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節
“我記得太醫說過,出了前三個月,便可以同房了?!?/br> 楚錦瑤簡直崩潰:“太醫什么時候說的?我怎么不知道?!?/br> “我單獨問的,你當然不知道?!?/br> “你怎么會問這種東西,不對,你問了哪位太醫……” . 坤寧宮里,燈火洞明,小齊后盯著眼前這一盞宮燈,不知為何有些出神。 “娘娘?!币粋€嬤嬤上前給小齊后披了暖裘,低聲勸,“天氣越來越冷,娘娘,您鳳體金貴,要保重身體啊?!?/br> “他今日又沒有來?!?/br> “娘娘……” “罷了?!毙↓R后不想再提,她站起身,任由嬤嬤扶著她往寢殿走,皇帝不會來了,她也沒必要等著了。 小齊后在宮人體貼的服侍下躺到床上,由宮女給她拉上被子。外面的燈火暗了,小齊后盯著眼前飛龍舞鳳的帳頂,突然生出nongnong的不甘心。 小齊后不由想到了白日宮人勸她說的話。慢慢地,小齊后的眼神堅定起來,她是皇后,她不能任由這種頹勢繼續下去,她要主動出擊才是。 第116章 帝駕親征 秦沂大清早從暢和園趕回紫禁城,早朝對禮儀要求嚴苛,諸大臣肅容站在承天門外,眼睛卻偷偷朝秦沂這個方向溜來。 秦沂權當不知,他以前住在宮里,能多睡一會不說,四更天時也不必站在宮墻外等。但是現在他卻出現在宮門外,昨天晚上去了哪,無異于公開寫在臉上。 太子身為國本,私自出宮的事可大可小,權看御史要不要揪住發作。但是今日,御史卻沒時間管太子失儀這樁事了。 早朝上又說起北方邊患,正巧這段時間,隱隱有皇帝想要親征的傳言,朝堂上不免又說起這件事。大臣們各執一詞,有人覺得自入秋以來各地鬧災,稅收極差,這樣一來軍備難免跟不上,這種時候若再和瓦剌開戰,消耗太大,若是圣上親征,一來振奮軍心,二來威懾瓦剌,足以讓這些邊蠻膽顫退軍。這個提議有幾分道理,但是更多的臣子卻是極力反對,他們反對的理由非常簡單,圣上乃是真龍天子,身體安康關系到江山社稷,怎么能冒這等風險。 兩方各執一詞,就這樣吵了一個早上,但總體來說還是反對派更多一點?;实劬瓦@樣端坐在漢白玉石階上,也不知道他到底聽清楚多少,臨近散朝時,反對親征的聲音已成壓倒之勢,皇帝并沒有表態,直接宣了散朝。 秦沂也沒有在早朝上說話,他地位特殊,無論贊同哪一方,都容易被有心人扣上帽子,不如什么都不說,哪一隊也不站,將結果全權交給皇帝決斷。 散朝后,皇帝最先走,然后就輪到秦沂。秦沂走在干凈空曠的甬道上,不一會就有臣子從后面追上:“太子殿下?!?/br> “請起,大人不必多禮?!?/br> 彼此寒暄之后,臣子拐彎抹角地打探起秦沂的想法:“殿下,關于親征一事,您有何高見?” 秦沂對此只是疏離地笑了笑:“孤身為兒臣,豈敢揣測圣意?!?/br> 這個臣子碰了一鼻子灰,訕訕笑道:“殿下說的是,是臣無狀了?!?/br> 秦沂是真的沒打算管,但是他內心里卻傾向反對親征的那一派。不過倒不是因為擔心忠誠之類,秦沂覺得皇帝不會走的原因非常簡單,隨軍出征那么累,皇帝會去嗎? 秦沂才不覺得皇帝有這份毅力,更不覺得他會有多少家國責任。親征這種話多半都是皇帝身邊那些太監提出來的,本朝監軍都是太監,監軍的權力甚至比將軍都大,這群大太監想攬權想瘋了,這才極力煽動皇帝,替自己鋪路罷了,秦沂不覺得皇帝會答應這種明擺著吃苦的事。 秦沂想了一會便將這回事拋過,專心去文華殿理政。今天秦沂又不想回東宮了,慈慶宮死氣沉沉的,秦沂幾乎覺得自己在守陵,不如早點處理完這些事情,他直接出宮去暢和園。 但是今日日暮時分,一個太監步履匆匆地走到秦沂身邊,彎腰在秦沂耳邊說了一件事情。 秦沂的臉色rou眼可見地嚴肅起來:“此消息當真?” “我們的人親眼看見的,出不了錯?!?