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節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實在趕不及,是小短篇,但是明天會早一些更,也會長很多。 我要是斷在后面,會被你們罵的,還不如明天寫完了一并發,免得你們撓心撓肺睡不著。 第50章 畏水 兩人出了車站, 道路寬闊,車輛又少。內蒙高原天藍氣清, 馬路兩邊一排排高樓, 間或還有成片的別墅小區,乍一看竟像在歐洲小鎮,而不是四線縣城。 林愫大為贊嘆, 宋書明卻搖搖頭:“康巴什當地房地產業極為成熟,人口卻一直在流失。家中有礦有錢的,成片別墅的買。家中沒礦,又不愿挖礦的,大多出去打工了?!?/br> “你看到的, 大部分的樓,其實都還沒住人。晚上一到, 片片都是黑燈瞎火?!?/br> “所以康巴什, 又名鬼城?!?/br> 小鄭家離城中心不遠,只是不是明亮簇新的新房,而是東勝已少見的舊樓舊小區,破爛不堪。宋書明沒想到小鄭家境如此之差, 皺著眉頭敲門,隔得幾秒不見人來應,已準備轉身離去。哪知就是這時,門開了。 宋書明一愣, 像沒料到竟仍有人住在這里。那人卻是五十多歲的大媽,狐疑的盯著他們:“哪位?” 宋書明趕忙答:“你好, 我們找鄭坤?!?/br> 大媽臉色一沉:“找他何事?” 宋書明賠笑:“以前小鄭替我家干過活,泥瓦工如今很難找,我家新裝修,想問問他還接活不?” 大媽神情略緩,慢慢挪開身子。 宋書明往里一望,只見入門沒有客廳,只一個舊式唐樓的過道門廳,里面就是廚房。門廳里擺一張小桌子,桌子上放了一張裹著黑紗的黑白照片。照片前還放了一只蘋果。 宋書明愣一陣神才意識到,那張照片是一張遺像。遺像里面一個青年,二十歲的樣子,嘴微微抿著,看起來老實又勤懇。 不是小鄭,又是誰? “人..人沒了?”宋書明非常詫異,問道。 “三年前就沒了?!编嵃⒁虈@口氣。 林愫跟著一驚,脫口一句:“怎么沒的?” 鄭阿姨瞥她一眼,頓了頓,說:“狂犬病?!?/br> 三年前臨近春節,小鄭過年回家。鄭阿姨為人潑辣狠厲,小鄭卻從小老實膽小沉默寡言,性子全隨了爸爸。養了二十年的兒子,鄭阿姨再是了解不過。小鄭這次回家,她當即就意識到不對。 兒子比以前更少話不說,脾氣還暴躁了許多,總將自己一個人關在房內。鄭阿姨幾次看見他面對墻面自言自語。她上前多問幾句,小鄭就暴怒否認,再把自己鎖在房內。 鄭阿姨憂心忡忡,原本打算大年初一帶兒子去城隍廟中燒香去邪,哪知大年三十當夜,小鄭突然發起瘋來,滿屋子亂跑亂叫,特別怕水。 全家人這才意識到不對,連忙把人往醫院急診科送,等到了醫院,急診值班的醫生打眼一望,見小鄭口吐白沫,尤為畏水,家人端著水杯過來便拿頭撞墻,極為恐懼的樣子。 醫生嘆口氣,扭頭便對鄭阿姨說:“是不是被狗咬過?典型的狂犬病?!?/br> 鄭阿姨臉色慘白,點點頭。 狂犬病一旦病發,回天乏術。醫生再說什么,鄭阿姨全沒聽進去,只癱坐在地,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過年期間只有急診,縣城醫院的檢驗科無人值守。小鄭在醫院狂性大發,一家人只能把發狂的小鄭綁起來裹上了棉被,又原封不動拉回家里來。 等回到了家,他不再狂暴,蜷縮在床板低喃:“別過來,別過來”,卻仍是恐水至極。鄭阿姨端水過來喂他,他就以頭撞墻,滴水不進,沒出兩天,人就不行了。 回憶舊事,鄭阿姨仍傷心不已,傷心之下又有自責,愣愣地說:“十年,十年了。我都沒有想帶他去打狂犬疫苗?!?/br> 宋書明一愣,問:“小鄭被咬,是十年前的事?” 