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節
第78章 孤頭上的綠帽每天都是新的13 大周新王繼位后, 第一年的清明祭天, 回程之時, 道阻路崩。 是日,王駕轉遷梅山行宮。 當夜,大風起兮,星月濛濛, 北方紫微星黯淡, 唯七殺孤星熠熠。 有擅觀星者皆云,似有熒惑守心之兆。 第二日,梅山一夜開盡,枝頭無花。 又傳言,有墜星落君山。 不出幾日, 接二連三的封奏呈到行宮的帝王面前,又是封建迷信。 面具后的臉上, 不禁露出頗感有趣的笑容。 今日御前伺候的侍讀并不是月笙簫, 但仍舊可算作是帝王的舊部子弟。 那士子見王上沉吟不語,以為王因他所述之事震怒, 頓時大氣不敢喘一聲。但手中的奏章下文更難以張口, 一時便躊躇在這里,進退兩難,兩股戰戰。 姬清伸出手,平靜的道:“呈給孤?!?/br> 他對身邊的侍讀們一般很少苛責。若是覺得沒有什么可取之處的人,往往召見不過幾次就不再提起,甚至還有更多人是一次也沒有見過的。話說得都不多, 就更不會有什么責難了。 但是,他們都很畏懼他。 一次兩次可以說是鐵血嗜殺的暴君,流傳在外的聲名赫赫,震懾住了這些從小在錦繡膏腴里滋養的貴公子們。 可是,如果連他向來溫言以對,視作可堪培養造就的自己人,都一直持有這種謹慎憂怖的態度,這就有些異常了。 姬清并不意外,因為他知道為什么。 可不是多虧了,他最為倚重信任、最合他心意的月侍讀月大人,背后持之以恒孜孜不倦的潛移默化。 雙手呈上的奏章,被那只修長瑩潤的手指接過。 士子的余光飄過來,只見那單薄的指尖,顏色都是淺淺的粉白,又冷又穩,透著一種殺伐果斷的危險。心頭一凜,他不敢再想,回憶起月笙簫的告誡,立時低下了眼瞼,再也不敢有絲毫分心。 姬清看著奏章后半段的話,不禁輕笑出聲。 奏章上說,民間盛傳是天子不修正身,弒殺親眷有失德行,先王在天之靈大怒,特意降下飛星墜石在他祭天路上,以示警懲。 更有民間歌謠傳唱,連梅山神靈也看不過去他的暴君惡行,見他移駕前來,便赦令整個梅山的花一齊凋謝。 云云總總,還扯上普通人不懂的星象玄學,說紫微星黯,七殺孤星奪主。就差直接指著他的鼻子罵,他這偽星竊取帝位,導致的天道失常。 幸好這熒惑守心還只是疑似征兆,要不然,紙片似的飛到他面前的奏章就不止是要他下罪己詔,為眾反王重修陵寢,去先帝靈位前懺悔自己不友悌兄弟的罪過……諸如此類了。怕是直接就要他退位讓賢。 可惜,姬家的人都死光了,他們想讓他禪讓給誰? 怪不得,這幾日讀奏章的侍讀都戰戰兢兢。 這內容,給一個暴君看,嗤。 帝王的聲音一如往常的優雅輕緩,卻積壓著一股陰云密布的平靜:“宣禁軍大統領獨孤靖榮來見孤?!?/br> 大統領來得很快,規矩守禮的自覺卸了兵刃,入內也是立刻行禮,沒有一絲權臣的跋扈張揚。 身姿挺拔堅毅的青年,即使恭敬的跪著也顯得極有壓迫力。仰面看向帝王,英俊自負的眉目透著眷顧欣喜:“王上終于肯見靖榮了嗎?您有何吩咐,靖榮定不負所托?!?/br> 姬清抬手示意文珩扶他入座,畢竟是當前真正的肱骨倚重的將領,若是行動方便,親自去扶都是應該的。 口中則是溫和的說道:“靖榮多慮了,孤只是身體有恙,這才不方便常常召見你。碑石之事查的如何?” 靖榮的眼睛直視著帝王被面具阻隔的面容,雙目澄明銳利,充滿勃發的生機和自信:“已有眉目,然而牽扯的人數過大,還要根據碑文可能的來源再細細排查?!?