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節
書迷正在閱讀:亡主、迷人病[娛樂圈]、肆吻玫瑰、(快穿)改變劇情的正確方法、寡夫的快樂你們想象不到、追蹤師、每次醒來都在出軌[快穿]、宋醫生離開后,總裁他慌了、[ABO]分手后他信息素暴露了、[聊齋]白虎
他做了個驅趕的動作:“有那不開眼的舉子,咱們就告誡一下?” 景泰帝擺手道:“行了行了,她要是安安生生過日子,不接觸朝臣,不與宗親勛貴往來,廠衛看看就行,別給朕添亂!” 王誠垂手應諾,舒良急匆匆的進殿來稟報:“皇爺,重華宮那邊的陳表剛過來報訊,說是汪……庶人或是有孕了,請您派御醫查驗?!?/br> 汪皇后被廢為庶人后,便被貶在了重華宮居住。那地方靠近府庫,除非需要運轉錢財,等閑無人靠近。也是汪皇后多年行事端正,宮人敬其品性,除了按制削減掉的侍從以外,近侍的女官和內侍都沒有走。 不然以冷宮的生僻和偏遠,汪皇后懷孕的消息基本上沒可能傳到前面來。 景泰帝驟然聽到回報,又驚又喜,連忙道:“快派醫婆和御醫過去侍奉?!?/br> 一邊說,一邊就往外走,走了幾步卻又停了下來。舒良在郕王府時就與汪皇后相處,廢后大事他插不得嘴,但這種有孕的大喜事,他卻忍不住開口勸道:“皇爺,汪庶人有孕,是大喜事,您去看看,也是顧全當年情分?!?/br> 景泰帝苦笑:“我去干什么?白惹她生氣而已!只盼老天開眼,讓她這次生個兒子。否則,這輩子我們夫妻還是不要再見了!” 汪皇后性情剛烈,眼里揉不得沙子,他一怒廢后,其實已經愧對多年夫妻情分。此時去見汪氏,應該怎么面對她?他不可能將后位視如兒戲的允諾還給汪氏,但除了歸還后位,他還能憑什么取得汪氏諒解? 他不去見汪氏,汪氏還能平靜渡日,好生養胎;他去見了,兩人吵起架來,別說養胎,以汪皇后的性子,怕是會跟他拼命。 舒良不敢再勸,只是問:“然則,以何禮奉之?” 景泰帝嘆了口氣,道:“將固安公主送去重華宮隨母而居,公主內外事務,亦由其一并掌管?!?/br> 應聲舒良而退,景泰帝心中煩躁,在原地打了幾個圈,忽然叫道:“興安!” 興安連忙過來問:“皇爺有何吩咐?” 景泰帝道:“去請皇后旨,渡僧道……五萬,祈子嗣福?!?/br> 僧道不事生產,而坐擁田畝,招攬信眾,聚集香火浮財,對農耕社會的經濟制度破壞極大?;屎蟮闹家庖怀?,群臣紛紛反對。于謙力諫,但這旨意名義上出自中宮,實際上卻是景泰帝的意志,又哪能輕易憾動? 朝堂上來來往往,沂王府的日子卻是過得十分簡單,除了王誠以外,沒有別的訪客。而得到廠衛不會阻止沂王訪親的消息后,萬貞便派人往會昌侯府投駕帖,預備去給當日護主殉身的孫氏兄弟上香。 會昌侯府才準備了禮盒,準備賀甥孫喬遷,就接到了沂王來訪的駕帖,兩邊打了個對撞。會昌侯孫繼宗哭笑不得,嘆氣:“這王府的內侍長,性子也太急了?!?/br> 說歸說,但沂王沖齡出宮,王府又沒有長史,宗人府不管,只有萬貞和梁芳兩個內侍主持事務。周貴妃娘家遠在昌平,錢皇后娘家只有救助南宮之力。這方方面面沒個襯手的人,沂王府不早點向會昌侯府投帖求計,卻有誰能幫手? 