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節
石先生道:“李相公得遇明主,幸甚至哉!”絲毫不掩飾對先帝的鄙視,同時告訴程素素,不必為李丞相擔心。同時提醒程素素,此時不必畫蛇添足的為李相公家里爭取什么更好的待遇。 趙騫的意見就更具實用性:“只怕葉相公要上位了?!?/br> “只怕”一詞用得極妙,趙騫雖然對程素素籌劃的外事不夠有經驗,但是對葉寧與謝麟的主張之間已有了不同卻看得明白。他也不太能理解程素素跟謝麟搗鼓的東西,甚至非常擔憂:“夫人說過,這變法的事情,不來來回回殺個三、五代是做不成的,據此離間的了魏國。我只怕學士與相公之間有了嫌隙,豈不痛哉!” 程素素道:“先生只說,您覺得芳臣對呢,還是舅舅對?” “與其說是學士對,不如說是夫人的意思吧?”趙騫不太客氣地指了出來,“誰對誰錯么……若是老相公還在,怕是要贊同葉相公的。然而,謝府畢竟已是學士的謝府了?!?/br> 趙騫說著,搖了搖頭。 程素素心里便有了數,趙騫這是發出了無奈之聲呀!他知道哪樣更有生命力,也知道風險何在,就不必擔心他對謝紹的影響,將謝紹引到父母的對立面上。 程素素低聲道:“舅舅那里,再想想辦法吧,芳臣也不想與舅舅對立的?!焙迷谒挠媱澆⒉患みM,溫水煮青蛙,估計葉寧未必能活到水沸的時候,也算是保全了他。甥舅對立?謝麟親近的人都不愿意看到這種情況發生。 幾人討論了一回,趙騫更是認真請教程素素。程素素只給了他一個答案:“眼下還有別的辦法嗎?” 趙騫還沒有完全想明白,謝麟已經回來了??吹剿哪樕?,幾人都是憂心,程素素問:“怎么樣?”她這問的是皇帝與李丞相。 謝麟卻突然說了一句:“我要去見舅舅?!?/br> 江先生道:“我們也在說這件事?!?/br> 幾人簡明扼要地說了方才的討論,謝麟道:“我正憂心此事,能說服,還是說服吧。若是不能說服……縱我能退讓,恐怕陛下也是不肯的?!?/br> 提到了皇帝,趙騫就豁然開朗了——皇帝恐怕是最想改變現狀,并且不介意讓利的。讓,自己還占很大的一部分,不讓,這國不亡在自己手上,也要亡在兒孫手上,不出三代,情況必然惡化到回天乏術的程度。 趙騫便建議:“不妨將圣上的難處說與葉相公參詳?!?/br> 謝麟眼睛一亮:“好!” ————————————————————————————————葉府閉門謝客。 此時葉寧做什么都不太合適,索性什么都不做了。他既做不出來盼李丞相倒頭就死的事,又存著自己更進一步的心。矛盾的心態之下,唯恐自己舉止失常,葉寧便用了一個很常見的辦法——不見客。 外甥不算客,還是要見的。 程素素擔心謝麟,也跟著過來了。謝麟心想,給皇帝出那么大一主意的人是程素素,若用到解釋的時候,程素素或許能講得比自己透徹,并沒有反對的意思。 二人到葉府的時候,天已擦黑。葉寧的書府里明晃晃點了十余枝燭,葉寧陷在圈椅里閉目養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葉斐將謝麟引到書房,好心地提醒:“阿爹今天話少了許多?!?/br> 謝麟點點頭,在外門叫了一聲:“舅舅?!?/br> “阿麟嗎?進來吧?!?/br> 謝麟一手握著程素素的手,一手推門:“我帶您外甥媳婦來請安?!?/br> 葉寧沒有喝止,謝麟也就很自然地與程素素進了書房。程素素微瞇起了眼睛,打量著葉寧。葉寧正在犯愁呢,是進是退,取決于李丞相的情況,他派去探病的人被攔了,帖子是收下了,明確的答復又沒有?;实塾H自去李府去,又給疑云重重的天空加厚了幾層迷霧。 好在外甥給他帶來了確切的情報。謝麟深諳勸說的藝術,先不開門見山,而是從葉寧最想知道的消息開始,降低葉寧的戒心,徐徐詢問葉寧的態度。 