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節
然而石詠卻知道二伯慶德為人極其熱衷,三堂妹的婚事,最好能為他這位當岳丈的帶來點實打實的好處才行。所以慶德整天在外走動,只怕也是在打聽宗室里各家子弟的情形,回頭往宮中遞話的時候,也好有的放矢。 石詠顧不上伯爵府的事兒,他約了薛蟠和賈璉,他們臭皮匠三人組一起上金魚胡同去,到十三阿哥家拜年。 十三阿哥去年十月腿疾驟發,極為痛苦。賈璉以他們三人的名義送了些民間淘換的方子并藥物過去,十三阿哥休養了兩個月之后,腿疾終于好轉,漸漸能夠下炕自行走動了,這次見到三人,十三阿哥自然連連稱謝不迭。 十三阿哥的形貌氣色落在石詠眼中,比他兩年前頭回上門送那對甜白釉對碗的時候更要憔悴幾分。只是如今他已經沉靜了許多,精神也比當初最頹喪最痛苦的那段時間略好些。 當初在十三阿哥生辰時上門“陷害”他的兄長,一轉臉就落了個比他還要凄慘的境地,十三阿哥卻無法幸災樂禍,唯有心生悲涼。這種心境,在與石詠他們交談的過程中也能反映一二。 石詠等三人上金魚胡同,其實也有些生意上的事想要請十三阿哥示下,是關于“玻璃”的。 然而石詠剛起了個頭,十三阿哥府上的管事便來到外書房,湊至十三阿哥耳邊說了些什么。 十三阿哥一怔,連忙對石詠他們笑道:“真是對不住,府里還有些內務要我處理。要不你們哥兒仨后兒個再來一趟,這‘玻璃’的事兒,我也正想與你們說道說道?!?/br> 石詠他們三人連忙都說無妨,改日再來也是可以的,隨即起身告辭。 十三阿哥卻單獨叫住了石詠,說:“爺記得,你還有個弟弟?上次福晉在海淀險些中暑,也是你弟弟一直伴著的?” 石詠點點頭,解釋了小弟石喻乃是他的堂弟,其生父是二叔石宏武。 “石宏武啊,爺當初帶過一陣正白旗的兵,你叔叔爺想必也是帶過的?!笔⒏缯f話時陷入遐思,沉默了好一會兒,才記起石詠還留在外書房里,便說:“這么著,你明兒帶令弟到敝府來作客。石宏武的子弟,讓爺也見見。就這么說定了!” 十三阿哥提起當年帶兵之事,雙眉一斂,面上自然而然地透著英氣。令石詠忍不住聯想,當年那位“拼命十三郎”,該是何等的神勇英武。 第二天石詠便應胤祥的要求,將弟弟石喻帶到了金魚胡同。如今石喻已經滿八歲將近九歲了。石詠覺得,也是時候帶弟弟出來歷練一下,體驗一下人情往來的滋味了。 到了金魚胡同,管事恭恭敬敬地將石詠與石喻帶進了十三阿哥的外書房。 石喻一直在姜夫子的學塾念書,后來有時常到正白旗旗署與旗里的子弟們相見,見了生人一點兒都不怵,只管規規矩矩地向十三阿哥叩頭行禮。他這年紀,正是格外招人疼的時候,十三阿哥一見了就稀罕得不行,這還沒說上幾句話,就說要帶石喻去內院見一見十三福晉。 于是,十三阿哥帶著石喻往內院過去。石詠早先向弟弟提起過十三阿哥的腿疾,石喻這時候就高高舉起雙臂,作勢扶住十三阿哥的胳臂。盡管他的身量與十三阿哥還差了老大一截,然而這乖巧的小模樣實在是可人疼,十三阿哥這一路引著人去內院,一路笑開了花,似乎在想象他府上的三阿哥四阿哥長大了也是這樣的孝順模樣。 石詠則獨自一人在十三阿哥府的外書房里默默等候。 