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節
楊廷覺得新奇,“阿蠻,聽聞婦人出門,得抹香粉、描黛眉,怎爺從未見您打扮過?” 蘇令蠻“啊”了一聲,轉了個圈,石榴紅十二幅羅裙搖曳得跟一朵盛開的牡丹花似的,她眉眼彎彎,笑得張揚奪目:“廷郎是覺得,阿蠻還需要涂脂抹粉?”言行狂妄,絲毫不見老祖宗提倡的內斂與謙虛。 偏偏楊廷就愛她這眉飛色舞地小模樣,嘴角翹了翹,負手瞧著:“確然不需?!?/br>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蘇令蠻也并非不懂謙虛,只每日照著西洋鏡,若要虛偽地自貶道“妾容貌粗鄙”之類的“自謙”,她自己都覺得大約需要去扶墻吐一吐了。何況學醫越久,便越知道那些香粉暗含的鉛粉,涂得時間久了,肌膚便越暗沉,全然是治標不治本的玩意兒,還不如居士給的雪膚膏,保養著便好。 蘇令蠻這是飽漢不知餓漢饑了。 世上如她這般天生膚白細膩者少,時人以白為美,連某些郎君都會敷粉,何況是那些本身不夠白凈的小娘子?只時間久了,反倒是雪上加霜,越差,越離不開了。 兩人在房中懟了幾句嘴,便相攜著出了府,上了馬車。 一車的回門禮,依著長安城里大部分新嫁娘的禮單上又往上加了兩成,既不失體面,又不會過分貴重。從這方面來說,孫氏辦事也確實妥帖。 蘇令蠻陪嫁過去的鄧嬤嬤理賬也是一把好手,蘇令蠻去歲時,由著蓼氏手把手地將掌家之事理了一通,兼之吳氏也在京畿,幫著教了些商賈之事,蘇令蠻在掌家上是不怵的了。至于嫁妝鋪子、田莊都請了可靠之人專門打理,蘇令蠻需親自過問的不多。 三輛馬車轆轆到了鄂國公府,紅漆正門大敞,門房翹首以盼。 見刻有宰輔徽記的馬車停了,一人忙不迭朝里通報,一人迎了上來。 “小心些?!?/br> 楊廷扶著人下來,蘇令蠻朝大門看了看,不過短短三日,再看這里,心境竟已截然不同。 她自失一笑,見楊廷奇怪地看著她,“走吧?!?/br> 鄂國公告假在家,連著蘇文湛幾個小的也與書院告假,一行人先去了慶和苑,老國公夫人依然精神矍鑠,雖頭發白了泰半,見蘇令蠻來,仍然笑得牙不見眼,大咧咧道:“阿蠻來了啊。又漂亮了?!?/br> 這是大實話。 蘇令蠻脆生生地喚了聲“阿嫗”,楊廷對著外人,從來都是張板正臉,此時也難得舒展了些,跟著蘇令蠻一同喚了聲,蓼氏笑盈盈地看著這一對,她是過來人,不過兩眼,便能看出阿蠻日子過得舒心。 女人是需要養的,好不好全在面上。 雖說眼下還有些倦意出來,不過畢竟是新婚,王爺聽聞也不是在外拈花惹草的性子,有這么個千嬌百媚的妻子在,疼寵過了些也是應當。過了這陣,便也好了。 蘇玉瑤與阿江一左一右陪著老夫人逗趣,見阿蠻來一人叫了聲“姐夫”,蘇令蠻幫著給了開口禮,一人一個金鑲玉的腰玨,并不厚此薄彼。 至于蘇蜜兒、蘇珮嵐,她則是薄了一分,畢竟蘇令蠻如今是過繼了去的,到底隔了一層,只這兩人總忍不住拿眼悄悄地去覷阿廷,讓她頗有些不大開懷。 楊廷見過長輩,在這婦人呆的地兒久呆終究不大合規矩,便由著蘇文湛領去了外書房找鄂國公喝上兩盅,蘇令蠻在慶和苑坐了一會,便被蘇玉瑤領著,去了蘇馨月的居所。 “阿蠻jiejie,你幫幫我?!?/br> 蘇玉瑤方坐定,便揪著蘇令蠻袖子可憐巴巴地看她。 