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書迷正在閱讀:每天早上親一下、欲壑難填、地下室男孩、喜歡你從見色起意開始、玉奴(1v1.H)、南疆記事:密林詭境、親了我,你要負責、在竹馬的書包里發現了姨媽巾怎么辦?、帶著系統到處蘇[快穿]、侍妾翻身寶典
《鐘意》 作者:初云之初 作品簡評: 鐘意前后有過兩個丈夫,都是一等風流人物,羨煞旁人??汕耙粋€將她獻給別的男人,后一個最終殺了她。她的第一任丈夫是安國公的次子,風光霽月,后來承爵做了國公。第二個來頭就更大了,天潢貴胄,后來做了皇帝。重生一世,她不想再重復前世的悲劇了,愿我此生光輝燦爛,不弱須眉。 本文構架宏大,女主重生,但并不拘泥于內宅,更沒有血腥報復,她勝在心懷慈悲,內心強大。在名揚天下的過程中,她也發現了前世不幸遭遇的真正原因,找尋到自己的人生意義,一生燦爛,不弱須眉。兩世內容交叉進行,碰撞出精彩的火花,盛唐的雍容華貴,在作者筆下緩緩流淌。 第1章 盛世 東方既明,夜雨未歇,正是武德三年秋。 棠木屐踩在地上,吱呀作響,鐘意顧不得撐傘,快步往榮松院去,身后侍女的急呼聲她一句也聽不見,只聽見心里有個聲音在催促:快些!再快些! 前世的鐘意不信鬼神,也不信來生,可當她再一次睜開眼,發現自己回到武德三年時,她由衷的感激上天。 她還有機會重活一世,還有機會彌補上一世的遺憾,一切都來得及。 這一次,她絕不要重蹈覆轍! …… 鐘意是越國公府最小的女郎,更是鐘老夫人的心頭rou,廊下仆婦見她冒雨前來,又驚又慌,連忙取了干凈巾帕與她拭面,又引著入內。 “哪個給你氣受了?快別哭,”鐘老夫人起身不久,見小孫女這樣狼狽,也是訝異,心疼道:“說出來,祖母給你出氣?!?/br> 鐘意撲通一聲跪下,哭求道:“祖母,你救救阿爹吧……” 話音落地,周圍仆婦面露詫異,鐘老夫人眉頭也跳了一下,示意下人扶她起身:“你這話從何說起?” “阿爹離家之后,我心中總覺得不安,便抄錄佛經靜心,哪知昨夜將將睡下,便有菩薩入夢示警,”鐘意跪地不起,說到這里,淚如雨下:“菩薩說,阿爹此去必然遇險,怕是回不來了” 鐘老夫人原本還提心吊膽,聽完卻笑了:“夢境之事,如何能當真?好孩子,快別自己嚇唬自己了?!?/br> 不,那不是夢! 鐘意很清楚,那都是真真切切發生過的事! 父親死了! 鐘老夫人不信,鐘意如何肯起,想起前世祖母臨終時所說的話,她膝行上前,哭道:“菩薩說,阿爹四歲落入枯井時便該命盡,只是鐘氏祖上積德,方才送他還陽,現下這一劫能否渡過,卻全要看您如何了,祖母!” 先前她說那些,鐘老夫人還當是小孫女做了噩夢,并不如何在意,可兒子幼時落井這事,卻沒幾個人知道,因為年歲太久,連越國公自己都忘記了。 她變了臉色,肅容道:“果真是菩薩說的?” “祖母!”鐘意唯恐她不肯信,一個頭磕在地上,用力之大,額上竟見了血:“真的!您救救阿爹吧!” “好孩子,你先起來,”鐘老夫人親自將她扶起,這才察覺小孫女兩手冰冷,握在手心里暖著,她焦急問:“菩薩是怎么跟你說的?你一五一十的講,半句也不要落下?!?