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節
書迷正在閱讀:司令大人,求床咚、寵入心扉、食物鏈頂端的女人[娛]、渣受生存手冊[快穿]、你是不是想撩我[娛樂圈]、AWM[絕地求生]、[綜英美]吸血鬼現代生活日常、粉雪[電競]、總覺得暗戀對象喜歡我、當你成為維密天使
朝廷有意裁撤衛所,只是迫于壓力不能成行。不過像周世澤這樣從衛所轉出戶籍的,那就是名正言順不屬于衛所了。自然的,將來他的位置也不能傳給周洪鈞——這也是當初周世澤自愿從九邊轉入東南,周遭人都格外不解的原因之一。這本來穩穩當當的子孫富貴,就這樣丟掉了,可惜不可惜! 當真不可惜,當初周世澤還怕禎娘可惜,與她解釋道:“兒孫自有兒孫福,若是他們上進的,曉得自己使勁。那么有我這樣的老子在上面,哪里會出不得頭!若是他們不上進,再厚的身家,再好的前程也不管用,都能叫他們敗壞!” 禎娘當然知道這個道理,不過也因此洪鈞就沒有什么世襲的武官官職可以做了——這當然也有好處,按照原本衛所的定例,洪鈞自然是要繼承周世澤的位置的。至于讀書的路子,那大都是底下弟弟們的事。如今沒得這個擔子,自然是隨他的意了。 這也是那婆子會這樣說的緣故,不然也沒有這一說。不過禎娘對此不置可否,畢竟在她眼里的上進,只怕和世人不同。在她看來,兒女們只要承擔地起自己的生活,做的事情沒得什么不合國法的,那也就是了——不過這也不容易呢,真以為人生在世承擔地起自己的生活有那么容易,那世間也就不是這個樣子了。 禎娘沒得反應,倒是洪鑰眼珠子轉了轉道:“噯!這話怎么說呢?什么叫做洪鈞是將來撐起門戶來的,就因為他是個男???這我可不服!我雖是個女孩子,卻是看著娘長大的,難道娘不是比時間男子還強!” 那婆子雖不覺得自己說錯話了,但面對家里大小姐,還是趕緊補救道:“大小姐說的極是!是老奴說話說差了,如今還講什么生男生女。前些日子我還聽我jiejie嘆息,家里兒媳這一胎生的是個男孩?!?/br> 這婆子極會講話,這樣一說就把洪鑰的精神引住了,十分好奇呢!要知道就算洪鑰并不覺得當今女孩比男孩差,也是知道世人重男輕女的看法的。只聽那婆子接著解釋:“說是生男孩就是花錢的,將來長大念書。娶老婆成家,哪一樣不是財出門,難得見到進項。就是有,那也就是一絲絲。不若生個女孩,學廚藝也好,學針線也好——就算這些也沒錢與她學,也還能做個女工。從小就能掙錢,不但自己嫁妝不要家里cao心,反過來還能補貼家里?!?/br> 這婆子并沒有說假話,也難為她把話說得這樣漂亮。只是瞞得過洪鑰,卻瞞不過禎娘。這種事情啊,聽著好聽,實際上還是重男輕女。這并不是因為時人喜歡女兒才想要生女兒,不過是為了女兒能賺錢,也更愿意補貼家里罷了。 禎娘就知道,自己一些廠子里的女工,因為能掙錢被父母拖到了二十多歲實在拖不下去了才去找人家。圖的什么,無非就是女兒成親后就要顧全自己小家,沒辦法再把全部給家里了而已。 不過也不能說全是不好,為什么男子能得到如今的地位,禎娘作為一個頭腦出名聰明的人,看的很清楚。才不是什么上天的規定,男子生來就比女子強。至于儒家那些教條,不說也罷! 