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節
書迷正在閱讀:(獵人同人)獵人之預見、盛寵婚不晚、農家童養媳、思我鈞天奏、醋王竹馬已上線、重生之時尚女王、農女王妃:古代萬元戶、超品透視、蘇醒、我真不是妖
眼里散發出炙熱的光芒,雖然已經找到一塊巨大的島嶼,但是島嶼就是島嶼,和中原的地大物博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如果能夠入住中原……那他們就再也不用再海上流浪,與天氣和海魚搏殺了。 而現在,最主要的就是內斗。 現在,中原的那個世家仿佛是想要借由他們,來讓這片土地亂起來?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此時,就看究竟是誰技藝更高一籌了。 雖然已經大略熟知了世家的想法,對于具體的情況更是有所了解,但是倭人在此時此刻并沒有退卻,反而一反常態的配合起世家的行動,世家想讓倭人什么時候上岸,就什么時候上岸,反正這傻子會給他們大開方便之門。 而等到世家真正開始動作的時候,就是他們暫時退去之時。 世家想當漁翁,不巧,他們也想當漁翁,而等到世家騎虎難下,與大晉干到難解難分分不出人手的時候,就是他們大舉進攻的時候。 無論最后中原內斗的結果如何,對他們都只有好處,沒有壞處,若是最好,自然是世家與大晉旗鼓相當,兩敗俱傷,那樣他們說不定還能占據一塊土地,自立為王。 而次之,就是一方強,一方弱,他們當然希望世家更強,這樣可以源源不斷的消磨大晉的實力,但是以他們預估來看,世家的實力顯然是比不上大晉的,不然不可能還需要他們的掩護。 所以這個時候,就要打強扶弱了。 扶持世家,與大晉打擂臺,他們消磨的越久,對他們,也就越好。 等到他們成了氣候,大晉就是想趕他們走,都趕不離了。 這才是上上策。 世家的算盤打的很好,倭人的算盤也不錯,只是讓他們都沒想到的是,這場戲里面,可不僅僅,只有他們兩方參加呀! 還有大晉吶! 不然為什么作為秘衛軍首領的信任趙將軍,會和李小福一起下江南呢? 僅僅是為了訓練和保護福王嗎? 當然不——跳腳的世家,才是他們的目的。 當然,現在來看,目標也許還要再加一個。 第81章 皇上對于世家的態度還是很謹慎的, 雖然想要收拾, 但是不可磨滅的是, 世家在江南的士林確實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若是大動干戈自然可以, 但是恐怕朝廷在文人中的印象就要一落千丈了。 如今大晉正越來越好,李梧不想因為任何原因而讓史書中留下這個朝代不好的一面。 所以雖然可以收拾, 但是皇上還是打算慢慢消磨, 現在有齊老為先鋒, 科舉制度也在慢慢的完善, 第一批科舉的士子們都已經入朝為官,只要持之以恒下去,哪怕世家不露出馬腳, 他們的實力也會慢慢消弱, 最終還是會泯然眾人矣。 這是光明正大的陽謀,也是實力上的碾壓,無論世家怎樣做,最終都只有妥協和滅亡兩個選擇。 皇上更希望這些頑固的江南世家能如同北方的世家一樣, 投誠于朝廷, 到時候大晉的人才儲備將會再多上幾成, 最主要的是, 這些無論知識還是經驗都異常豐富的世家子們, 能在新一批的官員養成前,成為朝廷的中堅力量。 現在大晉最缺什么? 不缺技術,不缺物質, 不缺人手,卻缺人才,可以管理、統御、建設一方的人才。 如果世家真的投誠,雖然這些世家子的安排上不會放歸江南建設,但是治理一地是絕對沒問題的。 只是皇上磨了許久,也等了許久,直到《三字經》已經遍布全國上下,自家三郎都從西域回來了,世家也從未妥協過。 縱使再多的江南士子科舉,那里面,也沒有一個是世家之人。 皇上知道,世家這是要杠到底了。 而當拼音音注法和算學基礎出現在自己的面前的時候,皇上更是第一時間想到了世家。 