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節
第一輪就這么結束了,雙方休息一下,吃了點東西。第二輪,吳峰就要上場了。 上場前,吳峰還跟蘭淵說著,“這要是第二輪我也贏了,那你不是沒有上場機會了?!” 這第二輪的勝負,現在是完全看不出來的,葉蓁他們這邊,只知道劉方平時做菜普通,不知道他擅長什么。但是如果劉方真的像他們所說的一樣普通,怎么可能在這個年紀成為特級廚師。 而劉家這邊知道吳峰擅長面點,其他的也都不太清楚。 人高馬大充滿肌rou感的吳峰,還有普普通通讓人看不清楚的劉方,各自站到了料理臺前。 第209章 翡翠白菜蒸餃 “劉方他……沒問題吧?” 看著站在料理臺前面,和平時一樣普普通通一點也不引人注意的劉方,劉晴不禁開口問道。 已經輸了一場了,如果第二場也輸了,那他們劉家的臉面可就直接被蘭淵踩在腳底下了。 “劉方雖然平時看著普通,但是從他近幾年的表現看,他上場的無論是選拔還是對決,都是一個穩字?!眲P說道。 不過。 想著這明明是自己堂弟劉呈鬧出來的事兒,現在人家過來踢館了,劉呈把自己的兩個孩子派出來了,自己卻不到場,也不知道是不是心虛了。劉揚心里還真是挺不得勁的。 “別擔心,劉方平時不顯山不露水的,實際上應該有不少隱藏的本事?!闭f話的是年輕一代的領頭人劉承。 劉承的話沒有說的太明白,神色有些復雜的劉承,這一刻想到的是,劉呈曾經去日國留學的事。 劉承在某一次去日本參加某個廚藝交流的時候,想起堂弟在日本留學,就臨時準備去看看他。 等到了劉方的學校,發現劉方不在。問過他的同學,才發現,劉方居然偷偷的在學習日國的料理。 現在想起來,劉承發現劉方從日國回來之后也沒有顯露過這方面的手藝。劉承覺得劉方肯定有后手。 吳峰和劉方這邊,已經分別找好了自己所需的食材。 吳峰擅長面點,他也知道,這踢館賽事關蘭淵,用他平時店里的那些面點估計有點不夠看,準備拿出自己學的最好的一道精致的面點,翡翠白菜蒸餃。 翡翠白菜蒸餃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精致面點,主要材料是面粉、竹筍、香菇等,輔料是小白菜、菠菜、甜面醬、五香粉、蝦皮等。 先揉面,吳峰將澄面和木薯粉按一定的比例放入一個大盆中,加入開水攪拌均勻。稍涼后用手搓勻,然后放入一點豬油,繼續揉搓。 等到面團基本成型之后,把揉好的面團分成均勻的兩份,其中一份加入斑斕色素揉勻以讓面團呈現綠色,然后都先放到一旁用濕毛巾蓋著。 然后是餃子的餡料,只見吳峰拿了一把寬背大菜刀,剁剁剁快速的在案板上切著,很快就把豆腐干、水發香菇切成了大小差不多的小丁,把蔥、姜切成細末。 取一塊肥瘦相間的豬rou剁成rou餡,rou餡中放入醬油、料酒、黃酒、胡椒粉、白糖、蔥姜末攪打上勁,然后再放入豆腐干、香菇丁,加香油攪拌均勻。 吳峰調餡的這功夫,劉方也在展示著他與平常完全不同的廚藝。 劉方,這個在劉家幾個天才的映襯下顯得平凡的影子,這時候展露除了出乎大家的意料廚藝水平。 他首先做的,居然是在煮飯。 然后,他找來了一套茶具,開始泡茶。 跪坐的姿勢,偏日本化的各色茶具,都在展示著劉方早已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其他的廚藝。 眾所周知,日國茶藝動作極為繁瑣復雜,有一套嚴格的標準流程,規定你這個道具必須用哪幾根手指拿起,必須拿到什么位置,一定要按照規定的來做。 即使是日國的大部分人,都在這方面表現的生澀。