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節
書迷正在閱讀:步天綱、男神個個是學霸[男團]、生了五四三二一、[綜]我的日常果然有問題、田園小酒師、我是jian妃我怕誰、天生不是做和尚的命、重生七零年代農家女、殺人游戲之謀殺感應、欲謀不軌(nph)
好處羅列了一籮筐,趙建躍也的確如她所愿跑來老宋家要櫻桃了,可惜她忘了一個事兒,趙紅英并不是善茬。 “家里孩子多,又分了些給親戚,剩下的這點兒我打算明個兒給菊花送去,她又有了,我想著這玩意兒雖然不頂餓,總能叫她甜甜嘴開開胃?!壁w紅英沒直接說出拒絕的話,可看她的眼神就懂了,你一個大老爺們是打算跟孩子搶吃的,還是要跟孕婦搶吃的? 趙建躍真沒那個臉,而且他也不善言辭,碰了個軟釘子后,就一臉尷尬的離開了。 他前腳走了,喜寶后腳就把沒吃完的櫻桃又給了趙紅英:“奶,我不吃了,給姑姑吃,她懷小寶寶了?!?/br> “……沒,你吃吧,奶哄他玩兒的?!壁w紅英剛才真沒注意到喜寶就站在門口沒走,趕緊果斷承認錯誤,表示一切都是她在胡說八道的。眼見喜寶一臉懵圈,她又添了一句,“就像毛頭老哄臭蛋一樣,一個意思?!?/br> 這下,喜寶懂了。 大櫻桃沒能送出去,喜寶干脆就收了起來,打算明個兒繼續吃。 第二天,趙紅英提著籃子就往縣里去了,熟門熟路的摸到百貨公司,送上櫻桃又聊了幾句,帶回來了一個消息。 外頭的局勢越來越叫人看不懂了,趙紅英特地叮囑家里人,沒事千萬別往縣里跑,最近可能還會有知青下鄉,順便關心了一下強子和大偉的學業,還頭一次安慰他們,考得不好就下地賺工分去,不打緊的。又說,聰明人有聰明人的活法,傻人有傻人的活法,不強求。 全家人內心都是崩潰的,然而沒人敢質疑趙紅英。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上頭又撥了一批知青下鄉,這回數量倒是不多,整個紅旗公社究竟有多少人并不清楚,不過分到第七生產隊的,只有六個,還格外平均的三男三女,年紀依舊很輕,瞧著大概都是十六七歲的樣子,學生氣很足,一看就不是干活的料。 新知青過來的那天,趙建設是崩潰的,不過畢竟已經是久經考驗了,他很快就安排好了一切。這回倒是沒叫曾慶華帶人,畢竟人家現在是校長了,真沒空管那么多事兒,好在前幾批知青最少也待了有三年時間了,磨也磨出來了,正好負責帶新人。 又來知青這件事兒,最終也不過就是往水里丟了一顆石子,沒過多久,就徹底平靜了下來,隊上再度恢復了正常。 然而,隨著夏天的到來,天氣愈發炎熱了,而且熱得叫人心里發慌,總覺得這天氣詭異得很。 其實前段時間還下了一場雨,可那陣雨太小了,稀稀拉拉的就落下了幾滴,非但沒有讓溫度降下去,反而叫人覺得悶熱異常,渾身上下就沒一處是舒坦的。 就在這個時候,趙建設被召到了公社那頭開會,回來時臉色難看得緊,很快就通知全體社員開會,告訴大家一個不亞于晴天霹靂的噩耗。 附近鄉鎮發生了蝗災,因為距離極近,要求底下社員做好準備,隨時應對突發情況。 簡單點來說,就是今年極有可能顆粒無收。 社員們頓時嘩然。 比起那些水災地震,蝗災雖然不會立刻致命,影響卻比其他災害更深遠。 有句話叫做,蝗蟲過境,山窮水盡。極形象了說明了蝗災的危害,基本上,水災過后多少還是能搶救些糧食,大不了也就是霉了餿了,可要是攤上了蝗災,那就是實打實的,一年白干了。 年輕人倒是還好一些,畢竟傳言再怎么嚇人,也比不上親眼見識過,尤其是新老知青們,只是討論著怎樣可以預防蝗災,或者說怎么根治蝗災??赡切┥狭四昙o的人,都已經嚇得面色慘白。 早些年,這里還不是紅旗公社第七生產隊時,曾經連著幾年災荒不斷。其實很多時候,災難都是輪著來的,最開始是干旱,然后是糧食歉收,再就是應了那句老話“久旱必有蝗”。 趙紅英直到今天還記得當初看到的那幾乎遮天蔽日的蝗蟲,她當時年歲還輕,看到那一幕時,第一個想法不是害怕,而是單純的震驚,完全想不明白,小時候捉著玩的螞蚱居然這么能耐??