在他候著的時候,十三阿哥府有管事進來,向他打過招呼以后開始收拾十三阿哥那一張花梨木的書桌,給筆洗水丞中倒上清水,又鋪上幾張熟宣。 石詠認得這名管事,知道姓張,便打了聲招呼問:“張管事,是十三爺要用書房么?” 張管事沖他笑笑,沒吱聲,隨即退了出去。 石詠見了張管事的笑容,免不了又覺出一種,有人挖了坑給他跳的感覺??墒沁@是十三阿哥府,他又有何坑可跳? 張管事退出去不久,石詠便聽背后有人咳嗽兩聲。 待他轉過身,認出來人,再不敢怠慢,趕緊上前打了個千兒,道:“雍親王大安!” 他一面請安,一面腹誹,為什么弟弟石喻小朋友可以去內院見女眷、拿紅包,而自己就得在外書房拜見這個總叫人心驚膽戰的四阿哥。 來人沉著一張萬年堅冰臉,淡淡地開口:“現在行禮倒是利落了?” 石詠腦后俱是汗,他想起當初剛剛“穿”過來,頭次見這位雍親王的時候,他差點兒作了個揖的情形——很明顯,對方也從未忘記過此事。 這時候石詠只能老老實實地回答:“卑職當差當了一年半,如今自是感激王爺當年教導之恩?!?/br> 他答得甚是圓滑得體,一方面是說,我已經當差當了這么久了,自然不是當初那個什么都不懂的毛頭小伙子;另一方面也說得很好聽,若是沒有當初雍親王的教導,當差這一年半也絕不會這么順逐。 這番馬屁拍得雍親王心里十分安慰,心想這小子倒是不忘恩義的。當下他略略點了點下巴,便道:“聽說你的字寫得不錯?” 石詠瞪眼:他自己都沒聽說過這個??! 然而石詠卻對自己那一手書法極為自信,早在他投身文物修復的工作之前,石詠就已經習練了多年的書法;后來參加工作了,更是覺得早年間打下的基礎他受用不盡。加上石詠接觸過的,與書法相關的文物非常多,如今石詠的書法不一定能比得上那些大家,但是他功底深厚,加上見識廣博,寫出來的字,旁人一望便知是好字。 于是石詠并不怎么謙虛地回答:“王爺謬贊了?!?/br> 雍親王對他這種并不怎么謙虛的態度略有些不滿,輕哼了一聲,道:“寫幾個字來看看?!?/br> 石詠:原來這些筆墨之類都是給他準備的呀! 他早先都沒有謙虛,這時候更加不便推讓,當即上前,挽起袖子,先取了那條曹素功墨,在硯臺里慢慢研出墨汁,然后再選了一枝大小粗細合適的湖筆,蘸飽了墨,便垂手等候雍親王吩咐。 “寫幾個……真字來看看?!?/br> 石詠一聽便知這位未來的雍正皇帝乃是書法的行家?!罢孀帧?,又叫“真書”,是早期的楷書,一般認為它是漢字發展史上的正體,是“楷?!?,因此一直流傳至今。被并稱“鐘王”的鐘繇王羲之,都對其發展有重大貢獻。然而這“真字”又不同于如今的隸書或是楷書,而是楷中帶隸,方正凝重。 石詠一凝神,筆下刷刷一動,立即寫下兩行字,放下筆,略略將墨跡吹干,方才遞至雍親王手中。 雍親王看了,不置可否,隨便道:“再寫幾個蠅頭楷來看看?!?/br> 這話一說出口,雍親王就只管盯著石詠,看他換不換筆。 石詠聽了,只握著方才那枝竹筆,繼續去硯臺里飽蘸了墨汁,然后再度提筆。這一回,他是靜氣凝神,拋去心中全部雜念,然后穩穩地下筆,那枝粗大的湖筆一點細細的筆尖落在紙面上,寫出來的則是一個個細細的蠅頭小楷。 