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節
馮將軍很是會拍馬屁,笑道,“臣以前還說婦道人家沒啥見識,這么看來,到底京城的女娘們也不算沒見識了?!?/br> 秦鳳儀哈哈一笑,與馮將軍說了不少軍中的事。秦鳳儀不大懂用兵,他就軍中供給、裝備上的一些事,與馮將軍聊了一路。 秦鳳儀與馮將軍聊的暢快,卻不知,朝中卻是發生了兩件令人費解之事,方家的狀元方悅與景川侯的嫡長子、傳臚出身的李釗,竟然紛紛辭官了。 方悅與李釗現下都不是什么高官,皆是從六品銜,但,你倆還年輕啊,李釗年長些,不過二十五歲,方悅比李釗還小一歲,二十四歲。二十四歲的從六品,何況,這等樣出身,以后的前程,是看得見的錦繡??!這倆人是不是腦子有病啊,正當親朋好友紛紛打聽這兩人的腦袋是不是給驢踢了時,更不可思議的消息傳出來了:這倆人,竟是要辭官去南夷! 第282章 京城風波 要知道, 李釗方悅的官職雖不高, 但在京城可不是沒名沒姓的人哪,便是在朝中, 他們這倆從六品小官兒也是便備上官看重的。一則是倆人出身好, 都是有底蘊的家族, 李釗出身豪門, 方悅出身清貴,而且,都是年輕有為,便是京城這些個官宦豪門的子弟里,這倆人也是一等一的才干的。他們都是科舉晉身, 能在二十出頭的年紀便科舉有成,這就是極會念書的人了, 難得的是, 還沒念方了腦袋,為人處事,當官當差,都來得。 唉喲喂, 這要是不出意外, 三十年之后, 閣臣有望。 這倆人這是腦子出了什么問題呀, 突然就要辭官去南夷! 當然,南夷有誰,大家也知道。但, 鳳殿下現下都去南夷了,王也封了,藩地也有了,沒戲啦~可你們倆呢,你們是朝中俊才啊,鳳殿下以后的前程就在南夷了,你倆以后的前程可是在京城??!你們去南夷做什么喲,難不成,去跟著鳳殿下一道喝西北風! 不說別人,這倆人各自的上官就分別對倆人進行了家訪,表示對二人辭官的行為異常的不理解。李釗在刑部當差,刑部尚書都跟景川侯說了一回,好好的孩子,何苦要辭官喲。 方悅在翰林,翰林駱掌院找方閣老家去了。 再退一步講,哪怕這倆人與鳳殿下有私交,愿意去南夷,那就去唄。鳳殿下好歹也是陛下的兒子,雖則聽聞鳳殿下曾給過陛下一拳,辦過兒子打老子這等忤逆之事,但陛下是沒承認過的。你們與他私交好,要去幫幫他,大家也知道,南夷比較困難,你們一個愿意盡郎舅之情,一個要盡叔侄之義,咱們也不是不能理解,但也沒必要辭官??!鳳殿下堂堂一主藩王,南夷之主,世襲王爵,軍政自主,調到南夷外任便可以了??!完全不必辭官! 辭官這事兒吧,也只有朝中一二消息靈通之我方曉得的,這二人先時的確是想調到南夷為官的。結果,皇帝陛下未允,不允他們調去南夷。 然后,倆人就辭官了。 …… 好吧,再說一回臣子辭官之事,只要不是那種得罪了朝廷被發落到什么南夷什么關外之類地方的,基本上,你要死活非要辭官,朝廷又不是沒可用的人了,也憑你辭去。狀元傳臚又如何,三年便又有新的了。何況,去歲春闈,新狀元新傳臚早就又有了,只是,嗯,那年,年紀上不比此二人風華正茂罷了。但,老成人有老成人的好處,起碼,便不會動不動就辭官。 辭吧。 方悅一辭,無非是到南夷重新開始,李釗這一辭官,正趕在他爹為他請封世子的節骨眼兒上,這下子,景川侯這樣的心腹重臣,他請封世子的奏章,景安帝竟未批準,而且,景安帝明明白白的說了,“景川你與朕一樣的年紀,焉何急著立世子?還是多看看的好?!比缓?,駁回了景川侯請封世子的奏章。 