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節
書迷正在閱讀:寡夫的快樂你們想象不到、追蹤師、每次醒來都在出軌[快穿]、宋醫生離開后,總裁他慌了、[ABO]分手后他信息素暴露了、[聊齋]白虎、巨星的總裁男友[娛樂圈]、小滿勝萬全、還讓不讓人成仙了、小戲精[電競]
而江畫要在這個相對太平的時代掀起反清大潮,身邊需要的人才更是多。 為了保密性,尤其為了帶出來真正的革命隊伍,江畫對將來手中隊伍核心的要求自然不低。 好在她現在還年輕,有的是時間,所以準備自己里培養。這學堂,便是為此準備的。 . 第22章 革命先驅四福晉 學堂建好,下一步就是要人了。 而在這生產力低下的封建時代,真是什么都缺,就是不會缺人。無論是去買,去撿,總之只要養得起,真是想要多少人就能想方設法弄到多少人。 不過江畫他們現在可不宜引起外界注意,所以她只得把手下這可憐的五個“革命元老”當牲口使喚起來。 江畫現今手下的人,除了當她大丫頭出身的綠蕪和黃葉外,另三個小子都是剛滿十七,一個叫劉言,做事細致,為人穩重,一手箭術在路上頗立了些功;一個叫王全,有些跳脫,但遇事也從沒出過岔子,是五個人里對自然科學最有興趣,學的最好的;還有一個叫烏元,長得五大三粗,喜愛練拳腳,有些小狡猾,卻是個聽話的,讓沖就沖讓停就停,一看就是個好兵苗子。 綠蕪或許是救治江畫那次發現了新世界,如今對醫術最感興趣——外科。而黃葉則一如既往的妥帖,有時甚至沒什么存在感,但江畫每每教他們的東西,皆一絲不茍的學了,目前來看,暫時沒見她有特別喜歡或擅長的,不過想起黃葉以前都是幫四福晉管賬的,江畫倒是對她的培養方向有些想法。 這次要拉人入伙,江畫便把手下人分成了兩隊。 綠蕪與劉言往成都方向走,一面打聽觀察情況,一面順路撿些流浪的小乞丐回來。而王全和黃葉沿來路,回去把他們在靠近目的地后特意看好的一些苗子帶回來——也是以流浪乞兒居多,還有些因各種原因在當地生活不下去的人。 而江畫則帶著烏元在附近幾地查看情況,并分批次買些必要的物資回來——主要是書籍紙張,還有少許糧秣。 . 一個月后。 隨著兩隊“人口販子”的歸來,這個以前荒蕪的山坳熱鬧起來。 這批被帶回來的人五十二個人里,皆是十四五歲居多,十六以上的只有七個,最大的十九。而十二以下的則有十一個,最小的那個才九歲——全是男孩。 不是江畫他們歧視女孩,而是這個時代,除非跑去人伢子處采買,否則在外流浪的孩子,幾乎是沒有女孩的。 比較令人驚喜的是這個十九歲的少年,名叫黃俞麒,居然是個童生。 他也算是倒霉,家里本在當地也算是小地主,還雇了幾個佃戶,眼看等黃俞麒考上秀才,就要飛黃騰達。哪知黃俞麒結的親事卻得罪了當地一名小吏,于是當年徭役時被這小吏暗中使了手段,既不讓黃家花錢糧免了徭役,在分配時還給黃俞麒父親并大伯發配了最苦最累的活。不過一個月下來,黃俞麒的父親就累斷了氣,而大伯回來后也眼看著就要不行。黃家雖然有些地,但家里頂梁柱一死一病,只剩他一個沒大用的童生,最后散盡家財,也沒救回大伯。 后來黃俞麒跑去衙門上告,可是能有什么用呢? 這個時代的衙門,真的是你進門就要開始塞錢,若塞到位了還好些,告的至少能成。若沒塞到位,那不管你是不是首告是不是苦主,上得公堂來,原告被告皆先打一頓,縣太爺高坐公堂,只問你認不認罪,若敢說“不認,不知何罪”,那又是一個頂撞官員,再打一頓,打到誰受不了了,認罪了,自然這案子就破了。這時候原告被告都被打的半死,再被搜刮了家產,基本沒什么活路了,而縣官卻是又得了一個“斷案如神”的美名——便是那些“清官”,也只是不打原告只打被告,或只憑一己之見,打那個他覺得“有罪”的人而已。 什么講證據,說公道,循法律——只有大戶才能得到這些所有人都應有的待遇。 然而這些大戶鄉紳,也根本不需上公堂。 黃俞麒不懂這些道道,加上黃家已經沒太多錢來塞,他告的還是本地皂吏——最后結果是黃家家破人亡,田產房屋充公,大伯娘帶著兩個弟弟被迫改嫁,母親投繯,而他也被打的血rou模糊扔在路邊。 