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節
書迷正在閱讀:每天早上親一下、欲壑難填、地下室男孩、喜歡你從見色起意開始、玉奴(1v1.H)、南疆記事:密林詭境、親了我,你要負責、在竹馬的書包里發現了姨媽巾怎么辦?、帶著系統到處蘇[快穿]、侍妾翻身寶典
“好啦好啦,”鐘意親親他,道:“相信你相信你,你快睡吧?!?/br> 李政老大不情愿:“我還有傷呢,你就這么對我?!?/br> 鐘意輕車熟路的哄他:“那就再親一下?!?/br> 李政乖了,跟個寶寶似的,試探著問:“你也這樣哄過別人嗎?” 鐘意熟練的給他順毛,道:“當然沒有?!?/br> “好吧,”李政勉強滿意了:“咱們睡吧?!?/br> …… 都達既死,此次西突厥入境一事,便可宣告終了。 李政吩咐人收拾行囊,準備班師回朝。 近來發生的事情太多,鐘意又曾調用折沖府軍,雖也寫了奏疏,向皇帝申辯,但到了這會兒,總該親自回京,說個分明的,便打算同他一道回去。 一行人打馬回京,不知是否是歸心似箭的緣故,倒比來時要快得多。 鐘意騎著朱騅,途徑當初留宿過的驛館時,笑道:“我便是在此地遇上了定方?!?/br> 朱騅也輕輕打個噴鼻,表示贊同。 李政不情不愿的哼了幾聲,倒沒說別的。 等到了長安近處的驛館,他假做不經意,道:“我們便是在這兒遇見的,阿意,你還記得嗎?” 鐘意故作不知:“有嗎?我記不清楚了?!?/br> “當然有,”李政加重語氣,著急道:“我騎馬從這兒過去,阿意在驛館門口?!?/br> 鐘意做思索狀:“好像有這么一回事吧?!?/br> 李政急道:“我還跟你打招呼了?!?/br> 鐘意道:“這我便不記得了,你是下馬了,跟我說話了,還是別的什么?” 李政憋了半日,方才道:“我沖你點頭了?!?/br> 頓了頓,他又補充:“幅度特別大的點頭?!?/br> …… 自塞外至京師,沿路景致有天壤之別。 偶然往別處走動,會覺新鮮,但時日久了,最掛在心上的,終究是家鄉。 鐘意自正月離家,再回越國公府,已經是三月的尾巴。 崔氏的肚子已經能見到凸起,許是安胎之故,發髻上只簪了幾支玉蘭花釵,人也素簡,見女兒回來,先是垂淚,忽又動怒,取了拂塵打她。 鐘意怕她動了胎氣,跪在地上不躲,倒是鐘老夫人勸兒媳婦:“好了燕娘,人都回來了,你這是做什么?!?/br> “你走的時候我千叮萬囑,叫你小心為上,你倒好,嘴上應了,根本不往心里去,”崔氏丟下拂塵,落淚道:“突厥軍營你也敢去,若是有個萬一,叫阿娘怎么辦……” “我知錯了,以后也不會再冒險,”鐘意站起身,扶著母親到一側坐了,安撫道:“這不是好好的嗎?!?/br> 崔氏拿帕子拭淚,狠狠瞪她一眼,末了,又破涕為笑,道:“好在有驚無險,一切順利,等進了宮,陛下不知會如何嘉賞呢?!?/br> 鐘意輕聲問父親:“我調用折沖府軍之事,陛下沒不高興吧?” “你若這樣想,便太看不起陛下的胸襟了,”越國公笑道:“沒人有異議,宰輔們也很贊賞,還有人說你擔得起侍中之位,不妨也同其余幾位宰輔一般上朝去?!?/br> “我可不要,”鐘意亦笑道:“每日晨起點卯,哪個受得了?!?/br> “阿意,”越國公笑意溫和,眼底閃過一抹自豪:“有你這樣的女兒,阿爹很驕傲?!?/br> 鐘老夫人聞言頷首,道:“這也是鐘家的榮耀?!?/br> …… 接風洗塵的宴席,便定在今夜。 鐘意回了青檀觀,少不得再同益陽長公主敘舊,好一通感慨,到了晚間,又相攜登車,往宮中去了。 今晚宴席的主角有兩人,一是鐘意,二是李政。 后者打過的勝仗太多,眾人雖贊譽,卻也不覺有多驚奇,聽聞鐘意只帶一人入突厥軍營,勸退敵軍,這才令人驚嘆。 除去帝后與東宮,赴宴之人便是諸位宰輔,連近來染病的尚書仆射杜如晦,也撐著病體前往,共襄盛事。 皇帝興致頗高,親自舉杯敬酒,道:“巾幗不讓須眉,居士有男兒膽氣,朕需敬你一杯?!?/br> 鐘意稱謝,宮人滿斟,二人舉杯,一飲而盡。 皇后亦道:“以女子之身成事,當真世無僅有,我亦敬居士一杯?!?/br> “娘娘說差了,”鐘意笑飲一杯,又道:“陛下的胞姐,平陽長公主也曾征戰沙場,論及功績,遠勝于我?!?/br> “阿姐是武將,統軍征戰固然難得,”皇帝卻道:“而居士弱質女流,竟敢只帶一人,入突厥軍營,同樣可嘉?!?