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節
這是郗羽第一次來這種專業的心理咨詢機構,目光所及都覺得出乎意料。 當年潘越的事情之后,郗羽有很長一段時間精神不振,她的父母都是眼界開闊的知識分子,深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郗羽的母親通過關系聯系上了一位據說是研究青少年心理的教授,請教授幫著她做了好幾次心理輔導,她接受心理輔導的地方就在那位教授的辦公室,那是一間普通樸實得堪稱簡陋的房間。 而她現在身處的辦公室和當年所見截然不同。房間挺大,至少就心理咨詢中心的標準而言很大,約有三十平米,裝修雅致精美。地毯厚實,空調溫度適宜,沙發松軟,右側還有一個較大的溫室花園,現在窗簾拉了一半,擋住了炙熱的陽光。郗羽在美國這幾年,諾獎獲得者的辦公室她也見過不是一間兩間,很少有誰的辦公室有這么舒適的。 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郗羽再一次認識到了這句話的是何等的真相。面前的這位季教授看上去十分年輕,和李澤文年齡相仿,相貌俊朗,渾身上下都看不出煙火氣,郗羽可以肯定,這位季教授在大學里的受歡迎程度應該和李澤文不相上下。 助理端著三杯綠茶走了進來,在三人面前放下,又輕手輕腳退了出去。 “我知道你還有客戶,長話短說,”李澤文開口,“你有什么結論?” “你發給我的文檔,我早上已經看過了,”季時峻從自己的書桌上拿過一疊打印文稿,“澤文,其實你自己就可以下結論了?!?/br> “如果是普通的事,我是可以下結論。但這事很重要,我希望聽聽更專業的意見?!?/br> 季時峻笑了:“你這么恭維我啊,真是受寵若驚?!?/br> 李澤文瞧了眼友人,省略了互相吹捧的客套話,直接說:“說吧?!?/br> “因為年齡所限,潘越的大多數作品都是童話,這篇童話可以作為代表了,”他點了點手中的文稿,“說的是一位小男孩追尋彩虹的故事,哪里有彩虹他就會去到哪里,試圖追到彩虹的盡頭,當然我們都知道彩虹是沒有盡頭的,故事的主角也認識到了這一點,不過卻沒有灰心喪氣,轉而樹立了‘我要制造彩虹的夢想’,給了一個光明燦爛的結局。實際上他的文章都是這種風格,主角遇到挫折,但不會灰心喪氣,反而會更振作?!?/br> 郗羽連忙把自己知道的情況說出來:“我聽說,他的日記本寫著很多負面的情緒?!?/br> 季時峻微笑著喝著茶,仔細打量了郗羽。 李澤文沒有告訴他太多細節,只在今天一早就把潘越的文章打包發給了他,再把潘越的背景資料簡要介紹了一遍,讓他對這個十四歲的男孩做一個心理側寫。提出這個古怪的要求后兩個小時,李澤文就帶來了這位叫郗羽的女孩,用腳趾頭想也知道,這個早逝的男孩子肯定和郗羽有一定瓜葛。 高挑纖細的女孩子,純素顏,肌膚膚質不錯,五官很動人,笑起來有一對非常讓人想戳一戳的酒窩;衣著是最簡單的基本款,換個人穿就淹沒在人群中找不到,但是穿在她身上,倒是很襯——她明顯是人表現服裝不是服裝襯托人的那類人。 這種女孩子的身上,從來都不缺少故事。 “日記本里有負面的情緒不奇怪,日記本其實跟我們心理醫生的作用差不多,是做一種宣泄情緒道的手段。他發表文章則是他成熟思考的結晶,兩者定位不同。他發表作品里所展現出來的精神狀態是積極向上的,”季時峻最后下了個結論,“就目前的情況側寫,我認為潘越雖然敏感,但性格中不乏堅韌,很難輕易則斷。自殺這種事情不應該出現在他身上?!?/br> 郗羽臉色發白,她盯著茶幾上潘越曾經寫的那么多文章,喃喃自語:“當年……警察很快就下結論認為是自殺的?!?/br> 季時峻的結論和李澤文自己的判斷也是一樣的,李澤文看她一眼,解釋道:“你要知道警方的工作流程。出了人命案,有人報警后,第一個到達現場的是轄區派出所的民警,同時,分局刑偵隊也會接到通報。