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節
書迷正在閱讀:亡主、迷人病[娛樂圈]、肆吻玫瑰、(快穿)改變劇情的正確方法、寡夫的快樂你們想象不到、追蹤師、每次醒來都在出軌[快穿]、宋醫生離開后,總裁他慌了、[ABO]分手后他信息素暴露了、[聊齋]白虎
萬貞本是閑來繪一繪洞庭的秋景,轉眼看到少年的模樣,手卻比心思轉得更快,提筆速勾,先將人畫了上去,反而把景色處理成了背景。 她將少年入畫,免不了時刻抬頭打量,少年被她這樣看著,便回看過來,笑問:“畫好了沒?” “就好了?!比f貞飛快地把剩下的幾筆畫完,端詳著畫中的少年,換了支筆在上面題跋。少年踱過來一看,她在他的畫像旁邊題的卻是一句:“朗朗如日月之入懷,肅肅如入廊廟中,不修敬而人自敬?!?/br> 前面半句,盛贊了他個人的氣度;后面半句,卻是形容的他作為儲君的風儀。少年看在眼里,忍不住笑了起來,問:“我有這么好嗎?” 萬貞笑瞇瞇的回答:“比這句話形容的還要好,你是我所見過的最好的人!” 說完這一句,她把筆放下,不滿地說:“可惜我畫技有限,畫得不傳神……藝術這種東西,真的是世間最能分辯天分的才能。我學畫的時間加起來比你多十幾年了,可是你現在畫出來的畫,比我的不知靈透多少。而我想給你畫副好些的畫,都辦不到?!?/br> 少年既為自己在心上人心目中的形象而高興,又為自己又有一樣才能超過了心上人而得意,笑嘻嘻地說:“不是你畫不好,是我本來就不好畫。你畫我的時候,總想著我的身份不能有不矜重的神態姿勢,怕會讓人無意間瞧見了犯忌,又怎么放得開手腳來畫呢?” 萬貞也意會過來了,少年在她面前,神態總是歡快活潑的時候多,不經意的時候,才會流露出那種傾舉國之力培養出來的東宮太子的風儀。這兩種神態,她最熟悉的當然是前一種,可下筆畫的,卻往往是后一種。 就像藝術的天賦和才華在作品中會顯露無遺一樣,畫作里作者的心情,也是無法在畫作中遮掩的。因此她每次畫他的像,最后往往都會無法準確把握神態,顯得僵硬別扭。 然而除了神態間的那一點不自然以外,畫里那飽滿明艷的色彩和柔軟的筆觸,還透出來的,卻是對畫中人滿滿的愛戀與溫柔,讓人一眼看過去,就覺得心中暖暖的,軟軟的,甜意油然而生。 少年眉開眼笑,低頭她頭頂的發旋上吻了一下。萬貞還在想該怎么改進,感覺少年的吻從頭頂往下滑,落在她耳朵上,灼熱的氣息還故意往耳洞里吹,當真是哭笑不得,伸手推他:“你別鬧……我還想重新畫幅像呢!” “畫像什么時候都可以,不急在這一時嘛!” 少年將從她那里學到的手法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的用到她身上,一邊在她敏感的脖頸上親吻,一邊把手探進她衣襟里撫摸逗弄,哼哼哧哧地撒嬌:“貞兒,我想要……” 正是食髓知味的年紀,守著心愛的人,更要緊的是身在宮外,沒有重重規矩束縛,不用顧忌別人的目光,少年真是恨不得時刻膩在她身上不要下來,哪分什么時刻? 萬貞沒法拒絕少年的索取,只得丟開筆回頭隨他胡鬧。這一番胡天胡帝的折騰下來,中午都過了。梁芳和小秋在外面等了又等,才忍不住敲門問:“殿下,該用午膳了?!?