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節
但至今周頤也沒聽見他的什么消息。 他問孫竺主,也沒抱多大的希望,畢竟鄭知是江陰人士,沒在廣安縣念幾年書就回去了。 哪想孫竺主卻嘆了一口氣:“周頤,你就算不問我,我也要告知你,鄭知他沒了,之前已經纏綿病榻好幾年,去年冬天的時候他就去了。否則以他的資質,恐怕早就高中皇榜了?!?/br> “沒了?”周頤聽了好一陣恍惚,他就說,為什么在鄉試和會試上都沒有看見鄭知的名字,他眼前浮現出那個別扭的,在雪地里大喊:“我們現在算是朋友了吧?”的同窗,沒想到,不過七八年,就已經物是人非。 “也算是天妒英才吧?!睂O竺主嘆一聲。 “他病了這么久我竟不知道……”周頤端起一杯酒猛地灌下。 “你在京城,忙于朝政,他遠在江陰,別說你了,就是我,也是無意中聽說的,周頤,你別太傷心了?!睂O竺主見周頤的樣子不對,忙安慰他。 周頤點了點頭。 兩人又說了好一會兒話,孫竺主才起身離開。 待孫竺主離開后,周頤一個人坐了好久,兒時的幾個朋友,一個遠走他鄉,一個沒了他都不知道,他這幾年忙忙碌碌,一路向前,偶爾停下回望,卻發現花謝花開早已換了人間。 周頤倒滿一杯酒,看著前方,喃喃道:“沒想到你竟然會英年早逝,我作為你的朋友,連你去世的消息都不知道,那時你問我們是否已是朋友,現在我答你,我不配做你的朋友,鄭知,一路好走!”周頤將杯中的酒撒下。 “相公,你怎么了?”李應茹知道周頤在待好友,但怎么與好友見面后,面色如此沉重? 周頤揮了揮手,“沒事,你容我想想吧?!?/br> 李應茹便不追問了,見周頤臉色有些酡紅,便將他扶上床,見周頤閉了眼睛,李應茹替他掖了被子這才轉身離開。 一連幾天,周頤都有些消沉,平時老是笑瞇瞇的樣子也沒了,弄得商業部都戰戰兢兢的,別看周頤輕易不發火,平日里也很好說話,但下面的人對他就是打從心底有敬畏。 只是還沒等繼續沉湎 ,崇正帝就將他叫去了,他本以為這次也會像往常一樣,崇正帝是單獨找他有什么事,等到了御書房才知道,朝里的重臣崇正帝差不多全叫來了。 周頤悄悄站在隊伍末尾。 “這是西北關加急折子,你們看看吧?!背缯劭匆谎巯旅媸畮讉€臣子,將手里的奏折遞給了邢景。 邢景打開,其他人都看著邢景,不知道奏折里面是什么內容,邢景看了,臉色眼見的凝重起來,“陛下,怎么會這樣,會不會是誤報?” 邢景將折子遞給他后面的楊知文,吃驚的說道。 崇正帝坐在龍榻上,冷著臉色并不說話。 御書房里一時沉寂下來,站在這里的,有內閣大佬 ,六部尚書,三司首腦還有掌兵的武將,可以說是重臣中的重臣。 當然周頤現在也與六部尚書平坐,但他還是自覺地排在了末尾。 這個陣仗,不用想都知道,折子上的事情非比尋常,西北關?西北關那邊能有什么事?那里毗鄰戎族和大羌,北邊至東北是狄夷,這三個國家是大越鄰居中實力最強悍的,一直對大越最虎視眈眈。 難道是那里有了什么異常的動靜。 折子在這些重臣中傳遞,最后到了周頤手里,他打開一看,瞬間額頭就皺了起來,果然,西北關那邊奏報,大羌和戎族頻頻調動兵力,有向西北關集結的現象。 難怪邢景會問是不是誤報了,畢竟大羌和戎族的關系并不好,若奏報屬實,不但代表著他們有攻打大越的打算,而且是兩個國家聯合起來了。 