這便是極為不妙的信號了。 便是李釗的岳家襄永侯府,私下也認為李釗此舉甚為不智。當然,可以理解李釗與李鏡兄妹情深,但,這也忒不是時候了,起碼,待世子這事兒妥了,再去南夷也不遲啊。為此,李釗的岳父,襄永侯世子都親自找女婿談了一回心,襄永侯世子夫人都過去說了女兒一回,說女兒不勸著女婿些。崔氏冤死了,崔氏道,“我也不曉得公公上了為相公請封世子的奏章?!?/br> 現在抱怨已是無濟于事,崔氏道,“相公說了,這就收拾行禮去南夷?!?/br> 襄永侯世子夫人悄聲道,“要依我說,看陛下的意思,似是不大樂意女婿過去,你們是不是再想想?!?/br> 崔氏道,“妹夫親自寫信過來,讓相公過去幫忙的。說南夷有許多好差使給相公做?!?/br> “南夷那是什么地方啊,我的傻閨女,自秦漢以來,便是百越之地。百越之地知道不?遍山遍野都是些個土人,你沒見過那些年來朝的土人,說的話你都聽不懂,朝廷給兩匹過了氣的綢子緞子,他們就當寶貝。聽說那里連炒菜都沒有,家家喝菜湯,守著海的就吃咸魚,咸的人齁的慌。那南夷,自來朝廷發落流犯,或者是哪個官員不得陛下喜歡,才發落到南夷的?!毕逵篮钍雷臃蛉说?,“鳳殿下也是,縱是親近,也不好這么坑你們的啊?!?/br> 崔氏忙道,“娘你也別這樣說,我聽相公說,妹夫一路由北至南,出發時不過一萬多點人,可到南夷城時,身邊十好幾萬人,都是跟著妹夫過去的商賈工匠。這要是南夷不好,那些人能跟著妹夫去嗎?必然是有大可為之事?!?/br> 襄永侯世子夫人道,“都是些饑民,冬天吃不上飯,跟著鳳殿下去了南夷?!?/br> 崔氏道,“meimei、妹夫都是心善的人,南夷不是人少嗎,不正好移些人過去,也充盈人口?!?/br> 襄永侯世子夫人道,“我看,你是一點兒不擔心這侯府的世子之位?!?/br> 崔氏可是景川侯府的老夫人親自為嫡長孫挑的媳婦,崔氏自有與尋常閨秀的不同之處,她性情十分開闊,并非遇事便抱怨天抱怨地的性子,道,“現在擔心也沒用啊,既是駁回來,那就駁回來唄,反正公公還年輕。相公已是定了要去南夷了,難不成,我抱怨他就有用了?娘你也是,我送你小姑子托人捎回的野茶,你還說,嘗著很有些野趣兒?,F在又說南夷不好?!?/br> “我那不過是客氣話,終是野茶,哪里及得上咱們現在吃的茶?!?/br> 崔氏道,“小姑子和妹夫正艱難的時候,你說說,這個時候,自家人不去幫忙,多寒人心哪。何況,我們與小姑子一家素來是很好的,老太太也很記掛小姑子一家,妹夫信上說是極好的地方,冬天都不用穿夾的?!?/br> “我只擔心壽哥兒,這么小的孩子。你們受罪倒罷了,倒叫我壽哥兒也跟著不成?” 崔氏道,“壽哥兒現在兩歲多了,不比阿陽大啊,阿陽跟著小姑子和妹夫去南夷時,才六個月。何況,這次還有章家藥堂與李家藥堂的大夫一道去南夷?!?/br> “他們兩家怎么也要去南夷?” “章太醫李太醫是跟著妹夫一道到南夷的,這回兩位太醫寫了家書,讓家中子弟挑幾個出眾的過去,開藥堂藥館?!?/br> “你瞧瞧,你瞧瞧,連個藥堂醫館都沒有的地方?!?/br> “行了,母親你回去收拾收拾,看送我點兒什么吧,我們半月后就啟程了?!?/br> “我,我什么都不送!愛走走吧!”襄永侯世子夫人苦口婆心說半天,看閨女完全沒放在心上,當下氣個好歹,崔氏抱起兒子,笑道,“來,壽哥兒哄哄外祖母吧~” 襄永侯世子夫人見著外孫子哪里還氣得起來,接過外孫抱在懷里,嘆道,“別個我都不擔心,你說的那些個話,難道我就是不明事理的?