禎娘只會用現實說話,用現實的利益說話。說白了,這是由于世間男子比女子‘用處大’而已。最開始或許只是耕種、打獵等,這樣的力氣活男子比女子強,因此他們的位置就比女子高了起來。到后來,由這個強一些,就延伸到了方方面面都壓制女子了。 而如今呢,這些作坊、工廠等,大量引入了女工,女子也能掙錢了?;蛟S一開始這世界也不會因此改變女子的地位,但一定會開始動搖的——當一個家里,女人家也可以賺錢,甚至比男人賺錢還要多的時候,大多數的男子就要開始學會低頭的。這當然不是他們想的,只是形勢比人強而已。 禎娘一瞬間想了許多,但是她都沒有點破。這種感覺相當微妙,她既想女兒能察覺到這世道是怎樣的,又想女兒能一輩子不知道這些。不過她很快說服了自己,嗯,洪鑰年紀還小,倒是不急著教她這些。于是她就假裝沒看見洪鑰其實已經不小了,最近她不是在與洪鑰考慮婚嫁的事兒? 總之不說這些,禎娘轉而道:“也這個時間了,十分熱了。讓廚房里上一兩樣消暑的點心來——我倒是不記得流水牌上今日的點心是什么,我記得好似是什么來著?” 不等禎娘想起來,洪鑰就趕緊拍著巴掌道:“我記得我記得,我可是扳手指頭等著哩!今日有幾樣消暑點心,糖酪澆櫻桃、酥山和蜜沙冰,這三樣是我最喜歡的,今日我每一樣都要吃!” 周家和顧家如今廚房的安排是一樣的,都是事先定好了菜色,然后保證能一個月不重復。這就寫成流水牌排出一個月來,之后一個月除非主家有什么突然想吃的,不然就按照流水牌上菜,這每日的甜點自然也是一樣。 至于糖酪澆櫻桃、酥山和蜜沙冰三樣,都是今日的點心安排罷了。之所以洪鑰這個大家小姐能因為這個格外高興,那只不過是因為這都算是冷食,而夏日里用冷食一向是不許太多的??墒沁@是夏日啊,用什么都覺得沒胃口的夏日,也就是這些涼的冷的還想嘗兩口了。 然而不管怎么說,禎娘都是不會讓洪鑰放開了吃這些東西的。所以哪怕是到了吃這些的時候,洪鑰所謂‘今日我每一樣都要吃’,即使是可能的,那也要打折扣——三樣每一樣一份那是都吃了,三樣拼出一份放分量,那也是都吃了??! 糖酪澆櫻桃,就是拿甜酪和蔗糖漿像是澆鹵一樣淋在鮮紅的新鮮櫻桃上,以甜酪的肥濃滋潤相配櫻桃的鮮甜多汁,再加上蔗糖漿增加甜度,滋味相當美妙。而這些澆櫻桃的甜酪和蔗糖漿都是事先經過冰鎮的,更適合夏日食用。 至于酥山則是在酥當中加入蜜,然后打發蓬松,在盤子中滴淋成山形,然后放入冰窖當中冷凍定型。這樣的一份點心,形狀如同雪山,上頭霜雪冰晶俱全。且酥山并不堅硬,輕輕就能夾起,入口即化。如果要在三樣愛吃的消暑小食里選一樣,酥山可以說是洪鑰的最愛了。 與前兩樣相比,蜜沙冰就樸素的多了。怎么說糖酪澆櫻桃和酥山在夏日里都是豪門貴族的飲食,酥酪不是那么容易得的,櫻桃到了這個時候也沒有那么常見,還有冰窖,當人人家里都有?就是代替用的冰鑒也不是呢!而蜜沙冰是把冰塊鑿成冰沙,然后淋上蜜和豆沙,相對于前兩者來說,確實簡單又樸素。 不過么,這一樣蜜沙冰是禎娘最常吃的,所以在周家和顧家反而做的最多。從這里也可以看出來在這個家里,誰才是說話算話的人呢。 幾樣小食用小食盒裝了呈上來,剛揭開食盒蓋子的時候還因為食盒里頭鋪著一層冰塊而冒出白色的冷氣,看著就先涼快了下來——說起來總督府每到夏日用冰簡直可以說是‘不惜工本’了。 