葉寧曾被皇帝親自詢問過,反對之后不見皇帝再提,也不見有什么詔令頒出,以為皇帝是認識到錯誤了,也不去追著讓皇帝表態,給皇帝留點面子沒壞處。不想冷不丁又從外甥的口中聽到了此事,很快地答道:“不可!咦?這是圣上要你來說的嗎?葉寧絕不茍且!”政事堂的老大我不當了也不能叫你們胡來! 葉寧固執,堅決地維護現有的體系,他不是反對“變法”,前提是維系現有體系,否則不如不變。 謝麟道:“舅舅,難道我是只會順著圣上說話的佞臣嗎?” “那你是以為此議事行了?” 謝麟道:“舅舅,除了這個,那就只有抑兼并了吧?那怎么干?從誰開始?豺狼當道,安問狐貍!都退一步,有何不可?我等手握權柄,還爭不過那些……暴發戶不成?” 甥舅倆說的都是干貨,葉寧道:“寧愿過得艱難些,也不能讓不知禮儀的小人得勢?!?/br> 謝麟當時便舉出了管仲的例子,管仲搞經濟壯大齊國,孔子都夸。他認為這例子自己舉得很好。 葉寧罕見地對外甥冷了臉:“我讀過書?!蹦且馑?,管子的事情他不可能不知道。 許是覺得自己過于嚴厲了,葉寧一向是個疼愛外甥的好舅舅,忙不迭地放軟了口氣:“阿麟,管子是怎么做的?他不是重用商人呀。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可不能再加進些阿貓阿狗進來!農桑才是國本?!?/br> 程素素先抬手輕撫謝麟的后背,引起葉寧的注意,才柔聲道:“舅舅,那士人愿意為陛下解這份憂,親力親為嗎?” “那不是有商人嗎?不是有工匠嗎?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br> 程素素在心里給葉寧翻譯了一下:你見過薅羊毛的,見過把羊當祖宗的嗎? 葉寧又說程素素:“你是賢惠人,但是也不要事事都順著他嘛!” 他老人家還不知道整個兒都是程素素的主意,猶自夸獎:“我是芳臣的親舅舅,我也要說,你哥哥道靈可比他像樣兒多啦……哎,萬事還是要倚重士人的?!?/br> “那,我哥哥,也很務實的?!?/br> “嘖嘖,”葉寧對外甥媳婦比對外甥還要慈祥,“你哥哥心里明白呀,從年輕的時候就有樣子。他提攜后進,單說當年那一本,就使多少年輕士子初入仕途時少走多少彎路,為國育材……” 葉寧再說什么,程素素都聽不太清楚了!當年那一本,主意是她出的!養出來的都是“封建士大夫階層”??!尼瑪!他們考試考的什么?四書五經。平常讀的什么?經史子集。他們的立場呢?地主封建。時間過去多久了?! 整整二十年!一代人!單數人頭都能數出將近一千人,資歷最老的一波已經到了虎視眈眈盯著中樞外置的資歷了! 這是鞏固了民間對于科考的熱情??!也是變相的支持這種讀書做官脫離實務的思潮了吧?這些人,忠君,當然是有的,但是你能說葉寧對皇帝沒有忠誠嗎?立場、立場??! 她引入了一種相當成熟的封建人材的培育保全機制,現在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程素素此時想死的心都有了! ——————————————————————————————夫婦二并未能說服葉寧改變立場,不止謝麟束手無策,程素素的眉頭也皺了起來?;爻痰能嚿?,程素素下了個決心:“辦法不也是有的嗎?繼續窮著!總好過叫舅舅公開唱反調吧?” 謝麟哽咽道:“我心里難過。圣上并非沒有肚量的人,情勢也沒有壞到必須立時變法的時候,圣上斷不至于對舅舅如何動手。我只是難過,竟要與舅舅……同床異夢了。我總想他好好的,他,確不如李丞相精明強干,然而做個太平宰相也是夠了的。如今看來,一旦有變,圣上也不會挽留。一定會有變故的,是啊,繼續窮著,軍費一樣就能讓他愁白了頭,稅賦銳減的事也要壓到他身上,他會累垮的。