雍親王在一旁暗暗點頭,知道此人是真的“懂”蠅頭小楷的寫法。 不少人都以為“小楷”就要以小筆來寫,其實真正懂書的人都是用大筆懸腕,這樣字體的間架結構方顯勻整開闊。 石詠全神貫注,寫了一行蠅頭小楷之后,背心已經微微出汗。他只聽雍親王冷漠地說了一聲:“可以了?!彼欧畔鹿P,恭敬托了剛剛書寫的那一張“墨寶”,交予雍親王。 雍親王又“指點”石詠寫了一幅行書、一幅隸書、一幅魏碑,當他再度提出要石詠寫一幅草書的時候,石詠伸衣袖拭了拭額頭上的薄汗,他的內心已經開始拒絕了。 “四哥,”恰在這時,十三阿哥帶著石喻來到外書房,替石詠解圍來了。 說來也奇,雍親王一張萬年冰山臉,一見到石喻小朋友小心翼翼地扶著十三阿哥出現,那張臉瞬間便融化了,帶上了難得的溫情,點點頭,說:“好,好孩子!”說著解下了腰間陪著的荷包和扇套,送給石喻做見面禮。 石喻恭恭敬敬地受了,用清脆的童音給雍親王請了一句安,這一瞬間,雍親王竟似有些恍惚。 石詠后來才知道,雍親王的嫡長子弘暉,病逝的時候也是八歲,與現在石喻的年紀相差仿佛,于是雍親王恍惚之間難免“代入”,見到石喻,便有一剎那的晃神。 十三阿哥當然知道四哥的心事,連忙笑著打岔:“四哥,你猜怎么著?弟弟剛才問過喻哥兒了,他小小年紀,一手好字,俱是茂行所教?!?/br> 雍親王從恍惚之中清醒過來,已經恢復了冰山臉,點了點頭,隨意地說:“知道了!” 他面對十三阿哥與石家兄弟,卻好似無話可說,于是隨口一句:“我府里還有些俗務,不耽擱十三弟,先回府了?!?/br> 除此之外,這位親王殿下一句話未留,轉身便走。石詠望著十三阿哥書桌上,自己早先寫下的那幾幅字,不免眼角直抽:這位……難道是太無聊了,來消遣自己的? 十三阿哥則微笑著扶著書桌,慢慢挪到桌子跟前坐下,伸手拿起石詠剛才寫下的幾幅字,微笑著說:“說實話,茂行的字,還是我薦給四哥的……” 石詠在幫十三阿哥張羅自鳴鐘生意的時候,少不了過問賬目,寫些企劃書,甚至準備準備京里世家大戶的名單之類。賈璉與薛蟠兩個不擅長寫字,所以紙面上的功夫就都交給了石詠,而石詠也自任勞任怨地承擔了。 可難道就是因為這一手字,十三阿哥就將石詠薦給了兄長。石詠有些納悶:他畢竟在內務府擔著差事,十三阿哥薦他,難道是想要他換個地方當差么? 十三阿哥卻接著對石詠說:“……是想請你給四阿哥啟蒙,教他寫字?!?/br> 石詠瞪眼:啥? 四阿哥,難道不就是剛才走出去的哪一位?哪里還需要人教他寫字?再說了,就算是真的要教,也該是那些飽學宿儒,不可能是他這么個還未及弱冠的年輕人。 十三阿哥見他一副癡怔了的模樣,敲著書桌桌面輕笑著道:“不是我們家的四阿哥!” 十三阿哥府上的四阿哥,是如今要滿兩歲生日的弘晈。 “是四哥府上的四阿哥,弘歷,今年虛五歲了,正找人開蒙。四哥總覺得三阿哥弘時的書法啟蒙時沒教好,年紀一長再改起來就很費勁,所以想找個妥當的人專門指點指點四阿哥,教他寫字,只是個啟蒙,算是師傅領進門,修行看個人?!?/br> 石詠登時脖頸一僵:他萬萬沒想到,下一任皇帝竟然動了這個心思,想要他教下下一任皇帝寫字? 話說,身為一名文物研究員,以及古代書畫美術的愛好者,石詠最討厭這世上某個人的字。 