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
如果按正確方式,這根本就是一出悲??!那么,喜劇的幻想和悲劇的現實,畫風何其不搭?! 這些幻想出來的故事,也絕不僅僅是幻想、是喜劇而已。 張三看向林景,難以置信地說:“那是……” “不是幻想,是遺憾?!绷志罢f。 “在那些幻想里,主角并不是憑空穿越成游戲玩家、中學生、小男孩……他們不是角色扮演游戲,他們就是他?!?/br> “那是他的人生,他的過去?!?/br> “是他這輩子……未能實現的遺憾?!?/br> 張三真的明白了,徹底明白了。 “所以幻想內容也不是喜劇,甚至于,跟現實比起來更加悲劇。因為那只是想象?!?/br> “只是一個人在生命的倒計時里,回憶起短暫的二十年生命,數出那些貫徹一生的遺憾……” “并且,徒勞無力地,試圖用想象,去彌補它們……” “……而已?!绷志罢f。 張三早已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然而林景每說一句話,都帶給他更大的震撼。 林景繼續說:“這個真相,觀眾第一次觀影時不會發現,因為他們專注于笑料百出的劇情。但等到結尾,當觀眾發現劇情順序竟然不對,就會在第二遍看的時候,格外留意細節?!?/br> “而幻想的內容里,會添加一些細節,用以表明主角身份。觀眾第一遍時不會發現,第二遍看才恍然大悟,原來主角幻想的故事,不是毫無來由的愿望,而是他的人生。是過去人生中,未曾圓滿的遺憾?!?/br> “當觀眾察覺到這個層面,他們就會開始關注幻想里的現實成分,并且自己腦補出完整情節?!?/br> “而且,由于第一遍觀看時看夠了圓滿,第二遍就會去看不圓滿。在喜劇悲劇的震撼對比下、劇情的強大張力下,他們會發現,那些臺詞看似幽默,實則句句心酸。他們會格外關注遺憾和悲傷,對故事里的‘不圓滿’格外敏感?!?/br> “就這樣,把他們自己腦補的劇情,打造得無比悲劇、無比殘忍?!?/br> 林景說完,安靜地喝了口茶水。 張三腦中有了畫面,不由倒吸一口冷氣,深感坐在對面的這個男人,究竟有多么恐怖。 他何其專業,一下子就想到了:“這部電影不能只看一次。它第二次播放時,完成了一個啟發觀眾的過程?!?/br> “第一次看,按劇本順序,不論現實還是幻想,都是一個圓滿的喜劇?!?/br> “第二次看,按真正順序,現實是主角無法抗爭命運,逐漸病死;幻想是主角十年人生的種種遺憾,再也沒有機會彌補?!?/br> “倒敘是喜劇,正敘是悲劇?!?/br> 他不敢置信地喃喃道:“一部電影,兩種敘述,兩個截然不同的故事?!?/br> 何其天才,何其驚艷! 當他第一遍劇本時,認為這是個挺新穎的故事;第二遍劇本時,認為這是部絕對的杰作。 然而,當他明白了劇情的內在邏輯,明白了那一段段幻想所表達的是什么,他不由再次感到震撼——這部戲已經超出了杰作的范疇。 它是一部無與倫比的天才之作,是一部徹頭徹尾的神作。 然而——還沒完。 林景又開口了,他竟然還沒有說完??! 他說:“不是的?!?/br> “這部電影不能只看兩次,它也不是只有兩個層面?!?/br> “現在,我要告訴你,這部電影的第三個層面,是什么?!?/br> 張三是真的坐不住了。 在林景繼續說下去之前,他激動地從椅子上離開,在房間里轉來轉去。 他絞盡腦汁地思考著,發揮出了自己全部的想象力—— ——如果這部電影還能有第三個層面,它能是什么? 張三想象不到。 無論如何都想象不到。 這時,林景開口說: “它是真實的?!?/br> —— “這部電影里的每一個故事,都是真實的?!?/br> “不論是主角的幻想,還是其他病人的幻想,在現實之中,確有其事?!?/br> “這部電影的主創團隊,是一群幾乎沒有經驗的半吊子,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 “全部都是病人,或病人家屬?!?/br> 張三驚呆在那里。 林景繼續說著,“從主角到病人,每一個人在現實中都有原型。每一個幻想,都是他們的真實愿望。甚至連里面的抗癌藥研究,都真實存在?!?/br> “這部電影,至少應該觀看三遍?!?/br> “第一遍,它是部大團圓喜劇?!?/br> “第二遍,它是部徹頭徹尾的悲劇?!?/br> “第三遍——” 林景沉默片刻,說: “它是一群人的傾訴?!?/br> “以及一個人的傳記?!?/br> 第36章 柳家 林景一開始寫這個劇本, 想寫的是原主的故事。他要在電影里記住他,幫他完成做科研的夢想。 然而動筆之后, 他卻越來越控制不了自己,越來越忍不住,把自己的感情和愿望發泄于筆下。 甚至控制不住地想,如果是這個世界的林景,肯定也會做出像他一樣的決定。捐身實驗,將自己最后保留的一點對生命的熱忱, 贈予他人。 最后故事成篇, 他埋頭看去—— 通篇是原主的夢想。通篇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