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節
提起內閣,薛太后就想起了內閣次輔楊衛以及自己兒子的未婚妻楊衛的嫡長孫女楊靜瑜。 內閣首輔張士堯年邁,早已提出致仕,不過是應了慶源帝在其大行之后再做上半年,現如今內閣權力重心都已漸轉至次輔楊衛手中。 薛太后就道:“陛下賜婚楊家女給熙兒也是對熙兒的愛護,這后位暫時是再不可更改的。莢姐兒心氣高,一直對此耿耿于懷,母親你閑暇時也多教導教導莢姐兒,讓她現在務必和楊家姑娘好好相處,將來的事將來再圖謀也不遲?!?/br> 第35章 薛老夫人嘆氣,道:“莢兒可憐見的,自先帝給陛下賜婚之后就整日里怏怏的,她性子又強,不肯說出來,只憋在心里,也就是前些日子住在宮里時有陛下陪著說話心情才略好上些?!?/br> 薛太后就道:“母親您勸著她些,來日方長,有哀家在,就算將來她不是皇后,也沒人能越過她去?!?/br> 薛老夫人點頭,談起薛芯莢,她不由得又想起另外兩個孫女,說起來,這些日子,外孫坐上大位,女兒成了太后,自家老爺又得了承恩公爵位,薛家在京城算是橫著走了,來攀附的人不知有多少,可這風光是風光,但自家孫女卻是沒一個順的。 原本長孫女薛芯怡和北沅三王子元真的婚事是定在五月,因著慶源帝的病逝,婚期也推到了下年。 近些日子薛芯怡不滿自己面上的毒痕,總纏著三王子讓他派人回北沅取那藥膏的配方藥草,三王子道其中有味藥草只有北沅禁地才有,那里有重兵把守,此時不宜去取,薛芯怡就各種鬧騰,三王子起先是忍著,后面受不了,就派人跟薛府說他人手不多,若是薛大姑娘堅持要現在就回北沅取草藥,那就請薛家派上一些高手幫忙,前去北沅。 北沅現在是北安王把持,派人過去禁地取藥,那不是讓人去送死嗎?薛家沒這樣的高手,就算是有,也不會這樣去用,薛芯怡現在為此又開始在家各種鬧騰呢。 想到這里,薛老夫人就試探道:“娘娘,宮中禁衛軍和陛下的禁軍親衛營都是功夫不錯的好手,您看能否派上幾個前去北沅取三王子所說的那藥草呢?” 這……薛太后皺了皺眉,就算她也是私心極重,也覺得此事不甚妥當。 薛老夫人見狀忙道:“唉,母親也就是問問,娘娘,您知道,為著那些毒痕,怡姐兒都快魔怔了,尤其是那夏家女,竟然被先帝賜婚給了燕王殿下,這簡直就是在怡姐兒心上捅刀子啊……” 薛太后的臉沉了下來,半晌才開口道:“母親,這事,您容我想想……” 又道,“母親,上次我不是跟您提過讓家中將族里適婚的女兒都選上一選,接到家中好生教養嗎?這事辦的如何了?” 薛老夫人忙笑道:“娘娘,這事已經辦妥了,從族里選上了五六個,三個適齡的都已經送到了京里,其他幾個還小,就暫時先讓族里好生教養著。這幾個姑娘,都得了我們薛家的好相貌,娘娘可要見上一見?” 薛太后點頭,道:“下次入宮就帶她們一起過來我看看吧?!?/br> 薛老夫人笑著應下不提。 薛老夫人離去,薛太后便開始琢磨這給自己兄長和薛家子弟升官加權一事,其實這事薛太后一直都放在心里,只是一直沒想到到底該如何cao作而已。 朝堂之事皆有燕王,內閣和六部尚書商議,然后由燕王定奪,她兒子穆熙不過是只能在早朝時做個過場,甚至現在很多事都不需圣旨,只需燕王手諭,蓋輔政王印鑒即可。 薛太后只在后宮,燕王和前朝官員自慶源帝駕崩之后,根本就不入后宮,她根本沒有任何機會接觸前朝之事,更談不上和內閣說道說道了,至于燕王,想到他那張冷臉,她就不愿和他說話。 