民警到達后會迅速控制現場,維持秩序;隨后,公安分局的刑警、痕跡專家、法醫會陸陸續續到達,他們走訪、取證,初步分析案件,做出定性分析,判斷案件是否屬于犯罪事件。如果不是,出具報告,結案;如果是,作為刑事案件立案調查;再根據案件的惡劣情況,需要的技術支持程度決定是否成立專項組,是否通報市局、省廳以及更上級的機構?!?/br> 這些知識對郗羽來說是完全新鮮的,她凝神聽著李澤文的講述。 李澤文繼續道:“你可以看出,對命案而言,公安分局的工作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cao控性很大。分局的取證詳細程度,調查過程的細致程度,決定了一件案子是大還是小。往上,就是查不出來是要受處分的大案;往下,是只要幾頁報告紙就可以扔進檔案堆的小案。好在大部分命案案情都較為簡單,分局的刑偵隊調查比較短的時間就可以得出結論?!?/br> “什么結論?” “意外死、自殺、他殺?!?/br> “教授,這三種怎么判斷?” “排除法。先找他殺的證據;如果找不到,再找自殺的證據;如果還找不到,就是意外死?!?/br> “……我覺得這個標準很似乎模糊?!臂鹫f。 “不,這很嚴謹,并且很有效。警方有一套詳細的判斷標準,如果按照標準一一校準條件,可以快速得出意外死、自殺還是他殺的結論,出錯可能性較低,”李澤文說,“但這也只是‘較低’,不可能百分之百準確?!?/br> “在司法實踐中,”季時峻補充,“最難判斷自殺和他殺的就是兩種情況,一種是溺水死亡,一種就是高墜死亡。很不幸,潘越的案件就是后一種。在沒有目擊證人的情況下,趁著一個人不注意把人從樓頂上推下去和他自殺跳樓這兩種情況是很難判斷的?!?/br> 郗羽默默點頭。她算是看過一些推理小說,當然知道這樣的案子是最難破的。 李澤文說:“警方的原則是‘命案必破’,如果破不了案,年終考核也不光彩。警察是公務員,是官僚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情況下,他們做事的邏輯是基于讓問題消失而不是讓問題得到解決?!?/br> “‘消失’‘解決’……” 郗羽仔細咀嚼著李澤文的話。她領悟力其實不差。解決問題和讓問題消失看似相似,其實處理方式截然不同。 “類似亞歷山大砍斷繩索的故事?”郗羽問兩位教授。 “你可以這么理解?!崩顫晌牡?。 這是一個著名的傳說故事。2000多千年前,亞歷山大大帝進兵亞細亞。當他到達亞細亞的弗尼吉亞城時,聽說城里有個著名的預言:幾百年前,弗尼吉亞的戈迪亞斯王在其牛車上系了一個復雜的繩結,并宣告誰能解開它,誰就會成為亞細亞王。亞歷山大他舉起劍對準繩結,狠狠的一劍把繩結劈成了兩半,這個保留了數百載的難解之結,就這樣輕易地被解開了。 解決一個案件其實是件很難的事情。徹底解決案件,你就要順藤摸瓜找到案件的每一個要素,就好比解開一個復雜無比的繩結;但是讓案件消失,就好比亞歷山大砍斷繩結的過程,直接砍斷,就沒有“問題”存在了。 “我不是說警方會草菅人命,但對墜樓這樣的簡單的案件,他們一定會出具一個結果,”李澤文看出了她在想什么,直接道,“只要沒有明顯的疑點,就會歸納到意外死和自殺兩種情況;倘若有證據證明某人某墜樓前情緒低落,遭遇變故,那結論會倒向‘自殺’——同時,如果此人還留下了一份遺書,那就可以辦成鐵案了?!?/br> 季時峻道:“還有一點也要考慮,那就是校方的態度。我可以負責任的說,只要出了學校的負面新聞,校方的態度一定是息事寧人。對學校來說,沒有什么比‘影響學校名聲’更可怕的事情,學生利益永遠在校領導的利益之后,越是名校越是如此。校方一定會在最短時間內把這起人命案壓下去。通常來說學校方面的施壓都很管用,畢竟警察的孩子也是要送進學校讀書的。幾個入學名額可以換得警方快速偵破結案,那又何必把一件明顯的有自殺動機有遺言的自殺案搞得天翻地覆?” 李澤文繼續耐心科普:“而且,對自殺人員做心理分析和側寫也是不可能的?;鶎优沙鏊凸卜志止ぷ髁刻?,接警電話可以從早響到晚,哪有這個時間去請教心理專家?