/br> 王珪笑道:“不只陛下與娘娘,我們也極敬佩居士此行,舉杯相敬,望請不要推辭?!?/br> 酒盅其實不大,鐘意酒量也不算差,眾人心意拳拳,她也不推辭,連飲幾杯。 西突厥兵敗,又平定銀州、朔州叛亂,于大唐而言,自是好事一樁,眾人言笑晏晏,賓主盡歡。 皇帝喝到最后,似乎有些醉了,面有醺然之意,問鐘意道:“居士以為,朕此二子如何?” 皇帝膝下兒女甚多,今日在此的,便是太子睿與秦王政,這個“二子”,指的當然也是他們。 鐘意被他問的一怔,旋即回神,道:“自是人間龍鳳?!?/br> 皇帝頷首,笑問道:“何為龍,何為鳳?” 這便有些不好回答了。 鐘意心下微驚,暗暗猜度皇帝心思。 今次是接風洗塵宴,皇帝想也不會刻意為難于她,那這一問,是什么意思? 她目光一動,恍然明白過來。 李政先往黃河諸州治水,又往北境平定邊亂,人心已盛,皇帝有了易儲之意! 想明白此節的不只是她,殿中諸人,哪有一個是傻的? 目光一轉,便能猜度三分。 太子面上笑意微僵,皇后也一樣。 轉向皇帝,她恭謹的垂首,道:“陛下,天家子嗣,自是龍子,何來孰龍孰鳳之說?居士不過隨口一提,您倒摳起字眼來了?!?/br> 宰輔們臉上笑意不落,卻靜默不語,皇帝卻道:“朕問的是居士,你怎么急著答了?” 言罷,他不再看皇后,而是向鐘意道:“居士以為如何?” 諸多目光隨之投到她面上,意味不明。 第56章 謎團 這話委實是不好回答。 鐘意下意識去看李政,卻見他神態自若,看她望過來,甚至回以安撫一笑,再掃向太子,卻見他正黯然傷神,觸及她視線,溫和而勉強的笑了一下。 鐘意猶疑幾瞬,起身拜道:“太子系出嫡長,人品貴重,秦王英武明達,亦是人間少有,皆非凡俗之輩?!?/br> 皇后目光微亮,頗為期許的看向她,皇帝神情卻有些淡漠,手中酒盞擱下,道:“居士倒很推崇太子?!?/br> 鐘意道:“太子乃陛下嫡長子,朝野稱賢,自該敬重?!?/br> 皇帝淡淡的笑了,目光中卻有一閃即逝的不悅,場中氣氛一時復雜起來。 宰輔們無人言語,皇后剛剛才被皇帝不輕不重的晾了一下,也不好貿然再開口,益陽長公主便笑道:“既是接風洗塵的宴席,怎么說起這個來了?” 言罷,又轉向殿中女樂:“方才那首《醉東風》便很好,再來一遍吧?!?/br> 鐘意心知她是在幫自己,投以一笑,皇帝似乎也不打算鬧大,旋即露出笑意,同撐著病體前來的尚書仆射杜如晦說話。 場面重又熱鬧了起來,仿佛剛才那一幕不曾存在過一般。 可在場的人都知道,皇帝切切實實有了易儲之意,并且,想將這念頭付諸實際。 他也有這個能力。 鐘意此次入宮,還不曾去拜會竇太后,正逢益陽長公主也在,便相攜往嘉壽殿去。 時候已經不早了,夜色深深,宮人們挑著燈籠,引著她們前去,走出太極殿沒多遠,便聽后邊有人呼喊:“長公主殿下,居士,還請暫待?!?/br> 二人停下腳步,才見來人竟是皇帝身邊的內侍總管刑光,心中齊齊一動,微生不安。 刑光笑吟吟道:“陛下吩咐奴婢給居士帶句話?!?/br> 鐘意思及方才宴上之事,隱約猜出幾分,道:“什么?” “陛下說,居士若得了空,不妨詳讀《漢書》,”刑光彬彬有禮道:“以史為鑒,總能看出些名堂?!?/br> 鐘意聽得不解,正待再問一句,刑光卻向二人施禮,恭謹道:“陛下還在等,奴婢這便回去伺候了?!?/br> 益陽長公主目送他離去,方才低聲道:“懷安同太子,交情很深嗎?” “那倒沒有,”鐘意遲疑了下,道:“太子畢竟無錯,德行不虧,又是嫡長……” “皇兄哪里是會在意這些的人,”益陽長公主搖頭失笑:“如同戾太子劉據那般,一句‘不類己’,便足夠了?!?/br> 鐘意嘆口氣,道:“我真不想摻和進這些事里,陛下怎么偏偏問了我呢?!?/br> “你也不必太過憂心,”益陽長公主道:“皇兄不是小氣的人,不會為此記恨的?!?/br> 鐘意報以一笑:“但愿吧?!?/br> …… 宰輔們依次離去,殿中只留了皇帝與李政父子二人。 皇帝擺擺手,示意宮人內侍們退下,這才斂了笑意。 他伸手在李政腦門上拍了一下,恨聲道:“你個沒種的東西!” “這關我什么事?”李政詫異道:“父皇心里不高興,也別亂發脾氣?!?/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