所以薛太后只能跟自己兒子小皇帝說,再由其和燕王以及內閣商議。 且說小皇帝穆熙,他是慶源帝獨子,慶源帝對其教養十分用心,因此他雖稱不上聰明能干,但卻也溫厚懂事,只不過因著他素來體弱,也多是嬌養,少有磨礪,性子便有些弱。 穆熙聽母親提這給舅舅和表哥薛修啓升官之事,他也判斷不出是非,便在下朝之后直接跟燕王和內閣幾位大臣說了。 內閣幾位大臣的面色都有些不好看,眾人都把目光移向了燕王。 燕王卻是難得的面色溫和,他對小皇帝道:“舉賢不避親,陛下不必拘束,只是陛下您是一國之君,亦不可任人唯親,亂了國法。歷來四品及四品以下官員升遷都需吏部考核引見,再由吏部提交至內閣議定,陛下既已提出,便將韓郎中和韓寺丞的檔案提至吏部,由吏部先作政績考核,再由內閣定奪吧?!?/br> 內閣首輔張士堯心中嘆息,他是希望燕王能夠一口回絕,然后借此打壓太后,正色教導小皇帝的,卻不想燕王將此事推給了吏部和內閣,不過卻是照足了規矩體制行事,挑不出錯的,因此他此時卻也只能應是,其他幾人見狀便亦是附和。 及至離宮回府的路上,張士堯和次輔楊衛同行,張士堯道:“楊兄,陛下秉性純良寬厚,只是年幼,還望楊兄將來能好生教導輔佐啊?!?/br> 他已六十有余,身體多病,早已心有余而力不足,且過上兩個月就將致仕,也管不了了,可他觀這形勢,心中實在有些憂慮。 楊衛面色難看,只道“自當盡忠職守”,便不再多作言語,告辭而去了。 穆熙翌日去太后寢宮給薛太后請安,薛太后問起這事,他便將燕王之話照實跟薛太后轉述了。 薛太后聽言對著小皇帝穆熙眼淚就刷一下落下來,她道:“我的兒,這不過是燕王敷衍于你,你竟信以為真?他也知道你是一國之君,竟敢當著你和眾大臣的面說你任人唯親,其心真是當誅,我的兒,你以后定當對其多加防范?!?/br> 穆熙聽言垂頭沉默不語。這已經是他母后對著他的日常教程,他父皇生前讓他多加親近燕王叔,有什么事都要和燕王叔商量,可是父皇過世,他母后只要一有機會就不停提醒他燕王叔居心叵測,不可信任,要對他多加防范,甚至絕不可以食用他送的食物,不可以使用他給的物件。 穆熙心有惶惑,除了沉默也還是沉默。 此事薛太后知道逼兒子也無用,她送走兒子,細思一番后,便一面派人去薛家,讓兄長做些準備,跟吏部招呼一聲,一面又派人召了次輔楊衛的夫人楊老夫人,讓其攜嫡長孫女楊靜瑜入宮。 且說夏家,甭管夏家內里和以宓如何,但以宓被賜婚燕王,緊接著先帝駕崩,燕王為輔政王,夏家還真是水漲船高了,不說別的,夏家有幾個適婚卻尚未定親的公子小姐,來夏家說親的人家就差點踩爛了夏家的門檻。 兒子們尚可等得取了功名再行議親,但兩個姑娘,夏以菡夏以珠一個十六一個十五卻是等不得了。 不過夏以珠雖是以宓的親妹子,但過來給夏以菡提親的人家卻明顯比夏以珠條件好上了一大截。 這卻是雖然外人不知夏家人和以宓關系如何,但有些事卻不難打聽,例如夏以珠只比以宓小了七個月,以宓的母親韓氏和夏二老爺剛和離,夏二老爺便娶了這位寄住在自己家里的表妹夏二夫人柳氏。 稍有底蘊的人家都會避忌著些。 夏以珠看著母親拿過來的那些人家資料,眼淚撲簌簌掉,這還是柳氏精心挑選過的,可這都是些什么人家,商戶,大地主,稍微好一點的一個是個四品官員,但卻是個三十好幾還帶了兩個拖油瓶的鰥夫。 可是聽說大房那邊給夏以菡提親的卻都是很好的人家,連侯府伯府的公子都有,憑什么?她沒夏以宓那么好命,有個國公府的外家,能嫁燕王爺,可她相貌卻是生得比夏以菡好多了,憑什么好親事都是夏以菡的? 