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節
對方寫完,抬頭,銳利的目光直逼石詠。 石詠非常無奈地搖了搖頭,小聲說:“我是個學渣!” 那老漢登時一推桌子起身離開。石詠望著他的身影,心里萬分惶恐,難道對不上“38324”,就被判了死刑了? 可是那老漢走的時候沒有將茶壺也帶走,倒給石詠留了一線希望。果然,沒過多久那老漢又轉了回來,手中抓著一張紙,一枝炭筆,來到石詠面前,重新坐下,盯著他看了半晌,突然低頭,在紙上刷刷刷地寫了五個字。石詠看著他寫道: ——“氫氦鋰鈹硼” 石詠幾乎要流淚了,在這樣的學霸面前,他這個學渣顯得實在是太弱了,難怪以人家的水準,人家能煉出煤油、柴油、瀝青出來,他這個渣渣若不是當初僥幸研究過一次從古至今的玻璃材質,他能做出來什么呀! 于是石詠伸手接過炭筆,在對方的文字下面也接了五個字:“我是文科生!”他也不明白這個傅云生為什么這么執著于穿越者碰頭時的這種“儀式感”的。 那老漢瞬間面朝桌面就倒了下去,將石詠嚇了一大跳,細看卻發現這位是將一張面孔深深地埋在了臂彎里,似乎極其無奈。 最后,那老漢終于直起身,伸手拿了炭筆,又在紙張一角抖抖索索寫下:“奇變偶不變”,然后帶著絕望的表情,望著石詠,似乎要連這也不行,他就真的只能“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了。 石詠緊張到額頭微微沁出汗來,他緊緊地盯著這五個字,努力在腦海最深處探索,這樣熟悉的詞句,在他那些被塵封已久的回憶之中似乎隱隱約約的有些回響,勾起了他被數學帶來的恐怖所支配的那一段回憶。 也不曉得過了多久,石詠終于伸出手,接過那枝炭筆,隨后在紙上寫下了,“符號看象限——” 對面那老漢看著他這么額頭冒著汗,一個字一個字地寫完,抬手接過那張紙,往這茶寮一直在燒的風爐里一送,隨后提起茶壺,對石詠比個手勢,讓他隨自己來。石詠迷迷瞪瞪就隨這人去了,路上剛好遇見李壽,李壽趕緊跟著自家大爺,一起往這茶寮背后一間小村落過去。 待進了村,老漢帶著石詠主仆二人進了一個小院。隨即石詠命李壽在院中紫藤架下等候,自己隨那老漢進屋。 進屋之后,老漢卻并未止步,而是隨意打開了一道門,自己在前,舉著一盞煤油燈,領著石詠沿著一條幽暗的走廊徑直往前。這條路并不平坦,始終高高低低的,石詠覺得一會兒在上坡,一會兒在下坡。也不知走了多久,那老漢終于停下腳步,回頭舉著煤油燈照了照石詠,然后嘆了一口氣,道:“小伙子,你這辛辛苦苦地將煤油燈都制出來了,怎么就不想著做個能在手里提的,用起來也方便些?!?/br> 石詠無奈地道:“話是這么說,可是馬燈現在被列為軍需,民間不能生產,因此也銷不到廣州來啊?!?/br> 那老漢聽見這個解釋,就此釋然,嘆了口氣說:“這個時空竟然也有這種設計型號壟斷?!彼f著,伸手一推門,石詠眼前陡然大亮。 他所置身之處不知道距離原來的小村落小院子有多遠了。只見他站在高處,前面兩步之外地面便較他立足之處低了大約五六米。地面平整,上面各種鍋爐、管道、儀器林立,密密麻麻向遠處延伸開去,這竟然是一大片——廠房。 這時候石詠身邊的老漢也隨手將頦下粘著的假胡子摘了去,騰出右手,沖石詠伸過來,口中道:“傅云生?!?/br> 假胡子一摘去,傅云生面貌立即改變了,不過是個五十幾歲的中年人,面上棱角分明,顯得很有性格。 