呂宋這地方并沒有冬日,自然也就沒有大塊的冰可以窖藏起來等到夏日使用。至于用硝石制冰,那最多就是迎來制一些小冰塊,小冷飲用得上,其余的就不能指望了。而總督府用冰卻是和在大明夏天的時候一般無二,說是大手筆也沒有什么問題。 當初知道總督府要挖冰窖冰井藏冰,還有人疑惑來著,冰從哪里來?現在有答案了,冰從大明來的!每至冬日里,便用馬尼拉大帆船直接去到大明東北部,白山黑水之間,山里溪流處,有的是大冰厚冰,并且十分干凈。 按照從古傳到今斬冰的法子,將巨大的冰塊粗粗切割方便運輸之后,就拖曳至港口,裝載在船上甲板以下特殊處理過的船艙里。然后中間不???,快速運到馬尼拉,最后藏到總督府的冰窖里,供一年使用。 也幸虧是在如今的海貿里冰塊不算貨物,不然這還要占用出口貨物的份額,那就更虧了。如今還只是一些運費而已,以周世澤和禎娘的身家倒是沒有不能承擔——嗯,既然能夠承擔地起,那就沒什么猶豫的了。人活著本就是為了活得舒服的,到了周世澤和禎娘的地步,難道還要顧慮一些花費? 冰的事情也沒什么值得大書特書的,相比起來對于禎娘和洪鑰這對母女,果然還是眼前用金盤、金甌、琉璃盤、玻璃碗、瑪瑙碟、彩畫榼這些漂亮器皿盛起來的夏日消暑小食有吸引力地多。 在這一點上,洪鑰分明是像極了禎娘。而禎娘兒時也是一樣,曾經被顧周氏限制過吃多少冷食,當時她沒得波動的臉色之下其實也憤憤不平過。而長大之后,雖然還是喜愛這些冷食,卻沒有那樣控制不住了。因此順理成章的,在自己有節制的同時,為了女兒的身體著想,便規定了女兒和自己一樣‘節制’。 這樣看起來,似乎是做了兒時的自己不喜歡的那種事?不過么,也不要緊,人長大之后總會做一些小時候不喜歡的事,成為小時候不喜歡的人。關于這個,禎娘早就發現了。而且她才不會說,原來讓女兒經歷過自己經歷的這些,微妙的有些愉快啊。 至于說到吃多少冷食,洪鑰抱著禎娘的手臂,使出了畢生的撒嬌功力。磨了好久,總算磨到了禎娘輕飄飄的一句‘那就與大小姐多給一份罷’。然后就是洪鑰驚喜歡呼,為了一份冷食而驚喜歡呼的大家小姐也不多了就是。 禎娘看著心中柔軟,神色也就越發溫柔,用完了一份蜜沙冰就一邊擦手一邊道:“今日的蜜沙冰味兒正,又沒有另外兩樣甜膩,該是洪鈞喜歡的口味,你們看著時間往洪鈞的書房里送些。這也不只是供洪鈞的份例,這個時候還陪著他用功的先生也不可慢待了?!?/br> 廚房送消暑小食的婆子應了一聲便退了出去,等稍稍過了一會兒,有兩個在洪鈞身邊當差的丫鬟過來。手上托著幾把絹扇,都是如今最流行的揚州款兒。見了禎娘和洪鑰便笑著道:“夫人、大小姐,這是大少爺今日午后畫出來的扇子,方才讓我們呈過來給夫人和大小姐使?!?/br> 洪鑰最活潑,不要人遞上來,自己站起身就去看那幾把絹扇。抽出一把仔細看了,笑著與禎娘道:“娘,洪鈞怎么巴巴地送了這個來?這樣的揚州貨不曉得販了多少到馬尼拉,府里更不可能缺,用得著專為這個勞神?” 禎娘微微一笑并不說話,只是接過一把畫著玉蘭的絹扇立刻就換下了自己原本在使用的一把檀香木折扇。