看來他們到底還是耐不住了。 “奏折你們也看了,有何想法?”崇正帝看著這些臣子問道。 ”皇上,他們只是調兵,并不代表就一定是攻打我大越,以前他們也會時不時的到我大越邊境搶掠,這次也許就和以前一樣吧?!毙滩可袝f道。 “哼”有武將聽了刑部尚書這番話,立刻哼一聲:“尚書大人你也想的太好了,若只是單純的打草谷,何必兩國聯合起來調動兵力,皇上,他們這明顯是準備聯合起來準備攻打大越,不可掉以輕心,一定要早做準備??!” 贊同他的人差不多有一大半,都覺得大羌和戎族狼子野心,不可不防范。 至于怎么個防范法,若當真大羌和戎族聯合起來,是戰是和這可就有得討論了。 “戰,當然是戰到底,我大越近一年來國泰民安,國庫充盈,不如趁此機會,將這些狼子野心的家伙打怕,也好讓他們知道我大越不是好欺負的,以免他們老拿打仗威脅我們,人家都打上門來了,難道我們還要像以前一樣對他們服軟?”武將那邊說辭一致。 “韓將軍,你不要危言聳聽,他們哪里打上門來了?若真要打仗,至少要給我大越下戰書吧?,F在我大獄好不容易緩過來,最應該做得是休養生息,雖然國庫不缺錢了,但兵卻沒有練,我大越承平日久,將士已經多年未經歷戰事,臣的意見是,現在不宜妄起戰爭,大羌和戎族如此做派,定也是和以前一樣,無非是想從我大越獲得歲銀和歲糧罷了,若他們的條件并不太苛刻,我們可以先答應他們,給我們爭取增長實力的時間?!北可袝?。 “嗤”馬將軍嗤笑道:“不知從多久之前,你們就是這套說辭,可是結果呢,只不過是讓他們越來越得寸進尺罷了。堂堂大越,面對敵人的挑釁,竟然連戰都不敢應,個個想著當縮頭烏龜,也難怪他們越來越肆無忌憚了,皇上,微臣認為,現在既然并不缺軍餉,就應該正面應戰,只有將他們打怕了,他們才會真正的臣服?!?/br> 崇正帝被說的有些意動。 他早就受夠了那些小國的氣了。 “馬將軍如此信誓旦旦,那你能保證我大越將士的戰力嗎,若打敗了,后果可比現在求和嚴重百倍,還有我大越的百姓,一旦起戰事,必定生靈涂炭,你不能因為自己是武將,為了立功就盼望著打仗!”兵部尚書寸步不讓。 周頤狐疑的看著兵部尚書,這老頭兒什么時候這么有戰斗力了,能和這些武將正面杠了這么久。 兵部尚書如此極力阻止戰事,周頤可不信他說的那些大道理,什么以免天下生靈涂炭,周頤嗤笑一聲,當他不知道兵部尚書的老底嗎! 他這樣反對開戰,既然不是為了公,自然是因為私利了,兵部尚書,主管兵器軍造,這可是個肥厚的差事,每年朝廷都會向兵部撥款,用于軍造軍餉,軍造的優劣里面貓膩可大了,沒有戰事的日子里,兵部苛扣一些,造一些樣子貨,誰又知道…… 周頤看了一眼兵部尚書,這老頭兒就是因為這事才怕打仗的吧,畢竟一打仗,那些軍造品不就漏了餡。 至于這些將軍們極力主站,也很好理解,武將本身就比文官有血性,除了他們剛剛說的那些理由外,自然也有自己的打算,他們是武將,若沒有戰事,兵權就要上交,只會留極少的兵力在他們手里,而且沒有仗打,他們在朝堂上幾乎就是透明人物。 站在他們的立場,的確是無論于公于私,都應該應戰的。 “將士的戰力都需要血的磨練,若常??s在龜殼里,就算是神將天兵也只會被磨平了血性!”馬將軍也瞪大著眼睛道。 “邢景,楊知文,你們是何看法?”崇正帝對武將和兵部尚書的爭論沒做評價,看了一圈兒,還是問了兩個內閣的人。 