/br> “涇陽連日大雨,到十月二十一日,青明山發生山崩,”鐘意語氣顫抖:“父親從那里路過,后來……” 今日已經是十月十六,距離山崩,也不過五日了。 鐘老夫人心里一緊,一針見血的問:“可能救嗎?” “能!”鐘意決然道:“菩薩說阿爹此前南下救濟災民,身有功德,不忍他如此喪命,所以才來示警,只需叫他避開,便無礙了?!?/br> “好孩子,”鐘老夫人松一口氣,連念幾聲阿彌陀佛,看向鐘意時,眼圈紅了:“祖母謝謝你?!?/br> 鐘意眼淚止不住似的淌:“您快別這樣說……” “我即刻入宮,”鐘老夫人定了心神,道:“請皇帝降旨?!?/br> 她身側的嬤嬤微露遲疑,低聲道:“是否太過扎眼了?老夫人致信給國公,令人快馬送去,叫國公改了行程,也不會遲……” 她這番話當然是好意,自家小娘子雖然說得真切,但畢竟是夢中之事,倘若只是幻影,卻興師動眾,該叫皇帝如何想? “青明山下黎民眾多,豈止我兒一人?”鐘老夫人搖頭道:“倘若山崩為真,我只說與我兒避難,叫其余人身死家毀,何其忍心?!?/br> “阿意別怕,相信祖母,”她寬慰孫女,溫聲道:“天子圣德,無論山崩是否發生,都不會見罪于你的?!?/br> 鐘意向鐘老夫人一笑,她當然是相信祖母的。 她深知,只要叫祖母相信自己夢境為真,只要祖母肯出手,一切困難都將迎刃而解。 鐘老夫人并非等閑婦人,她是北周昭陽長公主之女,歷經四朝,識見非比尋常,更重要的是,她是今上生母竇太后的胞妹,作為姨母,十分得皇帝敬重,無召也可入宮。 阿爹要救,青明山下的百姓,也要救。 她承天之幸,得以重活一世,能救一方百姓,也是功德,哪里需要遲疑? 鐘老夫人吩咐人準備車駕,匆匆入宮,顧不得拜見太后,便往宣室殿去。 皇帝聽人回稟,心中詫異,待見了姨母,聽她說完,神色凝重起來:“青明山地廣人眾,倘若山崩,后果不堪設想,姨母暫且往母后處說話,朕即刻召見臣工來議?!?/br> 往越國公處致信的內侍早已快馬出發,鐘老夫人心中巨石落下,也有閑心說笑:“陛下不怕這是假的嗎?” 皇帝也笑了:“事關黎庶,即便是假的,朕也認了?!?/br> 鐘老夫人口稱圣明,又低聲道:“阿意年幼,我實在不愿叫她攪進這些事里……” 皇帝聞弦音而知雅意:“她還小呢,摻和這些做什么?近日涇陽暴雨連綿,朕實在憂心?!?/br> 鐘老夫人稱謝:“陛下仁德?!?/br> 皇帝親自送她出了內殿,又吩咐內侍去請幾位要臣,閑暇間,他問身側內侍:“阿意年歲漸長,也快成親了吧?” “小娘子今年十五,”內侍回道:“已經定了安國公家的嫡次子?!?/br> “幼亭嗎,好后生,”皇帝點頭,笑著感慨:“郎才女貌,天作之合?!?/br> …… 臨近午時,鐘老夫人還未歸家,鐘意卻不擔心,回了自己院子,半靠在塌上出神。 現下已是深秋,最多不過一月,他們就要回京了。 前世的鐘意先后有過兩個丈夫,都是一等風流人物,羨煞旁人。 可前一個將她獻給別的男人,后一個最終殺了她。 她的第一任丈夫是安國公的次子,風光霽月,后來承爵做了國公。 第二個來頭就更大了,天潢貴胄,后來做了皇帝。 命運似乎總是在戲弄她,每當她以為自己已經足夠不幸時,卻會發現那才只是開始。 重活一世,她再不要過那樣的人生了。 