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
奇異的是,在故事成型的那一刻, 他仿佛進入原主那個幻想中的世界, 聽到他對他說了四個字——感同身受。 所以, 對張三說出“傳記”兩個字的時候,他自己也根本分不清,劇本里寫的這個人,到底是誰。 但這不重要。網友們只會知道一個答案, 而永遠都不會發現, 那些深埋其中的里層真相。 林景已經把該說的說完,他微笑著看向張三, 等待他的答復。 張三很想拒絕,能讓他拒絕這部戲的理由太多了——新項目早就開始籌備、這部戲連劇本都不完善、團隊毫無經驗、拍攝難度太高…… 一萬個理由在他腦海里呼嘯沖撞著,他卻脫口而出:“我拍!” 林景沒有直接答復,而是說道:“張導, 還有件事想告訴您……這部戲,恐怕不能讓單人執導筒。它將會有三個導演?!?/br> 張三聞言,竟并不覺得有什么不對,只問道:“是哪三個人?” “您是一個,我是一個?!绷志罢f,“最后一個,是專門負責把控喜劇內容的,我打算請陳武安導演?!?/br> 張三一時竟想不起來,“陳武安,那是誰?” “是《名偵探俱樂部》的導演?!?/br> 張三:“……綜藝節目導演?” 林景笑道:“雖然是綜藝節目導演,但他對喜劇元素有非常獨到的把握。其實我是這樣設想的,雖然由三人共同執導,但我和陳武安相當于副導演,整個拍攝流程還是由您主導?!?/br> 張三聽明白了,林景想讓陳武安來把控電影的喜劇內核。 而他自己,則把控電影的……張三想了想,覺得不能用“把控什么內核”來形容林景,因為林景就是這部電影的核心,當之無愧的核心。 說實話,在林景面前,這個正導演的位置,他還真不敢占。他說:“既然你已經做好決定,我沒什么意見。那么我還有一個問題,這部戲的劇本,該如何完善?” 這部戲的拍攝難度之大、對劇本要求之高,是電影界前所未見的。 劇情內容該怎樣安排,才能保證正敘倒敘都能銜接?臺詞該如何設置,才能既幽默又辛酸?那些填充全戲的細節,要如何規劃,才能巧妙地讓觀眾在第二次觀看時發現? 這部戲雖然真情流露,說到底也極其炫技。如何平衡全片的技巧和真情,更是寫劇本時的一大難點。 而且,最讓張三擔心的是,“恕我直言,這部戲的主角,是你嗎?” 林景前陣子新聞鬧那么大,全華國上網的人,都知道他的演技有多爛。 林景首先回答了劇本的問題:“這部戲的劇本看似難寫,其實故事取材于現實,全都擺在那里。編劇需要做的,不是造城堡,而是搭積木?!?/br> “我打算請兩位編劇,一位專門編排結構,一位專門鉆研臺詞。加上你、我,以及這部戲的原導演,我們五個,一起來做這部劇本?!?/br> “至于演員方面,”他很干脆地說下去了,“多半會選用新人,這部戲雖然很需要演技,但更講究自然動人,新人不加修飾地流露真情,有可能會產生驚艷的效果?!?/br> 他頓了頓,無奈地說:“畢竟演技這東西忽高忽低,您是知道的?!?/br> 張三作為導演也清楚,演技是一種極富彈性的東西,演員的狀態、入戲程度、導演調教……影響因素太多了。 可如果僅僅是這樣,好演員爛演員又是怎么區分的?說白了演技雖然忽高忽低,到底也是硬核實力。 他懷疑林景的演技連及格線都沒達到,除非演那種極其容易入戲、容易共情的戲,否則只會尷尬。 林景只好把自己的病歷單拿了出來。 張三接過病歷,只一眼,怔在那里。 “這是……真的?”他不敢置信地問。 “嗯?!绷志罢f,“接下來的半年時間,我會入院接受手術。我們的電影,就在這個時間段里拍攝?!?/br> 張三沉默良久,不知該說什么。 至此,他對這部電影,再也沒有任何疑義了。 —— 說服張三后,一切都變得簡單了。團隊有人組,籌備工作有人做,電影由嘉映全權出資,整個劇組的生殺大權都掌握在林景手上。 只等解決賈元勛那邊的事,就可以全心投入電影的拍攝。 見過張三的當天晚上,他請紀帆和邊長霄一起吃飯。 紀帆開車,邊長霄坐在副駕駛上。嘉映的大總裁和經紀部總監,兩個平常拽了唧的公司高管,此刻就像普通的小助理一樣。 林景坐在后座,姿勢輕松,悠閑地翹著二郎腿,“小紀帆啊……” 紀帆從后視鏡里詭異地看他一眼,“我比你大八歲好嗎?” 林景一笑置之,“過陣子我想參加一個綜藝節目,不過資源有點難拿,你幫我去爭取爭取?!?/br> 紀帆詫異地說:“你還有難拿的綜藝?現在誰家不是搶著要你……不對,你不是把那些邀約都推了嗎,怎么突然想參加綜藝?” 她說完這句話,不由自主地想起剛剛見到林景時,后者信誓旦旦地表示不接戲不接綜藝用不著紅……emmmm她現在想穿越回去打死當時傻白甜的自己。 林景的確不是很想紅,然而……他干的那些事無一不是捅翻半邊天的那種。 紀帆真的不信,現在還有什么綜藝不想要林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