更何況,案件發生在十幾年前,大部分警察是沒有對死者做心理側寫這種認知的。就算有這個意識,他們也很難找到真正專業的從業人員。實際上直到現在,心理側寫在國內都是玩笑一般的存在?!?/br> “當年我能理解,現在居然還不重視心理側寫嗎?”郗羽很吃驚。 季時峻反問:“你在美國看過那種破案的美劇嗎?” “有機會就看一點?!臂瘘c頭。 實際上她在美國這幾年,也就只有“偶爾看看破案美劇”這一個娛樂了。 季時峻說:“在美國,心理側寫從理論進入犯罪學領域花了數十年時間;而國內呢?現有的理論完全是舶來品不說,還很原始,想要嫁接美國的套路又水土不服,專家們得出的結論千差萬別,有人甚至連簡單的鑒別都不做,直接拿外國人的理論往中國人身上套,時不時還會鬧幾場笑話。在這種情況下,心理學在警方的工作中幾乎沒有生存余地?!?/br> 郗羽凝神聽著兩名專家上課。 “在這種情況下,警察的調查也只能觸及表面。比如一起殺妻案,警察根據已知信息判斷,丈夫因為迷上女性網友而殺妻,”季時峻說,“但真相卻是另外一種,如果丈夫沒有在網上遇到異性網友,可能更早的時候就預謀殺妻了?!?/br> “信息,是一切的基礎?!崩顫晌恼f。 “也就是說,要拿到之前的案卷是嗎?”郗羽問。 李澤文用容忍的目光看了一眼郗羽:“當然,收集信息是永遠是偵查工作的第一步。不收集信息,偵查無從進行?!?/br> “十幾年前的案子還會有資料嗎?” 季時峻道:“郗羽,我和警察有合作過,知道他們的工作方式。當年的案卷肯定還在公安分局的檔案室?!?/br> 郗羽重重點頭:“我知道了。我會想辦法的?!?/br> “你怎么想辦法?”季時峻問。 “我姐夫就是公安分局的警察,我回去問問他能不能想想辦法?!?/br> “這個渠道的確可以利用。你的中學在他的轄區內?” “是的?!?/br> 南都市下轄六區五縣,南都二中就在黎宇飛工作的開云區公安分局轄區內。請姐夫去查舊案,這事不會簡單,但是總比沒有可能性來的好。 李澤文頷首:“你可以試試,找不到也沒關系?!?/br> “我姐夫是個很認真的人,之前找他查程茵的戶籍資料他都表現得有些勉強……不過我想,他最后肯定還是會幫忙的?!?/br> “我建議你直接跟你jiejie打電話?!?/br> “嗯?” 李澤文無奈地看自己的這位學生一眼,大約是搞科研已經耗去了她絕大多數智商,郗羽在某些事情上實在太天真了。小姨子和姐夫的關系本就比較微妙,小姨子拜托姐夫幫忙,于情于理應該知會jiejie一聲。既然jiejie總要知道這件事,還不如請jiejie開口對老公提出懇求來得更加委婉有效。 “你不會以為,找你姐夫幫忙查舊案的案卷,你姐夫會瞞著你jiejie吧?夫妻間沒有隔夜的秘密?!?/br> “……確實是這樣?!臂鹨粫r沒想到,經過點撥倒是明白了。 “打電話告訴你jiejie,就說你見到了程茵,所以想起了潘越的事,想看看當年的案卷,具體細節不要多說,其他隨你編,能說得你jiejie淚流滿面是最好,”李澤文說,“再由你jiejie跟你姐夫開口,讓你姐夫去檔案室看看案卷,資料也不用拿出來,拍個照或者復印一下就行?!?/br> “是的,”季時峻道,“這種已經結案的案卷資料要說重要也是重要的,要說不重要也不重要……關系足夠的話,看一看不妨事?!?/br> “我明白了?!臂鹗芙痰攸c頭。 “也快到中午了,澤文,難得你今天過來,一起吃頓飯?” 李澤文看了看郗羽,他自己沒什么意見——反正自從他回國,在家里吃飯的時候太少。 季時峻揚眉一笑,對郗羽笑道,“不會耽誤太多時間,一頓便飯而已?!?/br> 第19章 說是“一頓便飯”,真的就是一頓便飯而已。吃飯的地方就在大廈旁邊商城的餐飲區,數十家餐飲店宛如煮開的沸水,在沸水的中央有那么一家門臉不大的小店,客人很多,看價格也并不貴。 郗羽和兩位教授就坐在店內的一角,正在點菜。三個人各自點了一份套餐,李澤文和季時峻則各自點了一份面食,郗羽則在季時峻推薦下點了一份餛飩。