再看駕帖上的措辭,卻是撇開了親王的身份,只以會昌侯甥孫的身份請敘家禮,便又覺得心中熨帖。 雖說甥孫身份貴重,孫家子孫以外戚而得富貴,子弟用命是當然。但重六郎兄弟救駕殉主,誰不希望這番忠心不被辜負呢?以前太子受困不能離宮,只賜錢財撫慰,禮數上雖然沒缺,但總不如沂王親自登門上香,來得叫人心溫暖。 會昌侯世子見父親沉吟不語,便問:“爹,怎么辦?” 孫繼宗道:“殿下賢而執禮,咱家也不能失禮。我還照常去王府賀殿下喬遷,你親自去廊后重六郎家安排一下,等過兩天殿下來時好上香行禮?!?/br> 會昌侯府原本已經敗落,全仗著孫太后才重新興旺,跟別的勛貴不同,那是怎么避嫌也擺不脫上皇這一派系影響的。孫繼宗便索性不去想著擺脫,只管聽meimei孫太后的話,親近沂王。 沂王除了京師守衛戰時,幾乎沒有與朝臣照面的機會,連孫繼宗這舅爺爺也說不上臉熟,只不過知道這是自己的親舅爺而已。 孫繼宗來賀,沂王愣了一下才想起來這是誰,歡呼一聲:“咦,是去年過生日的時候,給我送了象牙、紅翡、玻璃套件七巧板的舅爺!” 送禮的,誰不希望自己送的東西別人記著?孫繼宗本沒指望這一年也只能見一兩面的孩子能記住自己是誰,能記得送的禮物,已經夠讓人驚喜了,當下呵呵笑道:“正是微臣。那七巧板殿下玩得還好嗎?微臣前段時間得了只犀角,正不知做什么好,殿下要是喜歡玩七巧板,臣就使人剖了雕來?!?/br> 萬貞在旁邊提醒沂王:“殿下,犀角珍貴,比象牙難得許多,傳聞用來琢杯有解毒奇效,是養生珍品。侯爺拿著做實用的器物合適,做七巧板的話,卻是白壞了舅爺的好東西?!?/br> 沂王連忙道:“舅爺,不要糟蹋了您的好東西?!?/br> 孫繼宗與沂王過去多是禮儀上的答謝,今天才算真正親近,對于沂王記情貼心的性格十分喜歡,連忙道:“殿下,如今泉州開了海運,有人自海外販犀角來賣。雖說有些難買,但咱家也不是用不起。您要是喜歡,臣再使人去找也一樣?!?/br> 沂王擺手道:“舅爺,這些玩件讓貞兒陪我用紙折出來用也一樣,用不著浪費?!?/br> 見沂王是真的知道心疼東西,孫繼宗便也不再勉強,道:“那臣便用犀角琢幾個盛器出來,再送給殿下?!?/br> 這舅爺、甥孫兩人說話投緣,會昌侯在沂王府吃過了中飯才告辭,臨走特意問了萬貞訪親時的隨員、車馬等事,才拱手道:“有勞萬侍cao持王府事務,照看殿下,寒家感激不盡?!?/br> 萬貞連忙避讓還禮:“侯爺客氣,這是我輩應盡本分,理當如此。不過殿下年歲漸長,總不能一直戲耍玩樂,荒廢了光陰。尋訪蒙師一事,拜托侯爺著緊些兒?!?/br> 會昌侯笑道:“這是自然,娘娘和我早有安排,后日殿下去了寒家,盡禮之后,便可以去面見幾位選出來的舉子,擇相宜者為師?!?/br> 第一百一十章 沉舟側畔千帆 重六郎兄弟都是會昌侯近支子弟,就住在侯府后廊的小跨院里。近支平輩子弟,排行能排到六十六這個數字,可以想見家族子孫有多昌盛了。 子孫昌盛當然是好事,但太昌盛了,家族的資源有限,就免不了爭斗。重六郎的父母能住離侯府最近的后廊跨院,是這兄弟倆用命殉主的功勞換來的,族人沒有二話。但沂王幾年以后都還記得人情,在得到自由后親自登門上香慰問,卻是很讓孫氏的族人羨慕,雖不至于說重六郎他們死得值這種風涼話,但也確實覺得沂王是個值得效力的人。 