而劉方,一舉一動,動作流暢優美,完全像是在表演一場藝術。 表演完茶藝之后,劉方居然就在眾目睽睽之下,慢慢的品嘗起了自己泡好的茶。如同一個平安京時代的貴公子。 ——如果這不是在踢館賽的關鍵一輪上的話。 “劉方這是在干什么?!”劉莫對于劉方的舉動完全摸不著頭腦,“這是要做什么菜,為什么我都不知道他會這些?” “這還用說嗎?他早就不知道什么時候偷學了其他的廚藝,自家的廚藝反而是落下了?!眲⑶缯f道。 咳嗽了兩聲,劉承找補了兩句,“可能是劉方在日本留學的時候學了兩手手藝?!?/br> 劉方的不同尋常的舉動被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吳峰當然也看到了,但是看了幾眼,發現不知道劉方準備干什么后,吳峰的注意力還是回到了自己的菜品上。 不管他準備做什么,只要自己的菜品足夠優秀,那就沒什么好怕的! 吳峰把餳好的面團分別搓條,切成相等的小劑子。取一個綠色劑子搓圓按扁,中間戳一個洞,放入搓圓的白色劑子,然后用搟面杖搟平一點,就可以用來包餃子了。 取一個搟好的餃子皮,中間放入調好的餡料。把邊與邊先捏起來,合到一起,捏成一個五角形。 再把五角形的邊用拇指與食指交替搓出花摺。把每個邊的外端往中間推,與五角星的中心捏在一起,每個邊都這樣做。 別看吳峰人長得五大三粗,手指粗的跟個蘿卜似的,但是捏起面點來,手卻靈巧的不像話。 葉蓁目不轉睛的看著,吳峰粗壯的手指靈巧的捏了幾下,一個如同白菜葉子的邊就成型了。 每個邊都如此這般的捏了幾下,稍微再理了理,就形成了一顆栩栩如生的小白菜,碧綠的葉子,雪白的白菜莖,小巧的一個萌萌的放在吳峰的大手掌里,形成一種奇妙的反差。 拿起一根胡蘿卜,吳峰把胡蘿卜去皮切片。 然后蒸鍋燒開,把胡蘿卜片放在蒸屜上,再把餃子生坯放在胡蘿卜片上,加蓋蒸幾分鐘就可以完工了。 為了照顧評審的口味你,吳峰還著手調制了一種醬汁,讓評審能嘗到不同的風味。 *** 另一邊的劉方,在米飯蒸好之后,也開始行動了。 先是把之前切出來的鰆魚最鮮嫩的肚子部分的魚rou采用生煎的手法,在鍋里倒入橄欖油,以使受熱均勻上下表面顏色一致。 這樣的方法煎出的鰆魚塊口感飽滿多汁,外皮脆嫩。 把稍微冷卻了一下的米飯包裹煎好的鰆魚,做成飯團,然后放到一個碗里。 然后用剛才泡茶的茶壺來做一份海帶鹽茶,將海帶放入水內煮約,再加入來自北海道的海鹽,煮到茶味濃郁。 依次將飯團、茶泡飯湯汁放入碗內,再淋上海苔醬、梅子rou,撒上白芝麻,最后在上面發上一片薄荷葉,劉方的飯團茶泡飯就完工了。 這時,吳峰的翡翠白菜蒸餃也正好完成。 冒著滾滾白汽的蒸籠里,顯得晶瑩剔透的,上綠下白的翡翠白菜餃子看起來格外的誘人。 一整個蒸籠擺到評委席上,翠綠的小蒸餃,像一個個精致的工藝品擺放在蒸籠里,給人一種美好的感覺,看一眼,就會覺得食欲滿滿的。 而劉方的飯團茶泡飯也幾乎同時上桌了。 晶瑩剔透,可以分明的飯團在海帶鹽茶的浸泡下顯出特別的水潤之感。本來顯得有點平淡的茶泡飯,搭配上面的醬汁和芝麻,還有一片綠色的還透露出薄荷香氣的葉子,一下子就感覺到了質樸而溫暖的氣息。 這…… 評審們拿著筷子都有點猶豫,先吃哪一份好呢?畢竟先吃和后吃對于菜品的評價也是會有影響的。 劉方扯了扯嘴角,道:“請不用左右為難,按照你們自己的意愿,想吃哪道就吃哪道?!?/br> 吳峰也點頭表示沒有任何的意見,他對自己的菜品有信心。 娃娃臉評審伸手向茶泡飯那邊移動。古樸的陶碗里,明明沒有太過濃烈的香氣,卻能誘人想要仔細的品嘗。 好的茶泡飯,茶是茶,飯是飯,粒要顆顆分開,有嚼勁還清香,搭上的食材能夠互相融合。