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節
先前她還稍微收斂,這回謝鴻剛調入京城又被貶回來,眼看是受了打壓倒大霉,闔家都得夾著尾巴做人,秦春羅立馬得意起來。 見玉嬛閑逛,便往亭旁指了指,“沈jiejie想玩投壺,缺兩個人,一起試試么?” 涼亭下,魏州城頗有才名的大美人沈柔華正安靜站著,手里捏著幾支羽箭。她的父親是都督府的長史,府中跟皇家沾親帶故的,家世根基好,加之性格寬柔會籠絡人,一向被秦春羅捧著,高高在上。 玉嬛不太想跟秦春羅糾纏,淡然抬眉,“沒興趣?!?/br> “是嗎?”秦春羅被潑了涼水也不氣餒,反而一笑,“聽說京城的姑娘們常會比試投壺射箭,你跟著令尊在京城待了幾個月,還沒學會呀?不會也沒事,反正回來了,我教你?!?/br> 這話就滿是尖刺了。 玉嬛小事上不愛爭閑氣,加之父親處境艱難,不太想生事。 旁邊季文鴛卻性情仗義,見不得好友吃虧,知道秦春羅是暗諷謝鴻升而復貶的事,便哂笑了聲,“不是不會,是怕你輸不起?!?/br> 這話激起了秦春羅的好勝之心,哪怕剛才只是尋個借口嘲諷,這會兒也不得不接招。遂嗤笑了下,“好大的口氣嘛,過去比比看!” “彩頭呢?不會又是金銀俗物吧?”季文鴛挑眉。 秦春羅沒什么急智,被突然問起,竟自語塞,想不到除了金銀器物外的彩頭。 玉嬛在旁,低頭微微一笑。 她知道好友深藏不露的底細,既然激將,必是有意給秦春羅教訓。 這樣也好,讓秦春羅長個記性,過后少生點事,也算一勞永逸。遂斂了衣袖,婉言道:“投壺這事兒,咱們都不太會,倒是沈姑娘技藝高超,眾人皆知。這樣吧,反正就是隨便玩,誰輸了,下回見著贏的便避讓在側,如何?” 商量試探的語氣,似乎是趕鴨子上架底氣不足,怕輸了丟人。 秦春羅爭的就是顏面,認定了沒人比得過沈柔華,便哼了聲,“一回怎么夠?!?/br> “那要不——”玉嬛偏頭想了下,“輸一局算半個月?” “一局半年!還得跟周圍人說明情由?!鼻卮毫_看她沒底氣,直接獅子大張口,怕她倆抵賴,還特地拔高了聲音,吸引旁人。 玉嬛勉為其難,“那……好吧?!?/br> 三言兩語約定了,秦春羅自覺勝券在握,嗓門不低,吸引了不少人來,一道去涼亭,跟沈柔華說了。 沈柔華原只是想找個人投壺解悶,哪料秦春羅會招來這事兒? 她跟著兄長學過射箭,玩投壺也向來技壓眾人,既然被推上風口浪尖,退出顯得她心虛,便只能答應。 …… 梁家督著軍權,兒孫也常射箭游獵,箭支是常備的,仆婦丫鬟們很快備了高頸瓷瓶和箭支,沈柔華跟秦春羅結隊,玉嬛跟季文鴛一道,比賽投壺。 秦春羅嘴上帶刀,本事卻不算出彩,投了六支,只兩支投了進去。 沈柔華比她準頭高,六支里面進了五支,在姑娘中間算是少有的。 輪到這邊,玉嬛先投,也只進了兩支——按今日設的距離,姑娘家大多都這點本事。 到了這般局面,以沈柔華善投壺的名聲,那邊幾乎穩cao勝券。 秦春羅臉上已然露了得意之色,就等季文鴛投偏落敗。 誰知季文鴛看著溫柔和氣,連弓箭都沒碰過,投壺卻格外精準,連著三支不偏不倚,第四支也投得穩穩當當。勝負系在剩下的兩支,周遭漸漸安靜,秦春羅的笑容也微微僵硬。 第五支落入瓶中,局面扳平。 待第六支穩穩投進去,秦春羅的臉色唰地就變了,旁邊沈柔華也面露愕然。 