近年來孫氏族人的日子不如從前好過,族中也不是沒有人提議設法與孫太后一系劃開關系。但沂王親自前來,卻頓時將這種議論消除了。任何一個家族,想要長久顯榮于世,總要有足以傳家的核心思想在內。 若是孫太后或者太上皇、沂王對娘舅家失禮寡恩,孫氏族人為圖自保,撇清關系沒什么。但孫太后和太上皇待娘舅家不薄,沂王又重恩記情,這樣的在甥孫你都不看重效力,難道別人還會尊重你家嗎? 勛貴世家,沒了靠山已經很危險,再丟了名聲,那更是沒有自保之力。 原本孫太后想從娘家挑選子弟給沂王當護衛,不少人比著重六郎兄弟的遭遇,不舍得自家親骨rou去,只想從家奴里挑人敷衍一下。但現在見到沂王對重六郎父母的禮遇,卻又紛紛心動,覺得有這樣的主上,杰出子弟去做侍衛不失為好前途。 沂王禮儀無缺,但年紀還不足以處理復雜的人際關系,上香祭奠,拜謝過重六郎父母之外,便由會昌侯陪著上座,讓萬貞代為應酬。 重六郎兄弟所留兒女與沂王年齡相差不大,一溜三個女孩、四個男孩站著,從十歲到五歲不等。萬貞早有準備,從大到小的問過他們的姓名年齡,溫聲撫慰,再送禮物。小孩子對這些事似懂非懂,旁邊的大人卻都心酸。 重六郎媳婦哽聲道:“殿下重待奴孤兒寡母,只可惜我兒年齡尚幼,不能侍奉駕前,有愧王恩?!?/br> 萬貞連忙道:“嫂嫂,兩位哥哥救駕身殞,殿下禮當拜謝。怎敢當您此語?” 這個時代的人對樂意效忠的人,往往舉家侍奉,父死子繼。重六郎媳婦既然起了這個心,萬貞也就不能寒了她的意,摸摸孩子的腦袋,溫聲道:“嫂嫂,殿下如今年幼,幾個孩子也不大?,F如今還是讓孩子們用心讀書習武,長大了再言其它?!?/br> 重六郎媳婦點了點頭,沂王府這次送來的錢財,足夠幾個孩子好生教養長大,自然不急著計較一時長短。 沂王心思細膩敏感,在這傷感的環境里久呆不好。會昌侯心疼甥孫,見萬貞把禮數都盡到了,便吆喝一聲,吩咐侍從起駕,往正堂參加家宴。 侯府人口眾多,分房分戶的過來給沂王見禮,應酬起來足以讓人頭暈眼花。沂王可以用年幼做借口,萬貞和梁芳兩人卻是絲毫不敢怠慢,一圈忙下來,累得口干舌燥,臉皮僵硬。好不容易禮儀走完,宴席結束,萬貞才有空在偏廳里坐下來休息。 沂王見她一臉疲憊,趕緊讓人端了湯過來:“快,貞兒餓了吧?趕緊喝湯,吃飯?!?/br> 她和梁芳在家宴上守禮不坐,侯府便在散宴后給他們另外設了小席。萬貞這時候是真的又渴又餓,也不客氣,趕緊接過湯一口一口的喝。 沂王見她口渴喝得急,連忙另拿了個碗舀了湯出來,拿勺子撥動吹冷,等她一碗喝完,又送了過去。他們兩個困在謹身殿時,吃飯沒人服侍,彼此照顧對方已經成為了習慣,侍從也不以為異。倒是孫家的丫頭偶然見著,心中嘀咕不已。 萬貞連喝了兩碗湯,才慢下速度問沂王:“殿下累不累,要不要讓韋興和黃賜陪著休息一下?” 沂王擺手道:“不要,沒有貞兒守著,我睡不著?!?/br> 萬貞有些為難的道:“侯爺剛才讓我吃完飯了過去說話,沒法守著殿下呀!” “那就不睡嘛!反正天氣熱,也不好睡覺?!币释跽f著又嘀咕道:“哎,這出來做客,太累了。貞兒和梁伴幾乎沒有歇過,我看舅爺家的人也累得很,咱們以后還是少出來吧!” 