/br> 姬清也看著他:“這個不急,你看看這些?!?/br> 一沓的奏章被侍讀搬到靖榮面前。雖然不比世家子弟的文采斐然,能從平民一路拼殺到這個位置,靖榮不可能看不懂這些文字背后的用意。 “簡直一派胡言!明知道民間傳言向來張冠李戴,虛假參雜不足為信,竟然還要王上聽從認下這惡名,他們這是要置王上于何地?”靖榮怒意勃發,沙場拼殺出來的煞氣立時爆出來,大有一劍斬殺了折子后面書寫者的意思。 不等姬清說什么,靖榮便拱手請命:“王上不必為這等玩弄口舌的小人憂心,臣這就捉拿了他們,問他們與叛黨一唱一和同氣連枝,是何居心?” 帝王陰冷殘酷的聲音,壓得低低的,飽含著被徹底觸發的殺意和怒意,因為困囿在這病弱的身體里,不能不管不顧的爆發宣泄,只得微微的壓抑著喘息和不適。 “有靖榮在,孤自然不憂心。你說得對,百姓黔首不明所以,這才需要他們這些讀過圣賢書的人,細細教化,仔細分辨道理真相與他們聽??蛇@些人空有圣賢名士的頭銜,卻故意誤導無知民眾,夸大其詞顛倒是非,是要離間孤與子民,其心可誅,該殺!” 事情自然有更好的處理方法,但對于情緒本就敏感易怒的病嬌暴君而言,觸怒了他,那就死吧。 更何況,身邊沒有能勸解中和他戾氣的文士,即便有,人微言輕的侍讀此刻也只能跪俯在地,冷汗直流,不敢出一聲。 只有一個指哪打哪忠心不二的爪牙利刃,近乎縱容一樣的滿足著他的嗜殺破壞欲,以期能取悅于他,得到他的寵幸愛重。 文珩立在他身邊,見病弱的帝王發xiele積壓的郁氣,這才緩緩撫著他的背,輕聲安撫他體內被激起的狂躁:“陛下息怒,龍體為重?!?/br> 被安撫了的帝王,似是慢慢平息了體內陰冷沸騰的氣血,深深喘息一口氣,聲音漸漸恢復索然無味的平靜輕緩。 “靖榮向來不曾令孤失望。一直都站在孤的立場上,為孤分憂解難。有你在,孤很放心?!?/br> 有你在,我放心。 這六個字,據說是誰說誰被插刀打臉的神級自殺術。 姬清輕笑一聲,對眼前這忠貞不二,急他之所急、憎他之所憎的大統領說:“靖榮想要什么賞賜?孤都許你?!?/br> “臣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王上所賜,鞠躬盡瘁尚且唯恐不能報償,哪里還敢有其他不知足的念頭?但求能一世如今日這般,王上有心事,第一個想到靖榮。如此便可心滿意足?!?/br> 青年將領的眼神明亮而富有生機,讓人想到戈壁荒原的狼王,毫不遮掩的野心和欲望,因而,無論說什么都過于坦蕩直接。但也因此顯得輕率隨意。 “既然你想不到要什么,那就先記著吧?!睂τ谒闹孕谋響B,帝王并未直接回應。 動聽的話語,沒有人比自小長在紫宸宮的帝王聽得更多、見得更多。對這里的每一個人而言,這樣的話語就和基本的寒暄一樣,聽和說都隨意,不會有任何感覺。 …… 梅山連花都謝光了,除了顛倒錯亂的流言,沒有任何能帶給帝王的。 起駕回宮的路上,姬清卻收到了沈家的晏飲邀請。 兵荒馬亂的年月,山河割裂,王室衰頹,往往不過幾代就易主,世家門閥前所未有的強勢。 沈家便是這極其著名的幾大高門之一。 據說,先帝初立曾經想求娶沈家的淑女,都被婉言謝絕。 御攆內的帝王尚在沉吟。 馬上的大統領想到一件事,不由近前來低聲回報。 “沈榷確實曾經表露過,他的弟弟想與臣結親的意思,臣見過他們沈家的做派,著實受不了,因此便謝絕了。難道,他這回也想把自己家的閨女嫁給王上不行?” 