柳氏看女兒傷心,心里也很難過,但還是忍了難受勸道:“珠兒,這幾戶人家都是母親精心挑選出來的,雖然外人看著不好看,卻實惠?!?/br> 見女兒停了落淚,看著自己,就憐愛的摸了摸她的頭,道,“珠兒,你別看你大伯母給你二堂姐選的是個侯府的公子,但母親打聽過了,那位不過是武安侯府三房的幼子,文不成武不就的,待將來侯府分家,沒有爵位,又繼承不到什么家產,日子能有多好過?不過就是個好聽罷了?!?/br> 聽說那些侯門之家子弟分出來后都是要靠妻子的嫁妝過日子,自己女兒沒有什么嫁妝,將來日子可要怎么過?柳氏自己沒什么嫁妝,在夏府熬著,眼睛瞅著以宓的生活,自己和自已兒子女兒的生活,那心不知道轉了千百回了,她覺著,沒有錢,其他說什么都是虛的。 “你看這周家,母親打聽過了,周家是閩中三大商家之一,家業是靠海運發展起來的,現在閩中很多外來的貢品都是專由周家供貨的,聽說周家的富貴可拿錦緞鋪路,夜明珠照明。這位提親的周三公子正是周家家主現任夫人的唯一嫡子,周家專門派了他到京中負責家族生意的,你嫁給她,將來才是真正的享福?!?/br> 嫁到周家,小指頭流出來的一點錢也夠文哥兒娶媳婦將來走仕途運作的了。 “珠兒,母親算是看透了,這什么書香世家也好,名門官家也好,沒有錢,卻有各種規矩,各種講究,日子不知道有多難熬。你也知道,這些人家提親,沖的可能就是那位是未來的燕王妃,可你和她無半點情分,將來你若是入得高門,那些人家發現你幫不了他們的仕途,還不知道怎么折騰你??缮碳也煌?,你畢竟還是官家女,燕王妃的親meimei,入了他們的門,他們就得哄著你,敬著你?!?/br> 夏以珠起先還聽得心動,到了后面那原本止了的淚就又刷一下飆下來,柳氏拍著她的后背,溫柔哄道,“我的兒,你不必傷心?;o百日好,燕王那樣的人,不過是看她顏色好,才想要娶了她,可燕王位高權重,將來給燕王送美人的,不知會有多少,她能好得幾日?你且等著看便是了,總有她難過的?,F如今這樣,你不必理會她,只需想著如何最好的利用這情勢,給自己的將來好好鋪路,過好自己日子就行了?!?/br> 夏以珠慢慢止了落淚,道:“母親,那那位俞大人呢?”問的正是同樣被夏二夫人挑選出來,時任正四品信州知府的俞騫俞大人。說來這位俞知府夏以珠還見過,他們舉家從湖州府回京城之時,路上便偶遇了這位回京述職的俞知府,還同行了一段時間。 第36章 聽女兒問起這位俞知府,夏二夫人就道:“這位俞知府也不錯,年紀輕輕已經是正四品官員,你看你大伯父,這把年紀了,還只是個五品的官員,可見其能干。且他任地方父母官多年,家資必定不薄,雖然他前面夫人給他留了一雙兒女,但那兒子你上次也見到了,是個腿腳有疾的,將來不會有什么前途,也就是養著罷了?!?/br> 夏以珠咬了咬唇,她問起這位俞大人,卻正是因為上次見過,這位俞大人風姿頗佳,她心有所動而已,只是那周家豪富,聽起來也頗動人心。 夏二夫人見女兒這樣子,哪有不知道她的心思,便笑道:“珠兒,這事也不急,不若我就跟那周府說,約上周三公子見上一見,你再決定如何?” 夏以珠點了點頭,夏二夫人見女兒心思轉了過來,心中放下大石,忙就吩咐了人去安排。 夏家的日子熱火朝天,以宓也沒閑著,產業的事,女學的事,甚至夏家的事,以宓也沒掉以輕心。 