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節
第228章 周母知道兒子認識了一個村里的孩子,似乎玩的還算可以, 但是一年她也就帶孩子回來兩次, 一次是夏天, 一次是冬天, 只不過一年見這兩回而已,她怎么都沒有想到,一年里就見這兩回, 也能見出來禍事。 兒子天資聰穎,若不是他們拘著,早就能考上秀才,只是不想他那么快獲得殊榮, 驕傲自滿,因此才讓他今年秋季參加鄉試。 若是早一年參加,直接送往京城他舅舅家備考會試, 是否就沒有這檔子事? 周母從未見過那男孩,只覺得是兒子鬼迷心竅, 不然怎會這么沖動, 直接跑來跟他說要與男孩結為契兄弟。 像他們這樣的人家,結為契兄弟是萬不能做的, 只有娶不到媳婦, 甚至沒有體統的人才會找男人過日子。 他們就算允許兒子收用一個男人,也該先娶正室之后, 那樣不管他是否要納妾還是養男寵, 都可以悄悄地來。 結契兄弟在民間可是與對方結為夫妻無二致, 雖說也有結為契兄弟的二人后來分別娶妻生子,兩人就真的是兄弟般的生活著,但那是民間的做法,像他們這樣的人家是不可能允許發生這樣荒唐的事情。 等他會試結束,有了功名,站在另一個臺階上,或許就會慶幸,他們們沒有為他做這件事。 送走兒子后,周母將書童關在柴房,也不是要讓他自生自滅,不過是問更多詳情,同時懲罰這個什么事情都幫他的少爺瞞著的家伙,叫他知道,有些事情不是少爺不讓說,就真的不能與他們說。 若不是孩子信任他們,這事兒還不知道要鬧成什么樣。 將書童打了一頓后,問了許多細枝末節,周母頭疼了好幾天。 過了年,周家夫婦就立即回了鎮上。 他們沒有刻意去為難鄭之南,因為他們已經調查的很清楚,這男孩過不了多久就要去相看未來的夫家,根本不用他們做什么手腳,他們也不屑為了這么一個人做手腳,頂多會在兒子面前遮掩一下這件事。 畢竟沒有他們從旁介入,那男孩也應該會與其他人結為契兄弟。 周連義回家的那天晚上,鄭之南躺在床上,想著事情。 他其實挺好奇周連義回去后會有什么出乎他意料的劇情發展。 而他意料之中的發展,有兩種,一,周家不同意,把他拘了起來,二是周家同意,愿意讓他去周家當書童,但不會結為契兄弟。 出乎意料的就只能看事情發展了。 第二天,村里人都在說周家那個考了秀才的周公子連夜趕往京城,聽說要去京城舅家過年,順便備考來年的秋闈。 還好扶風鎮離京城快馬加鞭不過三五日的路程。 鄭之南把手上快要掉的痂揭掉,看著新生的比其他皮膚看起來要粉一點的部位,用冷水洗了洗手。 離去姚家莊還要五天的時間,他差不多可以行動了。 周連義是不用考慮了。 或許周連義只是身不由己,被動的被帶離了鄭家村,但原主不知真相的話一定是失望傷心的。 原主需要傷心和失望來緩沖,他則不需要,因為他完全猜測的出來。 其實這個結果并不奇怪,書香門第,最重禮儀教養,怎會允許寄予厚望的孩子去與其他男孩結為契兄弟。 這本來就不是即將準備會試的周連義應該考慮的。 他家里一定很憤怒吧。 希望周家夫婦能夠明白,這種事兒,別找他這個小村民的麻煩,。 聰明人應該都不會為了以絕后患就讓他死吧? 應該不會。 不然周連義也不會養得還行。 