/br> 秦沂不知不覺皺起眉,斂袖走到窗邊,舉目看向天邊壯麗的晚霞。 線人剛才來報,皇后去乾清宮勸皇上,竟然說服皇帝同意親征了。 后宮中所有能被說服的事情,都不過是順水推舟罷了。如果皇帝真的沒有這個心思,別說小齊后,便是內閣、司禮太監、后宮妃嬪輪番上陣,皇帝不想去,就是不想去。 皇帝竟然同意親征,這背后的意味就麻煩了。 秦沂當然知道,他能走到今天,最關鍵的轉折點便是宣德那一戰。 他因為小齊后被發配到邊關,剛開始時確實艱難,他在邊關的地位非常尷尬,身為太子沒有領軍權,而參與指揮軍務那些兵油子也不服他,手下唯獨分到幾百個老弱病殘,不過是裝裝樣子哄著他玩而已。 秦沂什么時候受過這種怠慢,在宮里時人人捧著他,說是呼風喚雨也不為過,可是一眨眼他這個皇太子就因為惹惱皇帝而被發落邊關,別說別人,便是他自己也受不了這個落差。也是因為當時年輕氣盛,秦沂受不了這種無聲的輕視,便瞞著眾人帶兵出去追擊韃靼人,然后他就受傷了,再醒來時他看到一個小姑娘被領入侯府,驚訝又膽怯地打量著周圍的一切。 那可以說是秦沂人生中最艱難也最奇幻的一段時光,不止是外部條件,更是在情感和內心上??墒撬麚芜^來了,所以最折辱人的懲罰成了他踏向權力高峰的第一步路。那時候秦沂十七歲,雖然已經當了七年太子,但是大部分時間都困于宮廷,能發展的勢力不過是太監閹人罷了,他甚至連母族鎮北侯府都指望不上。秦沂射那一箭的時候是真的想弄死那對狗男女,所以他被發配邊疆也是活該。表面上看這是小齊后的大獲全勝,但是同時,秦沂也有機會離開宮廷,接觸到戰爭和軍隊,那才是真正的實權啊。 秦沂身邊的許多能人就在那段時間來到他身邊,后來兩國開戰,戰爭時權力高度集中,是集權的最好時機,秦沂的勢力趁著這個時機飛速膨脹。最高的峰頂永遠只留給最喪心病狂的賭徒,秦沂孤注一擲,帶著三千人出關突襲,后來他賭贏了,宣德一戰成為燕軍反攻雪恥的轉折點,秦沂也因此名聲大盛。在軍中他獲得數不盡的實權和好處,在民間他聲望遠遠超過前幾位帝王長輩,這才叫名利雙收。 隨便還找到了他的太子妃。 后來,秦沂借著大婚的時機光明正大回朝,這次他羽翼豐滿,在朝中也全是一面倒的贊譽,皇帝又是個不愛管事的,這可謂天時地利人和俱全,東宮乘著這股勁壯大,直到發展成現在的龐然大物。事到如今,東宮勢大,已經不是說說而已。 而現在,皇帝也有意親自上陣監戰,這是皇帝有意從軍中集權,還是在試探秦沂?秦沂站在窗前想了許久,直到西方的霞光漸漸暗淡,最后化作一片灰燼,秦沂才轉過身,語氣淡淡地吩咐:“備馬?!?/br> 隨侍的小林子驚訝了一下:“殿下,您還要出去?” 秦沂目光冰冷地掃了小林子一眼,小林子趕緊低頭,同時在心里暗暗罵自己,你是被下了降頭不成,竟然敢質疑太子爺的吩咐? 小林子低眉順眼地跑出去安排出行,等走遠之后,他才敢長長嘆了口氣。太子妃,您什么時候才回來啊,這日子簡直不是人過的。 坤寧宮里,小齊后也剛從乾清宮回來,現在正由人服侍著更衣。 等安置妥當后,小齊后坐在軟塌邊,怡然地掀開茶盞,輕輕吹動騰出來的熱氣。 “娘娘?!彼{玉侍奉在小齊后身邊,此時終于有機會發問,“您為什么要幫劉公公?” 劉公公便是皇帝身邊最得寵的御前大太監,不知為何劉公公突然想帶兵打仗,過一過大將軍的癮,這才極力鼓吹皇帝親征。劉公公這種天子近侍的影響力不容小覷,但即便是他親自出馬,竟然都沒讓皇帝下定主意,劉公公有些慌,這便求到小齊后頭上。 小齊后將茶吹冷了,輕輕呷了口茶,鄙夷地笑了一聲:“本宮哪里是為了幫他,他再受寵也不過一個閹人雜碎罷了,哪里值得本宮和他結盟。不自量力?!?/br> “那您……” “藍玉,你說宮里,真的有什么事是求情求來的嗎?” “奴婢愚鈍,不懂娘娘的意思?!?