傻人靼装l生了什么事兒時,災難已經開始,村里人大量的餓死,還有人干脆就端著破碗出去要飯,從此再沒音訊。 而現在,蝗災又來了。 幸好,比起當初完全沒有底氣,最壞的結果也就是靠著前頭兩三年積攢下來的糧食過活,而且他們也相信上頭的領導人不會就這樣放棄他們。 可這些并未徹底打消他們的顧慮,整個生產隊,哦不,整個紅旗公社都忙活開了,盡一切可能抵抗蝗災。 作為第七生產隊的大隊長,趙建設的能力還是很不錯的,第一時間召開了大會,也沒遮著掩著,直接把問題攤在了明面上,告訴大家,想要渡過難關就必須同仇敵愾。又給了社員們些許時間平復心情,他很快就有條不紊的安排下去。 關鍵時刻,人人都有任務,誰也不能推脫。 當然,也沒人想到要推脫。 也就在當天,曾校長宣布小學停課,啥時候復課暫時不清楚,得看之后的安排。強子他們才剛羨慕了一下,不多久后,公社小學、初中也跟著停了課,同樣的說辭,一樣復課時間不確定。 到了這個時候,就算是再怎么不懂事,大家也都感覺到這次的事情大了。 強子和大偉都是初三學生,還是最后一學期,原本他們是聽從家里人安排,好好再用功一下,完全瞎貓碰上了死耗子,考出了從未有過的好成績,他們就能去念縣里的高中了。不過,那卻是先前的打算了,其實自打那次趙紅英去縣里給宋菊花送櫻桃后,就已經否了上高中的打算,并非不心疼兩個孫子,而是現在的局勢太亂了。 而如今,又攤上了這事兒,可以說除非出現奇跡,強子和大偉的學業基本上已經宣告結束了。 萬幸的是,那倆只毫不在乎。 他倆上學晚,加上老宋家的伙食好,早已長成了個頭高身子骨結實的棒小伙子?,F在出了這么一檔子事兒,他們索性提前跟著大人們下地干活,不是為了賺工分,而是想盡量保住地里的收成。 地里的收成關系到人命,哪怕家里是還有些糧食,可誰也不能保證,明年就一定是豐收年。 所有人都開始忙碌了,整個生產隊上下,甭管是社員還是知青,就連半大孩子都跟著父母下了地,所有的土法子都想了,甚至干脆都用手去抓蝗蟲,抓住一個捏死一個,用盡一切手段也要搶下他們的口糧。 至于小孩子們,也全都沒有閑著。稍微大一些的,幫著生火做飯,小孩子也能去山上拾柴禾、給父母送飯。至于那些還在襁褓之中的小嬰兒,這會兒也是真的顧不上了,只能托給家里年長的孩子來照顧。 喜寶雖然年紀小,可她也跟著哥哥jiejie們一起干活,喂雞這事兒叫她攬了去,她還能給地里的爺奶爹媽送飯。不過,她還是存了一肚子的疑問。 這天晚上,她終于忍不住了,問趙紅英:“奶,為啥大家都那么討厭螞蚱呢?” 趙紅英被她問得一愣,忽的想起,很多很多年前自己也曾經有一段天真的過去,那時她好像也問過同樣的問題,只是當時所有人都慌了,壓根就沒人在乎一個小丫頭片子的疑問。 微微嘆了一口氣,趙紅英摸了摸喜寶的小腦袋:“喜寶你說說,為啥大家那么討厭螞蚱?” 喜寶其實也有琢磨過,起先是完全不懂,甚至她覺得自己挺喜歡螞蚱的,在還未上學之前,她還纏著毛頭哥哥給她捉來著,當然她自己也會,就是抓不到特別好的。后來,看到隊上家家戶戶都急上了火,所有人都待在外頭,早起晚歸不說,就連中午日頭最高的時候,也沒有想過要回家休息,她隱隱約約猜到了一些,就是還不確定。 見奶一臉期待的看著自己,她想了想,就說:“是因為螞蚱會吃莊稼嗎?可它們都那么小只,吃又能吃多少呢?以前,毛頭哥哥給我抓了螞蚱,拿草編的小籠子裝好,我每天喂它們吃,也沒見它們吃多少?!?/br> “那你喂了幾只?” “兩只?三只?”時間太久了,喜寶自個兒也記不清楚了,不過就算記不清楚,她也知道肯定沒幾只。 “那如果是幾百只、幾千只,咋辦?它們會吃多少呢?”趙紅英嘆著氣給她講了蝗災的嚴重性,有心想要哄她說幾句好話,可話到了嘴邊又咽了下去。 喜寶卻道:“沒事兒的,咱們多抓一些,螞蚱那么小只,我一下子就可以把它打扁了,就算它們多也不怕,咱們人更多!