我也知道你們跟你小姑了家很是親近,哎,我就擔心女婿的世子之位呀。你呀,你也想想壽哥兒?!?/br> 崔氏輕聲道,“妹夫與大殿下,一向不對付。就是妹夫還不知身世時,與大殿下便有摩擦,何況,現在妹夫雖是封王了,到底是柳娘娘親子,朝廷不肯追封柳娘娘,可誰不曉得,柳娘娘是先帝指的婚。我們與meimei家是扯不開的,與其如此,還不如去南夷過日子。就是方家,也是一個理,方閣老一向不喜與豪門藩王來往,當年相公也只是個寄名弟子,方閣老回鄉,偏就收了妹夫為徒。娘你說,哪里想得到妹夫是這樣的身世。阿悅跟妹夫,在揚州時,一道念了四年的書,倆人同科同窗,雖有叔侄的名分,相處的如兄弟一般。這樣的交情,難不成就斷了來往?豈不更令人不恥?何況,若是妹夫有難處時,我們不去,這又是什么樣的人品?親戚朋友間,不就是有難處時,才顯出與常人家的不同嗎?世子的事兒,且早著呢,公公身體康健,這些事,有相公呢,反正,他又不會叫我們母子餓著凍著?!?/br> 襄永侯世子夫人嘆道,“眼下女婿官兒都辭了,也只好往南夷去了。再有這樣的事,你可得勸著他些?!?/br> “知道了?!贝奘闲Σ[瞇地。 襄永侯世子夫人摸摸閨女的臉,道,“這一去,咱們娘兒倆就不知何日能見了?!?/br> 崔氏道,“我就是不放心娘和爹?!?/br> “我們有什么不放心的,我們在京城,吃的好住的好,便是你們,一路山遠路遙,又帶著孩子。我聽說,南夷那里,還有山匪,你們可得多帶些人在身邊才好?!毕逵篮钍雷臃蛉苏f著,又不放心起來?;丶疫€跟丈夫念叨,“以往覺著女婿穩重,這穩重人辦的事,還不如那些不穩重的呢?!?/br> 襄永侯世子道,“你就別念叨了,這是親家的家事。女婿未能冊封世子,心里未必好過,你這丈母娘倒念個沒完,還不夠堵心哪?!?/br> “堵什么心,我看,咱們大丫頭一點兒不堵心?!?/br> “愿意去就去唄,聽說,鳳殿下現在都張羅著修路建新城哪?!?/br> “這又不是什么新鮮事?!毕逵篮钍雷臃蛉说?,“朝廷不就給了五十萬銀子么,修路興許夠,建個王府也湊合,五十萬銀子難不成就能建起新城來?” “是啊,五百萬也不一定夠啊?!毕逵篮钍雷拥?,“這在京里,聽到的信兒總是霧里看花一般,要是女婿去了南夷,不就能知道怎么回事了么?!?/br> “怎么回事?說不得鳳殿下只是隨口一說?!?/br> “這叫什么話!堂堂親王,自然一諾千金。何況,鳳殿下那樣要面子的人,他不可能隨口一說的,必然有他的打算!” 襄永侯府都為李釗要去南夷之事頗多擔憂,倒是景川侯府,反是要好些,李老夫人就是讓兒媳婦幫著準備去南夷的行禮,余者,不過是多叮囑長孫媳一些話罷了。 與景川侯府相似的,便是方家了,收到秦鳳儀的信后,方悅也請祖父看了。方閣老書房的燈又亮了半宿,第二日叫了孫子,祖孫倆說了幾句私房話。方閣老道,“拋開與鳳儀的私交,先說說南夷之事吧。你是怎么想的?” 方悅道,“鳳儀親自寫信來,我看他把南夷夸得天花亂墜,雖有些吹噓之詞,想來他也是要做一番事業的。原本,先時聽聞說南夷要新建王城,我還以為是傳聞,可他在信中都寫明白了,修路建城,已在進行中了??磥?,這事是真的。我只是不明白,依他現在的身家,修路是仁政,所費銀錢倒還在少數。但,建新城的話,我就看不明白了。便是這些天我自己想,我也想不出,有什么法子能在朝廷不會再撥給銀子的時候,能建起一座新城?!?/br> “是啊,這事,我也想過,南夷倒是有許多土地。不過,南夷窮苦,地也不值錢,再者,鳳儀的性子,也不是賣房子賣地的性情??