旁邊的管事媳婦很有幾分臉面,覷著禎娘臉色便笑道:“大小姐這話可就說差了,別說一把扇子了,就算是別的什么再貴重的,于家里又算什么?最重要的不過是一份心意而已。大少爺可不就是這樣,一把扇子、一枝花都能想到夫人,想到兄弟姊妹,可見孝悌呢!” 洪鑰聽了話微微撅嘴,禎娘輕輕點了點她的額頭,卻沒有多說什么——這樣的午后,即使是在十分炎熱的呂宋夏日,也沒有什么不好的。唯一可惜的大概是,呂宋的夏日沒有止境,而洪鑰和洪鈞姐弟在呂宋的日子卻是有止境的。 現在總督府已經打理地格外舒適了,在這里過日子其實和在大明的時候一般無二,自然也就沒有當初怕兩個孩子會有什么意外的擔憂。但是這兩個孩子依舊不能長長久久地呆在馬尼拉,因為顧周氏。 如今顧周氏年紀也漸漸大了,禎娘哪里敢讓上了年紀的人從大明到水土不同的呂宋。中間若是有一個意外,那真是如何后悔都沒有回轉的辦法。 而年紀越來越大的顧周氏,自然也和別的老人一樣,受不得寂寞,最喜歡兒孫繞膝。禎娘自己不能陪伴已經是十分愧疚,如果連從小照顧到大的外孫女外孫子也要帶走,那顧周氏豈不是孤孤單單一個人了。 再加上洪鈞念書的話,還是在大明那邊更容易找到名師——或許有讀書人愿意為了錢,隨著周家出海奔波。然而真正的名師本身并不愁沒處處館,自然是不愿意遠渡重洋的。 總之洪鑰洪鈞兩姐弟,是代替禎娘承歡顧周氏膝下,只是每歲有兩個月到呂宋小住,等到了回去的時候也就回了大明。而禎娘自然回歸原本的日子,有三個極小的孩子要照料,還有大筆大筆的生意! 第175章 禎娘這些日子確實有一筆不折不扣的大生意要做, 為了這一樁生意,她已經籌備了十幾年。不過這樁生意的開始, 卻是在她手下主管銀樓產業的掌柜給她送今歲新的首飾樣子的時候開始的。 銜珠桃形紅珊瑚步搖、雕金云形銀簪、銜珠云形翡翠釵、平填鳳形銀簪、銜珠牡丹寶石絹花、包金蝶形玉步搖、累絲云形金步搖、鏤空牡丹寶石絹花、點翠云形寶石釵、鏤空鳳形金步搖燙等等樣式的首飾被琳瑯滿目地擺在了禎娘眼前。 這些是禎娘名下銀樓產業要推出的新樣式, 別的就罷了, 首飾當然是要先送來給東家看一看, 有喜歡的添入妝奩,這也是銀樓那邊的體面——做出來的東西,若是東家一樣也看不上, 那才是真的沒臉! 話說銀樓這產業么,其實賺不到什么錢。更何況這行當十分講究招牌和手藝。管著銀樓的掌柜就與禎娘抱怨過:“東家, 不是我打退堂鼓,實在是經理這個在十幾個掌柜中間抬不起頭來。占用的錢多, 利潤卻一般——咱們這銀樓不比人家百年傳承的店子,又積累了好些手藝精湛的師傅。就算是想些法子,也收效甚微?!?/br> 禎娘當時只是閑閑地擺弄賬冊, 并不太放在心上。她能說她根本不是為了經營銀樓而經營銀樓么?這門產業于她只要沒有虧損也就夠了。就算這掌柜已經心里有些底了, 這樣直接說出來也是傷人的——人家來與禎娘這個東家說這些, 無非就是還有上進心, 想把這產業辦好呢! 禎娘只得與他出主意道:“既然是這樣, 法子也不是沒有。你去找賬房做個預算,咱們收一家有名氣的銀樓大約需要花多少銀子,到時候我給你批下來。這樣招牌也有了, 手藝精湛的師傅也有了,剩下就看你有多少經營的本事?!?/br> 這個法子說起來相當簡單, 無非就是靠著錢多借雞生蛋借腹懷胎而已。