不讓他累一累呢,他就要公然與圣上對抗,這……不能成的?!?/br> 程素素道:“且看看,興許舅舅以后會變呢?伯父一開頭也不是很贊成的,不是嗎?” 謝麟不語,心里已經知道葉寧的立場極難改變了。 就在這樣的擔心里,李丞相休致。休致之前,也是來了一次“我想退休啦,不攔著年輕人的路了”、“老師,我不能沒有你”的把戲。最終皇帝以極優厚的待遇允許李丞相休致,比當年謝丞相休致后的待遇還要高上幾分。李丞相雖休致了,政事與葉寧交割得清楚,唯有一件經過皇帝首肯,他交到了女婿程犀的手上——海外開拓。 此事葉寧全不知情,自然無從阻攔,也沒有與皇帝發生齟齬,順利的成為了政事堂里的老大。 也不知道是不是葉寧運氣太好,就在他宣麻拜相之后半個月,北疆再傳捷報?;实蹖Υ艘彩切老驳模骸笆菑堷欙w再立新功了嗎?” 米樞密悄悄退后半步,讓葉寧來表現。葉寧也當仁不讓地奏道:“不是張鴻飛?!?/br> 皇帝更開心了,國家可不能單指望一個將領能打仗,對吧?張鴻飛年紀也不小了,單靠他一個,與當初指望著齊王,有什么不同?不保險吶! 得知新立功者三十上下,正在當年,皇帝欣喜已極,命呈上詳細的戰報,然后研究如何論功行賞。 第255章 豁出去了 皇帝當朝也是很開心了,散朝之后心里就不那么美了。偌大國家,事情多了去了,北疆雖然是個老大難,不代表別的問題就輕松了。說到北疆,就得想一想自己的錢袋子,北疆是個燒錢的工程,不燒又不行,不燒,讓魏國打過來了,連錢袋都要被搶走了。 皇帝憂愁。 尤其與他商議事情的,打頭一個就是葉寧。葉寧尚且不知道皇帝對他的立場有所不滿,心里一半裝著國事,一半裝著外甥。外甥的想法有點偏了,掰又很難掰了,想改變一個聰明人的觀點,可比騙個傻子要難得多。 葉寧有點走神,皇帝問他北疆事務的觀點的時候,他說話就不太貼題:“臣以為,北疆當以守為主。反攻即使大捷,于國何益?”打仗就要燒錢,管戶部的是他外甥,拼命的撥錢出去,戶部還要不要了? 皇帝心道,你特么走神兒了吧?說的是賞功,誰跟你說要反攻了的?當然是要以守為主啦!守一守,練練兵,才好反攻好吧?眼下就倆能打出大勝仗的人來,帶著一波年輕人,這就想贏? 皇帝還記得葉寧是丞相,不好不給他面子,可疑的沉默了下來,空氣突然就變得尷尬了。 王丞相清咳兩聲:“連逢大捷,士氣為之一振,卻也不可滋生驕狂之氣。呃,賞功,是為了激烈將士,捧得太高,也不好?!彼斎幌霝檐姺綘幦「@?,但是考慮到只是一場勝仗,還不知道是不是瞎貓撞上死耗子了,得多看看。真個老天幫忙,王丞相也是絕對不會客氣,必然是要對著北方喊打喊殺的。 葉寧這才回到神來,暗道一聲慚愧,忙又將話題給擰了回來。陳、藍兩個丞相更關心的是民生,是兼并,兩人又將話題轉到了財政方面:“陛下,不能只盯著北疆呀。國庫就要入不敷出了?!?/br> 國家并不是馬上就要破產了,百年積累,當然不是一窮二白,只是近年來急劇的消耗,讓整個財政顯得相當吃力?;实勐牭竭@一條,精神為之一振。他與謝麟等人的商量的小陰謀,就是要“窮”。窮到你們都受不了了,看誰還反對開源! 皇帝聽了陳丞相這話,將眉頭又緊了了緊,將一副憂國憂民的模樣刻畫得入木三分:“是??!計將安出?” 葉寧心頭一緊,就怕這苦差使落到自己外甥頭上。計將安出?唯有加稅了吧?然而加稅這話又不太好一口就說出來,總要來回推拒個幾回,到“不得已”的時候才一錘定音。誰不知道加稅要挨罵呀?挨百姓的罵呢,只有想起來的時候才會覺得痛心。但是你提出加稅來,御史里的愣頭青罵你,可是真要罵到面上的。 丞相們一齊收聲,皇帝看了未免嘆息。如今的政事堂,比以前差遠啦。擱到以前,雖然丞相們互相也要打個架,至少辦事的時候有辦法、有魄力不是? 愈發不開心了起來。 但是牢記著要“窮”,皇帝自己也不先提這個主意,只是憂心忡忡地道:“是要想個辦法啦?!?