她要幫阿爹擺脫死亡的厄運,要解除掉與安國公府的婚約,她會過得很好,會有遠比前世光輝燦爛的人生。 …… 與長安相隔千里的蜀州,沈復背起行囊,向師長辭別,踏上返家之路。 他出身公府,長于富貴,卻能拋下京都繁華,到西蜀求學,這樣的心性,在時下勛貴子弟中,其實是非常難得的。 西蜀偏遠,卻有蜚聲天下的石室官學,廣納賢才,即便是清苦些,也值得一去。 背負青天,而后乃今將圖南。 鐘意知道未來的軌跡如何,知道他們會有怎樣的人生,但她終究只是未出閣的小女子,即便知道,很多事情也無法改變。 因為少有才名,待到十一月歸京,沈復便會被皇帝授六品奉議郎,還不等朝野為此非議,他便獻《請充國子監疏》,奏請重開科舉,擴充國學。 時下有關隴貴族與世家并重,前者即為八柱國與十二大將軍后人組成的關隴集團,后者則是指五姓七望這樣的門庭。 皇帝早有意削減世家權柄,這封奏疏正是搔到癢處,隨即便以沈復學業優長,兼識政體,進五品黃門侍郎,此后亦累加遷擢。 她死的那年,沈復三十一歲,身負安國公之位,官至正三品金紫光祿大夫,正是長安最炙手可熱的能臣。 他所欠缺的只是機會,很快,這個機會就會被命運送到他手里。 蛟龍得云雨,非復池中物。 …… 同年十月,秦王李政出奇制勝,于定襄大敗突厥,降其部眾五萬余人,可汗頡利倉皇西逃,途中被俘,自北周起,縱橫四十七載的東突厥徹底土崩瓦解,宣告終結。 西北諸藩聽聞此事,無不膽戰心驚,往長安朝覲天子,尊以“天可汗”稱號。 秦王立此不世之功,來自長安的封賞絡繹不絕,皇帝最為優寵這個兒子,厚賞之余,甚至打破成年皇子需得之官的舊例,許其還京。 東宮震動,諫臣非議,最終卻也沒有改變這個結果,在邊關黎庶歡天喜地的慶賀聲中,意氣風發的秦王率王府一眾職官,緩帶輕裘,踏上了前往帝國最高權力中心的征途。 亂世終結,天下安瀾,四海九州,盡為臣妾。 君明臣賢,盛世雍容,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大唐王朝開啟了有史以來最為絢爛的盛世華章。 第2章 出家 外室有仆婦的問安聲傳來,玉質垂簾被掀開,環佩清鳴,侍女緩步入內,其后才是高髻華衣、鮮妍端淑的越國公夫人崔氏。 她今早冒雨往法門寺拜佛,剛剛才歸府。 言貴姓者,莫如崔盧李鄭王,即博陵清河二崔、范陽盧、隴西趙郡二李、滎陽鄭、太原王這五姓,鐘意的生母崔氏,便是出身天下士族之首的博陵崔氏。 鐘意額上有傷,雖然敷了藥,紅紫色瘀痕仍舊顯眼,崔氏入門瞧見,步伐都快了些,疼惜道:“這是怎么傷的?好不小心?!?/br> 鐘意見到這樣端麗溫柔的母親,思及前世,幾乎忍不住淚,低下頭遮掩,寬慰道:“我沒事,阿娘別擔心?!?/br> 女兒是懷胎十月生下的,崔氏如何能不擔心,侍女在邊上,少不得勸慰幾句,再將今早之事說與她聽,末了又道:“老夫人入宮許久還未歸家,小娘子許是憂心呢?!?/br> 時下佛道盛行,女兒又非巧言令色之輩,崔氏倒不懷疑,心中憂心丈夫,卻還是溫和笑道:“阿意有福氣,連菩薩都愿意入你的夢?!?/br> 越國公府有三房,鐘意父親居長,下邊是二叔三叔,還有個早已出嫁的姑母,兄妹四人都是鐘老夫人所出。 鐘意這一代有七個孩子,六男一女,每房各占二子,十分均衡。