邢景上前,“皇上,臣認為兩位將軍和唐大人說的都在理,微臣綜合一下,覺得我們私底下應做好打仗的準備,但還是要爭取和的可能,看看大羌和戎族的目的到底是為了什么,若能和,微臣并不建議此時打仗,若對方條件實在太過分,我們做了準備也不至于真打起仗來的時候倉皇應對?!?/br> 到底是首輔,考慮的的確較為全面。 他的話也暗合周頤的意思,若是有和的可能,周頤也不建議此時打仗,他的新政還未實施多久,還需要時間來等它成長。一個安穩和平的環境當然至關重要。 但對方若得寸進尺,現在大越也有了一戰之力,武將的話也并非沒有道理,一味的退縮只會讓自己陷入退無可退的境地。 而且,周頤從大羌和戎族的聯合調兵中聞到了不同尋常的訊息,這應該和往常的勒索不同,他們兩國甘于放下舊仇,看樣子十有八九是打定了主意想要對大越全面開戰了。 大羌,戎族,狄夷,就像三只鬣狗,偏偏大越這塊肥rou還不停的在他們嘴邊晃來晃去,引誘著他們來吃,這塊肥rou太過鮮美,而且據周頤的情報,北邊幾個國家去年日子并不好過,內部正在鬧糾紛,這時候一致對外才能轉移矛盾,大越自然是他們的首選目標。 外誘內因,大越的繁華富饒已經成了他們的魔障,即便知道大越可能有了“神器”,但侵吞大越是這幾個國家的一直以來的目標,想要他們放棄是不可能的,不管輸贏,至少要打過再說。 正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他們是頑石,大越是精美的瓷器。 “楊知文,你的意見呢?”崇正帝又看向楊知文。 楊知文忙俯首:“回皇上,微臣附議刑大人的話?!?/br> 崇正帝微微頷首,這時他看見排在后面始終低著頭的周頤,便叫了他的名字:“周頤,你呢,有沒有什么補充的?” 第177章 戰書與反間 崇正帝一問出口,大家都不約而同的看向了周頤,雖然很不想承認,但這小子著實有些真知灼見。 周頤忙上前:“回皇上,微臣認為刑大人的建議很好,我們的確要盡最大可能求和,但也應該做最萬全的準備,此外,若開戰,我大越要防備的不止大羌和戎族,更要防備狄夷趁機落井下石,所以,我們應該想一想,如何讓狄夷不參戰才是當前要緊之事?!?/br> 御書房里的人一聽,臉色越發凝重了。 崇正帝看向周頤,“怎么,你認為狄夷也會趁機參戰?” “我們北邊的三個鄰居一直以來都是狼子野心,若我大越真的和大羌,戎族開戰,狄夷焉會沒有動靜,畢竟這是最好的機會了!”周頤的聲音不大,但落在崇正帝和眾位大臣的耳朵里,卻覺重逾千斤。 若是真的,那大越就要面臨北邊全線作戰,雖然這兩年大越的年景好了一些,但單與大羌和戎族打仗都吃力的很,更何況是還要加上狄夷。 周頤說的可能是真的嗎?眾人稍一想,就明白這樣的情況極有可能成真,崇正帝剛剛心里升起的一腔豪情,噗一下又熄滅了。 “那就按邢景說的,私底下做好萬全的準備,表面上盡最大可能議和吧!狄夷那邊也要派使者去試探一下情況,若能說服他們不參戰最好?!背缯鄢烈靼肷?,泛著疲憊的冷音道。他本以為這一次可以一雪前恥,沒想到到頭來還是要窩窩囊囊的求和 ,而且,這次議和還并不一定能行啊,崇正帝不是傻子,大羌和戎族如此動靜,只怕是打定了主意要全面進攻大越了。 