以宓一向沒把夏家人的算計看在眼里,可她從來都不是那種光憑著傲氣就不把人看在眼里的性子,她沒把夏家人太當一回事的前提是她對夏家人背后的所作所為了如指掌,他們算計不到她身上。 夏家那邊早有她的人,夏家大夫人和二夫人這些日子挑著女婿,然后約了人相看一事以宓也都是第一時間都得了消息,她隨即便命人將大夫人和二夫人看中的那幾家人的背景和現在的狀況給調查了個一清二楚。 以宓忙忙碌碌的,自搬到宅子上幾個月除了隔上一段日子回國公府看望韓老夫人,少有再留宿國公府的,依玥想念以宓,便纏著母親曾氏和祖母韓老夫人,得了她們的許可,便帶了行禮直接就搬到以宓的宅子上去住了。 依玥浸在溫泉中,手撥著浮在水面上的嬌嫩花瓣,嘆道:“阿宓,你這里竟然隱藏了個溫泉,虧得我日日念著你,這么好的事,竟然都不告訴我,不然我定是早過來了?!?/br> 以宓斜了她一眼,笑道:“原本也是沒有的。只是文華山另一邊是有溫泉的,我就試探著讓人挖了挖,引過來的,前幾日這里才修好,你是運氣好,趕上了時候?!?/br> 依玥“哦”了聲,也笑道:“難怪你把附近這一片的山地都買了笑來,敢情是為著這個?原先我聽說時還覺得你買得價錢有點高,附近又有那夏家,覺得沒意思得很,現在看來,還是我太天真了,阿宓你怎么會做無緣無故的事?!?/br> 以宓點頭,道:“我發現了后面的溫泉,就打算把這里建個大的溫泉莊子,外祖母身子不好,每年都要去溫泉莊子上住上一段時間,可溫蓮莊太遠,來回舟車勞頓太過辛苦,這里建好之后可就方便許多了。嗯,原來那個叫溫蓮莊,這個便叫溫梅莊吧,外祖母喜歡梅花,遲點我就在外面種上一片梅林,冬天在這邊浸溫泉,肯定別有一番滋味,也給你專門留個院子,怎么樣?不過你得幫我負責那林子的規劃,各種花啊草啊的都交給你了?!?/br> 依玥自小喜歡花草,也喜歡捯飭院子,京里幾家大的養花的商家她都熟得很。 依玥笑著伸手擰了擰以宓的臉頰,笑道:“讓我幫你干活才是真的。唉,以前我還總說祖母太過偏疼你,現在看來可是有原因的,擱我,我可沒這么大手筆建上個溫泉莊子給祖母。不過……” 她說到這里眼睛轉了轉,道,“這里離夏家這么近,你建上這么個莊子,他們不會動什么心思?” 以宓撥開依玥的手,輕笑一聲,懶洋洋道:“他們?心思自然會動的,不過我想做什么還沒必要考慮他們的小心思,想要打發還不容易?!?/br> 依玥看著以宓半瞇著眼睛,說話時嘴角微微翹著,凝白的肌膚在溫泉的霧氣中越發的瑩透誘人,黑發在水中如絲般半沉浮著,這幅模樣當真美得如入仙境,她嘆道:“阿宓,我今日可也算是知道燕王為什么那般鐘情于你了,若我是男子,定是要捷足先登的?!?/br> 以宓抬眼瞄了一眼依玥,道:“你贊我就是贊你自己,也不覺得害羞,你若是男子,那趙二公子可要怎么辦?” 依玥咯咯笑了起來,其實韓家人的相貌都生得好,依玥和以宓至少有好幾分像,論美貌,也是各有特色,難以定論的。 且說薛太后召了內閣次輔楊衛的夫人楊老夫人及其嫡長孫女楊靜瑜入宮。 這還是先帝賜婚之后薛太后第一次正式召見楊靜瑜,先帝駕崩后哭靈楊老夫人和楊大夫人也曾攜楊靜瑜入宮,只是那時薛太后沒太多心思在楊靜瑜身上,便不過是照了幾次面,還未曾召她說過話。 楊靜瑜生得不算突出,只能稱得上清秀,不過她雖年僅十一,氣質卻已經十分內斂大方,言行絲毫不怯,頗為得體。 薛太后對楊靜瑜的相貌很是滿意,不過對她面對自己時絲毫不羞不怯一副十分自信老成的模樣就有些不喜。 當然此刻她這不喜還是藏住了,對著楊老夫人和楊靜瑜是笑得十分的溫和親切。 