/br> 少年應了一聲:“知道了?!?/br> 萬貞卻是困倦至極,閉著眼睛哼了一聲。少年先起床就著梁芳送的熱水擦洗了一下,換了衣裳,過來推她:“貞兒,起來吃飯了!” 萬貞微微睜了睜眼睛,喃喃地說:“我累,想睡覺?!?/br> 少年擰了帕子過來幫她擦臉,柔聲哄道:“你這幾天都吃得少,要睡也要吃了午飯再睡……快起來,咱們吃了飯,讓人換過干凈被褥了再舒舒服服地睡,好不好?” 他連番催促,萬貞才勉強起身,打著呵欠洗漱吃飯。 少年怕她吃了就睡,積食傷身,又纏著她說話:“貞兒,又有半個月了,我想寫個折子給父皇,你覺得怎么寫好呢?” 這是關系著太子前程的大事,萬貞精神一振,問他:“皇爺讓你回中都祭祖,有些什么要求?” 少年皺眉道:“都是禮部舊有的規程,父皇什么也沒說,只是讓我在鳳陽府多呆些時間?!?/br> 皇帝是借祭祖之名將太子打發出來,方便他在朝堂上替皇次子張目。因此祭祖的禮儀章程全是南京這邊的禮部張羅的,皇帝并不關心,即使太子上了奏折,他也不過是提筆批個可字。卻令京師的禮部細心完備禮儀,準備封皇次子為“德王”。 皇帝這樣冷淡的回應,太子傷心失望,上的奏折自然也是例行公事,十天半個月才報一報行程。從萬貞的本心來說,她對皇帝的作為一樣失望惱恨,但這種時候卻是由不得性子做事,想了想,道:“不如殿下在奏折里訴一訴莼鱸之思,然后畫一卷山水,再挑些土特產送回宮去吧?” 少年知道她的用意,嘆氣:“只怕父皇不喜?!?/br> 萬貞道:“縱然不喜,但做兒子的對父親說一說思鄉之情,他也沒有生厭的道理。何況……皇爺不喜歡,總會有別人瞧見殿下的心意的?!?/br> 李賢等朝堂重臣不好有事無事插手皇家私務,但若太子在奏折經通政司送上來,讓他們看到了,便有機會將私事變成公事進諫。而且時間過了這么久,錢皇后的驚懼恐慌應該消了不少,理智回來后,未必就不怕換了德王當太子,萬宸妃不會變成第二個周貴妃。 太子好歹是錢皇后養了兩年的孩子,一向對她親近孝順,情分比之一直隨萬宸妃長大的德王要深刻得多。太子在千里之外的江南,不得皇帝詔令不敢回京,只能送特產和畫卷回宮求情,這種凄涼,但凡錢皇后對太子還有絲毫母子親情,就不可能不動容??v然她因為傷心不肯再替太子說好話,只要她惻隱之心尚在,不表態支持德王,那就是好的。 這個道理少年未必不明白,不過在他心中,到底存著儲君的驕傲和對父親隱約的期待,不愿意用這樣的心計乞憐。只有萬貞經歷過現代社會各種世態的磨練,可以輕易提出建議,然后又體會到了少年心中的委屈,柔聲開解:“濬兒,太后娘娘在世的時候,你不也經常彩衣娛親嗎?在父母面前小心賠笑,哄他們喜歡自己多點兒,這是人倫常理,并不是什么丟臉的事?!?/br> 少年低聲說:“我只是害怕……自己會失望!” 若是他這么低頭,父親仍舊全然無視,那還不如就這樣父子僵持著,即使日后事情不諧回想起來,也還存著一個可以辯解的借口,以免顯得自己不得父親垂青,孤寒無依。 萬貞輕撫著少年的腦袋,輕聲道:“還是試試吧!說不定……皇爺已經回心轉意了呢!” 少年這幾天有萬貞相伴,心里原本的積郁已經消散了不少,被她一勸,也振作了起來,笑道:“不錯,最壞的結果也就是那樣,再試一試……若是當真沒用,我也就死了這條心了?!?