伤头局?,收攏萬余饑民南下,這一手,十分漂亮!既得了仁義之名,又填補了南夷人少的缺陷,為南夷補充了人口。所以,他說要建城,那必是要建城的?!狈介w老道,“便是我,也想不出,他這個城,要如何建?” 方悅看向祖父,方閣老道,“他行事,向來不拘一格,難以預測。如果他的新城,真的可以建起來……阿悅,你是我的長孫,鳳儀是我的關門弟子,接理,我不該說這樣的話。不過,如果你不去南夷,你就當白聽聽吧。如果你要去,倘鳳儀的城能建起來,你就不要再回京城了。如果鳳儀的城建不起來,過年三五年,你便回來吧?!?/br> “至于去不去南夷,你是大人了,自己拿主意?!?/br> 方悅自己拿的主意就是,去南夷。 原本方悅與李釗都打算以外任為官的方式到南夷謀個差使,結果,陛下未允。他倆商量之后,便辭了官位,再去南夷。 方悅與李釗辭官之事,在京城官場,頗有影響。不過,認同他倆的人少,更多的人覺著,鳳殿下在南夷是不是修習了什么蠱術,這遠隔千里的,就把大舅子與師侄給蠱惑了。 但,不論京中人做何想,二人已是辭官為民,收拾包袱,帶上妻兒,準備往南夷去了。 而此時的秦鳳儀,完全不知京城這一場小小風波,他此時剛剛棄舟登岸,到了番縣的縣衙,把范正嚇一跳。范正嚇一跳不說,這親王殿下到了,這可怎么安置???還有,親王殿下你晚飯吃了沒有??! 秦鳳儀笑嘻嘻地,“咱們同窗,你就當我過來你家做客,有啥吃啥,莫與我客套。你晚上吃什么,我就吃什么?” 然后,范正請親王殿下吃的海鮮大餐,各種蝦貝魚蒸了一大鍋,也不必炒菜,一人一碟子上等秋油香醋,醮著吃便好。秦鳳儀感慨,“老范你過得神仙一樣的日子啊?!?/br> 范正道,“殿下你多吃點?!蔽覀兌汲詡?。 第283章 范正 秦鳳儀在范正這里吃了回海鮮大餐, 吃得很是滿足, 晚上范正自然請秦鳳儀在縣衙安歇,秦鳳儀跟范正是同科同窗的交情, 倆人做庶吉士時一道住過翰林院, 秦鳳儀見了范正媳婦還說呢, “那時老范最愛跟我一爭高下, 晚上還悄悄打發書童去瞧我什么時候熄燈睡覺。我其實晚上從不看書,不過,我知道他這事兒后,我就剪個小人放到燭前,用燭火一照, 在窗上打出影子來,好像我還看書似的。其實我早睡了, 老范先時不知, 為了跟我比用功,半宿半宿的熬,我們早上念書時,他黑臉圈兒跟畫上去一般?!?/br> 范太太看丈夫一眼, 抿嘴笑道, “相公那時候, 回家就說, 殿下念書了不得,別人花好幾天才能學會的功課,殿下一聽就會了?!?/br> “哪啊, 我那是裝的,其實我可用功了,我念書比他們都用心,我都是一邊念書一邊喝首烏湯,不然頭發嘩嘩的掉。幸虧現在不用念了,不然,我早掉成禿子了?!鼻伉P儀一面說一面就樂,范太太還是頭一回見著這樣親民的藩王,亦是忍俊不禁。 范正道,“殿下沒提前知會我一聲,眼下給殿下打掃房舍也來不急了,殿下就睡我們這屋兒吧。被褥都是新換的,你要是覺著哪里不舒坦,再與我說?!?/br> “成,挺好的?!鼻伉P儀笑瞇瞇的問,“我住你們的屋,你們住哪兒???” 范正道,“我們去書房安置就行了?!?/br> 秦鳳儀點點頭,并未推辭。 這一日乘舟,晚上又吃的海鮮,秦鳳儀便早早睡了。倒是范太太覺著自家屋舍簡陋,私下還問丈夫,生怕秦鳳儀受委屈,范正道,“這有什么委屈的,咱們縣本就貧苦,就是縣里的財主家,也比咱們縣衙強不了多少?!?/br> 范太太道,“我是覺著,你看殿下生得,就是一幅嬌嬌貴貴的模樣,殿下啊,一看就是個嬌貴人。