,尺寸都是比著上次量的略放寬了一些??梢堑綍r候再穿不上……” 丁嬤嬤回頭就去秦氏跟前告了嬌嬌一狀,很快,嬌嬌就發現日子又難熬了。 所謂難熬也是相對的,秦氏只是不許她再去大廚房點額外的菜,庶女該有的份例菜并不會短了她。另外,也減了一半點心的量,橫豎只要三餐吃飽了,就算不吃點心也餓不死。 嬌嬌不敢跟秦氏硬杠,倒不是怕秦氏生氣,而是怕秦氏學老太太那樣兒,動不動就暈厥過去。 “太太是個好人,我還是乖乖聽話,不氣她了?!眿蓩傻男∨帜樕蠞M滿都是不舍,盤算著冬天的吃食更多,反正到時候她都已經出嫁了,秦氏管不了她了。 想到這里,嬌嬌又喚了霜降來給她量腰身。她可記得她上輩子是胖死的,所以美食要吃,但也不能讓自己太胖了。 簡單的量了一下,嬌嬌很快就安心了。 “我這腰身比丁嬤嬤、張嬤嬤她們苗條多了,一點兒也不胖的?!眿蓩珊軡M意,絲毫不認為自己一個未出閣的大姑娘同已經嫁人生子的嬤嬤比較有什么不對的。 霜降無言以對,只默默的將軟布尺收好了。 ** 過了中秋,又過了九月,待十月到來,離嬌嬌出嫁便沒多少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