/br> 他起身去寫奏折,萬貞本想陪著他,但倦意越來越濃,臥在短榻上強撐了會兒,便實在忍不住睡了過去。 少年抬頭見她睡著了,趕緊替她蓋上錦衾,再回去寫奏折。他拿出了十分的小心,寫完奏折,又開始繪畫。 有事做,時間便過得快,不知不覺已經到了傍晚,船隊開始泊舟,小秋率侍女進屋來掌燈熏香,提醒太子:“殿下,時間不早了,您晚膳想用什么?” 太子回答:“出門在外,簡便為先,別講那些規矩,吃個鮮熱就好……貞兒,你想吃什么?” 萬貞猶自側臥沉睡,這么長的時間了,竟然絲毫沒有醒轉的跡象,連少年過來推她,也只是將姿勢換了換,并沒有睜眼。 少年心頭一跳,趕緊示意小秋把燈端近些,自己俯身仔細來看萬貞的臉。萬貞睡得沉實,一張臉卻是白中透粉,唇色紅潤,呼吸綿長均勻,絲毫沒有病容病態。 小秋不知道太子在看什么,見他坐著發怔,忍不住道:“殿下,這燈太亮,怕會刺著姑姑眼睛,奴端開些可以嗎?” 太子嗯了一聲,忽然問:“小秋,你留意過貞兒這幾天一共睡了多長時間嗎?” 小秋怔了怔,太子自從萬貞醒后,就一直纏著她,時不時胡鬧,她和梁芳只敢在外間候傳,又如何知道萬貞究竟睡了多長時間?太子一問,她就忍不住有些臉紅:“奴未曾留意,不過……姑姑想是累得狠了,所以睡的時間和以往在宮中時大不相同?” 太子搖頭:“不對!貞兒從桃花源出來后,睡了差不多三天才醒。以后的四天里,每天也是瞌睡居多,日常飲食起居都不規律……” 他原來也當她是因為多年心血成空,所以頹喪犯倦;可再怎么犯倦,這樣長時間的睡眠,也不正常:“梁芳,孤命你傳信在江南遍尋名醫,在各??看a頭待命,你找到了嗎?” 梁芳連忙回答:“備著呢!奴婢這就派人傳上來?!?/br> 太子命人將醫生帶上船來給萬貞診脈,又忍不住問黃賜:“錢能呢?孤讓他留在桃花源料理首尾,這七八天了,他就沒傳信回來?” 第一百七十六章 同心相攜無懼 皇帝讓太子回中都祭祖,算是一件不小的事。安徽附近的幾省包括留都南京的官員,都做好了少年人離開宮禁,沒有長輩約束,就偷偷在外面游玩的心理準備。因此太子一行雖然沒擺儀駕,但沿江而上的州縣官員卻都知道船隊護送的是誰。 這一行人浩浩蕩蕩來去,補給沒有驚擾民間,而是自行付費采辦,對于治理一方的地方官來說,實在很刷好感。梁芳只是派人傳信尋找各地名醫在碼頭上候命,沿江的地方官對這樣的小要求,完全沒有推辭的理由,果然真將當地名醫都送到了碼頭。 這些醫生不知道太子的具體身份,但從親民官送他們過來的態度,也知道對方的身份不簡單,不敢敷衍了事,一個個打點了全副精神望聞問切。太子還怕人湊在一起回話,不肯說實在話,逐個把人叫到偏間里問:“病人究竟如何?” 無緣無故的嗜睡,無論怎么看也不正常,那醫生猶豫了一下,滿懷疑惑地賠禮:“公子,請恕在下學藝不精。尊夫人精神困倦,聲低懶言,怠惰乏力,按說該是心脾或腎陽有虧而致的神氣不足。偏偏神色形態卻又全無病容,四診合參全無異常之處,在下實不知病從何起?!?/br> 病不知從何而起,自然不知該如何治了。 太子心中焦躁,在臉上抹了一把才將鎮定了下來,又換了醫生問病況。但幾乎所有人的判斷都大同小異,偶爾有不同意見的,也不過說些情志不調需要休養的話,開的都是太平方。 