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節
大家看明白了沒有。 賈寶玉是清楚自己的處境,所以自己選擇了跟秦鐘滾床單,然后故意讓賈蓉知道。 因為他已經知道了,自己的那塊石頭有多要命,也知道賈氏一族早就想把他們趕出去,所以才會順水推舟。 只是他沒有想到秦鐘會因此送命,所以才會在衛若蘭面前昏倒。 他是荒唐的、好色的,也是處世消極的,帶著毀滅傾向的【這個毀滅傾向,來自于神瑛侍者給生長在三生河邊上的絳珠草灌溉甘露一事】。 第234章 皇帝都開口了, 賈琰自然悉心準備。這個陳皎既然跟皇帝的生母關系更親近, 那么給薛寶琴的添妝就不能少了。當然, 也不能太多了,顯得太打眼。 賈琰最后給薛寶琴的添妝比給薛寶釵的多了兩成。 這讓陳家很滿意, 也讓薛寶釵薛寶琴姐妹感激在心, 卻讓衛家私底下的嘀嘀咕咕越發多了。雖然說衛若蘭是原配嫡子, 雖然說衛若蘭的繼母也有自己的兒子,但是,衛若蘭的婚事,主要是由衛若蘭的父親決定的,衛家太太根本就沒有機會插手也從頭到尾根本就沒有多嘴一個字。 衛家太太自己還巴望著衛家能夠從衛若蘭的婚事里面弄點好處, 連帶著恩澤自己的兒子, 因此,對皇后沒有給史湘云送添妝一事,衛家太太比衛若蘭更加在乎。 這不,衛若蘭連沐休都不肯回家, 衛家太太就坐不住了。她特特地派出了心腹管事,好說歹說, 這才讓衛若蘭在數日之后回了家。 衛若蘭回家之后,第一時間就是去上房給父母請了安,告知父母自己平安歸來一事。 衛家太太就道:“蘭兒啊,本來我應該讓你好生歇息一晚, 明兒再找你的,只是……” 衛若蘭道:“母親, 如果您說的,乃是薛家二姑娘也得了娘娘的添妝的話,這事兒,兒子已經知道了?!?/br> 衛家太太嚇了一跳,她看了一眼丈夫,這才小心翼翼地道:“蘭兒,有件事兒,卻是我偶然打聽來的,卻不知當講不當講?!?/br> “母親直說便是?!?/br> 衛家太太這才道:“聽說,你媳婦舊年剛開始的時候,也是跟那薛家姐妹一樣,都是跟著娘娘住在那大觀園里頭的。卻不知什么緣故,有一年,娘娘打發脾氣,把你媳婦強行送回了史家?!?/br> “那,應該是娘娘還沒有進宮的時候的事兒吧?” 衛若蘭的父親皺著眉頭,摸著胡子道。 衛家太太道:“是的,老爺。聽說這是娘娘得皇家禮聘沒多久的事兒,都過去好幾年了,因此外頭都不大清楚?!?/br> 衛家太太此刻最擔心的,就是被丈夫遷怒。 按照衛家的門第,衛若蘭配了史湘云綽綽有余。如果沒有賈琰,衛家太太說不定還要被人苛責刻薄繼子給繼子找了一個父母雙亡還跟娘家襲爵的兩位叔父關系不睦的史湘云,這門親事不過是外頭光鮮??墒怯辛速Z琰這層關系,別人也只會說,衛家為了衛若蘭的親事煞費苦心。 事實上,就是不娶史湘云,衛若蘭還有惜春可以選擇,只是衛家看不上賈珍和寧國府的家風,因此才選了史家而已。@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比起賈家,史家的兩位侯爺,那才叫明白人呢。 衛若蘭連忙衛家太太抱拳致意:“母親,男兒志在四方,怎可把前程全部寄托在女人的裙擺上?至于史氏,”說到這里,衛若蘭忍不住皺了皺眉頭,道:“就當兒命中有此波折吧?!?/br> 衛若蘭的父親這才開口,道:“那么,你有什么打算呢?” 畢竟,這樁婚事是他這個做爹的親自給兒子找的。 衛若蘭想了想,道:“父親,兒子打算謀求外放?!?/br> “好吧,既然你心意已定,那為父就不多說什么了?!?/br> 衛若蘭的父親很快就讓兒子下去休息了。等衛若蘭一走,他立刻就讓妻子準備禮物、送拜帖去慶榮侯府。 雖然他們家跟慶榮侯府沒有多少往來,但是,為了兒子的前程,不是不能低頭。 