周遭有人喝彩,玉嬛挽著季文鴛的手,笑得從容,“一局半年啊,秦姑娘別忘了?!闭f著,兩人作勢要走。 秦春羅輸得不甘心,一把扯住她胳膊,“再比一局?!?/br> 旁邊沈柔華忙喝止,“春羅!散心解悶的事,玩玩就算了,別太認真?!?/br> “那不行!”秦春羅還指望爭回顏面,“咱們再比一局,就一局,肯定能贏?!?/br> 她滿心不甘,沈柔華卻能從剛才那幾箭看出深淺,自知不敵季文鴛,哪會再找不痛快? 玉嬛見好就收,不想鬧得太難看,跟沈柔華也結下梁子,同季文鴛換個眼色,便將箭支放了回去,“投壺在哪兒都能玩,這一帶的風景卻不是時時能見著的,過了這幾日花圃可就沒那么好看了。聽說沈姑娘最懂這些,帶著咱們逛逛嗎?” 沈柔華順水推舟,婉然笑道:“是呢,這花圃里有不少都是外頭見不著的名種?!?/br> 說話間,帶著一群閑逛的女孩們,前呼后擁地往花圃走。秦春羅不情不愿,跟在后面,玉嬛還不忘回過頭小聲提醒,“秦姑娘,別忘了彩頭啊?!?/br> 秦春羅氣結。 …… 后晌宴散回府,坐在馬車里,馮氏還提起了這事。 “聽說別苑里你跟人比投壺,還贏了?” 玉嬛靠在她肩上,昏昏欲睡,“嗯,是秦春羅找麻煩,文鴛幫我找回場子?!?/br> “那秦姑娘怎么總這樣?”馮氏想起那姑娘,也覺得頭疼。 秦驍雖是個粗豪的武將,跟謝鴻卻沒過節,官場上偶爾碰見,也都客氣有禮。誰知教出個女兒,卻是這般愛挑刺找事,不知是小姑娘性情使然,還是受了爹娘的影響。 玉嬛郁悶地扁扁嘴,心說還不是因為梁章那小混蛋! 不過女兒家情竇初開,各自都藏著心事,秦春羅那點七彎八拐的小算盤也就幾個常往來的姑娘們能揣摩幾分,長輩們全然不知曉。若跟馮氏解釋個中緣由,還得把自己拖下水,沒必要,遂含糊道:“大概跟她五行犯沖吧,碰面時總要鬧點不愉快?!?/br> 馮氏點了點頭,沒再多說。 魏州城繁華熱鬧,兩條長街橫貫全城,道路修得寬敞整潔,可容三四輛馬車齊頭并進。 兩側栽的楊柳櫻桃都已長得極高,繁密葳蕤的枝葉掩映,清風微涼,道旁的民房幾乎都將臨街一面改成了店鋪坊肆,馬車駛過,目光所及是綾羅綢緞、金銀器物,鼻端則不時有酒香混著飯菜的香味竄來。 玉嬛閑時愛吃小食蜜餞,在魏州那兩年,幾乎將合口味的店鋪逛了個遍。 馬車走走停停,玉嬛很快將秦春羅的事拋之腦后,不時便要下車,親自去挑些糕點小食、蜜餞干果,買了讓仆婦拎著。經過一家專門做藥膳的食店時,想起府里那位重傷的客人,又叫停車,特地買了兩份補血的。 回到府里,稍歇了會兒,便叫石榴拎著,往客院去。 …… 客院里,梁靖此刻正閉門坐在羅漢床上,眉目冷沉。 他手掌里捏著張紙條,是卷入細小的竹筒遞進來的,上面只有兩個字——秦驍。 清豐府折沖都尉,秦驍。 那些在謝府周圍鬼鬼祟祟刺探的人,竟是秦驍派來的?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見~~ 第7章 第 7 章 玉嬛進了客院,正是黃昏日傾西山的時候。 屋門緊閉,院里鴉雀無聲,許婆婆坐在廊下看著夕陽下的那叢翠竹出神,見了她便笑起來,“姑娘又過來了?今日去梁家別苑,可玩得高興么?” “高興呀,梁家那別苑里夏園的花大半開著,可齊全了?!?/br> 玉嬛興致勃勃,知道許婆婆愛花,便叫石榴先將藥膳送進去,而后坐在旁邊竹椅里,慢慢說給她聽。 