若不是江畫一行人正好經過,想必過不了兩天他就要追隨父母而去了。 后來江畫幾人急著趕路,也沒帶他就離開了,這次卻是被黃葉找上帶回來了。 . 閑話不多說,還是回到基地事務上。 總之如今人手不算多,但是因都是年歲不大的孩子,可塑性還是很強的,江畫也很滿意。又有個跟官府有深仇大恨,而且隱約對江畫的“共產主義”有些了解的知識分子黃俞麒在,初步的班底就算是可以建立了。 因為不能靠著知識分子打天下,雖然江畫對自然科學非常重視,但這些人她還是進行了軍事化管理。俗稱,軍訓。 孩子們到的第一天,被江畫幾個按著一個個洗干凈了,吃了頓飽飯后,第二天就開始忙碌起來了。 為了方便計算時間,江畫采取了小時制,結合她以前軍訓的經驗和看小說逛論壇的記憶,把這批“嘉陵軍?!钡男卤挠柧毥虒W項目都安排的滿滿的。 ——每天六點床后集合出cao,跑一跑提神醒腦,六點半開始做體能訓練,就是俯臥撐,深蹲,仰臥起坐,引體向上之類的。七點半吃早飯,八點開始做隊列訓練,一個小時后練習江畫改良的軍體拳和土工作業。其中土工是重中之重,什么挖壕溝,單兵坑之類的額,總之要求在最短時間里弄出一個陣地。而我軍傳統的五大訓練科目里的投彈和射擊和爆破卻是被江畫放棄了——沒材料啊。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新兵最開始的土工訓練,是從建房子開始的:他們自己的營房。江畫雖然管他們吃喝,但并不是真什么都準備好的,但凡能讓新兵們自己動手的,她都會讓他們自己來。除了建房,有時吃的不夠,特指rou食,都會讓新兵們在跑步時想法打些兔子野雞回來。 若不是山坳地方到底不大,而只養幾頭豬也沒什么意思,恐怕江畫能讓新兵們每天把割豬草當做日常訓練呢。 訓練一直到十二點吃午飯——飯前唱首歌——隨后午休,下午一點半開始學習文化課。先講封建社會制度解析,然后是江畫版社會主義教育,再緊接著灌輸民族觀念,□□民族,愛群眾的洗腦講座,培養民族自豪感,培養“軍?!背蓡T們解放全中國的崇高理想。在其中也順便夾帶私貨講講國際形勢,說說自家革命的必要性,加大所有人對自身正義立場的認同。 兩點半時開始學習條令條例,什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反反復復要求所有人牢牢記住,決不能做違反紀律的事。 以上這些是為了培養這支隊伍的靈魂,只有一支有信念有靈魂,同時有紀律的軍隊,才不會隨便遇上點失敗就被打垮,不會在面對各種困難時一哄而散。反而能夠迎難而上,隊伍里的每個人都能主動為集體貢獻力量。 到三點半時,做半小時軍事cao典講解,比如遇上敵軍什么情況我方該怎么做之類的——舉個例子,cao典上寫滿清騎兵已經沖鋒到二十米內,就要求我方人員立馬就近撲倒身邊壕溝或單兵坑里等等。 其中每一條每一步,都寫得非常細致。什么樣的作戰該做什么準備,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接著做什么……基本上江畫能想到的,結合上輩子的經驗,這輩子幾次隨康熙出巡,秋獵看到的或道聽途說的,還有詢問身邊人等等,總結了所有能知道的清軍作戰規律后,江畫才編纂出這部cao典,目前算是可以應付大部分情況了。 這cao典的目的不是取代將領,而是將可能會遇上的情況盡量總結,作為單兵面對突發或不突發狀況的一個標準。面對戰爭,尤其是這樣大規模的、短兵相接的戰爭,氣勢是非常重要的,若是面對敵軍突然的奇襲沖鋒,比起在原地茫然失措,隨后直面敵軍刀鋒被嚇破膽,至少跟著cao典是有跡可循的。 其實要讓所有人把cao典當做本能,每天半個小時的講解當然不夠,不過這半個小時只能算是理論講解,內容背誦。更多的,還是要在每天的訓練里把cao典內容融入其中——比如之前說的土工作業,在交戰前先挖壕溝建陣地,就是cao典上重要的一環。 之后四點時,開講正規的文化課,由江畫主講。她有做魏世成那輩子的學習,反正光看文化水平,她覺得自己至少考個舉人還是不難的。