石詠也伸出手,回應道:“石詠!” 兩人雙手緊緊相握。傅云生打量他半天,才忽然問:“你既然是個文科生,又怎么折騰出來的玻璃?” 石詠面對傅云生,非常羞愧地將他的本質工作和當初誤打誤撞制出玻璃的過程說了。傅云生聽說他當時曾經在宮中造辦處與營造司分別任職,驚奇地“咦”了一聲。石詠便點了點頭道:“西華——我在西華那里聽說過前輩您的名字?!?/br> 一聽說西華,傅云生面部的輪廓立即柔和起來,他看看自己的手,低聲笑道:“西華呀……那時也奇,我剛剛到這個時空沒多久,就發覺自己有這種能力,但凡我修起的古建,竟然能與之交談,聊起來還挺有趣。除了西華之外,我還修過——” “地安門!”石詠趕緊接口,心想,那兩位到現在都還記得你呢! 傅云生面上的笑意登時更加明顯,一面領著石詠前往參觀他的“廠房”,一面說:“地安門跟西華門,看著都是端嚴肅穆的城門,誰曾想這性格能這么南轅北轍……” 石詠心想:慚愧,他還沒有什么機會了解地安門究竟是個什么性格。上一回相處,他只是太震撼,太震撼了而已。 “等等……你既然也與我一樣,能與城門交流,怎么,難道是又經過大修了?是不是那木料出的問題?”傅云生突然住腳,石詠猝不及防,險些沒剎住,停下之后趕緊說:“是,是木料的問題,不過在那之后,小修的時候我們又用質量合格的木料又修了一次,應該再撐個幾十年沒問題?!?/br> 沒想到他這話說出來,牽出傅云生長長一串牢sao:“康熙朝就是個千瘡百孔的空殼子,內務府營造司,就這么一點兒的蠅頭小利也有人要貪這錢。所有人的心思都放在這些事兒上,哪兒還有人會有心思搞工程、搞建設、搞發明,生產力怎么能提升,又怎能不被那些資本主義列強遠遠甩在身后?” “自從那次西華門小修之后,我就下了決心,一定要離開京里那個鬼地方。果然來了廣州之后,覺得好多了。我能弄到我需要的材料,也有足夠的學徒愿意跟著我學?!?/br> 石詠心想:難怪當時傅云生修完西華門之后就消失了,內務府的檔案之中再也找不到他的名字,原來是對京里那樣的污濁之地失望了,因此跑到了南邊來。 于是他問:“您的這個廠子平日里開工嗎?” 傅云生點點頭:“當然開工,今兒是休息日,讓小的們都去讀書去了。明日背不出元素周期表的午飯不給吃rou喝湯?!?/br> 石詠:……他是不是也成了反面典型。 “你來了,我自然要找個清清靜靜的地界兒與你說話?!备翟粕忉屃藶槭裁此麊翁暨@一日請石詠來見?!拔覇柲?,你這次過來南方,是不是又要禁海了?” 石詠馬上接口:“正相反,在考慮大開海禁!” “吁!”傅云生登時舒出一口氣,點頭道:“這就好,這就好!以前禁海,沿海船民的日子很不好過,生生將制海權讓給了洋人和倭人。這個雍正皇帝,甭管他這大位怎么來的,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 他隨即帶著石詠參觀了他的“廠房”,只見傅云生這里地表有一個巨大的“儲油罐”,里面盛著從各處進口而來的原油。原油從儲油罐中由管道引至各處煉化用的鍋爐,鍋爐上都安裝著建議的溫度計與壓力計,顯然傅云生的煤油瀝青之類石化產品,就都是在他這里生產出來的。 石詠伸手敲敲那儲油罐的罐身,道:“銅的!用土鑄法在土里挖坑鑄造的?!?/br> 傅云生登時驚奇地道:“咦你這學渣一個,沒想到專業能力竟然還很強?確實是銅的,這里的生鐵質量不過關,土法煉鋼也練不出什么好鋼,干脆用了老祖宗的法子鑄銅?!?