若再給大越一兩年時間…… 崇正帝的目光看向周頤,照大越如此發展下去,只要有足夠的時間,那些鄰居遲早會不足為慮,恐怕北邊的幾個鄰居也看出來了,所以才選在這時候預備進攻大越。 崇正帝揉了揉眉心,任命了在場的韓將軍和馬將軍領兵,并很快宣召了李將軍,任他為北路統帥,在東北做好接應,以防若打仗,狄夷真的渾水摸魚。 李將軍乍一聽可能要打仗,吃驚極了,他一直閑賦家中,也沒怎么關心朝政,沒想到皇帝一宣他就是這么大的事情。 雖詫異,但李將軍還是斬釘截鐵的接下了差事。 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崇正帝又任命了負責輜重的人,軍造自然是兵部負責,糧草籌措則由戶部協同,內閣統領。 只是這派何人去狄夷任使者,大家討論了一番還是沒有定下來,畢竟這個人至關重要,只能押后再議。 ”行了,都下去準備,周頤留下?!?/br> “是?!北娙她R齊行禮,悄悄看了一眼周頤,這才躬著身子出去了。 “周卿,這一次打仗可能是免不了了,我們有議和的心,但對方可能不這么想,若他們一味的想挑起戰事,我們也只能應戰了?!背缯凵裆珣n慮。 周頤砰的一聲跪下:“皇上,若當真如此,那大越也只有迎頭應戰了,好在我大越已經有了火銃,這一年火銃建造從未停,若運用得當,定會給這些狼子野心之徒一個血的教訓,我們大越希望和平,但也不怕打仗,微臣這一年來幸不辱命,火銃基地總算可以勉強交給皇上了?!?/br> 他說的情深意切,重重的俯下身子。 崇正帝眼里有一瞬間的怔愣,他的確是打算將火銃基地拿過來,但沒想到周頤竟然這么見機。 “周卿,火銃基地一直是你在督造,朕信得過你,何必如此說?”崇正帝聲音溫和,但目光卻緊緊盯著周頤的后腦勺。 周頤直起身子:“皇上,火銃現在是我大越的輜重鬼物,微臣不懂打仗之事,還是交給皇上統籌安排的好,若真打仗,邊貿勢必受影響,微臣能力不足,只能盡力穩固我大越的商業環境?!?/br> 崇正帝眉頭皺了起來:“你所說之事,倒也的確很重要,既如此,那便依了你吧??炱饋?,那你就管好商貿之事,免其受戰亂影響?!?/br> “是?!?/br> 崇正帝一直心心念念著火銃基地,周頤趁此機會交給他也好,免得崇正帝疑神疑鬼的。 他回到家里的時候,李應茹忙道:“朝廷可是要開戰事了?爹打發人來說請你去一趟?!?/br> 周頤拍了拍李應茹的手背:“我這就去,回來同你細說?!?/br> “好?!崩顟阋膊欢鄦?,給周頤理了理衣裳,送他出了院子。 周頤到李府的時候,李將軍正在武場上練武,一柄長刀被他武的虎虎生風。 見周頤到來,李將軍擦了擦汗水:“走,書房說話?!?/br> 周頤便跟在李將軍身后進了書房。 兩人坐下后,李將軍看著周頤;“你認為這次打仗的幾率有多大?”這個女婿的確聰慧無比,他自己雖然分析了一番,但還是想聽聽周頤的想法。 “八成,若三國合攻我大越,則是六成?!?/br> “八成?”李將軍聽了,深思有些恍惚,雖然現在大越不缺錢了 ,但兵力荒廢了這么多年,豈是一時就能提上來的。 若和大羌戎族兩個國家開戰,大越可能還有一戰之力,但三國若當真聯合起來,那大越該如何抵擋這三國的鐵蹄? “這該如何是好?”李將軍喃喃道。 周頤搖了搖頭;“只有做萬全的準備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