薛太后喚了楊靜瑜上前,拉了她的手,贊道:“怪不得先帝特特將你許配給陛下,這般小的年紀,已經如此品格,著實難得?!?/br> 說著就從一側剛剛上來托著禮盒的宮女手上接過一個山水碧玉鐲子,親自給楊靜瑜戴上,道:“這是前些年南邊進貢上來的一塊玉石料子,哀家瞧著水紋別致,便雕了一個玉佩和幾個鐲子,玉佩是陛下戴著的,這鐲子今兒個就給你戴上?!?/br> 楊靜瑜神色不動,只屈身行禮謝過。 薛太后就對楊老夫人道:“這孩子,我今兒個一見就很喜歡,如今宮中也沒什么人,哀家有時候也悶得慌,哀家想著,不若老夫人過上兩日就讓靜瑜這孩子入宮來陪陪哀家,且將來這孩子也是要入主中宮的,早點到宮中來和陛下相處相處,熟悉熟悉宮務也是好的?!?/br> 楊老夫人想到時不時就住在宮中的薛家姐妹,心中有些膈應,可此時卻是不好拒絕,只得應了。 說了一會兒,薛太后有點不耐煩楊老夫人和楊靜瑜一板一眼絲毫不看人眼色的言行,作出困意,楊老夫人便攜了楊靜瑜起身告退了。 兩人出了慈壽宮,便遇到了聽說楊靜瑜入宮而掩不住好奇心而特地趕過來的小皇帝穆熙。 穆熙看著面前給自己行禮的楊靜瑜,眼中的失望之色掩都掩不住。 實在是平日里他接觸的小姑娘們如jiejie淮寧公主,薛家姐妹,淮寧的伴讀如依玥等人,或是嬌俏可人,或是天姿國色,少有顏色不好的,此時這位他父皇定給他的未來皇后,相較她們,實在是遜色得不是一星一點。 穆熙失了興致,只目光在楊靜瑜的手腕上停了片刻,道了聲“免禮”,便興致乏然的越過她們徑直去慈壽宮了。 楊老夫人是什么人,穆熙的滿臉失望之色自然瞞不過她,她原本就不樂意這場婚事,此時轉頭看自己孫女,眼中憂色更甚。 楊靜瑜卻是神色坦然,她忍著將手腕上手鐲除下扔掉的沖動,輕聲道:“祖母,我們回家吧?!?/br> 京中勛貴世家圈就那么大,平日里參加個宴席什么的,誰人不知薛家三小姐從來都是以未來皇后自居的?世人重顏色,甭理薛芯莢性子如何,但她生得不錯是真的,和小皇帝青梅竹馬長大也是真的。她早過了最初得知這場賜婚時的震驚,惶恐,不知所措了。 穆熙神色蔫蔫得入了慈壽宮,薛太后見了就笑道:“可是見著楊家姑娘了?” 穆熙點頭,他不欲說什么是非,薛太后看他神色卻知其必是不怎么滿意的,笑著喚了他到自己身邊坐下,道:“這是你父皇定下的婚事,不過是為了安楊次輔的心,讓他好好輔佐于你。你親政前,哪怕心里不喜,也待她和善些,待她入了宮,你只需讓她好好的坐在皇后位置上就行了,至于你喜歡誰,還不是你自己說了算,等你親政之后,更是不用理她了?!?/br> 穆熙抬頭看一眼自己母后,為何要定下楊家的婚事,他父皇生前早就揉開了跟他說過,他自然是懂得,只是他父皇卻沒說他親政之后,就可以把他的皇后當成個擺設就行了。 薛太后說接楊靜瑜進宮并非是客氣話,翌日她便派了內監去了楊家,讓楊家準備,道是第二日會派人來接楊靜瑜入宮。 待那內監一走,楊老夫人的面色便沉了下來,一面吩咐楊大夫人為孫女準備入宮行禮,私下里,卻對楊次輔道:“老爺,難道當真就讓瑜姐兒嫁入宮中嗎?瑜姐兒她,一輩子就毀了啊?!?/br> 這個嫡長孫女,是自小養在她身邊悉心教養的,她實在舍不得。 楊衛面色也是發沉,他想到小皇帝要替薛家眾人升官加權一事,依燕王的意思,最后的定□□是在內閣手上,他如何不知道為何薛太后要此時接孫女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