折騰許久病情毫無頭緒,倒把萬貞吵醒了。她愣了會兒神才醒過神來,道:“殿下過慮了,我真沒事!醫生,我就是過去累了些,現在松閑下來補覺而已,多謝您費心?!?/br> 少年正要開口勸她,她又沖他一笑,軟聲說:“我渴了!” 少年倒了茶水過來給她漱口飲用,無奈地道:“貞兒,你別使小性兒,好嗎?讓醫生好好看看,咱們別諱疾忌醫呀!” 萬貞嘆氣:“真要醫,也要有疾才醫呀!這醫生都看不出來的,不就是無疾么?” 少年無論如何也不相信她好端端的會這么犯倦,但左思右想,也想不出哪里不對,只得皺眉道:“那我們叫醫生開個溫補的方子,先吃上幾付藥看看,行不?” 萬貞笑道:“行,都聽你的?!?/br> 少年嘆了口氣:“你也就是哄我!你要真不想讓我的事,憑我怎么說,你才不會聽我的?!?/br> 他知道萬貞這里是無論如何也問不出東西來的,只能抓緊了聯系錢能,想問清桃花源里究竟是怎么回事。 錢能一直沒有回信,直到船行到蕪湖一帶,才追了上來,回報說有位法號“玉芝”的仙師求見。到了太子這個地位,無論士農工商哪個身份的人求見,都會惹人注意。反而是出家人的身份,因為太祖、成祖兩代皇帝都有替身出家,皇室供奉不絕,地位超然,關注的人少。 太子對這位“玉芝”仙師的真實身份心里有數,不敢大喇喇的請他上船,便約了地點,把護衛放在外圍,連梁芳也不許近前,自己沿著蕪湖蘆葦岸往前走。 一羽外罩青笠羽氅,坐在岸上垂釣,看到太子孤身一人過來,有些意外,道:“膽量比以前大,居然敢一個人來見我?!?/br> 太子微笑道:“叔父,我已經長大了?!?/br> 他已經在心里做好了以子侄身份求教的準備,近前行了個禮,恭恭敬敬地道:“叔父,侄兒想問一問,桃花源的事,您最后是怎么處理的?” 一羽回想起來仍舊心有余怒,道:“那群牛鼻子自身道法不足,卻妄圖竊取人主氣運,以抗衡后世人道之威,為他們一門延續道統,罪該萬死!” 雖說皇帝才是當世人主,但太子身為儲君同樣具備人主氣運。太子怔了怔,脫口而出:“貞兒哄我走,是因為這個?” 一羽不答,反問:“她在你身邊,可能會害你氣運衰敗,失國喪命,你怕不怕?” 太子悚然而驚,過了會兒,卻又笑了起來,搖了搖頭,道:“她向來將我看得比她自己更重,不舍得傷我分毫,又怎么會有意害我?既然如此,生死路途再可怕,有她與我一體同心,相攜同行,那便沒什么?!?/br> 夕陽映射下的湖面波光鱗鱗,點點金光倒映上來,照得少年眉眼飛揚,既滿足又得意。那是只有被全心全意愛慕著的人真誠回應,滿腔熱情得到珍惜收藏。因而自信無比,并且對所愛深信無疑,全不知愁的少年,才會有的天真和堅定。 這樣的天真對于皇室子弟來說,有幾分好笑,卻又讓人鄙棄之余,隱約有兩分羨慕——生在天家,尊貴榮華無極,繁華迷心,皇室子弟能遇到一個人,無論顯貴落魄,不管生死危機,都相依相伴,相愛相戀的,百不得一。 而除了愛戀之外,彼此還能寬容信賴,無所疑懼的,則更是絕無僅有。 一瞬間,一羽竟然有些不想看到他的神色,回身將釣竿收起,慢慢地問:“你喜歡她?” 太子已經做好了受他責難的準備,回答:“是!” 一羽臉上的神色似笑似悲,問:“喜歡到愿意為她逆天改命,連帝位江山,身家性命,都交給她的地步?” 