娃娃臉評審以嚴格的眼光來看著眼前的這一碗茶泡飯。 先喝了一口茶湯,入口微微的咸味,帶著茶香,米香,溫暖的口感一口下去,從嘴里到胃里都舒服了。 再混合著茶湯吃了一口搭配著鰆魚的飯團,米飯有嚼勁,配合著鮮香從咀嚼中爆發出來的鰆魚,還有精心搭配的醬汁,讓人有吃下一口再來一口的欲望。 這樣清爽的口感,帶著淡淡的薄荷香氣,醇香清冽的口感一直縈繞在嘴巴里,仿佛能感覺到春天悄然來臨,萬物復蘇的滋味。 一碗不知不覺的就吃下去了,滿足的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娃娃臉評審忍住了自己想要再要一碗的意愿,“忍住,你現在是一個專業的評審?!彼@樣告訴自己。 吳峰的翡翠白菜蒸餃也毫不遜色。 美婦人評審偏愛這樣精致的小點心??曜邮紫染拖蜻@脆嫩的如同翡翠一樣的蒸餃伸去。 首先不沾醬汁,餃子放進嘴里,最先感受到的,就是表皮的軟滑中又充滿了糯味。 一咬開表皮,里面的餡料的鮮美滋味就爆發出來了,香菇和豆腐干使rou餡不膩而有彈性,加上各種調味料的精心調制,味道更加鮮美。 充滿了小巧精致之感的翡翠白菜蒸餃,連味道也有一種秀外慧中之美。 “這是你做的?”美婦人的話一出口,就懊惱自己似乎說錯話了,雖然吳峰的外表看起來實在和這份翡翠白菜蒸餃不是很搭,但是這是她親眼看見他做的。 沒有讓吳峰回答這個弱智的問題,美婦人轉移注意力一般的又夾起一個蒸餃,沾了一點棕色的醬汁,放進嘴里。 似乎放了點辣椒,入口就是一陣麻辣。 還有些充滿了鮮味的醬料,配合著蒸餃,又是一種不一樣的體驗。 兩份料理劉家還有蘭淵這邊都品嘗了。 但是,這個時候,無論是蘭淵還是劉揚,都眉頭緊鎖。 難道,這料理里面還有什么問題? 第210章 平局 評委的評價很快證明了現場比較糾結的氣氛。 首先給出評價的是把一整碗的茶泡飯團吃完的娃娃臉評審,“兩位廚師的廚藝都在這兩道菜品里面有了很好的展現,但是以我個人來說,我更加喜歡這道簡單質樸,充滿了春天的氣息的茶泡飯團?!?/br> 旁邊的美婦人評審卻不贊同他的評價,“無論是從味道的多樣化,還是從食物外表的美感,明顯翡翠白菜餃子更好!” “你仔細嘗嘗,這質樸的滋味,如水一般逐漸滲透到心里,這種平淡中見珍奇的感覺,你品嘗不出來嗎?”娃娃臉評審看向美婦人,試圖用自己的審美說服對方。 然而美婦人并不領情,“你才應該看看,這小巧而精致的蒸餃,這醬料沾與不沾之間味道的變化,這是多么的難得!” 結果還沒出來,評審之間的意見先開始打架了。 兩個評審共同看向最后一個評審,那個老頭子,“你怎么看?” “這……”老頭子也很為難,“這兩種料理明明截然不同,但是要我硬要分個高下,我暫時無法給出哪個更好?!?/br> 這話一出來,現場就有點亂了。這沒法給出高下,難道要判個平局不成? 已經輸了第一場的劉家是不樂意的,都輸了一場了,要是這一場判成平局,最后一場即使是贏了也是打平,說到底劉家百年食府和幾個小娃娃比廚藝都贏不了也是不好聽的。 而蘭淵也是不樂意的,如果贏了這一局,他的目標馬上就可以實現了,而且最后一場他都沒上場,就贏了踢館賽,想來劉家的臉面都被踩到地底下了。如果只是平局,那還要等明天,他才能進行最后一場比賽。 “不如這樣,咱們改用評分制,讓三位評審把心目中兩道菜的打分寫下來,以總分論輸贏?”劉揚到底還是做了多年當家人的,見評審們有點僵持不下,就給出了這么一個建議。 三位評審馬上就同意了。每個人拿上一張紙,寫上了自己的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