點好餐后三人在不太大的店面落座,季時峻熱心的跟郗羽介紹:“別小看這里,這家店是連李澤文這個嘴巴極其挑剔的人都說過不錯的?!?/br> 郗羽眨了眨眼:“是嗎?” “當然了,”季時峻豎起手指頭對李澤文一搖,“我一直說,他改行去當美食家都沒問題。食材是否新鮮,佐料是否適宜,擺盤是否漂亮,菜是否過了夜……他一嘗就能發現問題。有一次更邪門,我們吃海鮮時,他居然一口說出那些北極蝦冰凍了多少天?!?/br> 李澤文并不接受好友的恭維,只說:“沒有那么夸張,只是湊巧聽說了‘北極蝦滯銷’的新聞?!?/br> “很厲害!”郗羽才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佩服了再說。 季時峻笑著看她:“怎么,你不吃驚?” 郗羽絕對不是會偽裝掩飾情緒的人,季時峻的眼力很不同凡響,一眼就看得出來她眼中的情緒——她對李澤文有打心眼的佩服,但不是真的很吃驚。 “我有時的確覺得教授可能是對食物很挑剔的人?!臂鹫f。 李澤文覺得這種說法挺有趣,微笑著反問:“你沒見過我啃漢堡和三明治嗎?” 她確實見過。在美國的時候,郗羽自己其實很少到外面吃飯,自己做飯比外面買飯便宜多了,她很窮,為了省錢基本自己做飯,前一天晚上做好一大鍋第二天帶去實驗室,用微波爐熱一熱就可以吃。但人總有忙得連做飯都沒有時間的時候,有那么一次,她在哈佛上完李澤文的選修課后就在附近找地方吃午飯,湊巧看到了李澤文挺平民氣質的在某臺餐車前排隊,還問她要不要幫她也帶點吃的。 當時排隊隊伍還挺長,郗羽看了看,覺得這主意不壞。于是李澤文教授就買了三個一模一樣的三明治,一個給她,兩個打包帶走說去辦公室里吃。 要說為什么她對此事印象如此深刻,大概是因為那次的三明治除了價格偏貴外,味道也很不錯,算得上她在美國吃過的最好吃的三明治了。當時她就覺得李澤文在“吃”這件事情上的標準應該挺高的,哪怕是在路邊買個三明治都選味道比較好的。 “這又不矛盾,”郗羽有點感慨,“忙的時候就沒必要在一日三餐上下功夫,不過一旦有條件,就會吃好一點吧?!?/br> 她感慨的不是李澤文堪比美食家的水準,而是他能吃苦。 凡是在美國名??衟h.d學位的人都知道讀書是件多么難的事情,和按部就班地念本科不同,讀博士是在未知的領域探索,學習壓力極其大,經濟壓力也不小,有份調查說,百分之七十的ph.d都有心理問題絕不是夸張,甚至讀出抑郁癥的人都不少。但郗羽覺得自己比較適應留學生活,她在北美的日常生活比國內好,人際關系簡單,居住環境不錯,獎學金足夠花,除了距離家人遠一點,哪個方面看都很不錯。 可對李澤文來說則未必了。畢竟李澤文和她這種北美窮博士有著完全不同的出身,他在國內明顯可以過上養尊處優的大少爺生活,一日三餐都可以珍饈玉饌,出入有司機,還有阿姨做飯……他卻選擇了留在北美苦讀十余年,飯要自己做,車要自己開,衣服要自己燙,屋子要自己收拾,生活上各種各樣的瑣事都要自己處理,和普通的留學生沒什么本質差別。 服務生麻利地送來三人的套餐,李澤文拆了筷子遞給她。 “趁熱吃,冷了味道就差一些?!?/br> 確實味道很好,面皮厚實,餡料rou質新鮮。但是要說特別好吃,郗羽覺得也許不如昨晚李澤文給她打包的那頓晚餐——但就性價比而言,確實已經稱得上良心食品。 “確實很鮮美?!臂鹌穱L著餛飩,“和我吃過的餛飩味道都不一樣?!?/br> “這家的餡料很扎實,除了rou之外至少混進了十種食材,比如香菇、皮絲、西芹、香菜,很用心了?!?/br> 郗羽咋舌:“看來做餛飩也是學問?!?/br> 季時峻道:“食客也是有眼光的,所以生意才好?!?/br> “衣食住行皆學問,”李澤文也拿起筷子開吃,“如果不夠就再點一份?!?/br> 看來昨晚把李澤文打包的食物一掃而光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郗羽默默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