鄭阿姨平復心情,說:“是,他奶奶家養的狗崽子。跟孩子玩的時候沒輕重,在腿上咬了一口?!?/br> 宋書明有些著急,追問道:“那這狗呢?還活著嗎?” 鄭阿姨直直盯著他,神情很是不滿:“醫生說小鄭得了狂犬病,我們哪里還能留那狗?從醫院回來當天就把狗打死了!” 林愫明白過來,拿眼神示意宋書明不要多言,柔聲安慰鄭阿姨幾句,狀作不經意般提:“這之后十年,小鄭都沒被狗咬嗎?貓抓呢?在北京的時候呢?” 鄭阿姨搖搖頭:“沒有,他因為被狗咬過,從此都很怕小動物。路上看到,一定遠遠避開?!?/br> “如果他被狗咬過,一定會告訴我。但他確實,沒有再被咬?!?/br> 宋書明再按耐不住,告辭出門。兩人剛剛下樓,對視一眼,竟異口同聲說: “不是狂犬病?!?/br> 宋書明點頭如搗蒜,他警校畢業剛進支隊輪崗的時候,就跟著當時帶他的師傅一起處理了一單斗毆,起因便是養狗。九樓拄著拐的老人被一樓養的小泰迪咬了一口在腳腕上,兩家談不攏賠償最后發展為互毆導致輕傷。 他年輕好學責任心重,跑了好幾趟犬傷門診,對狂犬病記憶尤為深刻??袢“l病之后病死率百分之百,被犬咬傷之后唯一的預防措施就是注射接種狂犬疫苗。 但狂犬疫苗,實際生活中常常是濫接種和不接種并存。世衛組織推薦的十日觀察法,就是在接種第一針疫苗后觀察,如果十天之后咬傷人的犬仍活的好好地,那就可以排除狂犬病犬咬人。 “小鄭被家養小狗咬傷之后,小狗好端端的活到了十年之后小鄭出事,又怎么可能是狂犬病咬人呢?”宋書明皺著眉頭。 “更何況,狂犬病毒最常見的潛伏期是一到三個月,一年以上的極為罕見,十年以上的幾乎沒有被權威組織證實過。如果小鄭一年之內沒有被可疑的狗咬傷,我都很懷疑所謂狂犬病的說法?!?/br> “過年期間,縣城小醫院檢疫科沒有留人值守。鄭阿姨一聽說兒子懷疑是狂犬病,連化驗值班的人都沒等到,就拉著孩子回了家,求神拜佛去了。小鄭最終的死因,我覺得很可疑?!?/br> 兩人第二日再去,提前買好了新鮮水果和兩箱牛奶。鄭阿姨一開門,見兩人這次不是空手來,臉色和藹許多,帶了兩分笑意把人迎進家中。 宋書明把禮品遞上去,又輕言安慰幾句,說自己昨天不知道小鄭已過世,今天專門來探望您。 鄭阿姨擦擦眼角,兒子去后她成為失獨老人,才真的算是體會到了世態炎涼人情淡薄。宋書明如此講情義,正讓她感動不已,宋書明故技重施,再作不經意的樣子,問小鄭病發前都是如何情狀。 當日小鄭回家之后,脾氣暴躁成日對著空氣自言自語,鄭阿姨偷聽才知他語帶驚恐,不停嘟囔 “別過來別過來”。而且歸家之后尤為畏水,連洗澡都不肯。 鄭阿姨問他幾次,出了什么事,到底招惹了誰,讓誰不要過來。 小鄭發了脾氣摔門而去,不肯回答,怕水這個毛病卻越演越烈。內蒙干燥,他卻從不肯洗澡,漸漸不愿喝水,再后來連水杯都不愿碰,嘴唇干裂見血,眼眶和皮膚深深凹陷。 直到狂犬病發兩日,人已奄奄一息躺在床上神志不清,鄭阿姨含著眼淚問他可還有什么想吃的想要的,小鄭氣息微弱吐出三個字:“別過來?!?/br> 鄭阿姨眼淚刷刷流下,哽咽道:“到底是讓誰不要過來?” 小鄭緩緩扭過頭來,緊緊盯著母親,斷斷續續說出最后一句話。 “小鄭說的是什么?”林愫追問。 鄭阿姨平復了心情,說:“聽不太清楚,隱約聽出什么白衣服,藍褲子,和紅花花?!?/br> 宋書明猛的攥住林愫的手,指尖深深嵌在她掌心。 林愫面上不動聲色,站起身來說想去洗手間。 去洗手間,需要穿過放小鄭遺照的門廳。林愫經過的時候,特意慢下腳步仔仔細細觀察了一番。 昨天只是站在門外,看得并不分明。林愫此刻認真細看,才發現擺在遺照前面的那顆蘋果,原來只是個托架,上面分明還掛了另外一串東西。 