萬貞醒來時天色已經黑了,室內燭光幽幽,寂靜無人。她翻身坐了起來,趿了床前的絲履,披上外袍,慢慢地走到窗前,望著外面的星空夜色,久久沒有出聲。 小秋提了暖瓶進來,一眼看到她站在窗前,嚇了一跳,連忙放下東西過來扶她:“姑姑,你起來了,怎么不叫我們?” 萬貞笑道:“又沒什么事,煩你們做什么?” “殿下讓我把燕樂部的事都放著,就是因為我跟著姑姑長大,熟悉您的習慣,照顧起來方便啊。您醒了也不叫我,那不就是我失職了嗎?” 萬貞趕緊借口要梳洗,把她的埋怨岔開了。小秋不比秀秀愛念,明知她是故意的,卻也無奈道:“姑姑,你趕緊洗漱了墊墊肚子吃藥。殿下離去之前,可是再三囑咐,讓我一定要看著你吃藥的?!?/br> 萬貞怔了怔,問:“這天都黑了,殿下還沒回來,去哪了?” 小秋回答:“衛隊上岸扎營休息,殿下一并下了船。想來是悶了走走,沒有說去哪里?!?/br> 少年自幼在京師長大,游泳都是那年端午節落水后才開始學的,乘的船再怎么寬大平穩,也沒法習慣從早到晚都呆在船上。每日早晚泊船時上岸游玩,屬于常態,萬貞也沒多想,只讓人把燈火加亮,方便他歸來時看路。 太子帶了致篤來到岸邊,看到岸邊和船前比以往更亮的風燈,心中微微一暖,快步上了踏板,直奔二樓,揚聲叫道:“貞兒!” 萬貞應了一聲,看到太子身后的致篤,頓時一愣,吃驚的問:“殿下,你怎么把這人帶回來了?” 少年還沒說話,致篤倒先搶在前面,跪了下來,沖她咚咚咚地磕了幾個響頭,道:“貞jiejie,師父讓我替他向你請罪?!?/br> 他的動作實在太快,萬貞根本來不及躲避,就見他把額頭都磕腫了,一時無言,嘆了口氣,問:“你師父自己不來,就派了你這傻童子來?” 致篤哇的一聲,哭得眼淚鼻涕都下來了:“師父不是不來,是當日牽星損耗過巨,與主陣的十一位師叔伯,一起羽化了?!?/br> 萬貞怔了怔,冷笑:“付出這么大的代價,想來是渡法成功了?” 致篤抹了把眼淚,說:“師父說只成功了一半。但這也是截了你的福緣才得到的機會,讓我和致虛師兄替他賠罪,以后幫你把福緣補回來?!?/br> 守靜老道師兄弟瞞著她與太子命格相連的信息,妄圖從她身上借儲君氣運鎮壓道種渡世的反噬,害得她功敗垂成。這股恨她雖然壓在心底不想,但卻一刻也沒有忘記,雖知按致篤的心智,這樣的事他參與不進去,最多就是奉師命跑腿,卻也不可能還像以前那樣信他,淡淡地道:“你師父既然死了,這事和你的便也沒什么關系。你回清風觀去罷,以后不用再來找我?!?/br> 致篤倒也不糾纏,而是從懷里拿出那天用的陽平治都功印來,道:“掌教師伯說,你要是不肯理我,就把這法印送給您溫養神魂?!?/br> 萬貞搖頭不接,逆轉時空回到現代,要付出代價,這是她心里早有準備的事??商鞄熀褪仂o他們不止想借她的福緣,還想通過她與太子的命格羈絆,暗算東宮的氣運去抗衡后世法統的威壓,使渡過去的道種發揚光大,乃是她生平上過的最大惡當。 她寧愿自己折盡機緣,神魂受損退回來,也不愿太子受害,如今又怎么肯再相信天師送來的法???畢竟她不修道法,根本無法鑒別這法印有用無用,卻怕天師在里面留了什么惡毒的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