/br> 石詠挺起胸脯表示,他是科班出身,研究古代工藝美術的,但凡是老祖宗的法子,就都難不倒他。 傅云生一時帶他參觀了整個廠房,兩人快速交流了一遍各自的實力,議定了短期之內可以取長補短的內容之后,傅云生邀石詠坐下,開口問道:“你一到廣州,我就已經打聽了你的情形,岳父在本地當官,有個媳婦兒,還有個漂亮閨女,我問你,往后,你打算怎么辦?” 石詠老老實實地補充:“還有個兒子……” 他這么答話,傅云生緊緊盯著他,突然嗤的一聲笑,道:“你雖然是個學渣……” 石詠:大哥,拜托別提這茬兒了好不好。 “可是你天真的樣子真的好像當年的我一樣?!?/br> “你是真的打算在這個時空里按部就班地過一輩子,直到老死嗎?” 作者有話要說: 1“奇變偶不變”作為穿越者暗號是晉江作者三角函數的《天道驚鴻》曾用過的,頭一回看到的時候的確勾起回憶滿滿。38324對14122,是銅分別與濃硝酸與濃硫酸反應的反應式計量數。氫氦鋰鈹硼不說了,石詠連這個都忘了真是貽笑大方。作者本身也是個理科渣渣,還曾經特地請教了一位數學學霸,問如果學數學的童鞋穿越了會用什么做暗號。結果那廝回答:隨機過程隨機過,實變函數學十遍…… 學渣作者的下巴掉下來:這都是啥? 第366章 傅云生摘去假須之后, 神采奕奕,眼神銳利。他挺直身軀, 微揚著頭顱, 哪里像是一個五十余歲的中年大叔, 渾身似乎蘊有無限的熱情可以隨時投身事業中去。 可是他的追問, 卻一時令石詠難以招架。捫心自問石詠確實一直逃避了很久,他會一直這樣按部就班地過一輩子,直到老死嗎? 不過, 石詠與傅云生已經通信通了多年, 彼此有所了解,也彼此信任。也因為這個, 他們二人見面之后, 可以百無禁忌,坦誠地交換意見。 “顯見得是沒想好了!”見石詠不答, 傅云生冷笑一聲, “不過這樣難怪, 眼看你到廣州來的這副架勢,顯然是在官場上混得如魚得水,再加上嬌妻幼子, 大約是想在京里那溫柔富貴鄉里舒服著一直到老死吧!” 石詠想了想認真地回答:“目前暫且還能忍受?!?/br> 他沒有理會傅云生言語里的嘲弄, 而是說出了他的真實感受:世道多艱,而他身上擔著責任,有拋不下的甜蜜負擔,所以不可能像傅云生那么灑脫。只是他內心與這個時空依舊有些距離, 不過時時自我調節罷了。 傅云生被石詠噎了一把,無語了片刻,才背轉身,看著他身后的廠房,看著廠房里種種“土法”所制的儀器設備,搖了搖頭,說:“我明白你的意思,你適應得很好,融入得很好,也試圖一點點影響這個時空里的人……我卻做不到。我與你的做法正相反,我在廣州這里,收養了一批家人無力撫養的孩子,從小教起,讓他們能明白我的所思所想,將來能繼承我的衣缽,不僅將眼前這間廠子繼承下去,更將新式的思想和制度能夠繼承下去?!?/br> 他滔滔不絕地將自己最近這十幾年來的經歷一一說出來,同時反反復復地向石詠強調:他最不喜的,就是這個時代的制度。在京里,無數人為了爭權奪利打破頭,在地方上,家族宗法制度則占據了常人生活的巨大空間,最可怕的是老一輩的人們拒絕接受新鮮事物,他當初這間“煉化廠”建立起來的時候曾經生出無數風波,最后才不得不在這偏遠的地方覓得廠址,將廠子建在這隱蔽的、半地下的地方。 “所以我很難想象,你和我一樣是后世來的人,應當一樣無法接受那些尊卑之道、繁文縟節。你竟然能在京里那樣的地方活下去,而且活得很好,甚至風生水起?