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修堤壩
“來,叫著名字念一個出來一個?!?/br> “娘,我害怕,哇~” “排好隊、排好隊?!?/br> “站好?!?/br> “說你呢!” “爹!爺爺!” “一邊去,不然拉著你也去?!?/br> …… 才進村就一陣嘈雜,有衙役叫壯勞力鬧哄哄的站著隊,婦人往自家丈夫手里塞著什么,村子犬吠聲此起彼伏。成池帶著車馬行李停下,正好見著花婆子在一旁自在瞧熱鬧。 “花家奶奶,您遛彎呢?!闭f著一示意“這是什么事,怎么聚在一起孩子哭狗子叫的?” “大郎回來啦,可真是稀呢?!被ㄆ抛诱f的很是親熱,一張橘子皮老臉更擠成一團。 回自己家,算什么?成池皺眉,不欲在這上面糾纏,直問怎么一回事。 “我們這夷縣可來了位大人了!”花婆子講的興起,“這可不,現在夷縣要修堤壩啦!縣里大戶出銀子,大小兩家姚姓村和趙李兩家村子出力,這修了堤壩可占大便宜了……” 縣里的徭役一般是村子間輪流來,只有輪到哪個村子,村子不愿服徭役的用銀子“雇工”,5兩一個人,可沒大戶白出銀子的說法。這回要修堤壩,四個村子出力,有大戶出銀子白占便宜了?;ㄆ抛痈吲d了。 夷縣修堤壩? 這是瘋了吧! 堤岸臨水修,一邊水一邊岸的,一般防水道侵蝕農田建筑,或者有洪水時洪水泛濫。壩主要是攔水,防洪,也就是從夷縣修到河對岸的南水縣去。 可夷縣在明河北岸,是凸岸,河水腐蝕有,但不是什么問題,修堤后情況好點,但過幾年還會河沙淤積。而且明河五十十多年不見洪水,至少老祖宗給成池講的“家史”里沒提過,就不會是洪災。 修什么堤?又筑什么壩?那壩是夷縣四個村子就可以修筑的?對南水縣做好事是吧? 夷縣臨著明河中下游,河面看著太寬但也不窄,水面也看著平,實際水流急而深,看著來往貨運的大船就知道,水淺了可載不起那么多貨物。修堤壩用的石頭得擋住水,只能硬堵,得沖走多少,夷縣山少,采石場也少,石頭都是要錢的,所以還得從外地運。 從外地買石料運來修個用處沒那么大的堤壩? 修堤壩本是個要命活,現在還只有四個村的勞力。硬要這么做,集一縣之力到可以做成,可那時民生疲敝,估計得十室九“白幡”。 更何況正值春季,馬上就要汛期! 汛期常在夏季,夏季雨水多,要是汛期長點,就往春末秋初里靠靠。明河由著河道彎曲,上游臨著地界就是大黑山,在夷縣西邊偏北一點,正好擋著水汽,所以明河夷縣段的汛期比其他地方早一點。 就算修堤壩,也該選在枯水期,水少時候建筑水工才是常見做法。 成家是免勞役的,倒不必受苦一場,可看著鄉人白白丟血汗,或者干脆死在里頭,能安心? “村人覺得修堤壩是好事?”成池仿佛看不明白了,“徭役一場身體多又虧損?!?/br> “我和你說……” 成池聽明白了,這位新縣令征了今年的徭役,又說明年的徭役也算在里面。百姓也不蠢,以后不認怎么辦?新縣令扶著老農手潸然淚下。明河上游的比我們有文化,下游的比我們有錢,我們現在苦苦,修了堤壩,以后比下游府城的有錢,給家里孩子讀書用,然后比上游的有文化。話沒這么說,大概就這意思吧。 百姓想著,苦嗎?一說是有點苦。 這新縣令又說,前面的縣令任了三年,我大概是個沒用的,只勞個心力,怎么的也是三年,然后征了往后三年的徭役。也就是大小姚和趙李四村修了堤壩,這三年徭役就輪不到你們了。 呵呵呵! 這位可真不好叫人怎么形容。既要功績,又要經營名聲?,F在修堤壩要人命填,可真要把堤壩修出來了,官員評級至少是個良。等他調走了,夷縣是什么模樣可不歸他管,那是后面的官員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