第179章 登聞鼓 依著大多長安當地的勛貴豪門來, 現任鄂國公怎么看都是一個不太上得了臺面的投機者。 老鄂國公幾乎用命掙來了一頂爵位, 可現任鄂國公憑著東一斧子西一榔頭的手段, 將這沒甚跟腳的蘇府在長安城拉開了架勢, 牢牢地在地上扎了根,眼看就要破土—— 到得如今, 鄙夷還是鄙夷, 可鄙夷的話再提起來, 也并不十分有底氣了。 楊廷素來覺得,他這便宜岳丈也是個妙人。 遇事拎得清, 腦子活泛, 又不拘泥于人情規矩, 不因著頭頂的爵位與許多人一般在家混吃等死,而是憑著祖蔭在京畿衙門做了個司簿主筆,后又因著那點溜須拍馬的功夫升了位,在沒甚油水的禮部呆了兩年, 又平調去了戶部,在左侍郎位下做倉吏一做便是三年, 得了左侍郎歡心,又調去了金部,做了金部主事。 莫看只是從四品,可在民生戶籍中,這管錢糧的金部,可是一大要職,如兵部、禮部、工部等需支錢的話, 可都得從他手里走。 這金部主事一做快將近十來年,鄂國公都沒肯挪窩,可見其油水豐厚。 翁婿兩人連著個小舅子聊著天,喝著酒,談得很是投機。 鄂國公原當敬王爺該是個高傲不群的人物,畢竟從前大大小小的宴會上見著,總是冷冷清清之樣,沒料到聊起來在政見上倒有許多不謀而合之處。 說著說著,便說到了朝堂幾樁大事。 頭一件,自然是圣人明年欲加開恩科,論理今年春闈剛過,下一次朝廷取士該是三年后,加開恩科,便是將拔天子門生,好打破僵局,以期改變楊文栩把持大部朝綱的局面。 第二樁,便是容妃懷孕。 在皇家,妃嬪肚里兜個蛋都是大事,何況眼下楊家最新一代兩嫡脈都無一兒半女下來。 蘇政刺探得含蓄,聊起這事來,也當是軼事在談,并不讓人覺得反感。 楊廷起身,為蘇政親斟了杯酒道:“中宮無子,若容妃能順利誕下麟兒,對我大梁也算是一樁幸事?!?/br> 他回答得滴水不漏,蘇政一時摸不清這便宜女婿如何想法,只訥訥附和道: “確然如此?!?/br> “圣人最近頻出奇招,去歲雍州地動,竟像是提前預料好了,讓百姓搬遷,年宴之時南疆又起出祥瑞,使得民心大振,真乃得天之佑?!?/br> 蘇政嘆了聲,楊廷不置可否,嘴角翹了翹,并未答話。 蘇政這下是真看不明白這年輕人的心思了。 若說對著那位置沒心,他是不信的;可若有心,又怎的好似對這些都不大在乎? 楊廷自然不會因著鄂國公舍出一個過繼來的嫡女便貿貿然地吐露心事,只打了哈哈過去,便聊起了他事。不一會,聊到京畿衙門里遇到的一樁頭疼事。 蘇文湛顯然是沒聽說過,蘇政道:“這事按說還是衙門前些日子收到的一樁訴狀,只還未審理,正巧老夫有個舊同僚還在那,與老夫說起過幾句?!?/br> 原來是冀州一個老丈千里迢迢來京,只為敲那登聞鼓為孫女鳴冤,可憐將近七十快入土的高齡,兒子女兒在饑荒年代里都餓死了,便剩下個孫女相依為命,如今這孫女也沒了。 一把年紀敲完登聞鼓,再受了三大板,即便衙門里的人留了力,大半條性命也都快沒了。 “狀告何人?” 蘇文湛立時敏銳地挑出了重點,楊廷不由瞥了他一眼。 原來這狀告的,正是一個姓劉的后生,聽聞身上還有個童生的功名,與官家沆瀣一氣,魚rou鄉里,算得上是五毒俱全。劉生看中了他家孫女,要人送去做妾,那老丈人不肯,漂亮的孫女便被人強占了身子,第二日便懸梁去了。 老丈人求告無門,只得來京畿鳴冤。 