自家沒得一個響亮的招牌,也還沒有培養出手藝好的師傅,可是人家有??!甚至不需要挖墻腳一樣得罪人,直接花錢買了人家的產業,一切就都有了。 雖說百年傳承,一直能穩定賺錢的產業一般難得賣,但是那也只是出的錢不夠多而已。你照著市價來,人家當然不賣,好歹是祖輩傳下來的產業了??赡阋鐑r了呢?一成兩成不行,五成六成該動心了吧?實在不行翻倍來!如果翻倍也不能夠,那就換一家,總不會哪一家看到這樣多的錢都是不動心的。 這樣的主意其實掌柜的不是沒想到,只是這樣的主意不是隨便能拿的,最好還是東家發話。果然聽到禎娘的回答,那掌柜的立刻眉開眼笑道:“東家這個主意好,若是想突然做大,借著人家的殼子,那就再好不過了?!?/br> 禎娘點頭,其實她本意并不太在意這個。銀樓的話,她另有他用,并且用處極大——她要做的紙鈔生意不是要用準備金?而囤積大量金銀的門路在哪里方式在哪里?依靠金礦固然解決了一定問題,卻比不上銀樓。至少金礦可以和銀樓互相補充,達到更好的效驗。 最后收效也確實不錯,倚靠金礦和銀樓兩邊,禎娘已經積累足夠多的現金與現銀。就在這一次送新首飾,掌柜就秘密與禎娘道:“東家,一切都按照您的吩咐做好了。這幾年銀樓的金銀從來都是多進少出,多的如今都已經送到興業錢莊的地下銀庫里?!?/br> 禎娘笑了起來,手上揚了揚一張信函道:“果然是不錯的!你們的消息都趕在一處了。上午來的信函,在京城活動的掌柜和伙計已經有了很大進展,如今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事情總算可以做起來了!” 其實說起來,禎娘這一筆紙鈔生意,有容易的做法,也有困難的做法。如果是容易的做法,憑借禎娘的本錢,早八百年就可以做起來了,也遠沒有今日的麻煩。但是簡單的那一種不是她的目標,和她想象中的紙鈔差了十萬八千里! 所謂簡單的,與其說是紙鈔,還不如說是銀票改頭換面一番的東西。同樣都是可以直接向錢莊兌換金銀,同樣都是主打便捷,收益的方式也同樣是進行借貸,很難說有什么差別。這樣的營生,哪里還需要在朝廷打點,自己做就是了。 而紙鈔就不同了,雖然也是和金銀綁定,讓百姓有足夠的信心,也遠遠比銅錢金銀來的方便,卻和銀票有著巨大的不同——銀票是存入錢莊金銀的憑證,即是說要有存入才能有銀票。而紙鈔則是錢莊根據準備金自行印制,數額上就算禎娘足夠謹慎,也可以翻倍了印。這就注定了銀票對于他們這些商人來說是遠遠比不上紙鈔的。 況且大額銀票終究只有大商人為了生意方便才使用,至于普通百姓是絕對使用不到的。實際上若是平日里普通花銷使用銀票,一般的店鋪也不愿意接受。因為大家對銀票都十分陌生,很難分辨出真假。一般面值都十分大的銀票一但是假的,對于店鋪來說就是一筆十分巨大的損失了。 這樣的話,一次性數額再大,也比不上小額紙鈔分散到千家萬戶積累出的數字——禎娘常年和這些東西打交道,早就明白了,再貴的單個貨物都不如那些便宜的需求量巨大的貨物來的好。放在這里,道理也是一樣的。 出于這樣巨大的差別,禎娘理所當然地選擇了雖然困難得多,甚至不一定能成功的那一條路。也沒有選擇簡單容易,至少能賺錢的那一條。