你究竟是怎樣做到的?”傅云生連連追問。 石詠頓時笑了,自嘲道:“可能因為我以前是個修文物的?所以擱在后世人的眼里,其實也是個老古董?” 傅云生又被他一噎。 石詠又思索片刻,才對傅云生說:“傅前輩,我承認對于你我而言,這個世道看起來太落后、太不如意了,令你往往生出挫敗感,于我其實也一樣?!?/br> 他其實也無數次地感嘆,多少紛爭煩擾,與令人扼腕嘆息的結局,都是眼下這個時代的局限、封建制度的鍋,可是要改變起來,卻絕非是一代人就能看見成果的事?!暗沁@個時代卻讓我看到了一點,雖然時代不同、制度不同,但是人性是相通的?!笔佌f。 人人心底都有善的一面,也都有逐利的本質。石詠最擅長的,就是看到那善的一面,因此他的心里能夠時時感受到安慰,他也善于挖掘那逐利的一面,將其作為推動這個時空里的人一點點往前走的動力。 他將這個意思反反復復地表達了幾遍,傅云生終于點了點頭,說:“你還是比我耐心得多——對,確實是要辯證地看待這個問題?!?/br> 石詠又說:“傅前輩想要讓這個廠子里雇傭的年輕人全盤接受新觀念,同樣也是不能一蹴而就的事。剛才聽您說,這些年輕人雖然是家里無力撫養,但是終究有父母家人,將來也會娶妻生子,將他們與這個社會完全割裂開,由他們來組織新的社會關系,這也是不大現實的,除非……除非,能有這么一個地方,眼下是一張白紙,能夠讓我們著手,直接去開創一個新世界!” 傅云生聽見“新世界”三個字,眼前登時一亮,似乎覺得“英雄所見略同”,想了一回,到底還是沒有把話直接說出來,而是伸手重重拍拍石詠的肩,說:“不如這樣,哪天你有功夫,帶我去見見你如今過著什么樣的生活,我也帶你去見一樣東西。咱們到那時再詳談?!?/br> 石詠登時大喜,點頭道:“好??!” 他隨船帶了三件文物來廣州,正好讓這三件也見見傅云生。于是雙方約定了日子,傅云生獨自前往廣州巡撫的府邸,石詠夫婦也早早準備了,迎接傅云生。 傅云生一旦離開廠子,在人前露面,頦下便粘著白花花的假須,弓著背,手中拄著拐,一派老態龍鐘的樣子。 如英早就聽說丈夫口中的這位“傅前輩”,乃是內務府營造司的前任司官,可也實在沒想到是這樣一副蒼老走路不穩的模樣。她登時看了一眼丈夫,小聲說:“茂行哥該事先給老人家安排一副軟轎才是??!”她忙命人去將傅云生小心翼翼地攙扶進來,又自己去吩咐巡撫府衙的人出去雇一頂軟轎來,在府衙外頭候著。石詠在這邊撓撓頭,心想:傅前輩演技太好,不服不行! 一時石詠帶著安安來拜見“前輩”,傅云生見安安絲毫沒有尋常人家女孩子那樣,矜持或是扭捏,大大方方地過來行禮,抬起頭直接打量自己,心知石詠的確是在按照自己的方式教育孩子。傅云生在懷中摸索了半天,掏出了一只外面鑲著琺瑯瓷的萬花筒,教了安安怎么看著玩兒。安安大喜,趕緊謝過“傅爺爺”,自己捧著那萬花筒去跟母親那兒獻寶去了。 石詠便邀傅云生前往去他自己暫時使用的“會客室”,他從京中千里迢迢背來的三件文物:寶鏡、瓷枕與一捧雪,此刻都在會客室的多寶格上蹲著。 “今日到此一見,我是有些明白你說話的意思了?!备翟粕贿M屋,見再無旁人,便立時挺直了背,不再是那副老態龍鐘的樣子,說話聲也清朗許多?!白鸱蛉说拇_是溫婉心慈,而令嬡也是活潑可愛。有這樣的妻子兒女,我若是你,想必也會眷戀,不愿離開。算起來,我離開咱們那個時空的時候,也有個三歲大的閨女。