狀紙上白紙黑字,來龍去脈俱都寫得一清二楚,容不得辯。 “不過是個童生,處置便處置了,又如何頭疼了?” “若只有個劉生便也罷了,奈何他有個嫡親的伯父,正是戶部林侍郎府中一個外院管事,也姓劉?!?/br> 宰相門前七品官,當年這劉生的童生名額都是劉管家親去冀州托了話得的,有這么一重關系在,哪里告得贏? 那老丈人人老成精,知事不可為,將房子田地全賣了,換了銀錢上幾京畿來告狀。 蘇政見楊廷不吭聲,不由道:“賢婿可是想到了解決法子?” 楊廷眉峰凌厲,挑起時,更顯得格外的不近人情,他把玩著手中的瓷盞,沒說話。 蘇文湛卻在那琢磨開了。 這事處理,可大可小。 想來京畿衙門也是在看上頭風向,決意如何處理。 若往大里牽扯,如今的冀州牧自是要吃掛落,雖說只是其下一郡一個縣府都算不上的鄉下地方,可到底管教不力,致使治下出現這等讓百姓寒心之事。 蘇文湛從前也聽過,如今的冀州牧,與敬王府有舊。 此其一,另一頭還攀扯上了林侍郎,雖說只是一個外院管家,可里頭有多少文章可做,誰也不知。 若往小里扯,不過又是一樁戲文里常見的欺男霸女之事了。 ——也難怪衙門頭疼,不知是該輕拿輕放,就此過去了,還是下重手往死里查。 楊廷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鄂國公,蘇政被他那眼神看得心底發涼,險些以為自己被看穿了,只聽那清清淡淡的聲音在書房響起: “這左侍郎做久了,也是沒趣。 “岳父可要動一動?” 鄂國公登時說不出話來。 岫云楊郎,出云岫月,果是不同凡響。 不過三言兩語,便猜出了自己心思。若能動了戶部侍郎,他頂頭上司補個缺,他也能往上提一提了。 楊廷一笑,竟有出云破月式的爽朗,他舉杯相邀,蘇政愣愣地碰了杯,“且拭目以待?!?/br> 那邊蘇令蠻還在發愁如何應了阿瑤的相求。 按說這事,她不該應了,畢竟牽涉到三家之事,可看著阿瑤哭得跟淚人兒似的,她難得心軟。 以至出府時,一張臉跟苦瓜似的,捋一捋大約能捋出一斤的愁苦來。 楊廷半倚著馬車,見小婦人半天不展眉,“蠻蠻,那邊給你出難題了?” 蘇令蠻見他,面上的愁苦去了些,再笑時,便顯得格外諂媚。 可美人諂媚也依然是美人,腰間掐得極細,更顯得胸脯鼓鼓,臉若桃花,討好人時,甜滋滋的話便跟不要錢似的往外掏。 楊廷心里早被這糖衣炮彈給攻陷了,偏面上還裝的一本正經,似笑非笑道: “你家阿瑤不死心?” “夫君真真神算!” 蘇令蠻裝模作樣地驚嘆。 “你擺這副臭臉,不就是想讓本王給你出出主意,分分憂?”楊廷一眼看穿她的鬼主意,蘇令蠻訕訕道:“王爺的腦子要比阿蠻的好使些?!?/br> “且等著吧,謝郎君這婚事,指不定成不了?!?/br> 楊廷嘴角的笑,神秘得極為可惡。 蘇令蠻嘟了嘟嘴,“王爺這便不懂女人的心了。阿瑤只是想知道謝郎君心里有沒有人,若有,可是她?” “就那小丫頭片子?”楊廷樂了,“成,正巧上回說到膾魚宴,一月后正是桃花正盛時,爺給你辦個宴,將人請來?!?/br> “不過若辦成了,阿蠻怎么酬謝爺?” 楊廷意有所指的話,讓蘇令蠻又覺得方舒緩了些的地方,又開始緊張了。 第180章 煙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