萬貞笑道:“殿下今天是第一次登門和侯府的親長見面,又要給重六郎家行禮,擺了王駕,自然覺得累。以后咱們再來,殿下可以微服簡行,不入二門,就不需要這么累了?!?/br> 她一邊吃飯,一邊吩咐先吃了的韋興和黃賜:“等我和侯爺說完話,就要帶殿下去探訪先生。你們趕緊服侍殿下梳洗換衣服,別誤了時間?!?/br> 嚴尚宮派人挑出來的幾名舉子,都被送到了侯府過去一條街的香云里別苑住著,就等沂王出來后相面,挑選投緣的做蒙師。 等沂王微服出來,侯府左側門外已經停好了一頂兩人抬的小轎,會昌侯自己也一身尋常富家員外打扮,站在轎邊對換了男裝的萬貞道:“萬侍,從這里到別苑不遠,路也僻靜,鋪了石板。為了少惹人注意,有勞你隨我一起步行,送殿下過去?!?/br> 萬貞笑道:“侯爺客氣,我本是侍從,步行是常事,讓殿下坐轎就可以?!?/br> 這種小涼轎頂不高,抬杠也低,沂王以前還沒坐過這么矮的轎子,一撩開轎簾發現自己看出去正好能看到萬貞的臉,不像坐肩輿那樣只能看到她的頭頂,便興高采烈:“哎,貞兒,這個轎子好玩,你要不要也坐坐試試?” 萬貞笑道:“坐轎以后有很多時間試嘛,今天咱們先去看先生?!?/br> 一行人說說笑笑,沒多久就到了別苑外的小巷。會昌侯正一五一十的介紹里面的舉子的情況,前面的巷道上突然叭的一聲,有人丟了只包裹出來,緊跟著一個年青人從墻頭跳下來,揀起包裹就往前跑。 這個變化太過突然,不獨隨從們莫名其妙,連萬貞也愣了一下,愕然問:“這是……青天白日的,鬧賊了?” 孫繼宗皺眉道:“這人有些面熟……好像就是幾個舉子里的一個??!鬧賊?中舉了的人,還用做賊?” 萬貞心中不祥的預感陡然升起,情不自禁的道:“侯爺,咱們快些過去看看?!?/br> 孫繼宗也怕出什么變故,一行人急步直奔別苑前門。苑門前的守衛正攔著兩名舉子打扮的人,兩名舉子卻在大聲分辨,雙方吵嚷不休。 孫繼宗臉色鐵青,快步上前,喝道:“你們在干什么?還不放開兩位先生?” 喝斥完家仆,又轉頭問兩名舉子:“兩位先生,在下一向禮敬有加,并無違逆之處,緣何忽然大發雷霆要走?” 孫繼宗把這幾名舉子接過來后,著實好吃好喝的供著,禮遇極厚,這一說,兩名舉子都有些訕然。好一會兒,其中一人回答:“侯爺,您固然禮敬有加,可晚生只怕受不起這禮敬??!” 孫繼宗揚眉問道:“先生這話從何說起?” 兩名舉子對視一眼,鼓足了勇氣道:“剛剛學生等人偶然聽到貴府的人談論,才知道侯爺說的教子弟啟蒙,不是孫家子弟,而是天家子弟。我等才疏學淺,不足以為王師,這便告辭了!” 原來這兩名舉子,是知道要教的人是沂王,所以不肯接教。想來剛才那位跳墻而走的舉子,也是出于同樣的原因。 孫繼宗臉色鐵青,卻不強留,揮手示意家丁放行。轉頭看見門口又出來了一位,心中不豫,冷笑著問:“徐溥先生,也是才疏學淺,不堪為師?” 這名舉子愣了一下,旋即醒悟過來,笑道:“侯爺誤會了,在下雖然才學不高,但自認能科場中舉,教授蒙童綽綽有余。只不過在下既然有志于科場,上科雖然不幸落第,卻覺得下科有僥幸之機。為此之故,在下暫時不敢為王師,以免招忌?!?/br> 雖然一樣是不愿意教沂王,但這位好歹說話敞亮,孫繼宗也不為已甚,拱手道:“如此,祝先生下科蟾宮折桂,金榜題名!” 