人家是好意過來,跟老爺你還是舊交,晚上給殿下吃些不值錢的蝦爬子貝殼子不說,哎,明兒包餃子給殿下吃吧?!?/br> “別,我看他就愛吃這些個蝦爬子貝殼子,他小時候在揚州長大,愛吃個魚啊蝦的,何況,今兒過來,也不是為了吃喝。你明兒包了餃子,待他走時可吃什么呢?待他什么時候走,再包餃,就包鲅魚韭菜餡兒的?!狈墩f著,自己都樂了。 范太太問,“那明兒早上做什么給殿下吃???” 范正道,“殿下性子活潑,必不在縣衙吃的。做些實誠飯實給殿下帶來的隨從親兵們,他們要護衛殿下,在外沒空吃飯,別薄了他們?!?/br> 范太太應了,夫妻二人說著話,范太太先去廚下交待了一聲,范正又去了章巡撫那里,正房給了秦鳳儀住,章巡撫、馮將軍、羅賓客,就只得在客房委屈一宿了。大家出來,也沒什么委屈不委屈的,范正主要是打聽一下明日安排的事,章巡撫笑道,“番縣的好日子要來了,殿下修建新城,擇址便在番縣?!?/br> 范正其實心里也有所準備,倒不是他提前有什么小道消息,秦鳳儀打發風水師過來番縣,還有,番縣連帶周邊的三界縣、永鄉縣的土地房舍禁止買賣一事,范正心里就有些個預計了。如今聽章巡撫這般一說,事實坐定,便是以范正之穩重,也不禁喜上眉梢,笑道,“真乃番縣百姓之福??!” 范正道,“殿下向來言出必諾,上回下官到南夷城面見殿下,說起自南夷城到番縣的路不大好走,近些來,許多商賈過來番縣看路況,還有的過來看碼頭,聽聞一并要給修碼頭的。大人可知,這新城何時建?” 章顏笑道,“這急什么,總要整個城的圖紙畫出來,再說建興新的事。我先與你說一聲,你心里有個數才好?!?/br> “自然自然?!狈墩?,“有什么要縣里配合的地方,大人只管吩咐?!?/br> “眼下也沒什么了,你縣里的事,你心里都有數。我擔心的,也不是你這里?!闭骂伒?,“明日殿下必然要往縣里走一走的,治安上留些心,別個都無妨?!?/br> 范正連忙應了,秦鳳儀這一過來,他斷沒有不留心治安的。 二人說了會兒話,章顏便讓范正休息去了。 知道新城就修在他們番縣,范正直待回了書房都是臉上一派喜氣,與媳婦道,“明兒就包餃子,早上中午殿下定是在外頭用餐,晚上把餃子包出來就好,包鲅魚韭菜餡兒的?!?/br> 范太太笑道,“這是怎么了,忽地這樣高興?!?/br> “現在還不能說?!狈墩Φ?,“照我說的辦就是?!?/br> 范太太笑應了。 范正與秦鳳儀做過同窗,一道在翰林院念過書,對秦鳳儀還是比較了解的,秦鳳儀第二日只帶了親衛與章顏、范正、馮將軍、羅朋四人,一道往番縣里逛逛,早餐是秦鳳儀請的,他就瞅著,哪家鋪子人多,他就去哪家。然后,就去了一家螺獅粉的鋪子。 秦鳳儀還念叨哪,“好幾年沒吃螺獅粉了!來來來,看這鋪子人氣多旺,一看就好吃!” 這鋪子里就夫妻倆,男人管著下粉,婦人管著招呼客人,但是,人真的是坐得滿滿的,秦鳳儀他們過來后,只得坐外頭的,屋里都坐滿了。好在,南夷氣侯暖和,在外面吃也無妨。范正看秦鳳儀不似介意的模樣,也便沒有讓手下清場。那婦人一看秦鳳儀這一行的穿戴就不同啊,而且,又有縣太爺作陪,那婦人連忙誠惶誠恐的過來服侍,秦鳳儀的親衛們是用過早飯的,攬月也吃過了,數一數人頭,秦鳳儀道,“五碗螺獅粉?!?/br> 婦人連忙讓當家去下粉,料也給的足足的,還給擺了兩大盤炒螺獅,秦鳳儀先聞一聞,贊道,“就得這樣酸辣酸辣的,方是正宗?!碧粢惶暨@螺獅粉,吃了一大口,又贊了一回,“就是這個味兒?!?/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