奶,我明天就叫毛頭哥哥還有臭蛋,咱們一起去自留地里抓螞蚱。對了,我可以把咱們家的雞抱到地里去嗎?我看著它們,叫它們只吃螞蚱,不吃莊稼?!?/br> 對啊,還有自留地。 現在全公社的人都忙著管公家的地,確實沒人會關注那些邊邊角角的自留地了。也不是想不到,而是沒這個心思了,自留地里種的多半都是瓜果蔬菜,而公家的地里…… 種的全是糧食?。?! 第049章 事關口糧, 哪怕平日里最自私自利或者懶惰成性的人,也老老實實的下地干活去了, 其中就有老袁家的那幾個年輕人。 袁弟來也就二十來歲, 她的大弟小弟以及兩個弟媳婦兒,年紀當然就更輕了。這個時候, 隊上但凡十二歲以上的少年都下地干活了, 袁家二老就算再護著兒子也沒用了,這不單是關系到工分問題, 萬一到時候蝗災嚴重到顆粒無收,那么所謂的秋后算賬絕對是有可能的, 到時候他們一家子可頂不住全生產隊的狂轟濫炸。 甭管是否出自于自愿, 整個第七生產隊全體社員并知青們, 都盡了最大的努力。當然,趙建設絕對是最努力的那個,自打那天去公社開會后, 他就沒閑下來過,除了跟其他社員一樣下地干活外, 還總是抽空到處奔波,跟別的老莊稼把式討教,如何才能更好的防治蝗災, 哪怕并不是根治,只要能將損失盡量降低,就心滿意足了。 所有人都在努力,包括孩子們。 最開始, 老宋家這頭的只有強子和大偉這倆孩子跟著大人們跑去下地了,到了后來,春麗也跟著去了,多個人多份力,哪怕多搶救下來一株莊稼,興許到了秋收時,就能多出一把米來。 很快,家里就只剩下了春梅春芳,以及毛頭喜寶和臭蛋,對了,還有就是不滿一周歲的扁頭了。 這可真是一群童子軍。 春梅和春芳作為這群童子軍的領頭人,可她倆卻心底直發虛,畢竟打小就有哥哥jiejie頂在上頭,作為家里年齡靠中間的兩個孩子,她倆都沒有領導能力,一貫都是jiejie說啥就跟著做啥的。幸好,春麗走之前給她倆安排好了活計,春梅到底是曾經帶過親弟弟毛頭的,她被安排去照顧扁頭,而春芳則負責帶著其他的小孩崽子。 想法是很好,可惜一開始就沒能完成。 毛頭才不聽jiejie的話,在喜寶告訴他,奶已經同意他們帶著老母雞們去自留地捉螞蚱后,他第一時間就跑了,帶走了喜寶以及家里的兩只老母雞,還有狗子小黃,只將臭蛋丟給了春芳。 老宋家因為人口眾多的緣故,分到的自留地比起其他家還是挺多的,尤其因為自留地都是邊邊角角,分散在隊上各處,哪怕趙建設愿意幫著開后門,幾塊地之間的距離也不短。 喜寶就提議先去花生地里。 那塊花生地,是老宋頭和趙紅英名下的,也算是老宋家所有自留地里頭最大的一塊了,不過就算這樣其實也沒太大,以前這邊種的都是紅薯,后來趙紅英想法子弄到了有些花生種子,就此改成了種花生。 而比起其他幾塊地,這邊的確更重要一些。 倆小只一個領著老母雞,一個領著狗子小黃,乍一看還挺有氣勢的。只是,捉螞蚱對于小黃來說,顯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了,倒是兩只老母雞高興地咯咯直叫喚。 花生地比種著其他蔬菜瓜果的地好處理多了,畢竟花生都是埋在地下的,露在上頭的秧子雖然也不少,可在老母雞們的努力下,以及毛頭和喜寶的支援下,捉螞蚱的進度相當快。當然,前者是邊捉邊吃,后者就殘暴多了,捉到一個直接拍死。 毛頭起初還有些不大舍得,可喜寶認真的對他說:“哥,奶說了,螞蚱是壞東西,一定要全部打死?!?/br> “行吧行吧?!痹僭趺床簧岬?,毛頭也只能照辦,不過他想了個好主意,提前從家里拿了個小簍子過來,雖然也是捉到就打死,卻將死螞蚱丟到簍子里,并且讓喜寶也這么辦。理由都是現成的,“存著,回頭都喂給母雞吃?!?/br> 喜寶想了想,覺得跟趙紅英的命令并不相違背,當下就點了點頭,依著毛頭的想法,把死螞蚱一個個丟到簍子里。 干了一整個上午,倆小只倒沒覺得特別累,反而是熱得受不了了。