徐溥也拱手回禮,道:“在下耽于名利,有負侯爺青眼,慚愧,慚愧!” 兩廂道別,徐溥走到小轎旁邊,愣了一下,又停下來拱手行了個禮。萬貞冷眼旁觀,開口問道:“先生有志于科場,故不愿為師,可有才華、氣度與先生相當,愿意為師的兄弟子侄、至交好友?” 徐溥笑道:“女官,在下的好友尚在鄉中,故土難離,恐怕未必愿意赴京為師?!?/br> 萬貞沉默片刻,忽然又問:“先生,童子啟蒙,關系一生志向,疏忽不得。先生可有教我之法?” 徐溥愣了一下,臉上的笑容斂去,正色道:“女官見問,在下這便直言了。您欲選舉子中才華出眾者為蒙師,殊不知我輩中人自命才華不凡者,無不有蟾宮之求,如何甘心為一事而誤科考,顧忌比之朝臣不遑多讓。您著眼于此,莫若回頭尋選罷官歸隱,授課自樂的前輩?!?/br> 萬貞怔了怔,苦笑:“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多謝先生提點?!?/br> 第一百一十一章 踏遍青山難求 孫繼宗興致勃勃的將沂王帶來擇師,結果人還沒進門,預備的先生就跑了大半。這其中的尷尬和惱怒,可想而知。 待徐溥走后,孫繼宗在原地深吸了好幾口氣,才將心頭的怒火壓制下來,換上笑臉道:“殿下,萬侍,咱們先進苑子里坐一會兒,再去見剩下的先生?!?/br> 萬貞知道他心里肯定不好受,也不多話。沂王卻從轎中走了出來,拉了孫繼宗的手,脆聲道:“舅爺,你別生氣。貞兒常跟我說,生氣是用別人的錯誤跟自己過不去。這些人對不起你,你已經吃虧了,再氣著自己,那不是更吃虧嗎?” 孫繼宗雖在怒中,也被沂王的話逗得笑了起來,呵呵笑道:“好的,舅爺不生氣,不吃這個虧?!?/br> 沂王猛點頭:“對嘛!對嘛!咱們可以吃好飯好菜好點心,就是不吃虧?!?/br> 一行人進了別苑的花廳,孫繼宗問清還有三名舉子沒有走,總算松了口氣。尊師重道,是漢家知識傳承的根本。沂王身份雖然尊重,可以擇優選師,但先生已經到了孫家的別苑,就該先去拜望先生,而不是等先生來見他。 孫繼宗正想直接帶了沂王去見先生,萬貞卻止住了腳步,轉頭對他道:“侯爺,方才徐先生的話已經說得很清楚了。走的舉子,是不想被誤科舉前程;這不走的舉子,自然是對我們有所求。有所求不要緊,但咱們還是先探一探,問清了對方所求何在,確定咱們是否能給,才好去面見先生?!?/br> 孫繼宗點了點頭,如今沂王和會昌侯府被壓制得幾乎無法動彈。要是這些舉子所求不大,王府直接能給,那便好說;萬一所求過大,沂王府總不可能為了請一個蒙師,就去傷筋動骨的大動。早去問明白了,條件合適,才好讓沂王去拜師,否則怕會場面不好看。 沂王看著他們,忽然道:“貞兒,我覺得我可以跟你和梁伴伴啟蒙,不用找先生。你和舅爺,不用這么求人的?!?/br> 孫繼宗愣了一下,萬貞嘆了口氣,輕聲道:“殿下,我和梁伴伴可以日常教你一些生活中實用的知識??墒悄愕纳矸莶煌?,要學的不僅是這些實用知識,更需要理解堂皇大道。跟我們啟蒙,會限制你的胸懷和目光?!?/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