不過這支隊伍是一支新的隊伍,是革命的隊伍,是解放的隊伍,江畫才不教那些“封建遺毒”。 除了因為暫時不太方便的原因,不得不教他們繁體字外,其他的內容全是江畫按照將來的實際需求來教授的。 文史:從歷史文化等各個角度說明封建社會的制度,階級等形成原因,分析地主官僚階級的思想,為將來的地下工作培養人才。 地理:介紹南北各地氣候地理,分析各地生產能力,生活風俗,為將來占領地方做準備。 物理:雖然只記得牛頓三大定律,但江畫結合上輩子研究院的科學成果,教授簡單的機械知識,為將來攻城略地時,可以就地取材制作什么攻城武器之類的做準備。 化學:這個只大略介紹,其實江畫自己反而在這方面的知識儲備是最全的,但她總不能面向全軍教授火.藥制法,或是公布肥皂之類的將來用來摟錢的配方吧?只能想起來隨便講講,作為破除迷信之用。不過她發現有兩個孩子對這些挺有興趣的,等觀察一段時間,若是比較可靠,就收下專門教學——為將來培養人才呀! 隨后是數學等實用知識粗講。 一共一個半小時,到五點半時,天基本開始轉暗,就是晚飯時間。飯后大家坐在一起唱歌,講故事,說說過去的日子,做做游戲之類的,拉拉關系培養培養感情。 到七點夜訓,還是土工和跑步:我軍是一支能夠夜戰,不懼夜戰,積極夜戰的隊伍,怎么能晚上就窩在營里?所以江畫努力給大家補充維生素a,同時也在訓練他們夜晚作戰的能力——將來打游擊時總不能因為看不清楚而打到友軍吧? 訓到九點后自由活動,讓這些準軍人們整理內務,收拾自己。到十點準時睡覺。晚上不時會有緊急集合跑個五公里。 可以說是過得非常充實了。 . 第23章 革命先驅四福晉 當然了,十二歲以下的孩子們身體還需要顧慮,所以訓練項目全部減半,跑步也不負重,而幾個十三歲的孩子訓練也酌情有所減少。但或許是江畫的教育太成功,或許是他們確實很懂事很感恩,在休息時他們也很少有到處玩鬧搗亂的,都或是自己學習,或是與唯二不訓練的綠蕪黃葉一起做飯,也都很積極。 除了這些人以外,為了更好的帶領這支隊伍,包括江畫在內的所有人,都要參與訓練。 不管是將來江畫看好準備帶領軍隊的烏元,還是目前在自然科學上表現得有些天分的王全,或是很有偵察兵氣質的劉言,江畫不但練他們,還是狠練。 但凡在訓練中這三人有任何細微的不足,或是分到他手底下的新兵們出錯,他們都要受罰。遵循只看集體不看個人的理念,一個班里誰出錯,那這個班都要受罰,同時那個班所在的排長,烏劉王三人也得被罰。 在軍隊里就是這樣,強者為尊,本來因為跟了江畫一年身手就頗好的三人,在更有計劃的訓練,更科學的食物配比下,訓練起來也比新兵們得心應手,沒一個月就折服了手下士兵。 之后江畫又私底下教導了些有的沒的,于是烏劉王三個小伙子慢慢品過些味來——在用實力讓手下小兵們服氣的同時,他們也學會了些柔情攻勢:為受傷的小兵親手上藥,晚上挨個給蓋被子,每每底下人出錯能夠毫不猶豫為他們抗,同他們一起受罰…… 不到三個月,這支隊伍已經初步歸心。 . 不過光是這五十來人還不夠,算下還不滿三個排呢。江畫為將來準備各個部門可是多的很,文職武職,后勤商業,研究開發等等,哪怕如今只是最基本的班底,這些人也太少了。 所以半年后,江畫又派了幾個不起眼的小隊外出撿漏了。 因不好大張旗鼓引人注目,花了一個來月,最后撿回來的人還是五十幾個,不過這次倒是撿了兩個婦人,都是二十幾的年紀,一人跟著自家漢子,一人卻是背著個八歲多的女娃。江畫很高興的接收了這兩個預定后勤,總算可以把綠蕪兩個解放出來干別的了。 新人打散加入原本的隊伍后,原來隊伍里小半人都升了一級,加上半年的教育下來,大多人已經有了初步的發展方向,所以江畫索性又重新分了一次隊。 正式成立偵查兵大隊,算是二連,由劉言領導。訓練項目也著重于突擊刺殺,潛伏作戰等,類似以前的特種部隊吧。 隨后是烏元領導的一連,嗯,現在編制還不滿……不過倒是提了兩個看好的苗子做排長,黃俞麒也因為表現突出,政治成績優秀,成了一連的指導員,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個“政委”性質的職位。 