姬清搖搖頭:“這些世家,別說主家了,便是旁支都向來不與其他姓氏通婚。既然是以春日晏為由,就去看看吧?!?/br> 沈家家主親自來邀,路過了不理會,未免也太不把士族放在眼里。 更何況,對方若是不來親自邀約,才是不把皇家放在眼里的找死行為。 然而,事實居然被這隨口調侃的大統領誤打誤撞說對了。 此事正是沈五娘想要入主紫宸宮,特意說服了作為家主的父親,層層仔細安排過的戲碼。就等姬清來開場。 文珩略有憂慮:“王上?!?/br> 姬清吞了幾丸藥,看著文珩手中的銅鏡,拿掉面具后幽魅妖邪的發色瞳孔,在藥物的刺激中和下,表面逐漸像染上一層保護色,變得恢復常態。 情絲,與其說是毒,不如說是蠱。把活人變作怪物的蠱。 “無妨,替孤留意著些來往的人物,不要出現意外就好。這種場合不露面,就掩耳盜鈴了?!?/br> 姬清看著鏡子里的自己,眼底露出一點滿意和期待來。 他期待的自然不是獨自計劃了幾個月,面都沒見就一心要嫁給他當皇后的沈五娘,而是,本該再晚一陣子,卻因為這幾個月飛速發展的劇情,反而顯得姍姍來遲的主角受。 畢竟,只有攻受見面生情了,高能劇情才能順理成章展開,他也能有機會被綠啊。 沈家的底蘊富庶和講究,在同時代的其他人眼里可能是嘆為觀止,把皇室都襯托得像泥腿子。 但在姬清眼里就太尋常了。 畢竟,現實之中的姬家,可是延續近千年的世家。有科學技術的加成,有時間的底蘊積累,還有什么是沒見過的? 宴席上,自然是要安排獻藝的。 正是古詩詞說得:雕觴霞滟,翠幕云飛,楚腰舞柳,宮面妝梅。 許多宮斗爭寵故事里,都有這樣的一幕喜聞樂見的劇情—— 精心設計的美人兒跳著美輪美奐的舞蹈獻藝,出現在渾然不覺的帝王面前,瞬間被驚為天人,寵冠后宮。 或者是,月下吟詩,花下起舞,水邊回眸,林中撫琴……林林總總道不盡,總有一種背景適合美人合情合理的驚艷出場。 沈五娘和她的庶弟沈笙歌,就是今天故事里即將登場的美人。 姬清就是這個一見鐘情、被迷得神魂顛倒的昏君。 昏君表示,他很期待。 作者有話要說: 詩詞是張先(宋代)的宴春臺慢(仙呂宮)。全詞很美,感興趣的可以搜出來讀讀。 第79章 孤頭上的綠帽每天都是新的14 姬清的興致缺缺毫不掩飾, 仿佛隨時就要停杯投箸, 起身告辭。 任何一個明知要被算計, 也等著被算計,卻還要裝作不知道的人,面對中規中矩的前戲,都會有同樣的生無可戀心不在焉。 他不想看世家千篇一律的斗富炫富, 也不想聽沈家父女演雙簧。 沈榷措辭再優美妥帖, 卻不知道座上的帝王一個字都沒有在聽。 臺上的劍舞何其動人,臺下人人驚呼目不轉睛,想要表演給的正主卻頭都不抬,只百無聊賴的自斟自飲。 沈五娘的劍舞舞得再出色,也沒有博源公子吻劍的一刻動人心魄。 不娶, 謝謝。 難得古代出一個這樣的女子,還是別糟蹋在一群基佬手里了。而且也沒沈五娘什么必須不可的戲份, 不如就, 算了吧。 可憐原劇情里,本該入主紫宸宮成為一代國母, 手撕帝王三千后宮, 并在未來的朝代更迭中,政變失敗,死于鴆殺的沈五娘,就這樣在姬清三言兩語的無趣中,眼也不抬的被蝴蝶走了所有的戲份和存在感。 英氣的少女強忍失落,仍不失儀態, 穩穩的行禮,平靜的問道:“陛下拒絕我父,是不喜五娘顏色尋常?還是不喜五娘舞刀弄槍,不如其他女子柔婉溫順?否則,為何看都不看我一眼就一口回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