林愫心頭大震,強作鎮定回到座位,裝出一副八卦的樣子打聽:“阿姨,我看到小鄭照片前面放了個蘋果,蘋果上面還有一串挺漂亮的手鏈,那手鏈,是小鄭女朋友的嗎?” 鄭阿姨擺擺手,皺著眉頭:“就算有,他也沒跟我說過。就算有,也不是什么好東西,小鄭死了這么多年,連面都沒露過?!?/br> “只是他去世的時候,懷里一直放著這串手鏈。我也就一直放在他照片前面,做個慰藉?!?/br> 宋書明起身告辭。兩人本來扮作裝修新房的新婚夫妻,林愫自然將手挽上他左臂,一挨到他,便發覺他全身都在顫抖。 兩人下樓走出小區,林愫停下腳步一臉關切看著他。 宋書明閉上眼,又睜開,一雙拳頭攥緊又松開,說:“小鄭最后一句話,說白衣服藍褲子和紅花花?!?/br> “書晴失蹤的時候,身上穿著校服,白色上衣,藍色運動褲。頭上,還帶了紅花圖案的發夾?!?/br> 林愫緊緊皺著眉頭,說:“我也有件事,要告訴你?!?/br> 宋書明點點頭:“小鄭的遺照,前面的貢品蘋果上面放了一串手鏈。書晴沒有手鏈?!?/br> 林愫寒著臉,將自己左腕輕輕抬起,在他面前晃了一晃:“那壓根不是什么手鏈?!?/br> “那是一串,引魂鈴?!?/br> 作者有話要說: 吶,認真看的話就知道我會在下一個故事,穿插之前故事曾出現過的法器。 之后的一周我會盡量日更,盡量盡量每天都是大肥章喔。 第51章 引魂 林愫纖細手腕上面, 一串銅鈴流光溢彩,隨著她手腕抖動發出清越鈴音。 宋書明一時看住, 只覺眼前仿若流光飛舞。林愫立刻將手腕一收, 鈴聲戛然而止。 宋書明這才回過神來,掌心已是冷汗潺潺。 林愫冷笑一聲:“這就是引魂鈴?!?/br> 金剛杵鎮邪靈,是為正統;而引魂鈴招怨靈, 是為邪器。 彼時林愫已有十三四歲,正是情竇初開年紀。同桌是一個纖瘦少年,架一副黑框眼鏡。皮膚黝黑,籃球打得好,人又很叛逆, 總在課上睡覺。 花季的少女林愫,內向又害羞。四月里一天, 蒙蒙細雨。林愫走在路上, 同桌的男生騎著自行車從她身邊過,濺了她一身的水。小男生腳步不停,卻轉過頭來沖她抱歉一笑,眸如燦星, 皓齒雪白。 所以誰也不知那少女心事,只是丁香花下一回頭,雨水輕點發梢映出碎鉆般的光芒,就覺得心如擂鼓, 此生此世非他莫屬。 林愫自打有了暗戀的小心思,對趙姨每年秋天的這一次來訪, 很是有些同情之意。 趙姨此人,很是傳奇。三次嫁人,三次守寡,三次生女,三次遺腹。 到她第三次再嫁,連一向不愛摻和別人家事的老林,都發了脾氣,嫌棄她,罵她命硬害人精。 果不其然,嫁人不到兩年,趙姨就又守了寡。 這次守寡之后,趙姨終身不再嫁。 只因第三次的良人,才是她輾轉一生遇到的真愛。 趙姨的短命丈夫于老師,一生波折動蕩,明明是大學畢業的上海公子哥兒,卻偏偏趕上了上山下鄉,被分配到了關中周至,一個小小的村子里,當小學老師。 懷才不遇,又因為家庭成分不好,快四十歲還沒有人上門說親,只能住在小學cao場旁邊的一排平房里。 原以為一生也就是這樣打光棍,哪知有一天早上,于老師打開房門,就看到門口站著一個俏生生的婦人,兩只手一左一右各牽一個三五歲的小丫頭。于老師定睛一看,才發現是平日里負責做飯送飯的趙寡婦。 趙寡婦紅著臉,松開牽著兩個女兒的手,畏畏縮縮從身后掏出一個藤籃子遞給他,期期艾艾小聲說:“于老師,辛……辛苦?!?/br> 于老師愣愣接過籃子,低頭一望?;@子里面放的是雞蛋,一個個圓滾滾,密密實實碼了一整個籃子。他下意識的伸手一摸,卻發現最上面的那個雞蛋,觸手溫暖,分明就是守在雞窩邊,等母雞剛剛才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