邢夫人收到禮物之后,莫名其妙,不得不跟身邊的劉典侍商量。 劉典侍便是當初賈琰為邢夫人請來的、幫助邢夫人應付內宅諸多事宜的女官,聽了邢夫人的疑惑之后,就把她的分析跟邢夫人說了,還建議邢夫人在下一次進宮之前先見見衛家太太。 邢夫人現在是皇帝的丈母娘,外頭等著拜會她的貴婦人很多,也不差衛家太太一個。因此,跟賈赦報備過之后,就見了衛家太太。知道了衛家太太的來意之后,先征求丈夫的意見,丈夫同意了,這才進宮來,把事情告訴賈琰。 賈琰聽說之后,立刻就笑了:“竟然有這樣的事兒?母親盡管放心,這件事情,萬歲已經知道了。至于萬歲有什么安排,我就不知道了。母親就讓衛家安心等些時日罷?!?/br> 邢夫人得了話,自去告訴衛家太太,把衛家太太和衛家上上下下喜得什么似的,等皇帝對衛若蘭的委任下來之后,衛家又往賈家送了一份豐厚的禮物。 不說這外頭的紛紛擾擾,且說這公里,有道是一孕傻三年,賈琰都傻了六年了,最近終于把舊日的精明給撿了回來。 她開始精研那些邸報,從中汲取有用的訊息。而平日里,有了空閑就去御花園轉轉,靜心思考接下來的工作。 這天,賈琰又一次漫步在明月橋上的時候,正好看見皇帝帶著人溜溜達達地從另一邊過來。只要是沒瞎的人都可以看得出來,都可以看得出來皇帝的心情很好。 賈琰立刻向皇帝欠身行禮,然后道:“萬歲今兒個特別開心,可是有什么好事兒發生了?” “沒錯。的確是好事?;屎蟛环敛乱徊??!?/br> 賈琰微微低下視線,想了想,道:“啊,我猜到了一定是去東瀛的船回來了,而且還帶來了大筆的黃金?!?/br> “嘿~皇后,這,這還真的瞞不過你啊?!?/br> 這種政務上的事情,這滿宮里跟皇帝最合拍了,就數賈琰了。 “看萬歲說的。東瀛的事兒,我早年就聽說過,只是力有未逮,因此只能擱置罷了。聽說,這個地方盛產黃金,可是當地的鑄造工藝卻不過關,因此,東瀛的百姓用的銅錢,還是我們大晉朝過去的呢。昔年嚴主簿拜訪我父親的時候就說過,若是能夠開啟中原到東瀛的商道,光用銅錢兌換黃金或者白銀就可以掙得盆滿缽滿。如果不是朝廷明文禁海,只怕我當年就忍不住跟父親提起這個了?!盄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果然是皇后!沒錯,正是嚴寬親自帶人去了一趟東瀛,比朕預想之中多帶回近萬兩黃金?!盄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賈琰道:“萬歲,這嚴主簿可還說了什么沒有?!?/br> “什么?” 賈琰道:“海上討生活的人都知道,東瀛、琉球等地多雨水。琉球號稱是雨都,一年三百六十日有一百八十日在下雨。東瀛也不逞多讓。因此,無論是琉球還是東瀛,都無法大規模曬鹽,加上這兩地沒有大型的鐵礦,哪怕靠海,鹽巴對于他們來說,一樣金貴。萬歲有沒有想過,用鹽去換取黃金呢?” “你是說,建鹽場?” “對。我記得古書上就有曬鹽法了。而齊魯之地,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因為鹽而富庶各國。如果在齊魯沿海建立曬鹽場,那才是財源滾滾呢?!?/br> 對于臣民之家來說,他們還要考慮什么鹽鐵官營,可是對于皇帝來說,因為他是皇帝,因此,很多禁忌對于他來說,反而不是禁忌。 皇帝道:“可是,這不大好吧?而且,當年鑒真東渡,幾次失敗,就是因為海上大風實在是厲害?!?/br> 賈琰道:“陛下,這也容易。只要能夠擺平高句麗,我們就能夠通過高句麗走近海。那會降低很大的風險。又或者,” “或者什么?” “收復黑水韃靼手里的海參崴?!?/br> 皇帝傻眼了:“皇后,你知道你在說什么嗎?” 賈琰笑道:“萬歲,您難道忘記了,我娘家本是武將之家。