暫時把周家的事兒放一邊,鄭之南專心思索姚家莊的事兒。 他根本不考慮和鄭娘子去姚家莊。 從鄭裕那里知道那人很看重外貌,連膚色稍微黑了點就直接不見了。 所以他會讓自己失去見對方的資格。 這樣的話,或許連去和人結為契兄弟的資格都沒有了,直接以絕后患,然后因為自己的身體原因,鄭娘子也不用為他考慮娶妻生子,男人看不上他,女人更看不上他,鄭娘子這層顧慮和壓力就直接沒有了,就算當惡人,被戳脊梁骨久了,也會有所顧慮不敢過分。 不過呢,他要是出了事兒,提分家的話,不想有負擔的鄭家夫婦大概會比較爽快的答應,畢竟沒了利用價值。 鄭之南比較簡單粗暴,只有成了廢物,才會被鄭家夫婦舍棄。 因此,他要做的就是在忙事情的時候出點意外。 比起被當成貨物論斤賣,當然是把自己搞“廢”更合他心意。 原本冬天,還馬上就過年了,家里沒什么事兒干了,但是冬天費柴,剛好家里的柴快用完了,這幾天太陽很好,去山上砍點枯樹枝,正合適,免得快過年的時候,沒柴了。 鄭之南計算著呢,所以吃過早飯,和鄭娘子還有鄭北說木柴的事兒。 木柴這個活計,一直是鄭之南在做,他這段時間手受傷,這事兒就暫時沒做了,現在他手好了,要去上山砍柴,鄭娘子和鄭北也沒有多想。 只是鄭娘子怕越是臨近去姚家莊,越是要出點什么事兒,比如說鄭之南心里不愿意,只是沒表達出來,借此機會想逃走。 因此鄭娘子讓窩在家里的鄭裕也跟著去,沒讓他去幫鄭之南干活,就是說去山上看看,沒準能捉個兔子回來,實則是監督鄭之南,別讓他跑了。 若是敢跑一定要第一時間趕回來,他們就叫人去抓他回來,在鄭娘子和鄭北的眼里,鄭之南身體素質并不怎么樣,他們找點壯丁去抓,腳程一定跑得過鄭之南的。 所以只要有個人看著就行。 鄭之南能看出來鄭娘子的那點小心思,并沒有拒絕,鄭裕跟上,對他來說是好事兒。 鄭之南背著大背簍,拿著砍刀往外走。 鄭裕拎著零嘴包跟在鄭之南的身后,一邊嗑著瓜子一邊在后面發牢sao。 到了山腳下,鄭裕說:“我才不抓兔子,你砍完柴了抓?!?/br> 鄭之南離了鄭娘子的視線就不怎么搭理鄭裕,鄭裕就是個蠢貨,隨便幾句話就能把他激怒。 他現在就在醞釀鄭裕的怒氣。 到時候讓鄭裕對他動手,他再順勢摔下去,完美。 因為擔心摔倒滾幾圈,身體條件反射會做出保護措施,鄭之南準備先把自己的腿骨敲斷,然后再去激怒鄭裕,等鄭裕推搡他的時候再順勢滾下去。 走到了半山腰,鄭之南開始砍枯樹。 鄭裕坐在附近的石頭上吃著零嘴,百無聊賴的看著周圍的風景,其實鄭娘子讓他來,他是不愿意的,但是又不好違逆母親的意思,他是帶著氣來的。 鄭之南不惹他就罷了,若是招惹他,他是必定會失去理智沖過去跟鄭之南廝打起來。 鄭裕本身就長得壯,現在個子也拔高了,越發的不把鄭之南放在眼里。 但他也知道,不能隨便和鄭之南打架,更不能把他那張臉給弄花了,鄭之南現在就是個財神爺,得供著。 心里這樣想,可當失去理智的時候就不會這么理智了。 等把柴砍得差不多了,在鄭之南有意離開距離后,他和鄭裕相差大概有個六七十米,鄭裕只要保證能看到鄭之南就行,他還挺不樂意和鄭之南挨得太緊,所以鄭之南用砍刀的背面敲向自己的腿骨時,他對此一無所知。 然而鄭裕一無所知,不代表其他人也一無所知。 