無數字畫的名家之作,落到這人的手上,都難以逃脫此人的“毒手”,但凡有留白處都被這人自以為是地題上了滿滿當當的題字,蓋上名章,越是名家名作就越是如此。幾乎可以說,無數書畫史上的珍寶,都多少被此人不由分說給禍禍了。 十三阿哥溫和地望著石詠:“怎么了,茂行?這也只是我隨口說說,你若是心里不愿,盡管告訴我,不必強求,四哥與我這里,都是無妨的?!?/br> 接著十三阿哥便吃驚地望著石詠,見他咬著牙說:“愿,我再愿意不過了!教,這位‘四阿哥’我一定得教?!?/br> 第128章 石詠所不知道的是, 主動提出想請石詠教小四阿哥弘歷習字的,卻不是四阿哥胤禛, 而是弘歷生母, 雍親王府的庶福晉鈕鈷祿氏。 鈕鈷祿氏是四品典儀官凌柱之女, 凌柱官位不顯, 鈕鈷祿氏因此也份位不高,生下四阿哥之后四五年,都只在庶福晉的位置上待著。 年節之時, 各家各戶的女眷有機會走動往來, 東家長西家短地說起不少八卦。偏巧永順胡同伯爵府的老太太富察氏是鈕鈷祿氏家的表姨太太,老太太的幺妹又嫁入鈕鈷祿家, 是鈕鈷祿氏的伯娘。兩家剛好走動時遇上了。 富察氏老太太愛顯擺, 家里的子弟從富安到訥蘇一一都顯擺夠了,又顯擺起隔壁的小侄孫石喻, 夸這孩子家教極好, 尤其是小小年紀, 就寫得一手好字,不僅師父夸,正白旗旗署里好多人都稀罕這孩子的字, 過年之前都去石家討喻哥兒寫的春聯呢。 正所謂,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鈕鈷祿氏一聽這話就上了心。 如今雍親王府幾個女人,福晉烏拉那拉氏所出的嫡長子弘暉早夭,因此雍親王沒有嫡子, 往下便是側福晉李氏所出的二阿哥弘昀、三阿哥弘時,兩個阿哥就只有三阿哥站住了,如今已經十一歲。此外,庶福晉鈕鈷祿氏所出的四阿哥弘歷五歲,庶福晉耿氏所出的五阿哥弘晝四歲。府里最得寵的側福晉年氏去歲剛得了個小格格,膝下還未曾有子。 鈕鈷祿氏曾聽福晉說起,三阿哥弘時雖然年紀不大,但已顯出性子跳脫,為雍親王所不喜。此外還有一樁,弘時已經進學,可是那一手字總是歪歪扭扭的,每次寫完功課,都被師父嫌棄,更不要說嚴格至極的阿瑪胤禛了。 于是鈕鈷祿氏便尋思著,給四阿哥弘歷尋個開蒙的師父,專教寫字,趁弘歷年紀還小的時候將基礎都打好了,免得將來受累。此外習練書法修心養性,鈕鈷祿氏也想讓兒子能磨一磨性子。 待聽說石家的小哥兒字寫得很不錯,鈕鈷祿氏突然想起來,石喻她是在海淀莊子上住的時候見過的,確實是個伶俐的小哥兒。當時她還問過這石喻在哪里念書之類,所以知道這喻哥兒的一手好字全是其兄石詠教出來的。 鈕鈷祿氏尋了個機會向福晉烏拉那拉氏提了提。烏拉那拉氏自己沒有嫡子,自然樂意后院一碗水端平,便將這話轉告了四阿哥胤禛。 胤禛初時對此并不在意,但是他聽十三、十六都說過,石詠此人乃是一名福將,加之確有從忠勇伯府傳出來的消息,說石詠的弟弟喻哥兒,在同齡的孩子中顯得尤其懂事,書讀得好,又寫得一手好字。 于是才有了十三阿哥邀石詠帶弟弟過府,四阿哥親自考校石詠的書法這回事兒。 當晚四阿哥胤禛回到雍親王府。