這么多年過去,她也該是長大成人,組建自己的家庭了,也不知她過得好不好……” 傅云生說著說著,面上流露出傷感,坐在桌邊,以手支頤,默默回憶。 這時候加上三只文物已經炸開了鍋,寶鏡率先發問:“詠哥兒……他,這人說,‘咱們那個時空’,是啥意思?朕明白了,原來你一向能夠未卜先知,對大內秘聞也是如數家珍一樣,這是因為你根本不是這個時代的人!而是……而是來自后世?” 紅娘的瓷枕則震驚了:“這個什么人???詠哥兒,他這話什么意思,什么叫‘不愿離開’?他難道要勸你離開嗎?英姐兒和安安都是你的家人,你離開……能去哪兒呀!” 石詠卻驚訝無比地望著傅云生,因為后者沒有半點反應,依舊面露感傷,默默緬懷。 半晌,傅云生突然省過來,抬頭盯著石詠:“這么看著我做什么?” 石詠:“您難道……難道沒有聽見什么異常的……聲響?” 傅云生一下子悟過來了,隨即抬頭打量這間會客室,道:“不會呀,你抵達這廣州巡撫衙門,不過幾日的功夫。應該沒有機會修葺這里的屋舍,難道是……” 這人聰明至極,反應也極快,目光立即轉向博古架,一眼便先見到那只玉杯一捧雪,登時問:“難道這玉杯是你修起的,所以你可以與玉杯交流?” 石詠點點頭,眼見著傅云生走到博古架跟前,背著手,盯著一捧雪端詳半天,突然一回頭:“它向我打招呼了么?” 石詠:…… 他當真沒想到,這里三件他親手修起的文物,竟然只能與他溝通,而不能與傅云生溝通。那么問題就來了,為什么他就能聽見地安門說話來著的——這不合理??! 面對傅云生的問題,一捧雪突然“哇”的一聲哭了出來:“詠哥兒不要丟下我們呀!” 石詠:這都哪兒跟哪兒? 但是面對傅云生的問題,他只能善意地撒了一個謊:“是,這邊三件文物都是我修復的,所以我總是能聽見他們的聲音。來,傅前輩,來見見武則天武皇的寶鏡,這位是紅娘的瓷枕,這一件是傳奇玉杯‘一捧雪’!” 紅娘的瓷枕在一旁插嘴補充:“源自和氏璧,不朽傳奇……” 一捧雪卻都顧不上這些了,只管放聲哭泣。旁邊武皇的寶鏡實在不耐煩了,突然大聲說:“好,詠哥兒,你們不妨便說說你們的時代,究竟與眼下有什么不同?!?/br> 石詠這邊傳話,對傅云生說:“這三位,是分別來自唐、宋、明的古物,想聽聽咱們那個時空是什么樣子的!” 傅云生想了想,點了點頭。他親手維修了西華門與地安門,因此對古物充滿了敬畏之情,對古物們的要求來者不拒。但是在開口之前,他先壓低了聲音,問:“這里說話穩妥么?” 石詠點點頭:“絕對穩妥!” 他早先聽如英說起過清虛觀里的“竊聽”裝置,因此在使用這間會客室前就仔仔細細地檢查過一遍,確認沒有“聽管”,四周也沒有死角可以藏人或是讓人偷聽的。所以他才敢將各件文物放在這里。 于是傅云生當真與石詠討論起這三百年來的差別,以及他在這個時空里所見的種種現狀——傅云生說得情緒激蕩無比,乃是他明明看見這個社會有各種機會往更進一步發展,卻始終因為種種的原因停滯不前,急性子的傅云生,忍不住便會拍桌子罵天罵地罵神仙。石詠好不容易冷靜相勸,才令這位的情緒平復。 一番話講下來,架上蹲著的三件文物全部鴉雀無聲,一個字都說不出。 “對了,石詠,我今日到你這里來,是要邀你去一個地方看一看。我有一個想法,現在已經付諸行動,但是真要能實施還有個幾年?!备翟粕f。 “詠哥兒,隨他去看一看吧!”寶鏡悠悠地長嘆一聲,“你們剛才說的,太過驚人,朕……朕也得好好想想才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