凌崇本來是從山頂上下來準備從小路回去,結果可能是對方太專心打量自己的腿,沒有像上次那樣注意到他,就這么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咬著牙敲向了自己的腿骨。 凌崇往大樹下站了站,只露出一只眼去看這家伙。 為什么要敲斷自己的腿骨? 敲完了竟然忍著疼把臉上的汗擦了擦裝作什么事都沒有發生過? 凌崇想起來幾次見到這個家伙,和從別人嘴里知道的完全是兩個人。 別人對他的評價明明是呆笨瘦削不受待見沒有存在感的長子,獨自一人的時候卻眼神慧黠悠然自得,將一直欺辱自己的繼弟耍得團團轉。 凌崇這半年來,總是不自覺的注意這個有兩張面孔的少年,看著他越發靈動的眉眼,看著他在被欺負后不動聲色的反擊。 看著他在人前恢復老實本分不敢違抗父母之命的茫然神情。 真是想不注意都不行。 凌崇看著忍著痛裝作若無其事的少年慢慢站起來對幾丈開外的鄭裕說:“我砍完了,走吧?!泵嫔届o的就像自己的骨頭根本沒有斷一樣。 鄭裕扔了瓜子殼站起來皺著眉頭對鄭之南說:“不是說了,砍完了抓只兔子嗎?娘想吃兔子rou?!?/br> 根本沒發現有人躲在一旁看著這一幕的鄭之南神色淡淡地說:“母親讓你抓,不是我,你不抓就下山吧?!?/br> 第229章 鄭裕沖到鄭之南面前,指著鄭之南的鼻子說:“你別以為上次母親教訓了我, 這次我就不敢收拾你!”鄭裕比鄭之南壯許多, 雖然個頭還跟鄭之南差了些許, 但力氣他自認為絕不輸鄭之南。 鄭之南照例不鳥鄭裕, 悶頭越過鄭裕往山下走,雖然走的跌跌撞撞,但偽裝成了是山路顛簸, 才走的有些不穩,其實是腿被敲斷后開始腫起,疼痛感也在迅速增加,從而影響了走路的步伐。 鄭裕最恨改變后的鄭之南無視他, 他畢竟年紀尚小,定力不足,追在鄭之南身后, 拉住他的手腕,不讓鄭之南下山。 “我說了, 要抓了兔子再回去, 爹不是說你抓兔子挺厲害的嗎?” 鄭之南回頭看向鄭裕說:“母親讓你抓,不是讓我, 你管爹說我厲害不厲害, 和你也沒什么關系?!?/br> 鄭裕緊緊握住鄭之南的手,仿佛要把他的手給折斷似的。 “今天不抓兔子, 你就別想回去了!”鄭裕受不了這種與日俱增的落差感, 他每次想起來從前的鄭之南, 再看現在的鄭之南就覺得一肚子火。 而這股火還不能發出來。 他其實自己也在天人交戰,一邊是母親交代過,不許再這個檔口招惹鄭之南,一邊是忍不下這口氣。 他在心里想,只要不把他的臉弄傷,應該就沒事兒吧? 所以鄭裕一點點的放開心中的枷鎖,松開手,一拳打在鄭之南的肚子上。 鄭之南其實完全可以躲開這一拳,但他沒有。 他怎么會去躲開這一拳呢? 躲開了,腿骨骨折可怎么解釋? 所以他被打的卷縮起身體跪伏在地上,背上的背簍掉在一旁,手里的砍刀也從手中滑落。 其實這一拳頭打在身上挺結實的,所以疼痛感還是很強烈的。 鄭裕打完這一拳問鄭之南說:“現在能抓了嗎?”以為可以用拳頭讓鄭之南屈服。 鄭之南忍著疼,額角冒著汗說:“要抓你自己抓,我——不——抓!”一臉的倔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