許婆婆活了一輩子,托謝家的福,養過的名品也不少,只是沒能像梁家那樣專門辟出地方蒔花弄草,上了年紀后也沒法陪馮氏去飽飽眼福。聽玉嬛說了花開的模樣,或是夸贊養得好,或是惋惜糟蹋了。 東跨院里那只小奶貓也不知怎么跑到這邊的,看玉嬛過來,便從墻頭一躍而下,借著墻邊花樹緩沖,而后跑到玉嬛腳邊,不時奶叫一聲。 斷斷續續的聲音傳入屋中,梁靖坐在桌邊品嘗藥膳,心思卻大半落在外面。 他回魏州也有段時間了,卻還沒回府見家人,聽玉嬛提及宴席上梁章等人的只言片語,稍覺寬慰。 待藥膳吃完,便隨手取了拐杖拎著,擺出個精神稍振的姿態,出了屋子。 日頭已經很偏了,余光帶著點微紅的色澤,撲在墻頭屋檐,照得青磚都明亮起來。 玉嬛半張臉沐浴在夕陽里,側臉細膩,眼睫修長挺翹,唇鼻的輪廓更是漂亮。 她身上還是赴宴時的打扮,珠釵輕晃,春筍似的手指撥弄著腳邊的小白貓,聽見拐杖觸地的聲音便偏過頭,盈盈一笑,“晏大哥,藥膳好吃嗎?” “味道不錯,多謝費心?!绷壕冈诶认抡径?,目光仍落在她臉上。 玉嬛便站起身來,走到他跟前,站在階下仰頭將他臉色端詳了一圈兒,滿意點頭,“看來恢復得不錯,魚湯藥膳都有功勞——”她拉長聲音,翹著唇角揶揄,“花了我不少銀子呢?!?/br> 這樣說來,她是拿著體己銀錢滿足他口腹之欲了? 梁靖冷清的眼底掠過笑意,“利滾利,到時候一并還你?!?/br> 玉嬛不知什么是利滾利,但聽起來應該是她賺了的,笑得愈發滿意。 夏日里衣衫單薄,那件半臂錦衣滾了細密的邊,松松搭在肩頭,她脖頸上一圈紅線便格外惹眼,繞過漂亮的鎖骨,貼著肌膚沒入領口。 梁靖順著紅線往下瞧,一個不慎,便落在她微鼓的胸口。 十四歲的少女,身段兒已然顯露了出來,襦裙勾勒纖細的腰肢,那胸脯便格外惹眼,胸口處的絲帶結成蝴蝶,晚風里尾翼修長,盈盈欲飛。 嬌嫩的海棠紅,襯得領口露出的那點肌膚格外白膩,細瓷似的。 梁靖這才留意到,她胸口似有一點小小的桃花似的痣,被紗衣半掩,很漂亮。 不知怎么的心里一跳,他做賊心虛般挪開眼睛,掩飾問道:“你脖子系的什么?” “平安扣啊?!庇駤值箾]留意他的目光。 梁靖頷首,又瞥了她胸口一眼。 那應該就是她臨死時送來的那枚羊脂玉扣,當年從祖父梁侯爺手里送出去,韓太師親自放在她襁褓里的婚約信物。 十數年前京城的韓太師舉家被抄的時候,他還只有八歲,卻記得祖父那時神情悲愴無奈,獨自在書房里枯坐了三天三夜。后來祖父派人打探那女孩的下落,得知闔府上下被人斬草除根,性命無存時,還跟他念叨了很多回。 時至今日,父親曾數次修書給他,催他回府定親,抱病的祖父也曾寄過家書,卻半點沒提關乎婚事的只言片語。 大概故人已去,哪怕有些事無能為力,心里終究是珍藏著昔日約定,引以為憾的。 梁靖心思一動,又道:“給我看看?” 玉嬛詫然抬眸,旋即別過身子。 這東西怎么能給他看?娘親特意叮囑的,要貼身佩戴但不可外露,就連每月換紅線的時候都是馮氏在屋里親自換的,除了貼身照顧她的孫姑和石榴,旁人都沒見過。 她瞥了梁靖一眼,回身往外走,“姑娘家的東西,不能給人看?!?/br> 到了院門,又想起來,轉頭問他,“晏大哥明天想吃什么?” 梁靖想了想,“紅燒醉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