/br> 小齊后放下茶盞,輕嗤了一聲:“皇上能被本宮勸動,并不是本宮說得好,而是因為他本來就有這個意思?;实弁狭诉@么久,不過是等著別人三勸六請,給他遞臺階罷了。本宮能站在這個位置上,若是看不懂皇上的心,如何能進宮,又如何能盛寵這么多年?” 藍玉這才明白了小齊后這樣做的原因:“所以,娘娘您并不是因為劉公公,而是為了復寵?” 小齊后不太喜歡“復寵”這個詞,不過藍玉是自己身邊的老人,她只是冷哼了一聲,并沒有發作:“這宮里順者昌逆者亡,興衰全看皇上的心意。只有摸準了上意,才能活得好,活得久?;噬纤不帕税?,本宮這次精準地撓到他的癢處,他現在不說,等回來后,必然會大肆封賞,到時候本宮再努力一把,消弭誤會,恢復榮光不過是彈指而已?!?/br> 這段話里的信息非??植?,便是藍玉這種掌事姑姑也不敢聽?;噬鲜钦纨執熳?,九五之尊,他慌什么呢? 這就是禁忌了,如今整個宮廷朝野無人敢提。能讓一國之君產生危機感的,唯有儲君啊。 朝堂上反對親征呈一面倒,可是這都建立在皇帝不曾表態的基礎上?;屎笥H自勸告仿佛在皇帝心里的秤桿上加了最后一個砝碼,皇上終于下定決心,親自隨軍,出征北蠻。 朝臣們第二日知道這件事后,幾個有分量的老臣輪番上前勸告,但都收效甚微,這下朝堂上的老狐貍小狐貍們都摸清楚了,皇上自個兒愿意,皇后也向著皇帝。天底下最尊貴的兩個人都同意了,誰還這樣沒腦子沒眼力,跟帝后作對呢。 皇帝一言九鼎,他金口一開,這件事便化成鐵水鑄成鐵釘,再沒有回圜的道理。很快,皇帝親征的消息便從朝堂傳到市井,民間聽說圣上親征都興奮不已,皇帝那差得可憐的風評也飛速轉成正面。 暢和園里,楚錦瑤和楚錦嫻也在談這件事。楚錦嫻問:“聽說皇上親征已成定局,不知道什么時候走,你還能在這里住著嗎?” 楚錦瑤也搖頭:“親征不是小事,禮部兵部還有許多事情要安排呢,但估計少不了各種典禮。唉,估計我也就清靜這幾天了,等宮里典禮一開始,我便得回去了?!?/br> 說這句話的時候,楚錦瑤也沒料到自己竟然自作多情了。沒過兩天,秦沂早早便來了暢和園,楚錦瑤習以為常地上前幫他暖手:“天氣越來越冷了,你明日還要去上朝,就這么一晚上的時間,何必冒著冷風跑這么遠?” 秦沂笑容里帶著些莫名的味道:“明日不需要上朝了?!?/br> 楚錦瑤腦子慢了半拍:“你說什么?又不到正月,怎么就不需要上朝了?” “真的不用了?!鼻匾市Φ念H有些真情實感,他難得露出這樣贊同的神色,“皇上已經帶領著五軍營和神機營出征,朝中無主,自然就不需要上朝了?!?/br> 楚錦瑤足足愣了好久:“就這樣走了?” 皇帝親征不應該是很大的事情嗎,竟然這就走了?她這個太子妃甚至什么都不知道。 第117章 邊關驚變 皇上親征竟然已經走了,而楚錦瑤這個做太子妃的甚至都不知道。楚錦瑤又驚又嚇,要不是秦沂今晚過來,楚錦瑤幾乎以為自己被廢了,現在是幽禁在暢和園。 秦沂的神態卻非常怡然,可以看出,不用上早朝,他是真的開心。秦沂突然發現楚錦瑤的眼神不對勁,挑眉問:“怎么了,你這是什么眼神?” 楚錦瑤心里百味陳雜,她搖搖頭,說:“沒什么,就是覺得很驚訝。我本以為,親征這么大的事,至少會有一個出征儀式,沒想到我這個太子妃就和外人一樣,什么都不知道?!?/br> “什么外人?!鼻匾拾櫭?,輕輕敲了敲楚錦瑤的額頭,“又一個人亂想?!?/br> 懷孕的女子多愁善感,心情說變就變,楚錦瑤也知道是自己想太多,可是她控制不住。一個人住在幾乎與世隔絕的地方,隔好幾天才能看到秦沂一面,楚錦瑤本能地感到不安和慌張。 “殿下?!背\瑤說,“我想回宮了?!?/br> 秦沂的臉色微微一凝:“為什么突然想起回來?是不是這里有人惹你不開心了?” “沒有?!背\瑤停了一會,才極低極低地說,“這里什么都好,可是沒有你。我不想再在這里住著了?!?