這樣看起來似乎不夠穩重,不過如果是禎娘做出這種決定,也沒什么好奇怪的。 而這個過程也確實足夠艱難困苦,從禎娘第一批派往京城活動的人算起,在京城呆的最久的人已經快十年了。最開始的時候禎娘并沒有顯露任何關于紙鈔的想法,只是主要打著替其他產業疏通人脈的幌子廣結善緣。其中著重打點主管民生的戶部的官員,和主管風聞的科道言官,然后就是一些實權派。 這倒是沒有引起別人的注意,畢竟做大大豪商的級別,許多生意都是要與朝廷有默契的。朝廷有時候用得著他們,他們有的時候也要倚靠朝廷。這種關系中,和實權派、戶部打好關系,那不是天經地義?只不過是科道言官略微顯得有點特別,但解釋為提前投資這些可能發跡的官員也沒什么問題。 科道言官么,大都是正經進士科班出身,品級不高卻權力不小,可以‘告御狀’!六七品的科道言官和一二品大員相比那就好比是螢火之于皓月,根本不能比。然而就是這樣芝麻大小的科道言官,屢屢告倒權傾朝野的大人物! 而就是這樣的科道言官,往往就是做滿了任期,或是入六部,或是外放知縣知州。過的幾年,在地方和朝廷幾進幾出,若是沒有年老體衰,也沒有敗于官場傾軋。那么在地方的往往是封疆大吏,在朝廷的也應該是一方大佬。 就如同有人會在新科的舉人、進士身上投資一樣,在這些科道言官身上下本錢也不算奇怪——就算是一百個人里頭只混出了一個都不要緊,只依靠這一個就算是賺了!至于說將來會不會記得曾經的雪中送炭,那必然是記得的。 這不是這群讀圣賢書的官員個個都是當代圣人,有恩必報,只是這是官場認定的規則罷了——只要忘記回報曾經資助自己的人,不必等那些下本錢的人有動作,官場就先會集體排斥。 畢竟那些有錢有勢的豪門下本錢在還沒有發跡的官員身上,并不是做善事,而是為了將來人出頭了有好處。若是翻臉不認賬的人多了,只怕再做這些事情也該有疑慮。這等于是斷了以后后輩的一條路子,可不是要被官場孤立! 就在這種不引人注目當中,禎娘已經籠絡到了所有她想籠絡的人。只是到了這個時候她依舊沒有貿然提出自己的紙鈔計劃,在她看來時機還不成熟。這中間她只是加深各條關系,不緊不慢地疏通其他生意。 也不能說這就把紙鈔的事情完全放下了,這中間禎娘一直在讓人調查寶鈔的情況。要知道大明寶鈔就是朝廷發出的紙鈔,若是自家想辦紙鈔,不管這大明寶鈔如何半死不活,也是應該盯著的。 結果喜憂參半,喜的是寶鈔確實沒救了,這些年積重難返,如今也不過是吊著一口氣而已。若是想救這寶鈔,非得有大氣魄大決斷的人不可。首先就應該將之前的寶鈔廢除,然后另起爐灶,這才有一線生機。 然而這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如果容易,一心想要重振寶鈔的皇帝早就那樣做了。中間困難的是身處朝堂之中,密密麻麻層層疊疊的利益糾葛。因為這些利益糾葛,原本簡單的事情都會變得復雜?;蛟S利國利民的事情,最終因為不符合自身的利益而不能成行。在這里,這種事情司空見慣。 寶鈔沒得救了至少對于禎娘要做的事情是有好處的,第一少了一個厲害對手。不管現在寶鈔厲不厲害,只要它還是朝廷官辦的紙鈔,它就有可能有朝一日起來。而且一旦起來,可就不是那些普通對手一樣可以對付的了。 