如果按照原來,世家就是被溫水煮燉的青蛙,在沒有什么特別的情況出現的時候,是不會輕易改變現狀的,因為他們賭不起族破人亡的命運。 但是現在,在音注法和算學基礎出現之后,世家就像是被逼迫到墻角無路可逃的亡命之徒,恐怕下一步,就是魚死網破的結局。 所以在預料到這種情況之后,正巧趙信也想要跟著三郎,李梧索性就派遣秘衛軍與自家三郎一同下了江南,其一自然是保護自家娃,其二,就是監控世家的動向了。 皇上其實想過很多種世家之后會有的舉動,加固塢堡,直接反了,蠱惑流民……哪怕是世家顛倒黑白之舉——這是世家慣用的伎倆——李梧都有所預料,但是出乎李梧預料的是,這沒過幾天,自家三郎就又給了自己一份大禮? 學校? 李梧和林相他們第一時間開始估算這個學校所能夠造成的影響和需要的花費。 好處自不必說,皇上都能通過這層層的選拔感覺出這種制度的優越性,以后人才的分化自不必說,關鍵是這種制度之下,以后的官員將盡皆納入朝廷之手。 當然,缺點也是有的,民智開啟之后的影響,誰也沒辦法預料,需要更進一步的法律和制度,以及對民間更高的管控制度才行。 這一點,就需要之后再討論了,至于花費——已經積蓄了幾年的財富,戶部方大人的慣用冷臉現在都冷不下來了,誰還敢說大晉沒錢呢? 就連李梧自己的小金庫都堆得滿滿的,最近正琢磨著怎么花銀子給媳婦兒造宮殿呢! 所以這一點就不用擔心了,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在這種時候,建立學校必定會給世家致命一擊,讓他們進退失據,而世家,究竟會怎么做? 李梧想了很多種世家的做法,但是讓李梧萬萬沒想到的是,世家居然會想要投敵? 當收到秘衛軍的情報的時候,李梧第一時間就憤怒的紅了眼睛。 “他們怎么敢?怎么敢?!” 李梧生平第一不可原諒之事,就是投敵! 當年,若不是因為在最后的決戰之時,袁軍與狄人勾結,他們不會死那么多人,趙信的爹,他的兄弟更不會死,之前那么那么多次戰場中打生打死,李梧也從沒有那么痛過。 他們都是中原人,他們再怎樣打,各憑本事,本事不濟死也得其所,中原始終是中原人的。 但是這不一樣! 他的兄弟是被外族所殺,他們本不該死! 所以當知道世家投敵的第一時間,李梧就已經按捺不住自己的憤怒,“殺!” 這些叛國的蛀蟲,虧他還愛惜他們的知識想要徐徐圖之,沒想到之前的容忍卻被當做軟弱,養出這樣一群牲畜之輩。 李梧憤怒極了,就連已經在府中榮養天年的秦將軍都憤怒的披上戰甲想要再次征戰,只是就在這兩人怒不可遏,眼看著就要上演一場御駕親征的時候,林相和藺大人卻哭笑不得的攔住了他們。 “等一等,先別急?!?/br> “等什么等?”皇上皺著眉頭,“難道等到他們將國家都賣空了嗎?” 世家的知識他們自己不珍惜,他還珍惜呢,那可都是孤本,而且這些年民用的東西并不少,像是煤油燈等物,難道要被世家拿去資敵嗎? 那些狗養的倭寇,哪怕是一絲一毫一針一線給他們,李梧都rou疼。 雖然已經富裕很多年了,可是李梧還記得當初吃不飽飯的時候呢,他是個可摳可摳的皇帝了,一點都不大方! 所以林相和藺大人如果不給他個說法,李梧可不會聽他們的,哪怕任性呢,他也不會姑息這種作為。 林相和藺大人看著性急的皇帝和秦老將軍哭笑不得,“現在動,倭寇可就要退了?!?/br> 聽出一點不同尋常的風聲來,皇上連忙追問,“怎么說?” “倭寇本就是我大晉的心腹大患,”藺大人摸了摸自己新蓄的小胡子,“每年秋天他們都會過來溜一圈,偏偏因為他們在海上的緣故,我們追之不及,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們逃走,這也是南邊海軍最痛恨的事情?!?/br> 李梧點頭,事實確實如此,倭寇就像是一塊狗皮膏藥一般,揭揭不掉,不理他,卻偏偏惡臭難聞,讓人忍無可忍。 “但是,如果倭寇上岸就不一樣了?!?