/br> 秦沂驚訝,瞳孔也不受控地縮了縮,他以為是外面這些人打擾到楚錦瑤養胎,他著實沒想到,竟然是這個理由。 如果說從前秦沂還對天生一對這類話嗤之以鼻,但是現在秦沂信了,天底下真的有一個人,仿佛天生就是來克制他的。 三年前秦沂沒忍住楚錦瑤的眼淚,破天荒地違背自己的原則,硬邦邦地讓她別哭了,這一開口就再也回不了頭,現在秦沂聽到楚錦瑤又低又軟地說“這里什么都好,可是沒有你”,表面鎮定自若,可是心里已經兵退千里,潰不成軍。 “好?!鼻匾虱h住楚錦瑤,將她擁在胸口,那是離他心臟最近的地方,最安全,但也最致命,“你想回來就回來吧,我將宮里收拾好,很快就來接你?!?/br> 楚錦瑤知道秦沂的這個“收拾好”并不只是收拾好慈慶宮,更多的,是收拾宮里那些不安分的人。 皇帝剛剛離京,秦沂被留下監國,楚錦瑤也不知道在這個關頭大動干戈是不是好事,可是秦沂這樣說,楚錦瑤就放下心,全心全意地等著他。 可能是因為懷孕,也可能是成婚這一年來她越來越得寸進尺,楚錦瑤深深覺得自己腦子都要廢了。大凡遇到問題,楚錦瑤第一反應便是,去找秦沂。 自從和秦沂約定好回宮后,楚錦瑤的心情突然變好,不光笑容多了,就連每日吃飯都能多吃半碗。 楚錦嫻還很奇怪:“你這是怎么了,突然變得精神起來?!?/br> “沒什么,就是覺得像前段時間那樣整日自己悶著不好,我現在不是一個人,要開朗些才好?!?/br> 楚錦嫻想到這段時間外面的變化,以為是皇帝離京,太子名正言順監國,楚錦瑤為太子高興,這才興致這樣好。楚錦嫻對于朝政都是一帶而過,她只是隨口感嘆了一句:“皇上這次親征走的真快,我都沒反應過來,他便帶著人走了?!?/br> “可不是么?!背\瑤也深以為然,皇帝出行該是多么大的事情,這樣迅速的讓人沒有真實感,但是隨行之人藏龍臥虎,這些大人總不會干沒譜的事,楚錦瑤想了想,說,“出征不同于祭天,兵貴神速,或許這便是軍旅中的常例吧。再說隨行之中能人甚眾,隨軍的大人們比我們懂多了?!?/br> “也是?!背\嫻點頭,“聽說許多王孫公侯伴架,這種露臉的事,難怪京城里各家都爭著去??峙禄貋砗?,又要有新的權貴崛起了?!?/br> 這是確實?;实蹘Я巳f精銳大軍,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就是一場鍍金的戰役,自古戰場就是拼功勛搏前程的地方,更何況這次軍中還有皇帝,若是立了戰功,得到皇帝的注意,這就是一鳴驚人的大好時機。所以這次出征時,京城許多勛貴人家拼命往隊伍中塞自家子弟,一反曾經推諉之態。這種情形對東宮其實不太有利,在已經平衡的棋局上再出現幾個新崛起的、由皇帝提拔起來的新秀,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講,對太子一系都不是好事。 楚錦瑤看得分明,避而不言。反正長興侯沒有隨軍一起去,既然和自家人無關,楚錦瑤就只當看熱鬧了。 說來慚愧,楚錦瑤身為勛貴之女,曾祖以軍功起家,父親亦在軍營中領事,甚至她自己的身世都和戰爭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但是她對于行軍打仗依然還是一知半解。楚錦瑤對軍隊唯一的理解,大概就是秦沂兩年前逼退韃靼,反敗為勝的戰功了。而楚錦嫻也不太關心這些,兩人談了會京中那些夫人的兄弟夫婿去了戰場,說了些京城中各家的動態,然后就掀過了這個話題。 楚錦瑤那天的話可以說戳到了秦沂心坎了,并且正中最軟的地方。楚錦瑤的話仿佛打開了什么開關,秦沂突然不可自抑地想接楚錦瑤回來。如果不是這件事,秦沂都不知道,他壓抑著這個念頭都已經這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