第二個就是以皇帝為首的一批,一直想復興紙鈔的朝堂勢力,在這種情形之下也不得不對寶鈔死心——換而言之,這種情況下禎娘要推出商辦的紙鈔,至少不會受到完全的抵制。畢竟寶鈔已經死了,那么有沒有競爭對手似乎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調查清楚了寶鈔,包括寶鈔之下的各方勢力,禎娘才在自己實力越來越強的基礎上正式開始做出一些動作。這時候所做的第一步并不是紙鈔,而是銀幣。 銀幣和金幣對于東南沿海的商人來說并不陌生,因為許多番邦商人的本國錢就是這種。伴隨著大量大明商品的出口,這些番邦銀幣自然是大量涌入了東南沿海。東南沿海的商人按照其中的含銀量折算成銀兩收賬,然后送到傾銀鋪子熔鑄成銀塊。 禎娘仔細考量過這些銀幣,斷定是比銀塊、元寶這些方便的,因此稍作改進就完成了興業錢莊自己的銀幣——然而只是做銀幣的話其實是賺不到錢的,除非銀幣是由銀子和別的金屬參雜而成,這就需要和朝廷合作了。 朝廷認可九成銀含量的銀幣可以當作足銀來使用,各種朝廷使費中都使用這種銀幣,市場自然就會接受——或者說八成銀含量也沒有什么差別,從理解‘錢’是什么的角度來說,這是沒有問題的。 這么說的話,每一兩銀子禎娘就能賺到一錢,這未免太好賺呢吧!當然沒那么容易,火耗、人工、匯兌等都是成本,自然是賺不到一錢銀子的。實際上在有限賺到的錢里面,還有一部分是交給朝廷的數額巨大的鑄幣稅! “這是當然的,如果沒有這一筆錢,朝廷也能自己鑄幣賺錢了,何必把這賺錢的事情交給我們?”當時禎娘面對興業錢莊合作伙伴的疑惑,就是這樣解釋的,而實際上她心里也是這樣想的。 簡單來說這就和曾經被拍賣的小金礦一樣,若是朝廷自己來做,得到的利潤就會被中間吞掉,不賺錢反賠錢也不稀奇。而放在商辦,靠著更加優秀的管理,和剝削層次的減少,即使需要繳納稅金,還是有的賺的。 甚至倚靠發行銀幣帶來的名氣,興業錢莊擁有極高的知名度,并且借此大開分店??蓜e小看這個,雖然沒有直接的利潤,但從長遠來看,價值簡直不可估量——做錢莊的信用比本錢還重要,而信用這東西看不見摸不著,有時候就在老百姓心里模模糊糊。 而興業錢莊作為朝廷準許的鑄造銀幣的錢莊,百姓在使用印有‘興業錢莊’的銀幣的時候,自然就會被認為是極有信用的錢莊,并且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根深蒂固。 在擁有這種信用之后,根本不用做什么也多的是人往這樣的錢莊里存錢,并且選擇這樣的錢莊借貸。然后錢莊就能業務更加繁忙,利潤更加豐厚,資本更加龐大,這就是一個完整的良性循環。 也正是依靠鑄造銀幣,興業錢莊一舉從原本天下排名不入前十的錢莊躍居到了四大錢莊。而四大錢莊中的其他三大錢莊,每一個都是傳承三代以上,積累上百年才有如今的光景! 就在大家看到這種好處,紛紛向朝廷申請鑄造銀幣的時候,禎娘總算露出了自己最后的獠牙——就在一年前,禎娘安排在京城的人受到了信函,一時之間都動作起來。在這一年之中,使用之前積攢下來的人情,禎娘根本沒有吝惜的意思,只求打通關節。 