鈕鈷祿氏早已在福晉那里候著,等候她們家爺們的消息。于是乎胤禛剛回府的時候便有兩撥人來請,一邊說是福晉和庶福晉在正房相候,一邊說是年側福晉那邊的院子準備了白rou鍋子,想給爺去去寒氣兒。 胤禛登時記起,早先四川巡撫年羹堯命人進京,除了給王府送了豐厚的年禮之外,也給meimei年氏送來了不少體己。年側福晉在這府里簡直是個財主,關起門來過日子過得那叫一個滋潤,福晉烏拉那拉氏也未必有她有錢。 可誰叫年氏有個好哥哥?人家哥哥給meimei送來的體己,誰還能指摘不成? 胤禛想著如今西邊的情形看著越來越緊張,看著皇父的布置,這年羹堯幾年內必將更進一步,自己也少不得倚重年羹堯的力量。再者,年羹堯從四川那里送來了不少香料,年氏院子里做出來的鍋子確是滋味不同。 這位雍親王胃袋里空落落的,便選了去年氏院子里,同時不忘了命人轉告福晉和鈕鈷祿氏,說是他已經都說妥了,過一兩日就會安排石詠來教四阿哥習字。 年氏順利請走雍親王,心里自然得意。但是聽下面人轉述了雍親王的吩咐,年氏也頗好奇:感情福晉與鈕鈷祿氏特地相候,就是為了“石詠”這么個人物。 因有她哥哥在,年氏可不是兩眼一抹黑的內宅婦人。她當即命人去暗中打聽石詠此人,心想,總要做到知己知彼,百戰方能不殆。 其實石詠當初教弟弟石喻習字,并沒費太多功夫。他只是先教弟弟將站姿坐姿擺正,握筆的姿勢拿對,同時用“精神激勵法”鼓勵弟弟盡可能地集中精神習字。 這第一步達成之后,他再教弟弟字體的間架結構,借“永字八法”練習漢字的筆畫,然后讓他自行臨帖,漸漸地石喻的字就開始寫得很像樣了。 不過,石詠教弟弟的時候,還是耍了點兒小“花招”,他讓石喻專門練了幾種“體”,每種體只練十幾個字,或是一首詩,或是一對聯句之類的。以后但凡有人要石喻“表演”,石喻能夠柳體顏體歐體換著來,旁人見了,自然大加驚嘆,以為他小小年紀,卻深諳書法之道。 然而這種“花招”,對于教四阿哥府上的四阿哥來說,卻沒有必要。 石詠早先聽十三阿哥說起過,四阿哥這次請他教弘歷,是認真讓弘歷拜師,盡管石詠只教弘歷書法,兩人依舊有師徒名分。拜師的好處之一,就是在弘歷成為皇帝之前,石詠可以不用向這點兒大的小子行禮,不用打千請安什么的。時人對“尊師重道”非常講究,就算石詠教過弘歷,以后不再教了,兩人之間依舊會有“半師”的名分,石詠依舊可以在這種師徒關系當中沾沾光。 隔了兩天,石詠便正式上門,去雍和宮……不,雍親王府見他的學生,四阿哥弘歷。 上回他來雍親王府,還是幾年前松竹齋的掌柜楊鏡鋅帶他來的。如今他在雍親王府遞上名帖,立即有人將他引到前院一間小書房里,并對他說:“石大人請稍后片刻,四阿哥馬上就到?!?/br> 石詠等了大約小半柱香的功夫,只見一個小阿哥,由一名太監帶著,邁著小方步過來,見到石詠,那名太監在小阿哥耳邊說了句話,小阿哥便抬頭望著他,清亮的童音在書房中響起:“你就是前來教我寫字的師父?” 石詠一臉嚴肅,點點頭說:“是,我姓石,單名一個‘詠’字,你以后可以叫我‘石師父’?!?/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