我記得我大約這么一點點大的時候,就曾經聽醉酒的父親說過,武將喜歡打仗是因為打仗能夠讓他們升官發財?!?/br> 滿足了武將們的心愿,就能夠收攏武將的心,也就能夠掌握兵權?;实郾热魏稳硕记宄?,無論他還是太上皇,他們需要穩固自己的皇權,就必須牢牢地把兵權抓在手里。 前幾年,他們的工作內容是以豫州為中心,而現在,是時候拓展工作范圍了。 “皇后,高句麗一直是我中原的屬國。無端問罪高句麗,是不是不大好?” 賈琰道:“萬歲,如果這高句麗本來就有不臣之心,只是因為實力不夠,暫且蟄伏呢?” “你的意思是……” “高句麗本來就是我們中原的樂浪四郡不是嗎?跟北域草原部族一樣,中原強大的時候,他們對中原俯首稱臣,中原衰弱的時候,他們就會在背后生事,每每sao擾我東海、北海海域。陛下,您就能夠保證,這個國家沒有狼子野心嗎?” 皇帝道:“可是,沒有正當的理由,無法說服政事堂和樞密院?!?/br> 賈琰道:“陛下,以利誘之,如何?” 皇帝道:“你是說,鹽場?” “是。而且必須是曬鹽場?!?/br> 也只有曬鹽場,一口氣收獲的鹽足夠多,需要的人手少,自然防衛力量就薄弱,加上曬鹽田不會跑,才會引動周邊的力量蠢蠢欲動。 皇帝想了想,笑道:“皇后,你總算是恢復過來了?!?/br> 這幾年,不,應該說,打賈琰進宮之后,就不曾跟他討論過這些軍政大事了。老實說,皇帝還真是不習慣。 賈琰笑道:“萬歲說什么呢?我怎么聽不懂?!?/br> “要朕敞開天窗說亮話么?” “萬歲還說呢。若是沒有皇兒,我哪里敢開口?您不怕御史臺,我還頭疼呢?!?/br> “哈哈哈,別說,皇后,朕也悚他們?!?/br> 夫妻兩個正說笑的當兒,就看見竺貴人帶著人從那邊過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 捉蟲。 另外,補充說明:滄州,在海河入??谝粠?,距離北京很近。而萊州,就是山東煙臺、威海一帶,在古代,這一帶又被叫做萊陽。 第235章 竺貴人敢來御花園截皇帝, 自然是有底氣的。更準確的說, 從那天皇帝帶著博陵公主去了弘徽殿之后就會偶爾會去她那里坐坐, 跟她說說話,哪怕宮妃年過三十五不侍寢的規矩在那里擺著, 她也讓皇帝在弘徽殿留了兩次宿。 這樣的竺貴人, 當然有這個本錢, 來御花園截人。 按照宮規,竺貴人先給皇帝行禮,然后見過皇后。賈琰也按照宮規,點頭答禮。 “真是難得,會與貴人在這里相遇?!?/br> 何止是難得。按照宮規, 皇帝和皇后游覽御花園, 下面就要先將御花園完全清場。更不要說,今天,皇帝可是特地來御花園找賈琰說話的。 竺貴人的臉上不見任何的不對:“讓娘娘見笑了。臣妾是為了六皇子的事兒,因此特來求見陛下?!?/br> 賈琰眉毛一挑, 似笑非笑地看了皇帝一眼,很干脆地道:“既然事關六皇子, 萬歲的確應該聽一聽。我先去那邊。請?!?/br> 賈琰之干脆利落,驚得竺貴人瞪大了眼睛。 至于皇帝,他忍不住摸了摸鼻子。 好吧,賈琰的坦蕩, 有的時候都叫他不得不在意。 大約,這就是夫妻吧。如果賈琰在意, 他就顯得無所謂了,可賈琰渾然不在意,皇帝就不知道為什么,總覺得有些心虛。 等賈琰離開,皇帝這才道:“湘兒,是不是小六有什么事情,因此讓你特特地趕到御花園來?” 竺貴人自然知道,皇帝最討厭的,就是假借名義。即便是她,如果沒事指著兒子的名頭找皇帝,也是會讓皇帝不高興的。 好在她也不是沒有借口。 竺貴人道:“陛下,也許是臣妾多心了。臣妾聽說,老六媳婦最近身子有些不好。請了好幾個太醫,都說只是胃疾,吃了多少湯劑都不見好。陛下,臣妾斗膽,想請段御醫給老六媳婦看一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