她現實聯合興業錢莊各位合伙人一起,靠人脈和銀子砸下了所有有可能相關的人。然后通過戶部左侍郎向上呈奏,表明沉重的銅錢金銀十分不方便商業與民生。至于銀票的門檻實在太高,也不能被推廣。在此時候,應該沿用明代紙鈔例子印制紙鈔。 這份奏折顯得十分奇怪,要知道本朝已經有大明寶鈔了的,何必說這話!但也有明白意思的,知道這是建議另起爐灶的意思。不過這些人沒想到這次的另起爐灶是要連廚房一同換了,他們還只當是圣上的意思,打算試一試口風。 但是皇帝自己知道,自己是沒有示意的。不過畢竟是已經掌控了朝局的帝王,之前沒注意這些也就罷了,現在注意到了,想要調查出前因后果實在是再容易不過。很快,這位一直相當聰明的朱姓皇帝就知道了背后的動作。 皇帝把錦衣衛送來的密函往桌上一放,旁邊的內侍和宮女都眼觀鼻鼻觀心。他們這樣的人最重要的就是學會目不斜視,哪怕戳在了鼻子底下,只要是不該自己知道的,那就是不知道。 往常在皇帝看過各種密函之后,喜怒是不一定的。有好事自然是喜,有壞事自然是怒。不過要是密函的話,一般是怒比喜多就是了。而每當這時候,所有人都屏氣凝神,生怕觸怒了這時候的天子。 不過這一次的運氣不錯,皇帝陛下喜怒未形于色,然而這其實就是心緒不錯的意思了。因此在看完密函之后,宮殿里所有人各行其是,并沒有因為惶恐出現什么紕漏。 有敬茶的宮女過來奉茶,有敬煙的宮女過來敬煙。然后是內侍奉承,說一些外頭的新鮮事。等過了一會兒還有往來于內閣值房與天子居所之間的太監抱著一盒新出的奏折,這些都是內閣大臣們票擬過的,最后交由天子過目。有些符合上意的便用印下發,不符合的自然是被打回去重做。 該下發的下發,該打回去的打回去。只有一封奏折,既沒有用印下發,也沒有被打回去。天子把那本來自于戶部左侍郎的奏折翻來覆去地看,心里拿不定主意。睜開眼來問身旁的太監總管:“張伴當,你來說這件事如何是好?我自己想要辦好這寶鈔,有眼光的都應該知道,這是一件功在千秋利國利民的好事。然就是有那些尸位素餐,只想著一己私利的大臣——” 似乎是說不下去,已經不再十分年輕的天子皺緊了眉頭。想當年他也是少年天子,繼位之后也想著大展拳腳為蒼生社稷盡自己所能,成為一代明君。而這些年他也自問問心無愧,這個位置上他也做不得更多了。 然而在他徹底掌控了朝堂,在這個皇位上坐的越來越久,他才更加明白這個位置的無奈。很多事情不是想怎么樣就能怎么樣,即使那是有利的——這個朝廷已經有了他們自己運行的方式,即使貴為天子也不能夠破壞。不是做不到,而是他不愿意因此而有的動蕩。 “現在才知道,原來寶鈔的好處那些商戶都知道了!他們倒是比我手下這幫肱骨大臣更加明白!大臣們互相推諉,只當是不做事就沒得錯,蕭規曹隨不是最輕松?然而民間倒是一個比一個積極?!碧熳拥恼Z氣很難說好,但也不能說不好,只能說天心難測了。 原本氣氛松下來的宮殿立刻又緊張起來,從大總管到小宮女,每一個人都大氣不敢出。這大概就是天子之怒了,即使眼前的這位陛下登基三十年以來一直對他們這些宮人寬和非常,這時候也沒有一個人能真的毫不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