/br> 倭人本身的戰斗力并不強,海上的金屬儲備更是少之又少,主要是倭人也沒有合適的工匠,相對于中原千年的發展,倭人在幾十年前,還是茹毛飲血的野人呢,現有的發展,都是不斷地劫掠膨脹起來的,如同空中樓閣。 事實上最基礎的部分,他們都尚且還在摸索中,更別提更高的技術了。 所以倭人若是與大晉正面為敵,根本不足為懼。 只是知道自己的弱點,更知道對面那個國家的強大,倭人又怎么會以己之短,攻敵之長呢? 必然是要揚長避短的。 所以倭人從來不與大晉正面為敵,劫掠是他們最主要的目的,大晉海岸線長得很,他們通常搶一票偶就走,在被打痛了幾次之后,連最基本的貪都沒有了,只要嗅到一絲一毫的不對,就立刻撤退,就像是坑里面的泥鰍一樣,滑不留手。 但是如果倭寇上了岸,就不一樣了呀! “我們可以借由這種情況,將倭寇騙上岸,只要倭寇深入,就可以一網打盡,這么多年,我們別的發展上來了,軍隊也是一樣,多年吃糧,這次,可是可以好好吃上一次血了?!碧A大人說道。 林相接著說,“至于世家,不是我說,也就只有他們朝中無人,看不清形勢,我們將倭寇打了之后,反手就可以滅了他們?!?/br> 世家的私兵?塢堡? 那不過幾千的毛毛雨,對于大晉來說,根本就不算什么,甚至就連他們的武器,穿的透他們現在的鎧甲嗎?他們的馬匹,跑得過他們帶有馬鞍的騎兵嗎? 所以世家根本不足為懼,“我們將世家暫且放過,不是寬恕世家,而是把他們,暫且當做倭寇的誘餌而已?!?/br> 皇上和秦將軍聽了解釋之后,總算按捺下了自己的躁動,但是對于世家的行為,還是耿耿于懷,“到時候一定要一個不留,滅了他們!” “還有倭寇,也不能放過!” “還有江南的百姓們呢?如果要做戲,必定少不了這些人的流離失所,怎樣將損失減少到最低?” “不是要建學校嗎?可以開高一點的工錢,將他們調離這里,至于原本的房子田地,等到結束后由朝廷負責重新建蓋?!?/br> “我們戶部有錢?!狈酱笕蓑湴恋?。 其余幾人默默頷首,對于世家和倭寇的滅敵政策,就這樣定了下來。 而接下來,就要看世家和倭寇的表演了,至于他們無論是誰更高一籌,最后,都將成為他們大晉的——盤中餐。 絕不姑息,毫不放過! 第82章 而就在朝廷的嚴密監視中, 世家和倭寇終于敲定了計劃, 而在約定的日子里, 倭寇也正式佯裝上岸了。 沿海一帶的居民們早就被秘密的招工招走了, 剩下的一些老弱婦孺, 基本上都由一個或者幾個士兵來裝扮家人保護,而在倭寇上岸的第一時間, 這些人就已經帶著自己臨時的“家人”撤向早就建造好的安全地點, 任由倭人們長驅直入。 反正沿海地區由于土壤問題不適宜種植, 而更深一些的地方因為風調雨順提前收割了, 貴重的物品已經提前收拾好,所以留給倭人的只剩下數不盡的空房和偽裝成漁民的士兵們,不怕他們劫掠。 而事實也是如此, 大晉的漁民們雖然算不上富裕, 但是往日的時候也多多少少能劫掠到一些東西,這個時節,即使他們的魚獲賣完或者吃完,也會儲備下一季度冬日的糧食, 所以只要踩好點, 就是頗豐的收獲。 只是這一次, 似乎哪里不對? 負責踩點的倭人是喬裝成收魚獲的人來漁村們探聽的, 因為海上的倭人即使再偽裝, 口音再好,但是那一身的海腥味是瞞不過常年在海上漂的漁民的,所以與其偽裝成其他, 不如就偽裝成收魚獲的,這樣一身的海腥味就能掩蓋了。 只是他探聽的時候還發現周邊村落的青壯年因為很高的工錢去做工了,只剩下老弱婦孺在家里面曬魚曬海菜準備賣給收魚獲的人,他還探聽到因為這次招工比較急,朝廷那邊還提前預支了這些人糧食,只要他們行動快速,那么這次的收獲必然豐富,即使事情不像是世家所說那樣,坑了他們,他們干這一票的收獲也值得了。 但是眼下一看,這萬里空空是什么鬼? 他們已經連續走了三個村落了,只是往常那堆積滿滿的地窖此時都空空如也,偏偏那些漁村的村民們似是提前得到了什么消息,遠遠看到他們跑得飛快,最匪夷所思的是,他們這群訓練有素的劫匪,居然沒追上那群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