而后江畫又成立了幾個小組:有化學組、機械組這樣的學術研究小組,主要由江畫帶領,王全也脫離軍隊加入了研究小組中,目前是江畫手下頭號助手;有商業組這樣完全就是個雛形,只有一個人的小組,目前由黃葉自己領導自己,最近她正在四處竄著,觀察基地里的“商機”;還有綠蕪領導的后勤小組,帶著剩下唯三的女性,目前是只管這百十人的吃喝用度。 此外江畫還有心成立一個情報組,但是搞情報需要的人才從來就是最難找的,她是有了看好的人,可信任度還是一個問題,只得先暫時擱置,等觀察時間再長一點,看好的那些苗子們歸屬感再強一些,才好出面讓人家放棄前景“光明”的部隊生活去轉做“地下黨”啊。 也是因為這次想到歸屬感,江畫才發現基地里陽盛陰衰太過了。 畢竟將來就這點子班底,每一個都是她花費時間精力教出來的,現在大家都關在基地里還好,等將來出去了,人家在外頭討了老婆生了孩子,到時候不免分心小家,還怎么為革命事業奮斗終生? 所以最好能增加些女同志,早早給大家安個家——到時候大家小家全在一處,革命就不光是一個理想化的目標,也是真實的生活了,才能長久啊。 心里這么想著,江畫索性打發了四處尋求商機的黃葉,給了她外出權限,順帶讓她再想法撿些女同志回來,說起來,最重要的醫療組現在都沒成立,都是江畫自己帶著綠蕪做兼職,有了女同志們,至少將來的護士們是不用愁了吧。 . 事情有了規劃,只需按部就班去做。 就這么一步步下來,轉眼五年便過去了。 雖然時不時會發現有些“政策”不合時宜需要調整,雖然人手始終不夠用,但是就這么磕磕絆絆的,這革命根據地——未來的軍事家,科學家,政治家,包括情報家等等所有人才的搖籃:嘉陵軍校,倒也有模有樣真辦起來了。 這五年里斷斷續續撿了人回來,算下來,其實這小山坳里早就該住不下了。 不過江畫早在第三年,就把軍校畢業時間定成三年一期,畢竟特殊時期嘛,所以第一期里,至少情報科,商業科里的畢業學員們,都是一畢業就撒出去了。 ——情報科還是在第二年成立了,黃俞麒由本來的一連指導員轉任情報科長,目前來看,做得也算不錯。 如今基地里除了固定的研究組成員常駐外,剩下的就是二期學員們和一期學員的家屬與醫療組的護士學員們,統共也就剛剛三百人——除了老弱,剩下的家屬們全是醫療組的預備護士們。 把研究組隔開后,二期學員訓練的地方也找了個偏僻的,家屬與預備護士們的居住地就換到了基地中央。 地方不大,但或許是在這樣有些艱苦卻充滿希望的環境中,倒是沒人覺得住的不滿,反而鄰里關系相當親近,挨挨擠擠的住的卻很熱鬧。 平日里家屬區除了一些老弱留在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外,女性多半都在跟著綠蕪學醫,每過一段時間,還會放出去跟著烏元的隊伍“行軍”,當做戰地護理實習。 ——有多大用還看不出來,畢竟經過嚴格訓練出的精兵打土匪時,除了不小心自己崴了腳的,目前還沒幾個受傷的。 但是卻相當促進感情:過不了多久,護士組里就會有妹子嬌羞地向綠蕪打結婚報告。 這是好事,江畫倒是挺滿意的。 說起“行軍”,劉言和烏元早就帶著他們的隊伍跑了——四處剿匪,既能弄點物資也能練練兵,還可以把地方騰出來。 去年時,劉言帶隊還曾跟鹽幫起了場沖突。最后他思來想去,與其放這些人回去把自家基地這邊有人活動的消息散播出去,還不如先下手為強,當天夜里就摸黑帶著手下的偵察兵摸上了幾條鹽幫的船,連人帶船一網打盡——此后嘉陵軍校有了水軍。 其實江畫對水軍是完全不了解的,她也不會造船,但是將來不管是為了守住長江,還是占領福建、廣東等地,水師都是必不可少的。 而且若把目光放遠點,哪怕大清水師不論,但還有海上的荷蘭和英國等著等著她去推呢,總之既然有了船,雖然只是江上跑的運鹽船,江畫也提前建起了水軍的框架。 好在有鹽幫的俘虜在,江畫留了幾個做教員,又宰了幾個作惡多的,剩下的都進了軍校做二期學員,進了大集體,慢慢就會被轉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