/br> 缺錢是這個國家的新課題,其余政務卻都是常做的,丞相們處理起來就很順手了。從災情到河工,再到官員的調派,也都處理得井井有條,才讓皇帝的心情沒有那么壞。 待議完了事,兩府散去,皇帝抬筆寫了張小紙條,封了送給謝麟。 謝麟當時正在戶部,北疆不管是開仗還是備戰,是打勝還是打敗,他都得往外掏錢!散朝之后,皇帝與兩府議事,他就回去部里點款子了。因熟悉北疆事務,他對這一次要出多少錢已有一個預估,與兩個侍郎通了個氣,再召來主事等問庫里的現狀,定下了額度。 小紙條來了。 謝麟接到封了的紙條,回到自己日常理事的偏廳里才打開。這一看不要緊,看完了額頭上的汗都冒出來了,皇帝明確地向他表達了對政事堂的不滿意。政事堂現在以葉寧為首,謝麟有理由相信,這份不滿頭一個就是沖葉寧來的。 翻了翻手上的卷宗,發現今天的大事處置得差不多了,謝麟索性盯著紙條發起呆來了。想了半天,猛然發現——我還沒有跟舅舅說圣上的處境??!耐著性子坐到了今晚,謝麟從宮里出來,第一件事不是回家,而是攔住了葉寧的車,利落地鉆了上去。 ———————————————————————————————— 葉寧今天不當值,也早早地回到了自己家里,他也有一干幕僚,另有一些學生、部屬,也湊上來在他面前露個臉,更有心腹要與他討論事情。初掌政事堂,有無數的問題需要他來拿主意,當然要做出個樣子來。 心里正給要處理的事情排個序號,冷不丁的車里鉆進個人來!葉寧吃了一驚:“什么人?阿麟?” 謝麟天生不是走的大俠的路子,躥得不太準,一頭拱到了舅舅的懷里,將葉寧頂到車壁上了,甥舅倆滾作一團。一番翻滾,兩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正好了衣冠,坐下。 葉寧好笑地:“這是怎么了?戶部庫里空了?應付不來又要撥款子?” “嗤,”謝麟不客氣地笑了一聲,傲然地,“這也值得我愁嗎?” 葉寧問道:“那是什么事?” 謝麟道:“有件事情,還是要提醒舅舅的?!?/br> “嗯?”難道是北疆的事情有什么貓膩?葉寧重視了起來。 謝麟附在了葉寧的耳朵上:“那一天,我對您說的話,您就不覺得有點耳熟嗎?圣上對您說過差不多的話吧?” 葉寧嚴肅了起來:“你是說,這是圣上的意思?” 甥舅倆頭碰頭,小聲嘀咕。謝麟道:“舅舅,憑心而論,抑兼并,有哪一代做成了的?抑誰是呢?每到此事擺到臺面,便是國家衰落的征兆了。陛下能不擔心嗎?舅舅,陛下會想,不抑兼并,改朝換代,你們依然是簪纓世族,而陛下自己呢?” 葉寧的眉頭擰了起來,謝麟這話說得到家了,真是親外甥。但是葉寧也有他自己的觀點:“你糊涂!他這是走投無路了,抓到救命稻草,等喘過了這一口氣來……”葉寧的尾音意味深長。 哪個皇帝想分權?那他一定是被逼的!誰被逼迫的時候心情會好?一定會反攻倒算的。你現在跑得歡,等他喘過氣來,看你怎么辦!就算這個皇帝很有契約精神,他兒子呢?他孫子呢?哪一個突然覺得不舒坦了,想開個倒車,到時候你里外不是人。 親舅舅??! 這個問題,要說謝麟也不是沒想過,除此之外,他還想過卸磨殺驢,豬養肥了再宰等等可能的糟糕情況。那樣的話,還真不如就這么糜爛下去,皇帝完蛋,然后謝麟認為憑自己的智慧怎么也能存活下去。 但是! “舅舅,人生在世,只為茍活而已嗎?再者,五姓七望今何在?”這一點上謝麟漸漸與程犀達成了共識,整個兒亂了套了,還指望你自己能獨活嗎? 交談深入到了這個層面,葉寧顧不上生氣了,眉頭依然緊鎖,道:“這話不吉利。我要再想想,你也再想想。哎,今天早間你舅母說有莼菜湯,與我去吃了再回家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