眼瞅著快中午了,他倆趕緊“拖家帶口”的往回趕,狗子小黃倒是沒必要看著,它認識路,可兩只老母雞卻是吃撐著,還擺出了一副即便吃撐了也打死不回家的態度,氣得毛頭左手拎一只,右手拎一只,直接把它倆弄回了家里。 走在路上,喜寶提議道:“咱們下午去其他地兒,我看這一片差不多了。對了,也把這事兒告訴其他人吧,叫大家都把母雞放出來吃蟲?!?/br> “不大可能?!泵^直接反對道,“你咋知道它們是吃蟲還是吃莊稼?咱們家那塊地種的是花生,要是種了青菜白菜呢?” 花生秧子真不是啥好吃的,曬干了以后倒是能當柴禾燒,這也是為啥母雞們愿意老老實實啄螞蚱吃,絲毫對幫倒忙的緣故??蓳Q做別家呢?種紅薯和土豆的倒還好,像青菜白菜之類的,趁早死心好了,哪怕沒有螞蚱,這么熱的天,還沒人挑水澆灌,恐怕也已經沒救了。 想想的確是這個道理,不過倆小只在商量之后,還是決定晚上跟大人們提一嘴,能不能用那是別人的事兒,他們說了也就盡到了義務。 事實上,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不單老宋家想出了這么個法子來,其他人家也有各自私藏的好法子。特殊時期特殊對待,沒人想過要藏著掖著,紛紛互相道出了解決方法,當然能不能實施還得看具體的情況。 就說叫老母雞幫著吃蟲這事兒,其實也是可行的,公社就有大片的紅薯地,哪怕有誤傷,問題應該也不大,畢竟老母雞又不是螞蚱,有對比肯定有選擇,不可能完全不挑食的亂啃一氣。 當然,這又是后話了。 此時此刻,喜寶和毛頭回到了家中,喜寶放任小黃四處亂竄,毛頭卻是拎著老母雞直接到了屋后雞窩里,把雞關進去后,這才松了一口氣。 而喜寶卻在前頭院子里發呆。 家里又安靜又鬧騰,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西頭房里傳出了聲嘶力竭的哭喊聲,那種獨屬于嬰兒的哭鬧讓喜寶毫不費力的就辨認出一定是扁頭。然而,東邊房里卻格外得安靜,靜得好像根本沒人一樣。 喜寶蹬蹬蹬的跑到東屋,推開門卻沒發現一個人,當下她就慌了神,跑向屋后叫毛頭:“哥哥,臭蛋又不見了!” 臭蛋不見了,連春芳也不見了,想也知道肯定是臭蛋又跑了,春芳去追了。至于春梅,這會兒還在西屋那頭哄著扁頭呢。 所以,問題來了,今天的午飯咋辦? 不是倆小只不擔心臭蛋,而是附近這一帶都在鬧蝗災,真沒人會在這種時候拐帶孩子的,再一個,臭蛋的名聲在整個紅旗公社都是很響亮的,全都知道他是個傻子,誰會偷他呢?當務之急,還是得先把午飯做好。 倆小只對視了一眼,很快就決定了。 “我來做飯?!毕矊氄f。 “那我生火?!泵^說。 打定主意后,倆小只匆匆跑到灶間,食材啥的完全不用考慮,現在家里就一個菜色,撈干飯和咸菜疙瘩,配的是涼白開。 米是早上就洗好的,已經放到了鍋里,并且加好了水;咸菜疙瘩放在灶間墻腳的壇子里,撈出來切開就行,不考慮刀工啥的,橫豎咋吃都是吃;涼白開就更簡單了,早上張秀禾出門前就燒了一大鍋子的開水,放了一整個上午,因為天氣熱的時候,這會兒還有些溫溫的。 對了,還有柴禾,院子里有一大堆,灶間也有,粗粗一看,足夠燒兩頓的了。 最初提議由自個兒做飯的倆小只心下還有些打鼓,可到了灶間一瞧,頓時放下了心來。這么簡單的飯菜應該不會出差錯的,就算真的出了差錯,最多也就是把撈干飯燒糊了,把咸菜疙瘩切得其丑無比。 這么想著,倆小只立刻動手。 毛頭抱來了柴禾,很快就點燃了灶眼,不過因為并不知道撈干飯啥時候算好,喜寶端了把小板凳,站在上頭小心翼翼的掀開蓋子往里頭瞧,還要注意別被蒸汽燙到了。瞅著差不多了,他倆熄了火,忙拿大盆裝米飯,又去掀咸菜壇子,撈切放,流水一般的完成了今天的午飯任務。 等春麗不放心家里的弟妹,跑回來一瞧,飯菜都已經裝好了,弟弟meimei也安然無恙,最狼狽的也就是春梅和春芳了,她倆皆累得滿頭大汗,一副快不行了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